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妻妾

太子妃唐氏回到了自己的寢殿,看起來心情不是很好。

她從孃家帶來的心腹侍從岑嬤嬤見狀便上前詢問:“娘娘這是怎麼了?可是西邊又說了什麼不中聽的話,讓娘娘生氣了?”

岑嬤嬤指的是住在西配殿裡的良娣陳氏。陳良娣原與太子妃唐氏是閨中的好友,入宮後也有幾年守望相助、妻妾和睦的日子,只是天長日久,有些情誼總是難免會發生變化。如今太子妃唐氏與陳良娣在人前還是一副好姐妹的模樣,彼此親近關懷,但私底下,卻早已離了心。其實自打皇孫夭折後,陳良娣大病一場,就沉寂了許多,近幾年卻似乎又重新活躍起來,最近還時不時說些讓太子妃唐氏生氣的話。因此岑嬤嬤一看太子妃心情不佳,就猜想是她在搞鬼。

不過太子妃唐氏還是很公道地還了陳良娣一個清白:“跟她沒關係,我是在爲別的事煩心。”她把肅寧郡王趙陌入宮請太子向皇帝說項,爲他與永嘉侯嫡長孫女秦含真賜婚一事說了,隨即嘆道,“秦三姑娘明年才及笄,父親又遠在廣州任官,照理說,肅寧郡王不該這麼着急的,他才十七歲而已。想必是前些時候,我謀劃着想要撮合他與雲陽侯的嫡長女,他不樂意了,纔會想要儘快將親事定下來。真是孩子氣!我想要再勸他,又怕逼得他緊了,他反而不高興了。”

岑嬤嬤一聽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事實上,肅寧郡王與雲陽侯府大小姐這門親事,當初太子妃還跟她商量過呢。

她忙道:“肅寧郡王與秦三姑娘想必是青梅竹馬,情誼深厚,纔會認定了她。他年紀尚輕,哪裡懂得其中的輕重?一時糊塗,不明白娘娘的苦心,也是有的。娘娘不必着急,請太子殿下與肅寧郡王分說明白就是了。”

太子妃搖頭:“殿下是贊成肅寧郡王與秦三姑娘的親事的。你讓我如何進言?難不成要跟殿下說,他親舅舅的孫女兒,不如雲陽侯府的千金麼?”

岑嬤嬤不由得啞然。這話當然不能說出口。太子殿下一向是非常敬重永嘉侯的。後者不象承恩侯,乃是已故的秦皇后一直關心念叨的小弟弟,還因爲種種誤會,在邊疆滯留三十年,吃盡了苦頭,荒廢了青春。無論是皇帝還是太子,都急切地想要補償他。但永嘉侯又是個極明理懂事,知道分寸的好人,他謹守外戚本分,從不越界,明明在西北時是頗有名氣的名儒,上京後也沒再正式收過學生,甚至連本來的學生都減少了往來,多年來只沉迷於詩詞書畫,遊山玩水,也從不給兒孫們求官。倘若本朝外戚都象他這樣省事,皇帝定會輕鬆許多。因此,皇帝與太子對他更加敬重了。

秦三姑娘據說一直跟隨永嘉侯學習書畫,極得永嘉侯寵愛。說她不好,配不上肅寧郡王,這分明就是在太子殿下面前找打呢!

太子妃又嘆道:“其實秦三姑娘並沒有什麼不好的。她進宮不多,但每回都安安靜靜地,禮數週全,斯文討喜,還畫得一手好畫!她畫的畫,比許多閨閣中人的書畫都要強,更兼見多識廣,是個很好的姑娘。外頭的人都說永嘉侯夫人如何粗俗,其實她們壓根兒就沒怎麼見過她,她不過是性情直率些,不習慣與人彎彎繞繞地說話罷了,就與那些武將人家的夫人太太們差不多,甚至比好幾位將軍夫人都要斯文些呢。她教養出來的姑娘,又有永嘉侯親自教導詩書,哪裡就差了呢?倘若秦三姑娘只是做個肅寧郡王妃,一點兒問題都沒有。我還挺喜歡有個這樣直率好性子的侄媳婦,省得芝麻綠豆大的小事兒,都要跟人鬥心眼兒。”

岑嬤嬤立刻就明白了太子妃的言下之意:“可是……肅寧郡王將來並不僅僅是個郡王呀!秦三姑娘的性子,如何能當得起一國之母呢?”

太子妃眉間微蹙:“可不是麼?要做這六宮之主,只知道詩書禮儀,是萬萬不夠的。蔡氏倒是個天生的皇后料子,年紀與廣路也相當,偏偏廣路鐵了心要娶秦三姑娘,對蔡氏是看都不看一眼……”

岑嬤嬤笑道:“興許是因爲肅寧郡王沒怎麼見過蔡大小姐,倘若他見到了那樣的美人……”

太子妃搖搖頭,打斷了她的話:“他並不是沒見過的,可見過之後,也依舊無動於衷,我又有什麼法子?先前我讓蔡家去試探過他,他根本就不接話,蔡家心裡也明白了,並不打算強求,已經在給蔡氏另行看人家了。我難道還能逼着蔡家嫁女不成?這件事,廣路不樂意,蔡氏也不樂意,惟有作罷了。只是我一想到廣路將來過繼東宮,因爲皇太孫後,在朝中少有助力,舉步難艱,我心裡就不好受……也罷,若是到得那日,父親仍在,我少不得要求他老人家,替廣路撐撐腰的。”

岑嬤嬤憐愛地看着太子妃:“娘娘一片苦心,可惜肅寧郡王竟不能體會……”

太子妃苦笑:“他怎能體會?他不止一次跟殿下與我說過,不想入繼宮中。太子殿下不置可否,我心裡卻明白,倘若真要過繼,殿下只會過繼他。因此,這不過是早晚的事兒。”她嘆了口氣,“倘若過繼之事早日定下來就好了,我也能名正言順地替他操持婚事,也不至於象如今這般,束手無策。偏偏皇上不肯答應,他還盼着我們殿下能有自己的子嗣呢!”

岑嬤嬤小聲道:“奴婢犯忌諱地說一句,殿下養好了身體,未必沒機會再添子嗣,可是娘娘卻不易再生育了。從別人肚子裡出來的兒子,養得再好,也有生母擋在前頭,不可能跟娘娘是一條心,將來娘娘難免要受人掣肘。娘娘即使不爲自己着想,也要想想郡主!肅寧郡王雖然不是娘娘親生,但他生母早逝,與生父疏遠,人品也是信得過的。與其將來叫其他妃嬪的兒子壓在娘娘與郡主頭上,還不如扶持肅寧郡王呢!”

太子妃垂下眼簾:“在宮裡不要再說這樣的話了。只要是殿下的兒子,誰生出來的,都要喚我一聲母親,原也沒什麼不同。只是殿下想要過繼肅寧郡王,我才順着他的意思罷了。他年紀大些,早早過繼了來,也能早日爲殿下分憂。我並沒有旁的私心,嬤嬤別在人前亂說,倒叫人誤會了我的真意。”

岑嬤嬤忙低下頭去:“奴婢說錯話了,請娘娘恕罪。”

太子妃擺擺手,嘆息道:“罷了,如今說什麼都來不及了,就依着廣路的意思,讓他娶了永嘉侯的孫女兒吧。好歹那是國舅府出來的,聖眷昌隆,皇上看在皇后娘娘的份上,也會多關照幾分。再往後,等他入繼宮中,若是朝中不服他的出身,大不了給他尋兩個好出身的側妃就是了。他身體比殿下好得多,後院姬妾的人數不需要限得太緊了。”

岑太太小聲問:“是不是讓家裡也選個人出來?哪怕只有一個呢,若是能得到肅寧郡王的幾分寵愛,娘娘與郡主日後便更有底氣了……”

太子妃沉默不語。這事兒有些犯忌,也顯得她有私心。這跟她撮合趙陌與蔡元貞可不一樣。她有些拿不準主意,該不該去試。

這時,宮人忽然來報:“陳良娣求見太子妃娘娘。”

太子妃回過神,得知是陳良娣來了,不由得嘆了口氣:“讓她進來吧。”又囑咐岑嬤嬤,“一會兒來報說頤兒(敏順郡主趙頤)找我,省得陳良娣說個沒完。”岑嬤嬤會意地點頭,退了下去。

陳良娣的氣色還不錯,她積極進補兩年有餘了,看起來比從前胖了不少,幸好沒有一發不可收拾地變成個大胖子,只是顯得豐腴些而已。她來是向太子妃暗示,道太子今年只到她殿裡去過兩回,次數實在是太少了。太子公務繁忙時,她當然不會不懂事地糾纏他。但聽聞太子近日比較清閒,那是不是可以在東宮裡多待些時候?再爲子孫後代之事,多努力幾把?

太子妃抿了抿脣。她與陳良娣未嫁時是閨蜜,但後者比她年紀小兩歲,今年也就是三十二三的光景。雖然這年紀也不小了,但還能生育,京中就常能聽聞相似年紀的官家女眷生兒育女的消息。陳良娣的身體看起來也很好,她本人對於再生出一個皇孫,是抱有極大期望的。

只是當着年紀已經三十五歲,又曾經因爲生產受過傷,很有可能已經無法再生育的太子妃面前,討論這種生孩子的話題,太子妃的心情怎麼可能好得起來?

她只是輕飄飄地讓陳良娣耐心一點兒,多休養身體,等到太子有空又有性致的時候,自然會去探望陳良娣的。東宮中除了她們這一妻一妾,再沒第三個太子的女人了,她已是一把年紀,沒什麼可爭的,到時候能侍候太子的,還不是隻有陳良娣一個?用不着太子少去幾回,她就一驚一乍地,跑到正室面前來討人嫌了。

當然,太子妃的用辭要委婉許多,但意思就是如此。陳良娣跟她相識二十年,有什麼是聽不出來的呢?只覺得臉上火辣辣地,難堪非常。陳良娣勉強撐着禮數,告退出來,便快步走回西配殿,撲到牀上大哭起來了。

她的侍女翠芝見狀,連忙讓人把門窗給關上了,生怕她的哭聲傳到外頭去,叫太子妃知道,又連聲安撫陳良娣,讓她不要傷心。

陳良娣哭聲驟停,從牀上爬起來,咬牙問:“前兒你奉我命令送東西回家時,母親是怎麼說的來着?她想要讓侄女兒進東宮來與我作伴?”

第二百零一章 “母女”第五十七章 盤賬第二百四十四章 撒嬌第三十六章 苦主第四十七章 不忿第四十章 褻瀆第一百八十五章 折服第一百二十九章 將門第一百六十四章 溜走第二百零九章 說服第六百一十章 中秋第二百五十一章 手足第一百六十九章 求助第八十八章 分析第二百二十一章 壁咚第三百七十四章 線索第二百一十四章 嫌棄第十三章 小菊第五百二十七章 禮成第二百三十六章 消息第五百五十章 打擊第一百六十九章 賀壽第二百一十二章 初雪第一百九十五章 回府第四十五章 探親第八十九章 雲家第二百八十九章 安慰第七百零六章 去而復返第四百六十四章 憤然第一百七十八章 風頭第六十四章 對策第二百五十二章 置產第五百九十一章 異味第三百六十七章 真兇第一百六十二章 告密第三十四章 拆穿第一百一十八章 捎話第四百一十三章 燈會第五十七章 遺言第九十四章 初提第十二章 姑嫂第一百七十六章 輕重第七十五章 暗示第一百四十七章 招供第二百二十章 正事第一百二十五章 生日第一百三十六章 發泄第五百五十章 打擊第一百六十四章 勸撫第三章 晉成第二百四十二章 茶會第四百一十章 線索第五百七十六章 意向第二百八十四章 扭曲第二十一章 生波第四十三章 差別第四百五十章 偏執第一百九十四章 操心第二百一十一章 衡量第五百二十八章 融入第六百七十五章 請求第六百一十四章 請罪第五十章 甩鍋第二百二十一章 壁咚第八十七章 追問第二百七十六章 推斷第一百零九章 小氣第一百九十六章 高升第三百四十八章 催婚第四百八十四章 慫了第二百一十章 愉快第一百九十八章 出發第四十七章 求助第二十章 先行第四十六章 請託第六百八十一章 淒涼第三百八十八章 拆穿第二百六十章 密會第二百三十一章 提醒第七十五章 變故第六百三十七章 拖延第六百五十四章 開解第六百八十一章 淒涼第三百九十三章 可憐第一百七十二章 姑嫂第六章 擔憂第四百八十五章 打斷第一百零三章 巧宗兒第五十七章 盤賬第一百零一章 心虛第四百零三章 亂賬第三十四章 不捨第十八章 定名第五百零一章 流言第九章 請求第六百四十七章 打聽第一百二十一章 怪事第九章 午餐第四百七十章 裝病第九十六章 雨雪
第二百零一章 “母女”第五十七章 盤賬第二百四十四章 撒嬌第三十六章 苦主第四十七章 不忿第四十章 褻瀆第一百八十五章 折服第一百二十九章 將門第一百六十四章 溜走第二百零九章 說服第六百一十章 中秋第二百五十一章 手足第一百六十九章 求助第八十八章 分析第二百二十一章 壁咚第三百七十四章 線索第二百一十四章 嫌棄第十三章 小菊第五百二十七章 禮成第二百三十六章 消息第五百五十章 打擊第一百六十九章 賀壽第二百一十二章 初雪第一百九十五章 回府第四十五章 探親第八十九章 雲家第二百八十九章 安慰第七百零六章 去而復返第四百六十四章 憤然第一百七十八章 風頭第六十四章 對策第二百五十二章 置產第五百九十一章 異味第三百六十七章 真兇第一百六十二章 告密第三十四章 拆穿第一百一十八章 捎話第四百一十三章 燈會第五十七章 遺言第九十四章 初提第十二章 姑嫂第一百七十六章 輕重第七十五章 暗示第一百四十七章 招供第二百二十章 正事第一百二十五章 生日第一百三十六章 發泄第五百五十章 打擊第一百六十四章 勸撫第三章 晉成第二百四十二章 茶會第四百一十章 線索第五百七十六章 意向第二百八十四章 扭曲第二十一章 生波第四十三章 差別第四百五十章 偏執第一百九十四章 操心第二百一十一章 衡量第五百二十八章 融入第六百七十五章 請求第六百一十四章 請罪第五十章 甩鍋第二百二十一章 壁咚第八十七章 追問第二百七十六章 推斷第一百零九章 小氣第一百九十六章 高升第三百四十八章 催婚第四百八十四章 慫了第二百一十章 愉快第一百九十八章 出發第四十七章 求助第二十章 先行第四十六章 請託第六百八十一章 淒涼第三百八十八章 拆穿第二百六十章 密會第二百三十一章 提醒第七十五章 變故第六百三十七章 拖延第六百五十四章 開解第六百八十一章 淒涼第三百九十三章 可憐第一百七十二章 姑嫂第六章 擔憂第四百八十五章 打斷第一百零三章 巧宗兒第五十七章 盤賬第一百零一章 心虛第四百零三章 亂賬第三十四章 不捨第十八章 定名第五百零一章 流言第九章 請求第六百四十七章 打聽第一百二十一章 怪事第九章 午餐第四百七十章 裝病第九十六章 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