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六一章 授印掛劍

都官尚書代表尚書省表態之後,隨同而來的還有建康府衆多留守官員的奏章。再加上洛陽這邊的官員早早的都已經表態。

尤其是此時應該還在從晉陽返回洛陽路上的楊素也派人送來了奏章,表明了自己作爲北方官員中主要領導者的態度,自然也就讓一切都變得順理成章。

李藎忱旋即提議藉着這一次祭祀正式冊封太子。

羣臣連態度都已經表明過了,自然也就沒有反悔的餘地。

而坊間那些不知道到底是有意爲之還是隻是無意出現的言論,自然也就消散的無影無蹤。

李藎忱牽起了李滄海的手,領着他走到祖廟之前的小祭壇上。

按照禮部的設計,祭天,這是皇帝纔有資格的,自然也要凸顯出來皇帝的威嚴,而冊封太子當然也不能只是在皇宮之中。

皇長子當然是不能跟着陛下一起祭天的,但是冊封太子到底是國家大事,在祖廟和英烈祠前完成,豈不是比在大殿中完成來得更加合適麼?

李藎忱不知道這背後到底是樂昌的想法還是江總的小心思,不過他對於這個安排並不反感。

之前坊間甚至宮中的傳聞李藎忱都知道,不管造成這一切的原因是自己一直沒有顧得上這件事或者乾脆是由於自己本身不傾向於讓李滄海在這個年紀就承擔這麼大的壓力,結果反而適得其反,還是因爲樂昌等人考慮不周、冒失前進導致的不良效果,總歸都是讓李滄海本身承受了很多本來不應該承受的委屈和猜疑。

所以也應該用一場盛大的典禮來讓樂昌以及蕭世廉、裴子烈等元從派系以及衆多的南方官員們放心,同時也補償一下自家的好兒子。

李藎忱拉着李滄海的手,低聲和他說着什麼,臉上帶着一個父親和煦而慈祥的笑容。

站在他們的身後,樂昌心中的一塊大石總算是落了下來,眼角甚至已經有淚水滾動了。自家這兩個男人能夠相互支持、相互理解,自己就已經足夠滿意了。

雖然主持內府這些年,樂昌也逐漸明白李藎忱組建內府的意義所在。顯然陛下是想要通過鼓動後宮妃嬪們都參與到其中,再帶動天下女人能夠走出家門、多多的參與到社會的生產實踐當中。

而這樣做的意義,在很多人看來當然是爲了釋放出來更多的生產力,畢竟國內人力不足的時候讓家中女子頂上來也不是有史以來第一次了。

據說當年劉備和曹操決戰漢中的時候,蜀中老幼婦孺,一齊上陣,方纔保證了大軍的糧草供給,爲蜀漢開國立威之戰提供了堅實的保證。雖然大漢倒是還不需要婦孺都上陣搬運糧草,不過女人出門幹活,顯然也有和這異曲同工之妙了。

但是實際上時日久了,樂昌已經隱約能夠意識到,陛下真正想做、想要實現的,恐怕遠遠不只是這個。他想要從根本上讓女人同樣能夠意識到一個人存在和拼搏的價值所在,意識到有些事情並不只是男人能夠做到的,女人同樣能夠做到,女人絕對不能單單成爲男人享受和逍遙的一種“物品”,更不能真的把自家的男人當作自己生命的全部。

正是因爲有了這樣的意識,樂昌這些年主持內府才能如魚得水,同時這樣的思想實際上也通過她平日裡的交流逐漸一層一層的傳遞下去,讓內府中的女官也好、所屬各個部門的女工也罷,都能夠意識到自己不僅僅是爲家庭、爲家裡的男人而奮鬥,同樣也是在爲了自己而奮鬥。

不過話雖如此,當樂昌此時此刻看着前方低聲說着什麼的父子兩個,卻有一種難以言表的寬慰和欣喜。

此時的她,依舊還是那個把家庭當做一切的小女人,這兩個男人的身影,給她無可替代的幸福感。

樂昌記得很久之前,李藎忱曾經說過:“人是要在外拼搏不假,但是迴歸家庭也不見得就是壞事。”

那個時候的她並不明白李藎忱身爲皇帝,爲什麼會有這些感慨,講道理這天下本來就是他的,對於任何人來說,屋裡屋外都有內外之分,可是對於李藎忱來說應該是沒有的。

而到現在,樂昌越來越明白,李藎忱的這句話並不是說給自己的,而是說給她聽得。

雖然他已經是大漢的皇帝、號令天下,但是在同一個屋檐下、同一張牀榻上,他依舊是自己的夫君,時時刻刻爲自己着想,想到這裡,更讓樂昌心中平生一股暖意。

而李藎忱和李滄海之間的低語,被靜靜站在周圍的羣臣們看在眼裡,有的人心裡自然是吃了一顆定心丸,而有的人則暗暗嘆氣。

不管陛下是在刻意的通過這種方式表達對太子的喜愛和支持,還是真的真情流露,這都表明至少短時間內無人能夠撼動太子的位置。

自然如願以償的人高高興興,本來就暗中想要做小動作的人則垂頭喪氣了。

李藎忱並沒有管身後這些人是什麼想法,他帶着李滄海來到祭壇上,先對着之前的祭天之壇,再對着祖廟和英烈堂依次行禮之後,李藎忱將早就已經準備好的太子之印遞給李滄海。

“印璽爲人一言一行之憑證,但凡加以印璽,就要對說出的話、做出的事負責。”李藎忱沉聲說道,“朕希望吾兒能夠謹言慎行、多加思考後再做決斷,但只要下定決心,斷不能猶豫遲疑,當一力行之,吾兒可明白?”

李滄海很鄭重的點了點頭:“父皇之言,兒臣牢記在心。”

李藎忱親自把並不是非常大的印章掛在李滄海的腰間,又拿起來短劍:“此劍同父皇之劍一樣,爲龍淵利刃,吹髮立斷、削鐵如泥。然身爲君王,當知何能殺,何不能殺,此劍既出鞘,再收回時必然關乎人命,吾兒可知道箇中利害?”

“父皇,兒臣知之!”李滄海擲地有聲,“身爲儲君,當手持龍淵劍,爲父皇開疆拓土,討伐不臣,使普天之下,皆知我大漢爲王!”

“好!”李藎忱幫他帶上佩劍,“左手持印,右手持劍,當知文武皆爲國家之本,當左右權衡,使其並駕齊驅,不可傾向一側而使左右失衡。”

“兒臣牢記父皇所言。”

第一七零七章 倒黴的崔景嵩第一二七三章 少年將才第一九五八章 國家未來,在陸也在海第一六一零章 陛下有幾個老丈人?第一九一一章 兩個撿便宜的人第八百六十章 搓背第一五二八章 戰盧容,大象來襲第二二七四章 吾道不孤第一九八二章 絕望的進攻第三十三章 對策第一三零六章 留給漢軍的時間不多了第九百一十九章 刺激經濟第一七五九章 家國第一一二零章 爲君舞第七百三十四章 悶熱第三百五十三章 城門第一三四七章 陛下偷個懶第一八六八章 大軍渡河第一百五十五章 來訪第四百一十八章 還算有良心第六百零八章 小心爲上第二一九五章 洮水捷報第二百四十五章 不見第一七五九章 家國第七十七章 年輕第一八四八章 平靜之下第二一一二章 來生還是兄弟第一八八七章 太尉府的計劃第二百章 公安第一三七六章 收拾舊山河第一二七零章 類似的開局第一七二零章 不能製造內部矛盾第一八零九章 朕的私房錢第一二一五章 整合第兩千零一章 “如數”,“足額”第七十四章 相送第九百九十九章 人心第二三四一章 陛下會做傻事?第九百五十二章 家事即國事第一五七三章 天朝上國第一五六四章 內府也不富第一九八二章 絕望的進攻第一三九七章 靜水之下第四百二十八章 弄潮兒第一八一七章 思想要變第一八二六章 小管家第七百六十四章 不同意第五百二十三章 禍起蕭牆爲大患第一六三三章 皆我族類第一九零五章 達奚惎的掙扎第二零六八章 趁夜色,奮短兵第一百零六章 血夜第一千五十五章 改土歸流第二二一五章 激戰城東南第一八六六章 這個長史很不錯第二零二九章 白溝南北,大戰在即第三百八十四章 人、錢、糧第一九八八章 這不是田忌賽馬第二三六五章 要致富,先修路第八百五十九章 擡起頭第一六三八章 丟掉的要拿回來第八百七十九章 初到陳倉第一四二八章 靈武議戰第二一三三章 題名第六百九十一章 就是要等第一六零八章 蘇湖熟第一千零三章 國事家事第七百零六章 怏怏不樂第一四五九章 背叛與信任第二三三四章 萬歲第七百二十五章 請願第一七八三章 內城第二一二八章 心有春天,自是春天第一二三九章 如荒草瘋長第一九九一章 手下人太能幹的好處第二二七四章 吾道不孤第五百九十四章 有志挽山河第一七八六章 放心,有拖後腿的第六十一章 哨騎第四十二章 目的第二一五八章 祭壇上的五個牌位第一三二八章 白鹿原上的風第六百四十六章 情理之外第一三零三章 抗命第二零四零章 搶灘,不惜代價!第二三三七章 安撫江南第二二五五章 安排的明明白白第一八七三章 給辛永達唱一出好戲第五百九十六章 議論洶洶第一九七六章 巡營第一千零三章 國事家事第一六九一章 守望第一千五十七章 三省六部和太尉府第七百五十二章 看不穿第二一五四章 務實的思想第一千六十五章 紙上得來終成真第一七六五章 尉遲兄,某盡力了第八百四十二章 狼就該先餓着第六百零五章 許善心的煩心事第一千七十三章 本將軍是妻管嚴
第一七零七章 倒黴的崔景嵩第一二七三章 少年將才第一九五八章 國家未來,在陸也在海第一六一零章 陛下有幾個老丈人?第一九一一章 兩個撿便宜的人第八百六十章 搓背第一五二八章 戰盧容,大象來襲第二二七四章 吾道不孤第一九八二章 絕望的進攻第三十三章 對策第一三零六章 留給漢軍的時間不多了第九百一十九章 刺激經濟第一七五九章 家國第一一二零章 爲君舞第七百三十四章 悶熱第三百五十三章 城門第一三四七章 陛下偷個懶第一八六八章 大軍渡河第一百五十五章 來訪第四百一十八章 還算有良心第六百零八章 小心爲上第二一九五章 洮水捷報第二百四十五章 不見第一七五九章 家國第七十七章 年輕第一八四八章 平靜之下第二一一二章 來生還是兄弟第一八八七章 太尉府的計劃第二百章 公安第一三七六章 收拾舊山河第一二七零章 類似的開局第一七二零章 不能製造內部矛盾第一八零九章 朕的私房錢第一二一五章 整合第兩千零一章 “如數”,“足額”第七十四章 相送第九百九十九章 人心第二三四一章 陛下會做傻事?第九百五十二章 家事即國事第一五七三章 天朝上國第一五六四章 內府也不富第一九八二章 絕望的進攻第一三九七章 靜水之下第四百二十八章 弄潮兒第一八一七章 思想要變第一八二六章 小管家第七百六十四章 不同意第五百二十三章 禍起蕭牆爲大患第一六三三章 皆我族類第一九零五章 達奚惎的掙扎第二零六八章 趁夜色,奮短兵第一百零六章 血夜第一千五十五章 改土歸流第二二一五章 激戰城東南第一八六六章 這個長史很不錯第二零二九章 白溝南北,大戰在即第三百八十四章 人、錢、糧第一九八八章 這不是田忌賽馬第二三六五章 要致富,先修路第八百五十九章 擡起頭第一六三八章 丟掉的要拿回來第八百七十九章 初到陳倉第一四二八章 靈武議戰第二一三三章 題名第六百九十一章 就是要等第一六零八章 蘇湖熟第一千零三章 國事家事第七百零六章 怏怏不樂第一四五九章 背叛與信任第二三三四章 萬歲第七百二十五章 請願第一七八三章 內城第二一二八章 心有春天,自是春天第一二三九章 如荒草瘋長第一九九一章 手下人太能幹的好處第二二七四章 吾道不孤第五百九十四章 有志挽山河第一七八六章 放心,有拖後腿的第六十一章 哨騎第四十二章 目的第二一五八章 祭壇上的五個牌位第一三二八章 白鹿原上的風第六百四十六章 情理之外第一三零三章 抗命第二零四零章 搶灘,不惜代價!第二三三七章 安撫江南第二二五五章 安排的明明白白第一八七三章 給辛永達唱一出好戲第五百九十六章 議論洶洶第一九七六章 巡營第一千零三章 國事家事第一六九一章 守望第一千五十七章 三省六部和太尉府第七百五十二章 看不穿第二一五四章 務實的思想第一千六十五章 紙上得來終成真第一七六五章 尉遲兄,某盡力了第八百四十二章 狼就該先餓着第六百零五章 許善心的煩心事第一千七十三章 本將軍是妻管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