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怪異

居然是大名鼎鼎的王嬪!

秦含真深吸了一口氣。她不怎麼認識王嬪,雖然進過很多次王宮了,但還真沒遇上過對方,興許遇上過,她卻沒注意。王家嫡支回鄉後,王嬪聽聞病了一場,之後便陸陸續續有生病的消息傳出來,好象總也不象好的樣子。有小道消息說,皇帝對她還是不錯的,並不曾因爲王家之事而遷怒,太后對她的態度也沒變化,可她的病就是好不起來,每逢宮宴,就經常聽說她因爲生病而不曾出席,太后、皇帝要另外賜幾道菜下去給她。她偶爾出席一回,也是跟其他後宮佳麗待在一起,穿戴、言行都十分低調。秦含真每次隨長輩進宮,頂多就是在太后、太妃們面前請安,說完話就退下去了,哪裡還有空閒去留意邊上那些承奉湊趣的女人裡面,是不是有一個王嬪?

不過,對於這位反派王家的第二大後臺,秦含真可說是慕名已久了。此時偶然遇見,又離得這樣近,也是不那麼正式的場合,她就忍不住多看了對方几眼。

王嬪已經是四十多歲的人了,保養得再好,也沒法跟小姑娘相比。初看她還好,容色美麗,雍容華貴,但仔細打量,就會發現她瘦得厲害,身上的宮裝都顯得略嫌寬大了,雙眼透着憔悴,臉上的脂粉敷得極厚,才勉強營造出了好氣色的假象來,其實妝濃得跟日本藝伎有得比。

秦錦華悄悄拉了拉兩個堂妹的袖子,當先一步,上前行禮:“見過王嬪娘娘。”秦含真忙收回思緒,與秦錦春一道行禮。

王嬪臉上帶着端莊而標準的微笑:“不必多禮,快快請起。”

秦錦華與姐妹們一道起了身,又斯文有禮地問候着王嬪的身體,因爲前不久纔有消息說,王嬪又病倒了。

王嬪仍舊臉上掛着微笑:“你有心了,本宮這是老毛病,其實並無大礙。”說話時,她特地往秦含真那裡多看了幾眼。秦含真雖然沒有看到她的眼神,但心下卻隱隱感應到些什麼,身體稍稍繃緊起來。

但王嬪只是看了她幾眼而已,並不象太后那樣,特地跟她說什麼話,反而繼續對秦錦華道:“你外祖母和母親今兒可來了?本宮平日一個人在宮裡,甚是無趣,連個能說話的人都沒有。你外祖母和母親若得閒,可以遞牌子進來,陪本宮說說閒話也好。都不是外人,男人的事與我們有何相干?很不必生分了。”

王嬪是王大老爺與王侍中的同胞幼妹,姚氏要管她叫一聲姑祖母,秦錦華若真要跟她論起親戚關係來,應該得叫一聲曾姨祖母。但秦錦華同時也是皇帝的內姪孫女,這輩份與關係十分複雜,橫豎王嬪與皇帝也不是正頭夫妻,只好各論各的了。王嬪藉着姚氏這一層關係說話,秦錦華也不敢有半分違逆,連忙乖乖答應下來。

但答應歸答應,姚氏自打那年跟王家長房生了嫌隙,跟王家人的聯繫就少了許多。王二老爺去世,她更是徹底斷絕了跟王家長房的往來。姚氏連留駐京城的幾名王家子弟都少理會,更何況是進宮多年甚少見面,一直在爲王家嫡支撐腰的王嬪?連姚王氏都多時不曾進宮給這位小姑母請安了,秦錦華答應的事,也就只是答應而已,姚氏未必會履行自己的諾言。

王嬪不知道秦錦華的想法,還爲她一口答應了自己的請求而露出了微笑。她笑着點點頭,又再看了秦含真兩眼,道:“秦三姑娘不常進宮,太過見外了。其實大家都不是外人,秦三姑娘得了閒,儘管進宮來玩耍。太后娘娘最喜歡你這樣標緻、聰明又守禮的小姑娘了,定會很高興看到你的。”說完,也不等秦含真說什麼,便微微一笑,從容帶着一衆宮人們離開了。守在夾道口的宮人連忙深深蹲下身去,向她行了禮。

秦含真莫名地目送王嬪一行人離去,回頭便將秦錦華與秦錦春拉到一邊,小聲問:“她方纔那話是什麼意思?她是叫我常進宮來嗎?”

秦錦華有些遲疑:“聽起來似乎是這樣……她還讓我外祖母和母親也常去看她呢。我外祖母倒罷了,母親卻不大樂意跟王家的人打交道。這幾年王家在老家,留在京裡的人也老實,不曾生過事端。我母親雖說不愛搭理他們,但也時不時派人留意他們的消息,至於宮裡,倒是很少關心,橫豎皇上又不會虧待了王嬪。王嬪娘娘病了幾年,從來沒有埋怨過我外祖母和母親不去看她,怎的今兒忽然重提舊事了呢?”

秦含真想了想:“還有,方纔宮宴上,並不見王嬪娘娘出席,大家都以爲她又生病告假了,這會子怎麼倒來了?”

她們這裡是西側殿邊上,王嬪是從西側門進來的,看樣子是要到主殿那邊去。如今宮宴已經開始了大半個時辰,王嬪素來病弱,藉着生病的理由不出席宮宴,本是常態,可開席這麼久之後再來,就象是遲到了似的,便有些怠慢的意味了。她爲什麼要幹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不過是一場每年都舉行的尋常宮宴,王嬪看氣色也不大好,實在不必硬撐的。

秦錦華也說不出王嬪這時候出現在慈寧宮的用意,秦錦春就更不用提了,不過她有些躍躍欲試,提議說:“不如我們跟上去,看看她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

秦含真與秦錦華意外地對視一眼,齊齊問秦錦春:“四妹妹,你沒糊塗吧?”

秦錦春有些不好意思地縮了縮脖子:“我也沒打算幹什麼不好的事……就是一時好奇而已。姐姐們也知道,我今兒能來參加宮宴,乃是太子妃娘娘的恩典,敏順郡主待我也是極好的。我是個知恩圖報的人,雖然什麼都不懂,但也想要爲東宮盡一份心。這位王嬪……聽說她孃家王家不是什麼好人,總是盯着太子殿下的寶座。雖說王嬪幾年不見動靜,但她今兒忽然出現在慈寧宮中,言行古怪,定是有緣故的。我們打探一下,若她企圖對太子殿下不利,我們也能提醒太子殿下一把,不是麼?”

這個理由倒是令人無可挑剔。秦家因爲是秦皇后的孃家,天然就帶着立場,象曾經的秦鬆與二房母子那樣,做了太子的親舅舅、舅母以及親表弟還想要左右搖擺的秦家成員,畢竟是少數。對秦家而言,太子登基是最好的結果。支持其他任何人爲儲的王家,早已跟秦家站在了對立面上。秦錦春對王嬪心存警惕,實在是人之常情。

秦錦華心存疑慮,她不太習慣幹這種事,況且還是在宮裡幹!

秦含真倒沒那麼多思想上的包袱,只是覺得她們應該小心行事:“不必做跟蹤、偷聽之類的事,叫宮人看見了也丟臉。我們就當作是散步似的,慢慢綴在王嬪後頭,看她要上哪裡去,也就是了。今日慈寧宮裡到處都是宮外的女眷,我們走在其中,也不會太顯眼。”

這個程度的盯梢,秦錦華倒是可以接受,立刻答應下來。秦錦春也沒有異議。姐妹三人便忙忙沿着王嬪離開的方向,追了上去。

王嬪的行動似乎並不算隱秘,她先是去了一趟慈寧宮正殿,給太后、太妃們請安。太后、太妃們看見她,都十分吃驚,忙道:“昨兒不是說還頭暈着麼?怎的今兒還出來?快回去歇着吧!”

王嬪笑得有些虛弱:“臣妾已經沒有大礙了,回宮也是呆坐罷了,倒不如過來給太后、太妃們請個安,也趁着這個機會,見一見親人,問幾句家裡的消息。”

太后、太妃們就明白了,太后長嘆一聲,沒有再說什麼,一旁有另一位太妃便對王嬪道:“你這孩子,也太過小心,真想見什麼人,打發人來求一求太后,太后難道還會不許你的孃家親友過去看你麼?何苦硬撐着前來?”

王嬪微微一笑,若是求太后恩旨,宣她的侄女們到她宮中相見,也不過是見到其中一兩個人罷了,哪裡比得上在慈寧宮的宴席上,能遇到幾乎所有侄女或她們的婆家親眷那麼方便?她想跟哪一個說話,對方連推託的餘地都沒有。

王嬪給太后、太妃們請過安,將自己接下來要做的事過了明路,就告退出來,直接往慈寧宮花園去了。秦含真與秦錦華、秦錦春姐妹三個遠遠地在正殿外頭看着她帶人進了花園,相互對視幾眼,都訥悶起來。

王嬪又跑去花園做什麼?慈寧宮花園今日特別騰出了不少地方,是供諸位太妃、太嬪們跟孃家親友相見的。由於人太多,花園裡能讓人好生坐下說話的地方卻太少,還得輪着來。王嬪這時候跑過去打攪別人,是不是不太合適?

秦含真等三人遠遠地跟着王嬪到了花園,親眼看見她帶人走了進去,不一會兒,就遇上了一個熟人,乃是個年輕婦人,身材高挑,模樣兒秀麗。對方看見王嬪,似乎十分吃驚,着慌了一陣子,纔想起要行禮。王嬪命宮人將她扶起,也不知說了幾句什麼話,那年輕婦人的臉色立刻就白了,猶猶豫豫地低下頭,領着王嬪往一個樹叢走了過去。

那樹叢頗爲茂密,王嬪與年輕婦人消失在樹叢後面,隨行的宮人紛紛散開警戒,隱入四周的樹叢中,就很久都沒有再出來了。不一會兒,有另一名年輕婦人走了過來,同樣是走向樹叢後,很快又轉身快步跑了出來,卻被王嬪一聲“四丫頭”給叫住了,在原地呆站了一會兒,便不情不願地回到樹叢後頭去。

這是在唱哪一齣?

秦含真心裡還在訥悶呢,秦錦華便小聲告訴她:“前頭那位是王家五姑奶奶,後頭這位是王家四姑奶奶,都是王嬪的親侄女兒。”說罷歪了歪頭,“奇怪,王嬪娘娘今兒是來見侄女的麼?那怎麼不把人召到她宮裡去?那豈不是更乾淨省事?”

秦含真挑了挑眉,心裡隱隱覺得,王嬪找上侄女們,態度如此古怪,定有什麼不爲人知的緣故。

第一百二十一章 犧牲第二百二十八章 反應第二十一章 臨行第三百一十八章 拱手第二百四十章 起意第九十一章 升貶第二十七章 符氏第七十七章 現行第五百四十二章 肝疼第五十一章 土臉第三百四十四章 嬉鬧第二百三十四章 放心第三百五十五章 秘聞第二十章 人多第三十八章 處境第五十七章 遺言第一百九十五章 請託第一百零一章 請求第二百七十三章 怨恨第一百二十六章 娟兒第一百零五章 不甘第四百二十五章 黑鍋第十章 追蹤第四百五十八章 制約第十八章 弔唁第四百九十八章 宴上第十章 刻字第三十章 態度第一百八十六章 落荒第三十五章 勸說第二百五十五章 擇地第五百五十六章 震驚第六百三十四章 妄想第二百六十章 爭取第二百七十六章 推斷第八十九章 問罪第二百七十九章 茶房第一百一十四章 憤怒第六百五十四章 開解第三十四章 二門第一百六十九章 賀壽第二十三章 憤怒第四百七十五章 反應第二百二十九章 安撫第九十九章 氣急第十七章 安頓第三百零六章 糾結第二百二十八章 反應第一百五十三章 創業第七百二十章 官司第四百九十三章 告狀第四百四十八章 疑心第八十章 關懷第一百八十四章 宴席第六百八十四章 悔恨第三十四章 不捨第一百二十一章 怪事第一百九十六章 高升第四百七十二章 診傷第二百一十二章 明白第一百六十一章 慰妻第二百二十四章 補救第一百零五章 分析第二百二十二章 討人第二百一十四章 尋章第五十六章 盯上第一百七十五章 逼問第二百七十七章 腦補第四百一十一章 追蹤第二百五十三章 告密第六百二十七章 善後第二百六十二章 受益第五百九十三章 互通第五十二章 原委第二百五十章 風波第三十八章 族學第三百六十八章 降爵第十章 刻字第四百一十八章 藏身第二百一十三章 呵呵第一百五十七章 讀信第五百零六章 穿幫第一百七十四章 靜夜第二百五十二章 置產第三百四十九章 推託第九十三章 課堂第七百一十六章 扶靈第六百一十一章 苦果第二章 牛家第六百八十二章 期盼第四十三章 差別第一百七十八章 情誼第四百二十六章 背後第七十六章 信任第三百七十二章 接連第一百七十六章 輕重第五百七十二章 怨恨第三十八章 借刀第二百二十九章 誤會
第一百二十一章 犧牲第二百二十八章 反應第二十一章 臨行第三百一十八章 拱手第二百四十章 起意第九十一章 升貶第二十七章 符氏第七十七章 現行第五百四十二章 肝疼第五十一章 土臉第三百四十四章 嬉鬧第二百三十四章 放心第三百五十五章 秘聞第二十章 人多第三十八章 處境第五十七章 遺言第一百九十五章 請託第一百零一章 請求第二百七十三章 怨恨第一百二十六章 娟兒第一百零五章 不甘第四百二十五章 黑鍋第十章 追蹤第四百五十八章 制約第十八章 弔唁第四百九十八章 宴上第十章 刻字第三十章 態度第一百八十六章 落荒第三十五章 勸說第二百五十五章 擇地第五百五十六章 震驚第六百三十四章 妄想第二百六十章 爭取第二百七十六章 推斷第八十九章 問罪第二百七十九章 茶房第一百一十四章 憤怒第六百五十四章 開解第三十四章 二門第一百六十九章 賀壽第二十三章 憤怒第四百七十五章 反應第二百二十九章 安撫第九十九章 氣急第十七章 安頓第三百零六章 糾結第二百二十八章 反應第一百五十三章 創業第七百二十章 官司第四百九十三章 告狀第四百四十八章 疑心第八十章 關懷第一百八十四章 宴席第六百八十四章 悔恨第三十四章 不捨第一百二十一章 怪事第一百九十六章 高升第四百七十二章 診傷第二百一十二章 明白第一百六十一章 慰妻第二百二十四章 補救第一百零五章 分析第二百二十二章 討人第二百一十四章 尋章第五十六章 盯上第一百七十五章 逼問第二百七十七章 腦補第四百一十一章 追蹤第二百五十三章 告密第六百二十七章 善後第二百六十二章 受益第五百九十三章 互通第五十二章 原委第二百五十章 風波第三十八章 族學第三百六十八章 降爵第十章 刻字第四百一十八章 藏身第二百一十三章 呵呵第一百五十七章 讀信第五百零六章 穿幫第一百七十四章 靜夜第二百五十二章 置產第三百四十九章 推託第九十三章 課堂第七百一十六章 扶靈第六百一十一章 苦果第二章 牛家第六百八十二章 期盼第四十三章 差別第一百七十八章 情誼第四百二十六章 背後第七十六章 信任第三百七十二章 接連第一百七十六章 輕重第五百七十二章 怨恨第三十八章 借刀第二百二十九章 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