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見禮

趙陌是個翩翩美少年,不過他的五官帶着明顯的趙氏皇族特徵,長相與皇帝有幾分肖似,其實再正常不過了。『但秦含真這麼一說,就能引起皇帝對趙陌的注意。秦柏心知肚明,並沒有出聲。

趙陌心裡有些緊張,但面上卻維持了鎮定。他是王府嫡脈子弟,從小熟悉禮儀,在皇帝望過來的時候,便以無可挑剔的禮節拜下身去:“趙陌拜見皇上。”

皇帝微笑着將他扶起,一看這少年眉清目秀,風姿俊朗,便生出幾分喜愛之情:“你是哪家的孩子?朕從前並沒有見過你。”

趙陌定了定神,用平和的聲音回答:“回皇上的話,我是遼王之孫,家父趙碩,如今在御前聽用。”

“你是趙碩的兒子?”皇帝有些意外,“是他的長子麼?朕聽說你一直在遼東隨祖父母居住,怎麼上京來了?朕並未聽你父親提起。”

趙陌回答:“回皇上,我自喪母后,便被父親送往大同外祖父家中,不在遼王府了。因偶然遇上了秦家三舅爺爺,便隨他上京城來。父親知道後,也很高興,說舅爺爺是位大才子,我能得他教導,是我的福氣。父親原本打算送我到莊子上讀書的,如今也不再提起了,只囑咐我一定要用功。”他頓了頓,看向秦柏。

秦柏微笑着替他把話說完:“說來也巧,他住在他外祖父家中,他大舅母卻是我一位故人之女。皇上興許還記得,就是唐復,從前唐大學士之子。他外祖父疼他太過,捨不得他吃苦頭。他大舅母與表哥都覺得,他天資不俗,若是不好生讀書,沒得糟蹋了好苗子,便託我將他帶在身邊,指點一下詩書文章。我想着他也不是外人,論輩份是皇上與姐姐的嫡親侄孫兒,又有唐復之女請託,不好推拒,便答應下來。所幸他父親也在京城,我將他一路帶過來,他舅母與表哥也能放心。”

皇帝想了想:“唐復?朕還記得他,他妹妹正是遼王的元配正妃,趙碩生母,只可惜死得早了。”他看向趙陌,“如此說來,你父親嫡親舅舅的女兒,便是你母親的嫂子?你父母的婚事倒也是親上加親了。當初他們成婚,唐復也知道麼?”

趙陌不明白皇帝爲什麼會這樣問,便老實回答:“是,唐家舅爺爺當年還在世,因此是知情的。先母出嫁前,也曾在大舅母指點下讀過兩年書。”

皇帝笑了笑:“前些日子,朕倒是聽人說起過,趙碩先頭娶的元配是遼王繼妃不懷好意,做主替他娶回家的,是商家女,與趙碩很不般配,身子又不好,因此沒福,早早去了。今日聽你們一說,朕就覺得奇怪了。這明明是親上加親的婚事,又是趙碩親舅舅肯的,怎的倒有人說是遼王繼妃搗的鬼呢?”

趙陌的臉色不大好看,咬了咬牙,才平靜地答道:“這定是外人不知內情,以訛傳訛了。家父與先母的婚事,雖是祖父祖母做主,但家父也是贊成的。家外祖父姓溫,家中雖有商鋪,但不過是家族產業,交由下人管事打理罷了,除此之外,亦有許多田產,是大同當地的富戶,身上也捐了功名,先大舅父在世時是舉人,因此先母並非商家女。先母在時,家父與她很是融洽,並沒人說過什麼不匹配的話。先母身體康健,是忽然染病去世的,家中上下都措手不及。”

皇帝皺了皺眉頭,想起那些傳言,有些心煩。他知道趙碩續娶了王家的女兒爲妻,卻沒聽說趙碩將原配所出的嫡長子送到前頭岳家去了。宗室子弟,是能隨便送到別人家養活的麼?如今孩子上了京,趙碩也沒把他接回家中,反而讓他繼續留在秦柏這個遠親長輩身邊。還有那本打算送趙陌去莊子上的話,又算什麼呢?有了後孃,就有了後爹麼?皇帝自己也經歷過被繼母與繼母之子逼迫的日子,心裡不太好受,看向趙陌的目光中,又多了幾分憐愛。

他柔聲問趙陌:“你在外祖家過得好麼?”

趙陌謹慎地回答:“是,大舅母與表哥都對我很好。”

那就是其他人對他不怎麼好了?難道連親外祖父與親舅舅也是如此?這孩子是因此纔會離開外家,隨秦柏上京的?

皇帝又皺了皺眉,沒有繼續這個話題,只是轉向秦柏:“朕登基後不久,唐大學士就告老了,聽說他身體很不好,沒過多久便去世了。遼王元妃也因病早亡。唐復當時報了丁憂,後來沒聽說到他起復的消息,朕還曾疑惑過呢。他是什麼時候去世的?這些年他都在哪裡?怎麼將女兒嫁到趙陌他外祖家去了呢?”

秦柏道:“唐復去世也有十年上下了。他接連喪父喪妹,大約也是灰了心,丁憂後便不再謀求起復,一直留在大同做教書先生。溫家長子就是他的得意門生,年紀輕輕就中了舉,頗爲出色。唐復愛惜人才,便將獨生女兒許給了他。只可惜天妒英才,溫家長子不幸夭亡,只留下一個兒子,如今也有十四五歲了。我見過一面,是個聰明孩子。”他看向趙陌,“唐復的女兒把孩子教得很好,跟趙陌也十分親近。這回若不是那孩子親自求上門來,我還不知道唐復竟然已經去世了呢。”

皇帝點點頭:“原來如此,說來也是可惜了。唐大學士雖然膽子小了點兒,學問還是很好的,人品也信得過。唐復家學淵源,也是個人才。若他丁憂結束後起復,朕定會重用。不過人各有志,也勉強不得。”

秦柏心中暗歎一聲,爲故去的友人惋惜。唐家當年恐怕是驚懼太過了,他家雖然沒有站在皇帝這一邊,但也沒有站在其他皇子一邊,頂多算是袖手旁觀罷了。當日落井下石的人家更多,僅僅袖手旁觀已經算是厚道了。遼王雖是唐家女婿,又有些小心思,但畢竟沒有機會顯露出來。皇帝登基後,其實本沒打算打壓唐家,但唐家卻選擇了避走京外,唐復更是不再入朝,白白荒廢了好時光。

不過,他秦柏也沒好到哪裡去,實在沒臉說唐復的不是。

皇帝大概也想到了,唐復丁憂後留在大同專心教書,與秦柏在西北做了教書先生,有異曲同工之妙,怪不得秦柏會無法拒絕唐復之女的請託呢。雖然這裡頭似乎還隱藏着什麼內情,但現在不是談這些的時候,回頭他再叫人調查清楚就行了。皇帝便微笑着囑咐趙陌:“你父親有一句話倒是沒說錯,你秦家三舅爺爺無論學問人品,都是一等一的。你能跟在他身邊學習,是你的福氣。你定要用功,不要辜負了你三舅爺爺的期望。”

趙陌恭敬行了一禮,口稱“是”。

他們對話的時候,秦含真一直挨在祖父秦柏身邊,笑吟吟地聽着他們交談。如今皇帝似乎已經結束了與趙陌的談話,開始將注意力轉移到她身上了,她連忙站直了身體。

皇帝笑眯眯地問她:“桑姐兒都快粘在你祖父身上了,怎麼?很累麼?”

秦含真眨眨眼,有些不好意思地笑說:“有一點……其實我跟祖母,還有弟弟在桃花林裡等很久了。祖母不叫我過來打攪祖父。”

皇帝對秦柏道:“是朕疏忽了,差點兒忘了弟妹還帶着孩子在林中等待呢。如今事情也說清楚了,雖然朕想要問的事情還有很多,但日後有的是時間可以說話。還是先把弟妹請過來見禮吧?”

秦柏心中也有些愧疚,因爲與皇帝說起往事,太過激動,竟把妻子那邊給忘了,想必她一定累得緊。他忙道:“拙荊出身於鄉野,不諳禮儀,若有失禮處,還請皇上見諒。”

皇帝哈哈笑道:“你不必擔心,朕知道弟妹是你家大恩人。她先父救了朕的老丈人,便也是朕的恩人了。朕可不是秦鬆那等忘恩負義之輩,不會恩將仇報的。”

說話間,門外那名面白無鬚的隨從已經讓女尼通知了靜虛師太,將牛氏等人帶了過來。牛氏有些不安地被引進靜室中,瞧着屋裡那位氣度不凡的陌生人,心中猜度他的身份,冷不妨瞧見秦含真挨在秦柏身邊坐着,她就忍不住瞪眼:“你這丫頭,眼錯不見就跑了,我還道你跑哪裡胡鬧去了呢,竟然回來打攪你祖父見客人!”

秦含真笑嘻嘻地躲到了祖父秦柏身後:“我知道錯了,祖母別生氣,我一會兒給您賠罪,您先跟祖父說正事,好不好?”

ωωω¸тTk an¸Сo

秦柏咳了一聲,拉過牛氏:“太太,孩子不聽話,你一會兒再教訓,先來跟我拜見咱們姐夫。”

牛氏轉向皇帝,面露好奇:“姐夫?老爺,這位是你姐夫呀?”頓了頓,睜圓了雙眼,轉向秦柏:“老爺,你有幾個姐姐?”

秦柏微笑:“自然是隻有一個了,就是皇后娘娘呀。”

牛氏倒吸一口冷氣,手足無措地站在那裡,拜也不是,行禮也不是,都不知道該怎麼見禮了,只能苦着臉對皇帝說:“皇上,您見笑了,我……民婦沒學過怎麼行大禮,這這這……這該怎麼做呀?”

皇帝笑了:“罷了罷了,這裡是在外頭,不必講究那些繁文縟節,只敘家禮便是。”

牛氏勉勉強強道了個萬福,還是覺得很不好意思:“真是失禮了。”

皇帝擺擺手,笑着說:“朕知道牛老太爺的事,心中非常感激他老人家。弟妹與朕的柏弟做了三十年恩愛夫妻,便不是外人,在朕面前不必太過拘束了。”

牛氏紅着臉表示:“其實……沒有三十年,我嫁給他也就是二十七年而已。剛開始,是他身上有父母兩重孝,接着是我父親沒了,我要守孝,後來還有他姐姐……我們當年是守完了孝,又過了小半年才成的親。他這人,可守規矩了。”

皇帝怔了怔,隨即又哈哈大笑起來。

第四百三十八章 邀請第三百二十六章 發瘋第六百一十二章 考驗第五百三十九章 底氣第四百三十章 罪人第二百一十五章 堅決第二十六章 驚聞第三十八章 族學第二百五十二章 置產第二百九十四章 歸來第二百三十七章 派人第四百三十二章 怨恨第五百五十五章 惡果第一百八十五章 擇定第四十四章 請教第二百四十九章 產業第四百四十七章 動搖第六百五十一章 提醒第五章 往事第一百七十九章 私話第二十六章 閒話第三百五十二章 道謝第一百一十六章 分析第六百六十二章 歸來第三百零七章 備考第三百八十四章 默契第六百七十五章 請求第一百章 安撫第一百九十五章 回府第一百一十二章 告誡第二百七十一章 別館第二十三章 上門第二百三十章 反覆第一百四十三章 巧合第四章 家長第四百八十二章 考量第二百二十四章 怨憤第五百八十二章 傳聞第一百五十七章 私心第四百九十八章 宴上第六百八十七章 生產第二百二十六章 平息第二十五章 告狀第一百一十一章 傳聞第五百七十六章 意向第十八章 定名第四百五十六章 分別第三百九十五章 後悔第二百三十八章 笄禮第三十六章 建議第九十八章 口角第三百三十四章 急報第二百七十六章 推斷第二百六十四章 發愁第三十一章 父子第三百七十四章 線索第二百零五章 丟臉第二百三十四章 聖意第二十一章 主事第六百零五章 嚼舌第五百七十六章 意向第二十一章 臨行第二百四十七章 冤枉第二十九章 過場第一百三十一章 續絃第一百二十六章 失蹤第五百零七章 需求第一百六十一章 求婚第九十八章 午後第一百零七章 疑團第一百零三章 巧宗兒第六章 船上第三十九章 昌兒第六十二章 彌補第一百九十五章 不甘第五百一十四章 訓斥第一百零二章 新人第一百四十八章 吐血第六百八十一章 淒涼第九十八章 午後第六百三十六章 病重第七十章 說服第二百六十二章 烏龍第一百二十章 請罪第一百七十九章 摹本第二百四十三章 暴躁第四百八十三章 爭執第一百五十七章 上門第二十五章 調虎第四百九十四章 下手第二百二十二章 討人第三百九十七章 八卦第七百一十章 求助第二十二章 嫉恨第六百二十八章 李氏第七百一十六章 扶靈第十四章 膈應第八十四章 高興第三十三章 相爭第六百章 新婚
第四百三十八章 邀請第三百二十六章 發瘋第六百一十二章 考驗第五百三十九章 底氣第四百三十章 罪人第二百一十五章 堅決第二十六章 驚聞第三十八章 族學第二百五十二章 置產第二百九十四章 歸來第二百三十七章 派人第四百三十二章 怨恨第五百五十五章 惡果第一百八十五章 擇定第四十四章 請教第二百四十九章 產業第四百四十七章 動搖第六百五十一章 提醒第五章 往事第一百七十九章 私話第二十六章 閒話第三百五十二章 道謝第一百一十六章 分析第六百六十二章 歸來第三百零七章 備考第三百八十四章 默契第六百七十五章 請求第一百章 安撫第一百九十五章 回府第一百一十二章 告誡第二百七十一章 別館第二十三章 上門第二百三十章 反覆第一百四十三章 巧合第四章 家長第四百八十二章 考量第二百二十四章 怨憤第五百八十二章 傳聞第一百五十七章 私心第四百九十八章 宴上第六百八十七章 生產第二百二十六章 平息第二十五章 告狀第一百一十一章 傳聞第五百七十六章 意向第十八章 定名第四百五十六章 分別第三百九十五章 後悔第二百三十八章 笄禮第三十六章 建議第九十八章 口角第三百三十四章 急報第二百七十六章 推斷第二百六十四章 發愁第三十一章 父子第三百七十四章 線索第二百零五章 丟臉第二百三十四章 聖意第二十一章 主事第六百零五章 嚼舌第五百七十六章 意向第二十一章 臨行第二百四十七章 冤枉第二十九章 過場第一百三十一章 續絃第一百二十六章 失蹤第五百零七章 需求第一百六十一章 求婚第九十八章 午後第一百零七章 疑團第一百零三章 巧宗兒第六章 船上第三十九章 昌兒第六十二章 彌補第一百九十五章 不甘第五百一十四章 訓斥第一百零二章 新人第一百四十八章 吐血第六百八十一章 淒涼第九十八章 午後第六百三十六章 病重第七十章 說服第二百六十二章 烏龍第一百二十章 請罪第一百七十九章 摹本第二百四十三章 暴躁第四百八十三章 爭執第一百五十七章 上門第二十五章 調虎第四百九十四章 下手第二百二十二章 討人第三百九十七章 八卦第七百一十章 求助第二十二章 嫉恨第六百二十八章 李氏第七百一十六章 扶靈第十四章 膈應第八十四章 高興第三十三章 相爭第六百章 新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