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六八章 會攻洛陽,誰來主攻

夜長夢多,這四個字一下子說中了此時李藎忱以及衆多漢軍文武們的心病。

這場北伐已經持續了多半年的時間,如果不能儘快拿下洛陽,恐怕冬天來臨之後北方會有動作。韓擒虎能夠牽制宇文純一時,但是恐怕不能一直牽制着宇文純,冬天來臨之後,韓擒虎沒有縱兵南下,宇文純就已經足以得知對面不過是個花架子,自然就能夠南下盡情進攻長安或者洛陽。

所以李藎忱現在很急迫的希望能夠拿下洛陽,不然的話到時候北周騎兵可以輕鬆的越過冰封的大河前來攪局。

尤其是現在漢軍水師尚且還能夠通過淮水到大河之間的河道進入到大河之中支援洛陽以北的防衛戰事,但是等到大河冰封之後,水師自然就起不到什麼作用了。

“先攻洛陽,再回師進攻宇文招,”李藎忱果斷的決定,“時間不等人,我們必須抓緊有所動作,否則很有可能什麼都得不到。”

宇文招的存在雖然對於漢軍已經很難造成什麼威脅,一支一敗又敗而且本身將領們就和自家主將矛盾重重——不要忘了宇文招所統帶的可是尉遲迥的兵馬,所以下面的將士們對於宇文招並沒有什麼感覺,甚至還因爲宇文招對尉遲迥的不公平做法,讓下面人有不少怨念。

所以宇文招主動向漢軍發動進攻的可能性不大。

但是隻要宇文招存在,就永遠在漢軍的側後方存在一個變數。

李藎忱很難容忍這樣的變數存在,因爲他很清楚一個變數有可能爲整個戰局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自己就曾經是人盡皆知的那個變數。

“啓稟陛下,如果陛下依舊對宇文招不放心,又不能因小失大放棄洛陽這邊的戰事,臣以爲應當派遣一路偏師壓迫宇文招,同時派出尉遲家的子弟對宇文招麾下那些原本隸屬於尉遲迥的將領勸降,不管他們是不是願意投降我們,只要讓宇文招知道我們對他麾下的將領進行了勸降,那就足夠了。”楊素敏銳的察覺到了李藎忱的擔憂,急忙拱手說道。

蕭世廉和陳智深等人都不由得打了一個寒顫。

這傢伙當真是狠毒啊。

宇文招現在面對的最大問題恐怕就是主帥和將領之間的互相不信任,現在這傢伙竟然還打算繼續添油加醋。

宇文招可就有得受得了。

不過這樣也好,不管那些部將們到底是真的想要投靠漢軍還是依舊寄希望於北周能夠反敗爲勝,宇文招這一支軍隊對於正在進攻洛陽的漢軍都將沒有多少威脅。

自家的事尚且還理不清楚呢,宇文招又何談來幫助洛陽?

接下來就是重中之重的問題了,進攻洛陽,誰來主攻?

此時的漢軍根本沒有采用圍三缺一的辦法,因爲李藎忱很清楚王謙和尉遲迥必然會下定決心死守洛陽,因此圍三缺一併沒有多大的用處。漢軍幾乎是四面八方將洛陽城包圍的嚴嚴實實。

不過要說主攻方向,實際上東側的漢軍主要是爲了防範從偃師等地過來的援軍,而西側的漢軍也得起到防範宇文招的作用,因此主攻方向其實就是北側或者南側,準確說就是禁衛軍和虎翼軍之間的爭奪,而鷹揚軍也躍躍欲試,哪一個支撐不住了,他們就可以衝上去當替補。

此時的鷹揚軍雖然是在東側展開,但是虎牢關那邊的北周軍隊已經寥寥無幾,又被東路的漢軍牽制住,所以敵人從東側而來的可能性並不大,鷹揚軍隨時可以轉過頭從城東方向向洛陽發動進攻。

所以現在陳智深也躍躍欲試,說不定自己還能爲鷹揚軍爭搶下來一個佯攻甚至主攻的機會。

當然了無論是親自代表虎翼軍前來的蕭世廉,還是禁衛軍的淳于岑和魯世雄,都沒有一個是省油的燈。

“說說太尉府是怎麼安排這一戰的。”李藎忱徑直說道,顯然已經認可了楊素的計劃,分出來一部分兵力盯着宇文招或許會減弱洛陽方向的進攻強度,但是也可以避免後顧之憂。戰鬥到了現在這個地步,穩紮穩打纔是最重要的,李藎忱不期望會出現因爲自己的冒險而導致的戰敗。

楊素急忙說道:“整個洛陽城北據邙山,南託洛水,周長在二十里以上,另外在城西北還有堅固的金墉城作爲屏障。此次擬定的主攻方向是南側和北側,南側城門從西向東依次爲津陽門、宜陽門、平昌門和開陽門,而北側城門總共有兩處,一處是大夏門,也是洛陽城最大的城門,城門一門三洞,同時有橋橫於護城河上,另外還有一處廣莫門,規模較小,位於大夏門的東側。”

李藎忱微微頷首,這一座洛陽城便是後世的漢魏洛陽城遺址所在,幾乎可以說是洛陽曆史上的全盛時期,規模之龐大即使是唐代的長安以及後來的明清北京都只能望其項背,只可惜這麼一座龐大的城池最終湮滅於南北朝末期以及隋唐之交頻繁地戰亂之中,等到武則天以洛陽爲神都的時候,只能重頭再來,又修建了一座洛陽城,便是後世的隋唐洛陽城,位於現在洛陽城的西側,實際上大概也就是現在河南城所在的位置。

洛陽城的龐大,即使是現在的長安以及大漢的都城建康府都很難與之相比,此時的長安雖然已經進行重建,但是重建之後的長安,其定位本身就只是行在而不是都城,所以在規模上自然不可能恢復到當初大漢全盛時期。

而建康府本身因爲南朝多年以來的無序發展,實際上存在很多問題,再加上受限於建康府周圍山丘環繞的地形地勢,實際上規模已經很難繼續拓展,並且形狀只會變得越來越不規則,不規則的城牆無疑將會增加一座城池的防守難度。

龐大的城池,對於守軍來說是好事也是壞事。好事意味着守軍有更多的依憑,高大的城池、又深又寬的護城河足夠讓守軍更容易抵擋敵人的猛攻。但是同樣,敵人很有可能不斷地從各個方向發動進攻,如果守軍的數量比較少,必然就會疲於奔命,甚至因爲防線變得越來越單薄,最後輕而易舉的被敵人突破。

第一三二六章 白鹿原上第九百三十八章 監軍第二一三五章 分割內府第一八六五章 朕給你這個機會第四百六十七章 晚了一步第三十九章 逃避第一一二四章 虛張聲勢第二零八零章 何爲重第一五五八章 火炮的誕生第一二四三章 來之不易第七百五十章 日出第二三六五章 要致富,先修路第一五三七章 佯攻變主攻第二二七七章 落葉滿長安第二三一七章 遼東有國名勿吉第一九八九章 沁水以南,盡爲漢土第一一九一章 和約第一三六零章 比某還不要臉?第八百三十六章 名正言順第一六一七章 爭功第六百一十章 潤物細無聲第二百七十一章 祭奠第九十一章 陳叔陵第一百八十九章 孤家寡人第一百四十五章 人心第八百七十九章 初到陳倉第一千六十七章 鬥志昂揚第一六四九章 這打的什麼仗第五百三十七章 背水第二百八十章 名勝第一四一八章 就算是一羣豬第一九五一章 春水初生(新春快樂,加更一章)第九百四十五章 夜戲第二零二九章 白溝南北,大戰在即第三百一十二章 驚馬第一八二八章 不消停第五百三十三章 山外蒼天第一七六一章 伊水畔,王謙的掙扎第三百四十章 歲歲因何折綠柳第二二六零章 風又起第一二二三章 淮南二三事第一六九零章 鄉兵,新兵第二一八三章 遺書都寫好了第三百零二章 來客第九百二十章 山呼第三百五十三章 城門第二二二七章 陛下的雄心第九十七章 不怕他第一九零五章 達奚惎的掙扎第一千一十三章 江州之變第二三三零章 律法和沈君高第一六九七章 命中註定的對決第五百四十三章 昏招第一百七十五章 雨夜第一九七六章 巡營第一一九零章 選秀第二二三九章 蒸汽時代的曙光第一九七零章 甲騎登場第一六四八章 潼關下,不能耽誤時間第二零九八章 今夜開門,迎入王師第五百九十八章 光與暗第一七零三章 回來加班吧,諸位第六百七十七章 石頭山下第二一八零章 披掛上陣,恍惚少年第一七一四章 上陣父子兵第六百六十六章 最後的旨意第一八七五章 以西爲重第一千七十五章 是分贓不是收編第一三八九章 岳父大人還沒死第一九九七章 深沉的愛第一九一一章 兩個撿便宜的人第一八三九章 暖手第二百章 公安第一二一九章 東宮的“女主人”第四百九十六章 進退不得第七百一十三章 不惜抗旨第一八七一章 各司其職,謀定河東第十九章 火光第一六六一章 中流第一七一零章 不當三姓家奴第五百四十章 巴人的擔心第二二五零章 未晚第二一七五章 低級的錯誤第一七二二章 鳴金三聲第八百二十八章 曹孝達的想法第一七九五章 僵持和發展第一九八八章 這不是田忌賽馬第一二一零章 行酒令第八百零二章 將計就計第一五六三章 掌握在手裡的第一二三七章 世道變了第四百四十三章 攻與守第一一九七章 楚囚第三百七十九章 竟全功第六百三十五章 家大業大問題也大第一四三五章 煙火第一一六四章 父親第一九六一章 南北相通,華夏一體第七百七十六章 是不是繞圈子第二二七九章 心服口服
第一三二六章 白鹿原上第九百三十八章 監軍第二一三五章 分割內府第一八六五章 朕給你這個機會第四百六十七章 晚了一步第三十九章 逃避第一一二四章 虛張聲勢第二零八零章 何爲重第一五五八章 火炮的誕生第一二四三章 來之不易第七百五十章 日出第二三六五章 要致富,先修路第一五三七章 佯攻變主攻第二二七七章 落葉滿長安第二三一七章 遼東有國名勿吉第一九八九章 沁水以南,盡爲漢土第一一九一章 和約第一三六零章 比某還不要臉?第八百三十六章 名正言順第一六一七章 爭功第六百一十章 潤物細無聲第二百七十一章 祭奠第九十一章 陳叔陵第一百八十九章 孤家寡人第一百四十五章 人心第八百七十九章 初到陳倉第一千六十七章 鬥志昂揚第一六四九章 這打的什麼仗第五百三十七章 背水第二百八十章 名勝第一四一八章 就算是一羣豬第一九五一章 春水初生(新春快樂,加更一章)第九百四十五章 夜戲第二零二九章 白溝南北,大戰在即第三百一十二章 驚馬第一八二八章 不消停第五百三十三章 山外蒼天第一七六一章 伊水畔,王謙的掙扎第三百四十章 歲歲因何折綠柳第二二六零章 風又起第一二二三章 淮南二三事第一六九零章 鄉兵,新兵第二一八三章 遺書都寫好了第三百零二章 來客第九百二十章 山呼第三百五十三章 城門第二二二七章 陛下的雄心第九十七章 不怕他第一九零五章 達奚惎的掙扎第一千一十三章 江州之變第二三三零章 律法和沈君高第一六九七章 命中註定的對決第五百四十三章 昏招第一百七十五章 雨夜第一九七六章 巡營第一一九零章 選秀第二二三九章 蒸汽時代的曙光第一九七零章 甲騎登場第一六四八章 潼關下,不能耽誤時間第二零九八章 今夜開門,迎入王師第五百九十八章 光與暗第一七零三章 回來加班吧,諸位第六百七十七章 石頭山下第二一八零章 披掛上陣,恍惚少年第一七一四章 上陣父子兵第六百六十六章 最後的旨意第一八七五章 以西爲重第一千七十五章 是分贓不是收編第一三八九章 岳父大人還沒死第一九九七章 深沉的愛第一九一一章 兩個撿便宜的人第一八三九章 暖手第二百章 公安第一二一九章 東宮的“女主人”第四百九十六章 進退不得第七百一十三章 不惜抗旨第一八七一章 各司其職,謀定河東第十九章 火光第一六六一章 中流第一七一零章 不當三姓家奴第五百四十章 巴人的擔心第二二五零章 未晚第二一七五章 低級的錯誤第一七二二章 鳴金三聲第八百二十八章 曹孝達的想法第一七九五章 僵持和發展第一九八八章 這不是田忌賽馬第一二一零章 行酒令第八百零二章 將計就計第一五六三章 掌握在手裡的第一二三七章 世道變了第四百四十三章 攻與守第一一九七章 楚囚第三百七十九章 竟全功第六百三十五章 家大業大問題也大第一四三五章 煙火第一一六四章 父親第一九六一章 南北相通,華夏一體第七百七十六章 是不是繞圈子第二二七九章 心服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