還是耽誤她豔遇與小狼狗私奔的礙事者!
他這心裡怎麼就這麼堵得慌呢!
紳士風度維持不下去了……
四爺冷哼一聲:“等咱倆真沒感情的時候也得十幾年以後了,到時候你三十多歲,沒準兒都當上奶奶了,還想什麼第二春!”
“到時候你就老老實實的含飴弄孫吧,別老想這些有的沒的!!”
顧悠然:“……”
怎麼覺得有點兒憋呢?
三十多歲就當奶奶的日子的確想象不出來……
以她現代人的思維,三十多歲還處於戀愛狀態沒結婚都不算什麼的!
現代女性,只要有錢有事業,能養得起自己,還能以自己的工作能力在社會上得到應有的尊敬和地位,有什麼不可以的?
就算是單身到了四十歲,只要自己快樂幸福,就算是養個比自己小十多歲的小狼狗又算的了什麼呢?
憑什麼男人可以找比自己小十多歲的,女人就不可以?
社會輿論有時候並不都是正向的。
也並不公平。
從愛情的角度來講,是要雙方相愛,就算是女高男低又如何?開不開心,日子過得幸不幸福,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有時候人太在乎外界的看法,反而強制性的扼殺了自己正常的需求。
對愛的需求、對溫暖的需求、對一個人最基礎的、本質的需求。
每個人都是這個世界上獨立存在的個體,是允許有自己的思想和權利的,可卻因爲他人的想法,委屈自己,質疑自己。
試問,那些真正隨大流的想法就都是正確的了嗎?
許多都不過是裝進一個套子裡,遵循既有的規律,循規蹈矩,不敢突出,生怕突出了違反什麼一般,或者是怕受到傷害,所以潛意識裡都在想着,最起碼大家都在做同樣的事兒,就算是錯了,大家都錯了,心裡也平衡些。
說白了,就是圖一個心裡安慰。
而爲了這樣一個連對錯都難以確定的心理安慰,卻忽視了自己內心的感受,是不是很可笑?
人與人之間最基本的需求就是能達到溝通。
最好能達到情感的溝通、靈魂的溝通。
可有多少女人結婚以後才發現丈夫和自己是兩個世界的人,可卻爲了孩子,或者覺得離婚的成本太大而不敢改變?
寧願忍受着三句話都談不了就吵架的溝通,甚至是忍受着慘痛的家暴,卻仍寄希望於丈夫的改變,而不是自己勇敢的從這樣失敗的婚姻中走出來。
何、其、可、悲。
顧悠然揹着手,俏生生地看着四爺:“爺,您瞧着我佛系嗎?”
“如果有一天,我真的變成了那種心如止水、六根清淨的人,那生活還是生活嗎?”
“您是因爲現在的我,才走到了一起,如果將來我們仍舊能夠彼此認同,那我們就繼續愉快的生活在一起;可若是有一天,我們變成了對方都不喜歡的樣子,那就該放手,祝彼此幸福。”
“人的一生很短暫,不該爲了活在別人的眼裡而苦苦維持着所謂應有的形象浪費掉。”
四爺微微蹙着眉,很是沉思,顧悠然以爲他聽進去了,在思考,卻聽他道:“爺看你明日是不想下牀了。”
顧悠然:“……”
現在威脅都這麼直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