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七三章 年關

蕭摩訶和楊素畢竟是上位之人,很快就從剛纔的興奮之中緩過來。

顯然他們也意識到這種東西想要完全變成實戰用的武器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但是至少這讓他們看到能夠彌補現在雙方人口上差距的一個辦法。

“今年是個好年啊。”李藎忱微笑着說道。

西北之戰穩住了大漢在西部的局勢,徹底形成對關中的包圍形勢,而火藥的出現更是意味着李藎忱總算是找到了能夠擊破對手最大的屏障的手段。

剩下的就是希望可以儘可能的把時間再拖得久一些,火器只要能夠大規模獵列裝,哪怕只是小規模的作爲前鋒的武器配備,也足夠在短時間內給予敵人最大的殺傷,而且這種殺傷與其說是肉體上的,倒不如說是精神和士氣上的。

畢竟誰都不想和一羣能夠噴火的怪物對戰。

而根據李藎忱的設想,實際上火器的研製還是和歷史上一樣有三個方向,從投擲和近戰用的震天雷、火蒺藜,再到步卒用的火銃和火槍,最後是真正意義上的火炮,而不是投石機。

不過這只是李藎忱的構想罷了,怎麼才能把這些東西從紙面上落實到實際,那就要看工部的本事了。不過李藎忱對此還是很有信心的,華夏民族在這個時代尚且還沒有完全淪入“天朝上國”的沾沾自喜之中,甚至可以說三百年的山河破碎讓這個民族愈發的意識到創新和包容的重要性,方纔爲之後的隋唐盛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而也正是在這個時代,涌現出了祖沖之、酈道元、賈思勰等歷史課本上都赫赫有名的人物。

因此這個時代的工匠並不缺少開拓進取的精神,他們只是缺少能夠支持他們的人罷了,現在只要李藎忱給予他們想要的,那他們自然能夠給李藎忱豐厚的回報。

眼前的火藥實際上本身就是一個明證。

只可惜上位者往往在很多時候看不清楚,甚至認爲這種從根本上改變了整個人類發展進程的武器是奇巧淫技,卻不知道,西方帝國列強也正是依靠火器起家,並且稱霸世界數百年。若是當初的宋朝能夠好好的利用火器,會不會再和之前一樣羸弱,恐怕都不好說。

而在這一刻,和火藥有關的時間線,在李藎忱的手中扭曲,並且逐漸向着一條嶄新的道路延伸。

“報之中書省,全部按照軍功處理。”李藎忱淡淡說道。

在這個時代,軍功和其餘的功勞還是有很大區別的,軍功是最硬氣也是最實打實的功勞,也是最爲世人所認可的,李藎忱直接把這些人的功勞算作軍功,顯然已經明確的表示火藥接下來的用途。工部和太尉府以及整個軍隊歷來同氣連枝,所以這也不是什麼大事。

朝堂上這樣的聯合也是李藎忱樂於見到的,工部和軍方本來就有太多相互合作的機會,若是他們互相之間總是有矛盾,那李藎忱恐怕才頭疼呢,而有負責錢糧的戶部站在他們的對立面,工部和軍方也很難真正揹着李藎忱做出什麼事來。

“年關將近了,也不知道我們的兩個鄰居是不是也有這麼好心情。”李藎忱微笑着說道,轉身向外走去,他今天出來還得到其餘幾個地方轉一轉,不可能一直都待在太尉府和工部,這樣也會有人有意見的。

蕭摩訶和楊素對視一眼,楊素微笑着說道:“今年對於他們來說可不是什麼好年。”

“明年也註定了不是。”蕭摩訶接了一句。

兩個相差不過十歲,在歷史上是生死仇敵的男人,相視大笑。

————————-

“這是嶺南的奏章,務必在三個時辰之內分揀完成發放!”站在屋檐下,門下省的主管人——侍中裴猗大聲吩咐。

寒風吹過院落,一箱一箱的公文正在緊張的整理運送。門下省不僅僅有專門呈遞給李藎忱的奏章,還有各地需要中央批覆的公文,包括糧草、人手的跨境調運等等,就算是時間緊迫先行實施,也必須要在之後在朝廷這裡留下檔案。

現在臨近年關,按照規矩,今年上半年的部分不重要的公文就要進行封存了,要騰出來空間給明年的新公文。

整個門下省都忙得團團轉,甚至沒有人感受到寒冷。即使是已經上了年紀的裴猗,也只是披着一件外衣。

“陛下!”這個時候門口突然傳來一聲驚呼。

院落之中的人們詫異的看過去,只見一個裝束和普通的世家子弟沒有什麼區別的年輕人快步走進院子,如果說有什麼看上去不一樣,那應該就是他的衣衫上繡着一條盤龍,張開的爪牙似乎隨時準備把眼前的敵人撕碎。

“臣參見陛下!”裴猗急忙越衆而出,“陛下駕臨,臣有失遠迎,還請陛下恕罪。”

“還請陛下恕罪!”這個時候院子中的人們方纔慌忙行禮。

而李藎忱笑着扶起來裴猗:“是朕前來沒有派人告知,怪不得諸位卿家,各自忙各自的吧,朕只是臨近年關了前來看望一下。”

在場的很多人實際上都是沒有見過李藎忱的,不過對於李藎忱的種種當然是早有耳聞,這位陛下和想象之中的略有不同,算不得棱角分明,也算不得圓潤富態,渾身上下散發着一種平易近人的氣質,他不是聖人。

但是他同時也不是凡人,平易近人,可不代表着這真龍天子就和他們這些凡人一樣,想到這位陛下是怎麼一路浴血廝殺到這個位置的,誰不是覺得背後一涼?

文人的心思更多於武將,要說這年關下沒有什麼要緊事情的,陛下跑到門下省來做什麼?

要知道門下省應該是三省之中最爲清閒的一個部門,主要也就是負責蒐集、篩選和發放奏章公文,當然還有通事館等對外交流的部門也是掛在門下省的,不過大多數的文官實際上對於這個通事館到底是幹什麼用的真的不太清楚,只知道等仗打完了,就是他們出去負責和談和擦屁股。

“今年可還有積壓的公文和奏章?”李藎忱大步走入議事堂。和他已經習慣了的議事堂不一樣,這裡的議事堂也懸掛着一副輿圖,只不過這是以大漢的國土爲主,每個地名上面也都標註着文字,表示從那裡送過來的公文有多少。

第二百三十二章 蕭湘第一四九四章 江南是江南人的江南第一二八五章 倒黴蛋宇文溫第二零六二章 那就沒得談了第一千九十一章 不是一個人第一一四四章 乃不知有漢第一八三九章 暖手第二一三五章 分割內府第二零七九章 立足遼東第四百一十七章 朝廷的意思第一千一十一章 血色建康府第二二一四章 陛下對軍隊的掌控第四百一十章 攻心第五百九十五章 是否也在思念第一百章 繼承第一四五三章 拖延時間第二二六四章 插翅難逃第一百三十章 驚鴻第六百九十四章 訪客第一二五零章 戰爭的殘忍第一七七七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二三四五章 楊堅:我虧了呀!第八百六十二章 安靜的清晨第三百八十章 共同的目標第一五一二章 登陸地點第一九零四章 漢軍兵線第一七六八章 會攻洛陽,誰來主攻第二零四六章 雞肋,雞肋第六百三十九章 倒是一個好機會第二零一二章 我承認我有賭的成分第一二七九章 天上掉餡餅第二零一四章 破城不難,安民難第七百五十六章 疑兵第一九五一章 春水初生(新春快樂,加更一章)第一五二五章 磨合和融合第一五一七章 象林第一一七一章 火藥第二百一十九章 紀南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招第三百六十二章 一個模子第八百七十一章 冬來第二一三一章 龍門書院的新學生第一九零八章 破冰奮戰第一八二三章 六部的責任第二三六四章 和而不同第二百二十九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五百九十五章 是否也在思念第六百一十四章 秘密第六十七章 強攻第一千九十三章 轉角遇見突厥第一五七五章 戰爭服務於政治第八百零一章 有點兒怪第一七二一章 狂瀾難力挽第一九五七章 登陸選擇,遠還是近第一三零九章 直迫上洛第一五五二章 勝了也有頭大的事第二零七一章 御駕渡白溝第九百九十七章 負了將軍第一一三一章 忍第三百六十三章 難以拒絕第二三四二章 一碗水端平第一一二三章 回樂城第一四六九章 對世家開刀第一千六十章 再向河梁把琅琊越第六百七十三章 不滿第五百五十六章 早知今日第一千二十九章 塹壕戰第二一六一章 授印掛劍第一六二五章 從龍之心,人皆有之第二二四二章 吐谷渾來人第一四六四章 建康府外有田舍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會師靈武第一七六一章 伊水畔,王謙的掙扎第五百一十一章 陰陽差錯第三百九十九章 效忠第一四八五章 白袍和府兵制第二一三五章 分割內府第一七一零章 不當三姓家奴第二一五六章 三省的瓦解第一四四五章 北與東第二一七九章 與此城共存亡第一六二七章 長安會館第五百七十三章 疲於奔命第三百三十一章 身後名第二零一二章 我承認我有賭的成分第一四零五章 抓國丈是犯法的第四百二十三章 定合州第一二六五章 釜中游魚第一六六八章 海棠承雨(修改版)第一千零四章 民富之後第七百六十九章 戰爭的目的第一百三十一章 走着瞧第一四九六章 留鳴,留名第九十四章 過吳府第一三一三章 有得漁翁之利者第一九二九章 樂昌的家書第二百五十六章 起狂瀾第二二三五章 陛下給我買的第二一四四章 新修訂的律法第六百四十三章 三七開
第二百三十二章 蕭湘第一四九四章 江南是江南人的江南第一二八五章 倒黴蛋宇文溫第二零六二章 那就沒得談了第一千九十一章 不是一個人第一一四四章 乃不知有漢第一八三九章 暖手第二一三五章 分割內府第二零七九章 立足遼東第四百一十七章 朝廷的意思第一千一十一章 血色建康府第二二一四章 陛下對軍隊的掌控第四百一十章 攻心第五百九十五章 是否也在思念第一百章 繼承第一四五三章 拖延時間第二二六四章 插翅難逃第一百三十章 驚鴻第六百九十四章 訪客第一二五零章 戰爭的殘忍第一七七七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二三四五章 楊堅:我虧了呀!第八百六十二章 安靜的清晨第三百八十章 共同的目標第一五一二章 登陸地點第一九零四章 漢軍兵線第一七六八章 會攻洛陽,誰來主攻第二零四六章 雞肋,雞肋第六百三十九章 倒是一個好機會第二零一二章 我承認我有賭的成分第一二七九章 天上掉餡餅第二零一四章 破城不難,安民難第七百五十六章 疑兵第一九五一章 春水初生(新春快樂,加更一章)第一五二五章 磨合和融合第一五一七章 象林第一一七一章 火藥第二百一十九章 紀南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招第三百六十二章 一個模子第八百七十一章 冬來第二一三一章 龍門書院的新學生第一九零八章 破冰奮戰第一八二三章 六部的責任第二三六四章 和而不同第二百二十九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五百九十五章 是否也在思念第六百一十四章 秘密第六十七章 強攻第一千九十三章 轉角遇見突厥第一五七五章 戰爭服務於政治第八百零一章 有點兒怪第一七二一章 狂瀾難力挽第一九五七章 登陸選擇,遠還是近第一三零九章 直迫上洛第一五五二章 勝了也有頭大的事第二零七一章 御駕渡白溝第九百九十七章 負了將軍第一一三一章 忍第三百六十三章 難以拒絕第二三四二章 一碗水端平第一一二三章 回樂城第一四六九章 對世家開刀第一千六十章 再向河梁把琅琊越第六百七十三章 不滿第五百五十六章 早知今日第一千二十九章 塹壕戰第二一六一章 授印掛劍第一六二五章 從龍之心,人皆有之第二二四二章 吐谷渾來人第一四六四章 建康府外有田舍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會師靈武第一七六一章 伊水畔,王謙的掙扎第五百一十一章 陰陽差錯第三百九十九章 效忠第一四八五章 白袍和府兵制第二一三五章 分割內府第一七一零章 不當三姓家奴第二一五六章 三省的瓦解第一四四五章 北與東第二一七九章 與此城共存亡第一六二七章 長安會館第五百七十三章 疲於奔命第三百三十一章 身後名第二零一二章 我承認我有賭的成分第一四零五章 抓國丈是犯法的第四百二十三章 定合州第一二六五章 釜中游魚第一六六八章 海棠承雨(修改版)第一千零四章 民富之後第七百六十九章 戰爭的目的第一百三十一章 走着瞧第一四九六章 留鳴,留名第九十四章 過吳府第一三一三章 有得漁翁之利者第一九二九章 樂昌的家書第二百五十六章 起狂瀾第二二三五章 陛下給我買的第二一四四章 新修訂的律法第六百四十三章 三七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