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十七章 三省六部和太尉府

之後便是門下省,主持官員稱爲侍中,這個實際上是和北朝那邊一樣的,只不過在北朝門下省起到的是中書省的作用。而侍中和門下省實際上就是皇帝的高級智囊團,在李藎忱的規劃中,門下省不但有責任審覈奏章、提出建議,還要作爲參謀負責制定國家政策和軍事政策,實際上相當於後世的總參。

再之後便是尚書省,尚書省的主持官員則是都官尚書,主要就是統籌下面六部,負責上交消息和下發命令,同時作爲六部之上的直接領導,有權利和責任主持六部事宜。

而尚書省之下便是六部,分爲禮部、刑部、戶部、工部、吏部和商部。

和歷史上的六部不同,李藎忱將兵部摘了出去,補充了商部。這主要是因爲考慮到歷史上到了宋代,兵部實際上已經名存實亡,取而代之的是樞密院。而且既然李藎忱要給文官和武將劃分界限,再把兵部放在文官六部之中自然就有些不切實際。

而六部之中,禮部不僅掌管禮儀禮樂,也掌管禮儀教化,換句話說,已經建設的成都學院和正在籌備的嶽麓書院、金陵學院和太學等等,都在禮部的管轄之下。

刑部則掌管法律的制定和判決,李藎忱堅持認爲法律的重要性要和道德禮儀放在相同高度上,對此顧野王等人也只能同意。

戶部和工部自然不用說,一個掌管人口和經濟,一個掌管工業和工程建設。而吏部主要則是掌管人才選拔和官員任命,和歷史上也相差無幾。關鍵是這個商部,雖然大家都知道李藎忱還是很重視商旅的,並且在李藎忱團體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峽江唐氏等巴蜀世家實際上都是商賈出身,但是還是惹來了爭議。

不過誰都不能否定商賈在李藎忱的鼓勵下正在崛起的事實,所以這個商部也算是勉強被認可了。

三省六部,這便是朝廷上文官系統的組成。而在地方上,則是分爲州——府——縣三等級,每個等級的州刺史、府太守和縣令由文官擔任,這和之前是一樣的。

但是這只是文官體系,朝廷上還會單獨設立武官系統。和之前一樣,武將的事務在朝廷上的主持者便是太尉府,但是原來的南陳司空府只是負責戰報的來往傳遞,但是現在李藎忱賦予了太尉府新的權力,所有的戰爭規劃、兵力的調遣以及後勤保障等等,太尉府都是除了皇帝之外的最高負責者,實際上有些類似於後世的樞密院和初期的軍機處,只不過地位肯定要比重文輕武的宋代要高上很多。

太尉府之下便是兩重號將軍、四徵將軍等等,這些官職由漢代的戰時授予完全改變爲任何時候都授予,各將軍受命於皇帝、承接命令於太尉府,持節駐守各地,但是實際上他們只是在所防守的地方有軍隊的訓練權,真正的征戰權力需要經過朝廷和太尉府的批准。

而具體的軍中安排,李藎忱也打算要大刀闊斧的進行改革的,這主要也是因爲南朝三百年以來,軍隊制度幾乎沒有什麼改變,導致軍中也出現了很多混亂,更何況李藎忱一步步走到今天,他麾下的這些兵馬並不完全是招募來的,還有很多是降將和降兵,因此這就導致了不同的將領麾下兵馬數量甚至都有很大的差異。

這種情況在南北朝時期非常常見,但是李藎忱很清楚,這樣只會進一步導致將領擁兵自重,他必須要給整個軍隊制定一個標準化的規矩,將軍隊進行整編和統一管理,尤其是在思想上的統一管理。

這也是李藎忱要等着和蕭摩訶等人商量的事情,等朝堂上的改革完成之後,肯定就是軍隊上的改革,而那個時候嶺南的戰事應該也平息下來了,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機會。

而除了文官和武將之外,李藎忱還設立了御史臺,御史臺也不算是他的創新,御史大夫的官職早就已經有了,只不過這些年逐漸被人們遺忘,一個又一個的世家輪流上位,家族既然坐在這個位置上就是來攫取權力的,而誰都不會願意有一個御史大夫在旁邊天天叨叨。

建立御史臺、恢復御史大夫的制度,就是爲了加強對百官的監管,有一幫最喜歡打嘴炮的盯着,手下這些官員做事自然也會收斂一些。而御史臺除了御史大夫之外,下面又設立左右御史作爲副手,按照李藎忱的規劃,左右御史一個留在朝中,而一個就負責巡視地方。

當然除了這些之外,朝堂上還有兩個獨特的機構,就是白袍和羽林騎,一個是直屬於皇帝的對外情報機構,一個是直屬於皇帝的對內護衛和監察機構,也是維護皇權的左臂右膀、

李藎忱可沒有天真到這個時候就在這個時代搞什麼君主立憲之類的,萬惡的資本主義別說萌芽了,連種子都沒有呢,這自然是不現實的,所以皇權還是要加強,先把天下掌控在自己手中再說別的。

裴子烈沉聲說道:“屬下等並無意見。”

軍隊長期以來面對的問題就是在朝中沒有人,一個太尉實際上是很難代表整個軍隊的意志的,而現在李藎忱以太尉開府,自然就是讓軍方在朝中有了一個能夠和文官平起平坐的代言者,從這個角度上來講,軍方自然是全力支持的。

李藎忱微微頷首:“軍中的改革方略你們也要抓緊了,等到某登基之後的大朝會上必須要拿出來。”

裴子烈微微頷首,

這可不是一個輕鬆的活計,忽略了哪一點都有可能得罪人,不過好在裴子烈現在身邊有吳明徹的幫助,這位前朝老人顯然並不打算繼續受命於新朝,但是對於李藎忱給出的軍事學院的院務職位還是很滿意的。李藎忱旨在建立爲新朝培養軍事人才的學院,而作爲皇帝,院長的位置肯定是他來擔任的,因此這個院長實際上只是名義和榮譽上的,而吳明徹這個院務纔是真正的主管者。

能夠教書育人,吳明徹自然也就滿足了。

這和徐陵的安排實際上是差不多的,李藎忱也清楚這些老人都上了年紀,自然也不願意捲入朝廷的紛爭之中,現在給他們一個能夠不至於無事可做又能桃李天下的機會,他們自然不會推辭。

第一六七七章 進英烈堂,咱們不一起第二百九十九章 請纓第六百一十五章 弘農楊氏第一二三一章 動脈第一百九十三章 敵我第一六一二章 天下糧倉第二三五六章 且將新火試新茶第一千二十五章 戰爭的演變第一七六六章 勢如破竹第二百六十五章 會師第一四一一章 等妾見到阿爹的時候第兩千零六章 進攻燕郡的序曲第一九三零章 陛下對皇后有猜忌?第八百七十七章 任務艱鉅第一百六十九章 各懷心思第二二九二章 是皇帝,也是人第二一三一章 龍門書院的新學生第七百二十三章 驚起第一八四七章 風雪是最好的掩護第九百八十四章 業火第一一九一章 和約第七百八十八章 烏雲卷地第一百七十七章 詔書第二百五十六章 起狂瀾第一一五六章 禍水西引第二一一五章 未來的燕郡第一九五七章 登陸選擇,遠還是近第一一三八章 尉遲家的態度第一六二七章 長安會館第一千二十章 冷血第二一三九章 朕不過是向前看了一眼第七章 求死第五百三十章 撤第三百九十七章 不可止步第一八九三章 陳宣華又欠揍了?第一千六十二章 南北人口第八百七十二章 來者不善第三百四十九章 推演第八百七十八章 長安大第四百五十四章 賨人李迅第二三一八章 西南有國名吐蕃第一三八五章 給尉遲迥的信第一五七四章 給李詢的新任務第一八四三章 別無選擇第二三六一章 產業定位不準確第二零六一章 明顯的暗示第二一九九章 不變的戰法第二二六九章 臣妾向陛下討個人第四百五十三章 風起第四百三十二章 詩書教化第七百二十五章 請願第二一九九章 不變的戰法第一千七十九章 寸步不讓第一二三九章 如荒草瘋長第二二五一章 黎明前第四百九十一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一一四六章 血肉磨坊第一二八九章 先登,先登!第二零五九章 局裡局外第一一七八章 意料之外的贊同第六百七十七章 石頭山下第一百四十章 心思第六百五十九章 扯皮第九百八十五章 沒有近戰第一一九二章 化冰第一七八七章 不可阻擋的力量第五十七章 恩人之後第五十七章 恩人之後第一四八四章 驅狼吞虎第七十八章 西向第一一九三章 醉生夢死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會師靈武第二百八十七章 步履維艱第一三六四章 有人坐不住了第一百一十四章 什麼樣的勝利第一二二二章 他以爲他是誰第一五二八章 戰盧容,大象來襲第一百六十七章 僵局第一七九八章 消耗戰第一九零八章 破冰奮戰第三百一十二章 驚馬第一千零四章 民富之後第一七零五章 都在看着我們第一一八八章 劍履上殿第一三六八章 同是天涯淪落人第七百四十五章 長安夜色第八百四十一章 潛入第一八五四章 宇文純,逃!第三百零一章 無須擔心第一三七三章 皆大歡喜第一九三六章 海運的發展第一七五零章 少年不知愁第四百九十章 動向第五十九章 始興槍王第一七零八章 人未至,炮先至第一三三一章 困獸猶鬥第二三零三章 內府新的財政來源第二二六零章 風又起第一七七五章 父與子第七百二十三章 驚起
第一六七七章 進英烈堂,咱們不一起第二百九十九章 請纓第六百一十五章 弘農楊氏第一二三一章 動脈第一百九十三章 敵我第一六一二章 天下糧倉第二三五六章 且將新火試新茶第一千二十五章 戰爭的演變第一七六六章 勢如破竹第二百六十五章 會師第一四一一章 等妾見到阿爹的時候第兩千零六章 進攻燕郡的序曲第一九三零章 陛下對皇后有猜忌?第八百七十七章 任務艱鉅第一百六十九章 各懷心思第二二九二章 是皇帝,也是人第二一三一章 龍門書院的新學生第七百二十三章 驚起第一八四七章 風雪是最好的掩護第九百八十四章 業火第一一九一章 和約第七百八十八章 烏雲卷地第一百七十七章 詔書第二百五十六章 起狂瀾第一一五六章 禍水西引第二一一五章 未來的燕郡第一九五七章 登陸選擇,遠還是近第一一三八章 尉遲家的態度第一六二七章 長安會館第一千二十章 冷血第二一三九章 朕不過是向前看了一眼第七章 求死第五百三十章 撤第三百九十七章 不可止步第一八九三章 陳宣華又欠揍了?第一千六十二章 南北人口第八百七十二章 來者不善第三百四十九章 推演第八百七十八章 長安大第四百五十四章 賨人李迅第二三一八章 西南有國名吐蕃第一三八五章 給尉遲迥的信第一五七四章 給李詢的新任務第一八四三章 別無選擇第二三六一章 產業定位不準確第二零六一章 明顯的暗示第二一九九章 不變的戰法第二二六九章 臣妾向陛下討個人第四百五十三章 風起第四百三十二章 詩書教化第七百二十五章 請願第二一九九章 不變的戰法第一千七十九章 寸步不讓第一二三九章 如荒草瘋長第二二五一章 黎明前第四百九十一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一一四六章 血肉磨坊第一二八九章 先登,先登!第二零五九章 局裡局外第一一七八章 意料之外的贊同第六百七十七章 石頭山下第一百四十章 心思第六百五十九章 扯皮第九百八十五章 沒有近戰第一一九二章 化冰第一七八七章 不可阻擋的力量第五十七章 恩人之後第五十七章 恩人之後第一四八四章 驅狼吞虎第七十八章 西向第一一九三章 醉生夢死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會師靈武第二百八十七章 步履維艱第一三六四章 有人坐不住了第一百一十四章 什麼樣的勝利第一二二二章 他以爲他是誰第一五二八章 戰盧容,大象來襲第一百六十七章 僵局第一七九八章 消耗戰第一九零八章 破冰奮戰第三百一十二章 驚馬第一千零四章 民富之後第一七零五章 都在看着我們第一一八八章 劍履上殿第一三六八章 同是天涯淪落人第七百四十五章 長安夜色第八百四十一章 潛入第一八五四章 宇文純,逃!第三百零一章 無須擔心第一三七三章 皆大歡喜第一九三六章 海運的發展第一七五零章 少年不知愁第四百九十章 動向第五十九章 始興槍王第一七零八章 人未至,炮先至第一三三一章 困獸猶鬥第二三零三章 內府新的財政來源第二二六零章 風又起第一七七五章 父與子第七百二十三章 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