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嫉恨

秦錦春一直留住承恩侯府,二房那邊沒打發人來說什麼,她自然就不知道家裡發生了什麼事,也不知道長姐曾經一度想奪她應選皇孫女伴讀的資格了。

她在承恩侯府諸位長輩的幫助下,沒幾日就順利進東宮,通過了第一輪的甄選。

太子妃唐氏非常注重女兒的伴讀挑選事宜。這次選上來的四名伴讀,若無意外,是會陪伴在敏順郡主身邊至少四五年時間,若是品性、才學不過關,日後難免會對郡主造成不良影響。

敏順郡主自幼體弱,而東宮太子的孩子,除了這一個女兒,就再也沒別的孩子能養到這麼大了,自然又珍貴幾分。太子妃唐氏只此一女,平日裡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摔了,更是一句重話都不捨得說。若郡主犯了什麼錯,太子妃唐氏也是緩言教導,從不疾言厲色。幸好郡主小小年紀,就明白事理,很是乖巧懂事,不然早就被母親寵成刁蠻任性的性子了。但也正因爲她這般懂事,太子夫妻又對她更憐愛幾分,等閒不會有嚴厲管教的時候。

這麼一來,郡主身邊玩伴的品性就非常重要了。若是當中有人品行不端,欺郡主年幼,哄騙竄唆郡主走歪門邪道,太子夫妻倆豈不是要悔死?所以,郡主身邊的人,容貌、家世都不重要,人品、性情纔是重中之重。就連郡主身邊侍候的宮人,也都是特地挑選了性情和順、寬厚穩重之人,一個敢動歪心思的人都沒有。

此次郡主要選伴讀,因報名的人多,太子妃頭一次甄選,是把那些一看就令人覺得不合適的,先行淘汰了。這裡頭就包括年紀太小不定性,自己都還需要人照顧的宗室皇親勳貴之女;此外還有性情比較刁蠻任性、爭強好勝,還有明顯巴結諂媚言行的——太子妃是要給女兒找伴讀,又不是要給女兒找馬屁精,就算真要聽人巴結,也別太過露骨纔是;最後,則是將年紀較長,容貌又分外出衆的給淘汰了,因爲太子妃懷疑這些女孩兒可能不是來應選郡主伴讀的,倒有可能是衝着太子而來。

可如果皇孫女身邊的伴讀,真的成爲了東宮姬妾,東宮的臉面就丟盡了,太子的好名聲也會大受打擊。因爲世上沒有哪個要臉的男人會這麼不講究,把女兒身邊親近的侍女納爲妾室的。而郡主伴讀,在太子妃看來,性質跟女兒的侍從也沒什麼兩樣了,充其量就是身份高一些。她身爲東宮主母,斷不能看到如此不體面的事發生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更不能容忍有野心家利用自己的女兒往上爬。

這一輪的甄選總共有二十人通過,秦錦春是其中之一,並不特別顯眼。而且當中亦有父兄官位不高者,但因爲是皇親或是勳貴旁支,本身表現也不錯,才留了下來。消息傳出,這二十個女孩子都十分興奮,覺得自己前景大好,紛紛下定決心,要再接再厲,定要通過第二輪甄選才好。第二輪甄選是在十一月底,這就是最後的一輪了,通過的四名閨秀,便會正式成爲敏順郡主的伴讀。待明年開春後,郡主入學,這四名閨秀便也會開始每日入宮伴讀的生涯。

對此,秦錦春是既興奮,又有幾分灰心。真正在東宮見過其他候選人後,她就更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處。若不是有堂兄堂姐爲她出力,興許她第一輪就會被淘汰。她隱隱有個預感,覺得自己通過第二輪甄選的可能性不大,自然就灰心了幾分。

對此秦錦華有些不以爲然:“我哥哥都給太子殿下遞過話了,你入選又有什麼難的?四個人呢!只要郡主喜歡你,就連太子妃娘娘也會對你另眼相看的。你怕什麼?仔細想想,你在東宮時,郡主可跟你親近?”

秦錦春心下略安定了些:“郡主還記得我,問我如今是否還愛吃東西,怎麼好象瘦了呢。她還賞了我一盒子點心,都是宮中內造的,外頭再沒處買去。”當然,她身在承恩侯府,其實也吃過好幾次這種點心了。

秦錦華便笑道:“這就行啦。別在這裡瞎操心,趕緊把書背熟一點兒,再練練字,萬一第二輪要考功課,你可得再加把勁兒才行。就算最後你能入選,功課太差,也會叫人笑話我們秦家的女孩兒教養不如人不是?”

秦錦春便乖乖聽話,背書練字去了。

第二日秦含真過來看她,聽她說起擔憂,則是另一種說法:“盡你所能去努力過了,就算最後不能成功,也不會留有遺憾。這次選伴讀,比我原本預想的規模要大些,引起的影響也更大。四妹妹與其費盡心思想要怎麼入選最終名額,倒不如好好藉機表現一下自己的長處。如果能在其他候選的女孩兒當中掙一個好人緣,讓宮中的女眷們也看到你的優點,好名聲一傳開,日後還怕沒有好人家看上你嗎?大姐姐昔年也曾風光過,有過好名聲,後來是自己作死,壞了名聲,才落得如今的境地。你反其道而行之,就算別人知道你家裡人不成器,好歹你還會被人誇一句出淤泥而不染呢。”

秦錦春聽得心情複雜,不知該如何迴應纔好。不過,秦含真這話是真心爲她好的,她也聽進去了,稍稍修改了一下自己的行事方針,真打算要刷一回好人緣了。

第二次甄選的日子還未到,二房薛氏就派車來接秦錦春,美其名曰“想孫女了”,要接小孫女回去多住幾日。派來的人一改過去的不冷不熱,臉上帶着笑,說話特別熱情親切,搞得承恩侯府的門房都有些受不了。

承恩侯府的人自然沒辦法拒絕人家祖孫團聚,只是想到萬一秦錦春要在家留到甄選那日,給她準備的衣裳配飾,還有她平日看的書用的文房物品,就得要提前送到二房來。沒辦法,他們只好讓秦錦春帶着書本文房回家去,等到甄選前一天,她若還不能回承恩侯府,便要將衣裳配飾也送過來。

秦錦春還是回到家之後,聽母親說了,才知道大姐曾經想過要奪她資格的事,心中怒極,卻又有些好笑:“事情哪兒有這麼簡單?那是天家!我們二房從來沒有過聖眷,大姐姐怎麼敢以爲自己有個皇后侄孫女兒的身份,就能橫行無阻了?幸好母親勸住了祖母,否則我們家就要成京裡的笑話了!”

小薛氏其實已經被氣得小病了兩天,今年冬天比往年似乎要冷一些,因此她如今也是有氣無力的,臉色也不大好。她對女兒說:“我如今對你大姐已經不抱希望了,只求她將來能安安穩穩嫁個人家,平平安安過一輩子,也就是了。早在她們當年明言拒婚蜀王幼子的時候,你大姐就已經斷了嫁進高門大戶的希望,真不知道太太什麼時候才能清醒過來。如今且由得她們去吧,你不要理會,好好待在長房那邊,跟緊了你二姐姐。你今後的前程,怕是都要靠長房了。我只求你能一生平安喜樂,便已足夠,也不求攀什麼高枝兒。那不是我們這等人家能肖想的。”

秦錦春看到母親臉上的病容,眼圈兒一紅,就要掉下淚來:“母親病了,怎麼也不告訴我一聲?我應該早一些回來侍候您的。”

小薛氏淡笑:“我不過就是沒什麼胃口,懶怠動罷了,其實也不是什麼大病。今冬天氣這樣冷,家家女眷都有人覺得不適,沒什麼大驚小怪的。你也不用顧慮到我,儘快回長房去吧。在這裡留得久了,還不知道你大姐會說出什麼難聽的話來。她不懂事,你沒必要受她的氣。”

然而,這件事並不是小薛氏能做得了主的。薛氏一力主張要讓小孫女在家中多住幾日,然後直接從家裡出發去東宮參加甄選,如此一來,纔算是他們家的女兒被東宮看中了,不然樣樣好處都叫長房得了去,他們二房的女兒豈不是成了長房養的了?如今薛氏一改過去對小孫女的漠視,天天在她耳邊唸叨生恩最重,讓她不要忘本,將來進了宮要如何爲家人謀福利,比如求太子給她父親升官,求太子妃爲長姐說一門體面的好親事,等等。

秦錦春忍着氣,先是假意表示了一番自己的孝悌之心,接着才一臉擔心地問:“祖母真要這麼做麼?且不說我能不能見到太子,若是太子妃真個開金口,爲大姐做媒,咱們家可就沒法拒絕了。萬一到時候太子妃說的人家不合大姐的意,那該怎麼辦?”薛氏頓時傻了眼,沉默了好半天,臉色也越來越難看,沒多久就把秦錦春給打發出去了。

秦伯復也非常重視小女兒這次機會,天天都要耳提面命,厲聲教訓小女兒在東宮要如何謹守禮儀、用心侍奉貴人。秦錦春聽得耳朵都要起繭子了,心裡只抱怨父親爲何天天在家?難道衙門裡就沒事可做了?爲着要聽父親的教導,她每天的功課都給耽誤了,連背書都要從睡覺的時間裡擠。

也就只有小薛氏心疼女兒,私下讓廚房多做些補品,給秦錦春補身子罷了。

秦錦儀冷眼看着全家人圍着小妹轉,心中象被火燒了一樣,說不出的嫉妒與怨恨。這份風光,本該是屬於她的。小妹樣樣都不如她出色,憑什麼將她比下去?!倘若小妹真個做了東宮郡主的伴讀,將來婚事定是不用愁了,說不定還會被貴人看中,而她呢?她如今都十八了,婚事還沒有着落呢!老天何等不公?小妹自小就對她這個長姐不敬,若不是靠着巴結討好長房、三房,又怎會有這樣的福份?若真叫小妹出了這個頭,自己這個長姐將來在家中還有容身之地麼?!

於是,就在秦錦春出發前往東宮參加第二輪伴讀甄選的那一日,她穿戴一新,披着厚厚的斗篷,辭別家人,走出家門,正準備踏上馬車之際,忽然有人從衚衕的另一邊飛快跑出來,提着桶衝她潑了一桶冷水,便飛快地跑了。

秦錦春渾身溼透,立在寒風中,整個人都懵了。

第二百一十一章 憋悶第二百九十九章 暴露第二十五章 調虎第五百五十九章 代價第四百零七章 兄弟第一百零四章 鐲子第四百九十七章 名師第一百六十一章 慰妻第六百零二章 回門第五百八十三章 撇清第一百零四章 琴課第二百五十五章 惱怒第一百二十九章 喜鵲第四百二十七章 天意第二百二十五章 迴歸第三百二十七章 可悲第四十章 撞見第一百七十七章 賠禮第四百五十二章 羨妒第五十五章 內宅第五百二十四章 賠罪第五百四十三章 學習第二百七十二章 失蹤第一百八十章 默契第七百二十三章 展望第六十八章 棄暗第二百七十七章 來人第九十五章 意願第四百五十九章 機宜第一百六十二章 往事第九十一章 難言第一百四十三章 巧合第十四章 膈應第三百七十五章 表態第四百二十四章 蠢貨第四百八十九章 鬱悶第六百二十六章 驚變第一百九十三章 擔憂第九十九章 氣急第二百六十五章 親密第一百四十九章 後續第一百九十四章 操心第五百三十一章 討好第六百九十三章 靈堂第六百九十二章 慰妻第六百八十三章 苦澀第一百三十章 後續第一百五十二章 兄妹第四百零五章 後事第二百三十四章 勸母第七十三章 臘八第一百七十一章 口角第五十八章 疑雲第二百三十九章 歡喜第六百八十章 反應第二章 知音第十一章 出門第二十七章 符氏第一百四十一章 定局第二十六章 驚聞第一百五十五章 調令第三十四章 族譜第三百二十五章 失靈第一百八十七章 急報第四百六十二章 探病第二百五十八章 辭別第三百二十五章 失靈第三百五十七章 黑鍋第二百零六章 對比第八十四章 高興第二百五十三章 告密第二十六章 商議第二百一十七章 應變第二百一十二章 明白第一百一十二章 疑心第一百三十六章 衝動第二百四十七章 道賀第一百二十一章 怪事第二百九十九章 暴露第一百零五章 不甘第九章 當年第五百九十章 暴雨第二百七十二章 失蹤第四十章 察覺第五百八十四章 再吐第二百六十一章 探望第六百八十章 反應第五十章 甩鍋第四百四十九章 把柄第四十九章 庇護第三百七十六章 歸來第五十章 意外第二百五十七章 人手第三百九十四章 碰壁第九十七章 怪異第四十九章 故人第二百七十三章 怨恨第九十五章 想法第六十四章 對策第二百四十一章 議定
第二百一十一章 憋悶第二百九十九章 暴露第二十五章 調虎第五百五十九章 代價第四百零七章 兄弟第一百零四章 鐲子第四百九十七章 名師第一百六十一章 慰妻第六百零二章 回門第五百八十三章 撇清第一百零四章 琴課第二百五十五章 惱怒第一百二十九章 喜鵲第四百二十七章 天意第二百二十五章 迴歸第三百二十七章 可悲第四十章 撞見第一百七十七章 賠禮第四百五十二章 羨妒第五十五章 內宅第五百二十四章 賠罪第五百四十三章 學習第二百七十二章 失蹤第一百八十章 默契第七百二十三章 展望第六十八章 棄暗第二百七十七章 來人第九十五章 意願第四百五十九章 機宜第一百六十二章 往事第九十一章 難言第一百四十三章 巧合第十四章 膈應第三百七十五章 表態第四百二十四章 蠢貨第四百八十九章 鬱悶第六百二十六章 驚變第一百九十三章 擔憂第九十九章 氣急第二百六十五章 親密第一百四十九章 後續第一百九十四章 操心第五百三十一章 討好第六百九十三章 靈堂第六百九十二章 慰妻第六百八十三章 苦澀第一百三十章 後續第一百五十二章 兄妹第四百零五章 後事第二百三十四章 勸母第七十三章 臘八第一百七十一章 口角第五十八章 疑雲第二百三十九章 歡喜第六百八十章 反應第二章 知音第十一章 出門第二十七章 符氏第一百四十一章 定局第二十六章 驚聞第一百五十五章 調令第三十四章 族譜第三百二十五章 失靈第一百八十七章 急報第四百六十二章 探病第二百五十八章 辭別第三百二十五章 失靈第三百五十七章 黑鍋第二百零六章 對比第八十四章 高興第二百五十三章 告密第二十六章 商議第二百一十七章 應變第二百一十二章 明白第一百一十二章 疑心第一百三十六章 衝動第二百四十七章 道賀第一百二十一章 怪事第二百九十九章 暴露第一百零五章 不甘第九章 當年第五百九十章 暴雨第二百七十二章 失蹤第四十章 察覺第五百八十四章 再吐第二百六十一章 探望第六百八十章 反應第五十章 甩鍋第四百四十九章 把柄第四十九章 庇護第三百七十六章 歸來第五十章 意外第二百五十七章 人手第三百九十四章 碰壁第九十七章 怪異第四十九章 故人第二百七十三章 怨恨第九十五章 想法第六十四章 對策第二百四十一章 議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