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情義

秦柏的這兩位舊友,一位姓茅,一位姓潘,都是湖州城中書香世宦之家的子弟,如今已是五十多歲的人了,所幸都還健在。雖說兩人一個是監生,一個是舉人,都不曾出仕爲官,只在家閒住,不過也各自娶妻生子,兒孫滿堂,生活富足,並沒有什麼不如意處。

秦柏命人上門遞了拜帖,二人都覺得難以置信。他們甚少與京中聯繫,年紀大了以後也不怎麼關心朝中消息,因此還不知道承恩侯秦鬆的弟弟還朝,又封了永嘉侯的事。可秦柏的名字他們卻還是記得的。本以爲這位少年時代的友人早已作古了,沒想到還會有重遇的一天,他們都覺得驚喜不已。

既然是舊友重逢,也不必各自在家等着秦柏挨個兒上門拜訪了。茅潘兩人立時見了一面,又照着秦柏派去送拜帖的家人留下的住址,直接上門尋秦柏而來。

闊別三十多年的舊友重遇,曾經的青蔥少年俱已成了白髮蒼蒼的老人,三人歡喜之餘,也不由得感慨萬分。秦柏請了妻子牛氏與孫女兒秦含真出來與舊友見禮,方纔領着兩位朋友去了書房,坐下用茶,詳談這些年來的經歷。

潘老爺是個率直性急的脾氣,一把年紀了,也沒改掉,一坐下就直接開口問:“你既然平安無事,怎的那年我們上京去尋你兄長打聽你的消息,你兄長會說你死在西北了呢?我與茅兄都難以相信,再三問過,還被他不耐煩地趕了出來呢。我們記得他素來與你不睦,怕他是故意誆我們的,還特地去了你們江寧老家那兒,尋你的族人打聽了,只知道你下落不明,不曾隨你兄長返京,卻也沒聽說你遇到了什麼變故。這麼多年了,我與茅兄一直記掛着你。只當今生再也無法相見了,沒想到臨到老了,竟還有重逢的一日!”

秦柏乾笑了下,卻是不好直接在外人面前說自家兄長秦鬆的不是,只能含糊地說:“家兄返京時,正逢我岳父病亡。我岳父膝下只有拙荊這個獨女,我身爲半子,自當出面料理後事,便不曾隨家兄回京。後來陰差陽錯,也就失散了。前年犬子因故進京,遇上家裡人,家兄方纔派人前往西北,將我們一家接了回去。我也沒想過,還能有再見二位兄長的一天。昔日我秦家有難,親友皆避之惟恐不及。二位兄臺還記得與我的情份,上京打聽我的消息,這份情義,我必終生銘記於心。”

潘茅二人聞言卻臉紅了,茅老爺擡袖掩面道:“快別這麼說了,我們都要羞死了!當日你們家蒙難,我們遠在湖州,得信時已是塵埃落定了。雖然擔心你,卻也無能爲力,什麼忙都幫不上。等到你們家平反後,我們才進京去尋你,已是馬後炮了。你還說什麼情義不情義的話?”潘老爺也連連點頭,面上滿是愧色。

秦柏微微一笑:“快別說這樣的話。你們在湖州自過得富足安逸,若不是對我真心關懷,又何必千里迢迢特地進京去打探我的消息?我還知道,先母帶着家中婦孺返回江寧原籍時,你們曾經暗中送過銀錢接濟。那時我們秦家正是艱難之時,親友尚且袖手,你們不過就是與我有一段交情,竟也冒着風險去接濟先母。難道這還算不上恩義麼?”

潘茅二人驚訝地對視一眼。老實說,這種事他們兩個都快忘記了,沒想到秦柏居然也知道!

茅老爺好奇地問:“叔青(秦柏表字),你是如何知道這件事的?我們當時其實並不知道令堂帶着婦孺回了原籍,只是恰好在金陵探親,偶然聽說了,便跑去見了一面,也不敢叫外人知道,只把身上帶的幾兩碎銀子湊了湊,又當了一個碧玉扇墜,拿帕子包了錢,才命書僮送過去的。我們連名字都不曾留下。”

秦柏笑道:“你們忘了?當時先母住的是秦莊上的宅子,乃是族中祖宅。整個秦莊都是秦氏族人,你們來了,怎會沒人看見?早年間我與你們相交,就曾經帶你們回過族中玩耍,更別說你們後來還到莊裡來打聽過我的下落,自然有人記得你們的長相。你們雖沒有留下姓名,先母卻知道那包碎銀子的來歷。若非知曉你們是我友人,她老人家是絕不會收下來歷不明的銀子的。”

說完他又嘆了口氣:“可惜,當年知道這件事的族人不多,有一位長輩是親歷過的,你們去族中打聽我消息時,也曾與他照過面。但他老人家長年病弱,甚少有見外人的時候。我回江寧年餘,只匆匆見過他一面,並不曾坐下細談。是今年中秋時,族中舉行大宴,那位長輩身體有了起色,也來參加大宴了,與我說起往事,無意中提起,我才知曉……否則,我這輩子興許就永遠都不會知道,兩位兄長曾經爲我做過什麼了!”

潘茅二人慚愧地擺手:“快別這樣說,不過是舉手之勞。我們原本可以做得更多,卻始終沒敢伸手,其實不過是膽怯之人罷了,如何當得你的感激?你若要再說這樣的話,我們只好羞愧退走了。”

秦柏笑了笑,便也不再提,但在他心中,是真的非常感激這兩位舊友的。他並不覺得他們膽怯怕事,當初秦家落難,親友們袖手旁勸的人何其多?連族人也多有避着六房的,落井下石如馬家、薛家等,更是大有人在!潘茅二人說來與他並不是什麼至交,卻還願意接濟生活清貧的葉氏太夫人銀子,對他而言,已經是難得的情誼了。秦家落難,這二位友人不曾背棄他;秦家平反後,他們只關心他本人的安危,並沒有藉機攀附上來謀求好處。這纔是真正值得相交的友人呢。

秦柏與潘茅二位敘了舊,談了別後的經歷,又說了些家中兒孫的瑣事。雖然分別了多年,但大家如今都還過得安逸富足,沒遇上什麼大的難處,實在是幸事了。

潘茅二人知道秦柏如今是國舅爺,封了侯,又有學問,教出過幾個進士、舉人。他們自家也有子孫讀書,有意要搏一份前程的,在課業上也有許多疑問想尋了明師請教,但他們從頭到尾只是說些兩人三十年來交好的經歷,談一談平日裡跟湖州這邊哪個書畫名家結交,又或是哪家的古董字畫好,完全沒有請秦柏去指點他們子孫功課的打算。明明秦柏都讓妻子孫女來與他們見禮了,這就是想要做通家之好的意思,可他們卻不提叫自家妻兒也來見秦柏,興許是在避嫌吧?他們很高興少年時的友人平安無事,得享富貴安榮,但他們並不打算沾這個光。兒孫們想要前程,他們自會掙去。老一輩有交情,可不是他們偷懶的理由。

潘茅二位酒足飯飽後離開了,牛氏就對秦柏說:“老爺這兩位朋友,倒有個真正好朋友的模樣。他們從前與你交情很好麼?這些年來倒是沒聽你提起過。”

秦柏嘆道:“我自秦家落難後,便與他們斷絕了聯繫,哪裡知道後頭這些事?那時我見多了親友袖手,姻親離棄,根本就沒對自己在江南識得的朋友抱有什麼希望。早知道他們是這等赤誠君子,真該早日回來向他們道一聲謝纔是!”

秦含真在旁笑道:“現在也不算晚嘛。雖然祖父明年春天就要回京城去了,但朋友並不是一定要常常聚在一起,才能算朋友的。您可以跟他們書信往來呀?等到他們兩家的兒孫上京去參加會試時,我們家也可以照應一下他們的生活起居。往日我們見多了利慾薰心的小人,今天難得見到君子了,又怎麼能不多親近親近?跟這樣的朋友結交,連家人兒孫都能受惠呢!”

秦柏笑着點頭:“這話說得是。”

次日他鄭重地再次上門去拜訪潘茅二位舊友,又送上了豐厚的禮物,當湖州本地的官員與士紳來拜訪他時,更是特地提到了潘茅二人曾經的恩義。有了他這一番舉動,這兩位舊友本來在湖州就是名門子弟,今後越發會受人敬重了。擁有了國舅爺的友誼,湖州上下還有誰敢小瞧了他們兩家?

秦含真一家與黃家姑嫂在湖州停留了幾天,去看過了太湖等幾處名勝古蹟,買了不少上好的紙筆,還有湖州特產的絲綢、竹扇、茶葉、百合、白果等物,又嘗過了當季的雪藕、板栗,還有太湖出產的鱔絲等等。秦柏也見過了幾位湖州的詩詞書畫大家,豐富了自己的收藏。趙陌又給自家的茶葉生意尋了兩個新貨源。秦黃兩家終於心滿意足,趕在變天之前再次起程,坐着馬車離開了湖州,往金陵的方向趕去。

他們回到江寧那一日,正逢天降大雪,把道路都蓋了厚厚的一層白,幾乎連田野都瞧不見了。

黃晉成早早得了信,帶着親兵騎馬到官道路口相迎,見到分別已久的妻子與妹妹,他立刻就露出了笑容來。等走得近了,他發現妹妹的氣色大好,比分開的時候紅潤了許多,雙目有神,臉上還帶了笑容,他心裡就更高興了。可見這一次出門散心的效果極好。他的妹妹,終於不再爲了張家那混賬而傷心煩惱了。

黃晉成上前與秦柏見禮,鄭重謝過他對自己妻子妹妹的關照,順便還告訴了他一個好消息:“吳進士不日就要到金陵來任府經歷了吧?這個官職品階略低了些。不過明年推官興許就要出缺了,只需要吳進士好生表現,這推官一職便是他的了。正七品的推官,才配得上二甲進士的身份,不是麼?”

第六百五十章 交接第二百一十九章 落差第四百六十九章 心懷第二百五十三章 告密第五百零五章 煩心第八十三章 冷汗第二百九十七章 蘸料第三百二十七章 可悲第一百四十五章 回稟第十六章 探聽第四百六十八章 煩惱第一百九十章 出遊第四十七章 求助第三百六十九章 長子第三百六十五章 宵夜第六章 聊天第五百九十六章 傳信第四百章 轉變第二百六十一章 探望第六百六十四章 燈會第一百八十六章 姐妹第一百一十四章 盤算第十九章 坦言第四十一章 不速第六百零九章 可惜第一百四十章 坦言第二百五十七章 人手第二十四章 僵持第二百七十八章 三指第二百五十七章 人手第一百零五章 不甘第一百九十一章 警告第七十八章 堵心第二百一十二章 試探第七十八章 盤問第一百二十七章 言重第一百六十五章 懟上第一百三十七章 尋親第十一章 小年第七章 家書第二百二十五章 勸說第四百三十九章 孽子第二百二十章 安撫第二百零六章 對比第三百六十七章 真兇第五百六十四章 糾結第四十七章 羞辱第一百一十四章 盤算第五百八十一章 疲憊第二百零二章 警告第五百九十一章 異味第四百八十二章 考量第五十四章 隱瞞第八十三章 冷汗第六百八十六章 商議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續第六百七十五章 請求第一百四十八章 吐血第三百一十章 晦氣第二百六十七章 小定第二百三十九章 歡喜第三十八章 借刀第二百零六章 對比第七十四章 墨光第一章 天津第六百零八章 節奏第五十章 分析第四十六章 小道第七百一十八章 帝婚第一百一十三章 坦言第三百三十五章 舊情第三百一十八章 拱手第二百二十三章 打臉第八十七章 惶恐第八十九章 問罪第六百五十章 交接第一章 三年第一百九十四章 操心第三百九十六章 團圓第一百二十六章 娟兒第一百五十章 送禮第一百九十二章 家書第一百五十一章 提醒第一百七十九章 摹本第三百七十五章 表態第十五章 輕慢第二百三十二章 消息第九十四章 重燃第五十三章 見面第二十九章 揭破第二百六十章 密會第三百一十五章 內鬥第三百九十三章 可憐第一百六十五章 懟上第一百一十章 指法第十三章 生隙第一百四十五章 回稟第一百五十章 春宴第二百六十一章 熱鬧
第六百五十章 交接第二百一十九章 落差第四百六十九章 心懷第二百五十三章 告密第五百零五章 煩心第八十三章 冷汗第二百九十七章 蘸料第三百二十七章 可悲第一百四十五章 回稟第十六章 探聽第四百六十八章 煩惱第一百九十章 出遊第四十七章 求助第三百六十九章 長子第三百六十五章 宵夜第六章 聊天第五百九十六章 傳信第四百章 轉變第二百六十一章 探望第六百六十四章 燈會第一百八十六章 姐妹第一百一十四章 盤算第十九章 坦言第四十一章 不速第六百零九章 可惜第一百四十章 坦言第二百五十七章 人手第二十四章 僵持第二百七十八章 三指第二百五十七章 人手第一百零五章 不甘第一百九十一章 警告第七十八章 堵心第二百一十二章 試探第七十八章 盤問第一百二十七章 言重第一百六十五章 懟上第一百三十七章 尋親第十一章 小年第七章 家書第二百二十五章 勸說第四百三十九章 孽子第二百二十章 安撫第二百零六章 對比第三百六十七章 真兇第五百六十四章 糾結第四十七章 羞辱第一百一十四章 盤算第五百八十一章 疲憊第二百零二章 警告第五百九十一章 異味第四百八十二章 考量第五十四章 隱瞞第八十三章 冷汗第六百八十六章 商議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續第六百七十五章 請求第一百四十八章 吐血第三百一十章 晦氣第二百六十七章 小定第二百三十九章 歡喜第三十八章 借刀第二百零六章 對比第七十四章 墨光第一章 天津第六百零八章 節奏第五十章 分析第四十六章 小道第七百一十八章 帝婚第一百一十三章 坦言第三百三十五章 舊情第三百一十八章 拱手第二百二十三章 打臉第八十七章 惶恐第八十九章 問罪第六百五十章 交接第一章 三年第一百九十四章 操心第三百九十六章 團圓第一百二十六章 娟兒第一百五十章 送禮第一百九十二章 家書第一百五十一章 提醒第一百七十九章 摹本第三百七十五章 表態第十五章 輕慢第二百三十二章 消息第九十四章 重燃第五十三章 見面第二十九章 揭破第二百六十章 密會第三百一十五章 內鬥第三百九十三章 可憐第一百六十五章 懟上第一百一十章 指法第十三章 生隙第一百四十五章 回稟第一百五十章 春宴第二百六十一章 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