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三一章 龍門書院的新學生

當然所有資金和資源傾斜向洛陽的前提條件也不是沒有,運河的修通極大的方便了南北物資往來,同時建康府的擴建計劃還有長安城的新建計劃都已經到了收尾階段。

當然長安城的修繕和擴建,按照完整的計劃,還有很多沒有建造的地方,畢竟這裡是未來大漢在西北連接塞外的重要樞紐,現在完成的只是第一階段,但是再加上原本的長安城垣,倒也夠用了。

畢竟現在西北之戰纔剛剛開始,等到大漢打通河西走廊,再殺入西域,那就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了。

長安和建康府暫時用不上人,施工隊還有材料之類的自然都可以挪動到洛陽來。

新的洛陽城正在營建中,說起來也振奮人心,這座洛陽城,朝廷實際上只拿出了一半的資金,剩下的錢財多數都是各地商賈還有那些世家們慷慨解囊,甚至關中、巴蜀、荊州和江南等地的百姓也多有募捐。這些年南方和巴蜀等地的聯繫越來越緊密,經濟自然發展地也越來越快,再加上朝廷對北方戰爭不斷,整個社會都在高速運轉,因此不少百姓都已經開始有了閒錢。

華夏百姓從本質上都是質樸而無私的,國家讓我享受了太平,甚至還讓我能夠攢下來點錢財,當我沒錢的時候甚至還能夠向慈善堂申請一定額度的補助,那我現在有錢的時候,當然不介意給朝廷一點。

可以說這一次營建洛陽的成功募捐也讓很多原本對於李藎忱施政方針之類的存有疑慮甚至乾脆就是站在反對面的名士之流改變心思,朝廷那些看上去離經叛道的行爲,卻是實打實的在爲這個時代的百姓帶來和平和富裕,現在看到了這樣的事實,大家自然也就能更好的放下成見,出山爲大漢服務。

光是最近各個書院招收的當世名士就有不下十數位。

當然······大漢一統江山,坐穩了天下霸主的位置,可能也是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客觀因素。

反正你不入仕大漢,就只能一輩子乖乖在山野之中當一個村夫了,而實際上大多數隱居的名士當中,又有幾個是真的要做那閒雲野鶴的?還不是在等機會罷了。

至於慷慨解囊的商賈和世家,商賈們的目的自然非常明確,未來的洛陽城必然是天下的心臟,只是看朝廷對這座城的規劃就知道,到時候這座城中必然錢財如流水,嘩嘩的淌。現在自己主動一點,獲得朝廷的獎賞,那麼到時候自然就能夠憑着這獎賞和經歷,更容易的在城中佔據一塊更好的地段。

大漢對於洛陽的重視程度在很大一部分上就體現在,這座新的洛陽城內所有屋舍土地之流,都不是你花錢就可以買到的,而是需要朝廷根據民間的申請需求統一分配,到時候誰在之前營建城池的時候貢獻比較大,自然誰就能夠分到好的地段,讓你自己來選甚至都可以。

而世家們自然就比較倒黴了,朝廷這一次北伐,世家們也算是出力頗多,因此朝廷對待北方世家也沒有和之前對待江南世家那樣很乾脆的一刀切,所有家產田畝之類的一概充公,而是准許世家繼續保留一定的財產,只是從原來的地頭蛇變成現在地方上的富豪罷了。

但是朝廷對你們這麼寬容,你們是不是也得表示表示?

正好朝廷需要錢營建洛陽,這不就給你們個機會,你們都意思意思唄。

世家們到底還是有錢的,意思意思自然也不能給的太少了。

大家雖然各懷心思,但是錢都沒少出,因此最後各個渠道涌上來的錢財,連戶部都吃了一驚。不說別的,單單是御史臺糾察這個過程中貪贓受賄和中飽私囊的官吏,就足足查出來上百人,其中多數都是地方州府的吏員,但是“大魚”也有好幾條,朝廷沒有絲毫心慈手軟,該判刑的判刑,該掉腦袋的掉腦袋,整個官場都風聲鶴唳了好幾個月。

沒事的也怕有人污衊,給自己徒惹麻煩,而本來就有事的,更是提心吊膽、惶惶不可終日,這上百號人裡,有十多個都是承受不住心理壓力來自首的。

洛陽城就在這樣一次又一次的風波之中日漸崛起,與此同時,從洛陽直通龍門的馳道也在修建中,下個月李藎忱要是再來龍門,速度可能要比今天快上一倍。

龍門這邊的建設同樣是如火如荼。

龍門書院盤踞在龍門山側,比鄰龍門石窟,亭臺樓閣、分外莊重弘大。而龍門書院的外圍,配套的各種府衙、商鋪、客棧之類的,都已經拔地而起。

除此之外,還有其餘的那些書院,圍繞在龍門書院周圍,多數也已經快完工,另外在伊水對岸的書院也都逐漸露出身影,甚至工部的龍門營造司還打算在伊水上搭建一座橋,直接溝通現在的東西兩岸,只不過現在需求還沒有那麼大,依靠船也能夠解決,因此暫時擱置罷了,等到以後西岸的學院陸續建起來,學生人數日益增多,那麼這座橋自然也就會變成剛需。

龍門這一番生機勃勃、欣欣向榮的景象,讓背後也有參與設計和建設的裴矩很是欣慰,因此他也很想讓李藎忱來看一看,向這位皇帝陛下表示,當初派遣他來做這件事是對的。

李藎忱來了,裴矩並不意外。

沈婺華也陪着來了,裴矩同樣不意外,畢竟書院的背後,內府可是大財主,陛下視察書院,內府肯定要派人陪着的,而派來的是已經沒有什麼具體事務在身的沈婺華,則表示了內府和皇后對於裴矩的信任和支持,就相當於派了一個人來站站場子、充當內府門面罷了,實際上說什麼、做什麼都是裴矩自己決定,內府只掏錢、不干涉。

但是站在李藎忱身邊的李滄海和晉陵公主,這裴矩很意外。

他也是聰明人,哪裡還能不明白陛下想幹什麼。不然的話陛下絕對不會帶着兩個孩子來,就算帶着過來,那也應該是帶着皇長子,以讓皇長子對於大漢的這些新機構之類的有所瞭解。

可是陛下還帶着晉陵公主······

看來龍門書院就要有新學生了。

不過這兩個新學生,屬實讓人頭疼啊。

第一百六十一章 捧場第一四零八章 誤會,都是誤會第一七二七章 整好以暇第三百七十五章 突破第一千七十三章 本將軍是妻管嚴第一九一一章 兩個撿便宜的人第七百五十五章 定軍山第一九三七章 從內府到內廷第一百一十五章 獵物已定第六百二十四章 重點第二百二十八章 詛咒第七百五十章 日出第一九七零章 甲騎登場第二百七十八章 明主第一千三十八章 留後路第一七九九章 天助我大漢第五百一十四章 難以爲繼第一八五九章 舊時代的背叛者第二零九六章 孤軍轉戰,將軍乃人傑第二二七八章 願賭服“贏”第三百五十八章 萬川第一四六三章 班師回朝第二一零六章 登銅雀第一四零四章 里程碑第一二三四章 暴殄天物第二三零一章 這就是夫妻默契麼第六十二章 平手第一七六一章 伊水畔,王謙的掙扎第二二四七章 地道內外第一五二八章 戰盧容,大象來襲第八百一十章 見死不救第二零五六章 鄴城?燕郡?都不可以第一百一十五章 獵物已定第一八三八章 勞逸結合第五百八十四章 在朝廷心中第四百五十六章 米倉道中第一二三一章 動脈第兩千零六章 進攻燕郡的序曲第二三三八章 陳宣華:感覺綠綠的第一四二七章 秋後的螞蚱第四百三十四章 晚來天欲雪第五百一十一章 陰陽差錯第二二三四章 集市第九百五十九章 新的行政區劃第六百四十三章 三七開第一六六二章 昆陽和滍水第二百三十章 分兵兩路(傳錯章節了,這是今天的第一更!)第二百六十七章 自盡第一三零九章 直迫上洛第一八九二章 華夏的民族精神第四百四十四章 臭味相投的瘋子第二二五六章 張掖各部,當死戰阻敵第一一七三章 年關第四百三十七章 新年第一天第五百零二章 破膽第一七零九章 最無奈的選擇第一千九十九章 約定?不值錢第二三六零章 上山採蘼蕪第一二三零章 土地集中制第二一一五章 未來的燕郡第一六五四章 萬里狼煙第三百九十章 流民第一千六十四章 大朝第五百九十七章 可憐第一四九一章 認識圓第八百八十五章 不會拒絕的辦法第一七八七章 不可阻擋的力量第一六五九章 名將之後第四百九十二章 落鳳坡第二零一五章 將士用命,攻破居庸第一七八四章 鏖戰前夜第二一九九章 不變的戰法第六百四十四章 難得的破綻第五百七十六章 透重陣第一五六三章 掌握在手裡的第一六零一章 看護隊和蕭湘的眼色第四百六十八章 消失的隔閡第三百八十七章 以退爲進第四百三十九章 這是國戰第三百四十二章 聊發少年狂第九百二十七章 歡迎回家第一二零九章 上元節第一五六七章 戶部的小心思第一二一一章 新元大朝第八百五十四章 是時候休整第一一六三章 漢土第八百二十三章 騙人的第一千六十八章 小人的用處第一千二十五章 戰爭的演變第一六六五章 戰情如火第一九八四章 甲騎的哀鳴第三百六十章 馬不停蹄第二一零八章 北周差在哪裡第一九五二章 宇文憲的準備第三百三十二章 天下事第一四一八章 就算是一羣豬第一千六十九章 利益鎖鏈第七百九十九章 江南士族第一八五九章 舊時代的背叛者第一六零五章 分裂既是滅亡
第一百六十一章 捧場第一四零八章 誤會,都是誤會第一七二七章 整好以暇第三百七十五章 突破第一千七十三章 本將軍是妻管嚴第一九一一章 兩個撿便宜的人第七百五十五章 定軍山第一九三七章 從內府到內廷第一百一十五章 獵物已定第六百二十四章 重點第二百二十八章 詛咒第七百五十章 日出第一九七零章 甲騎登場第二百七十八章 明主第一千三十八章 留後路第一七九九章 天助我大漢第五百一十四章 難以爲繼第一八五九章 舊時代的背叛者第二零九六章 孤軍轉戰,將軍乃人傑第二二七八章 願賭服“贏”第三百五十八章 萬川第一四六三章 班師回朝第二一零六章 登銅雀第一四零四章 里程碑第一二三四章 暴殄天物第二三零一章 這就是夫妻默契麼第六十二章 平手第一七六一章 伊水畔,王謙的掙扎第二二四七章 地道內外第一五二八章 戰盧容,大象來襲第八百一十章 見死不救第二零五六章 鄴城?燕郡?都不可以第一百一十五章 獵物已定第一八三八章 勞逸結合第五百八十四章 在朝廷心中第四百五十六章 米倉道中第一二三一章 動脈第兩千零六章 進攻燕郡的序曲第二三三八章 陳宣華:感覺綠綠的第一四二七章 秋後的螞蚱第四百三十四章 晚來天欲雪第五百一十一章 陰陽差錯第二二三四章 集市第九百五十九章 新的行政區劃第六百四十三章 三七開第一六六二章 昆陽和滍水第二百三十章 分兵兩路(傳錯章節了,這是今天的第一更!)第二百六十七章 自盡第一三零九章 直迫上洛第一八九二章 華夏的民族精神第四百四十四章 臭味相投的瘋子第二二五六章 張掖各部,當死戰阻敵第一一七三章 年關第四百三十七章 新年第一天第五百零二章 破膽第一七零九章 最無奈的選擇第一千九十九章 約定?不值錢第二三六零章 上山採蘼蕪第一二三零章 土地集中制第二一一五章 未來的燕郡第一六五四章 萬里狼煙第三百九十章 流民第一千六十四章 大朝第五百九十七章 可憐第一四九一章 認識圓第八百八十五章 不會拒絕的辦法第一七八七章 不可阻擋的力量第一六五九章 名將之後第四百九十二章 落鳳坡第二零一五章 將士用命,攻破居庸第一七八四章 鏖戰前夜第二一九九章 不變的戰法第六百四十四章 難得的破綻第五百七十六章 透重陣第一五六三章 掌握在手裡的第一六零一章 看護隊和蕭湘的眼色第四百六十八章 消失的隔閡第三百八十七章 以退爲進第四百三十九章 這是國戰第三百四十二章 聊發少年狂第九百二十七章 歡迎回家第一二零九章 上元節第一五六七章 戶部的小心思第一二一一章 新元大朝第八百五十四章 是時候休整第一一六三章 漢土第八百二十三章 騙人的第一千六十八章 小人的用處第一千二十五章 戰爭的演變第一六六五章 戰情如火第一九八四章 甲騎的哀鳴第三百六十章 馬不停蹄第二一零八章 北周差在哪裡第一九五二章 宇文憲的準備第三百三十二章 天下事第一四一八章 就算是一羣豬第一千六十九章 利益鎖鏈第七百九十九章 江南士族第一八五九章 舊時代的背叛者第一六零五章 分裂既是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