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七七章 九比一

吏部尚書姚察和侍郎宗元饒都在此處。

姚察無需多言,這宗元饒原本也是南陳舊臣,在吏政上頗有幾分才能,擔任吏部侍郎也算衆望所歸。在歷史上此人也曾經擔任過南陳的吏部尚書。

現在的大漢依舊使用的是延承自南陳的九品中正制度,簡而言之就是朝廷委任中正官到其原籍所在地查訪門第清白、有德有才的士人,按照其道德品行分爲九個級別,分爲上上、上中、上下、中上等,而朝廷就根據這些士人的等級給予官職。

九品中正制是在漢代的察舉制已經完全淪爲世家把持朝政的工具的情況下誕生的,而其本身實際上只是曹魏和世家的妥協產物。當初按照曹丕的設想,選拔人才應該是“唯纔是舉”,不過這自然而然引起了世家的強烈不滿,最後只能由德高望重的陳羣出面設定九品中正制,從原來察舉制的地方官員直接推薦人才變成中央派遣官員去地方選拔人才。

而且相比於察舉制,九品中正制也把所考察對象的才能作爲重要的考覈標準,而不僅僅是之前的“孝、廉”,也算是帶有“唯纔是舉”的一點兒意味。不過世家可以把持察舉制,自然也可以稍加變通之後把持九品中正制。

若不是因爲世家的確已經龐大的讓身爲皇帝的曹丕也不得不後退一步,按照曹丕原本的想法,是根本不可能接受這樣改良版的察舉制的。而隨着南北朝的朝代更迭,世家也逐漸從幕後走到臺前,更是徹底把九品中正制改變成自家子弟快速上升的通道,讓整個南北方官場都徹底淪爲世家爭權奪利的角鬥場。

這也是爲什麼隋唐兩代要堅決推行科舉,而偌大的一個萬方來潮的隋朝,卻猶如曇花一現一般轉瞬凋零,和隋朝兩代推行科舉制度並非沒有關係,因此李藎忱的動作可以說絕對算謹慎小心。

不過對於李藎忱來說,倒也不是一點兒可乘之機都沒有。在之前的侯景之亂中,整個江南世家都被侯景“洗牌”了,曾經的幾個主要的豪門迅速沒落,新崛起的吳氏、徐氏等,在根底上終究沒有辦法和之前的王謝大族相比。

而在歷史上對於隋唐來說也是一個大問題的關隴集團和山東世家,在這個時代一個已經分裂,半數投靠了李藎忱,而且初來乍到根基不穩,剩下的半個關隴世家和整個山東世家都還在北方。

對於這些初來者來說,想要從原本的東南士族和巴蜀世家嘴裡搶下來一塊肉,實際上科舉反而是他們的助力。楊素顯然就很敏銳的察覺到了這一點,所以直接把隨同他前來江南的李淵送入了金陵書院。

而李藎忱可以說又利用了徐陵和吳明徹等老人一手,既然他們主持創建了學院,那麼就算是家族之中對於世家的存在感到威脅,也不可能真的對自家老爺子的弟子動手。

當即姚察站出來說道:“啓稟陛下,吏部在年末已經審查考覈了各地的中正官,等到年後,中正官就會前往各地選拔人才。一年之中我大漢拓地千里,已經絕非昔日巴蜀一國可比,因此今年除了考覈留任的前陳地方官員之外,還需要選拔大量的人才來彌補缺口。按照吏部的計劃,這些人才的主要組成爲九比一,前一部分爲地方選拔上來,而剩下的一部分則在已經建成的成都書院之中擇優錄取。”

李藎忱微微皺眉,九比一這個比例已經不算低了,尤其是隨着明年金陵書院和嶽麓書院的第一批學生也要走出來,肯定這個比例還要上調到八比二甚至是七比三。

但是這還是沒有辦法從根本上撼動九品中正制的根基。

“成都書院有多少可用人才?”李藎忱徑直問道。

大堂上的臣子們頓時都豎起耳朵,陛下直截了當的問這個問題,意思已經非常明確了,而鼻子靈敏的也早就已經在其中嗅到了風聲,看來陛下是真的打算對九品中正制動刀子了,而九品中正制就是世家紮在朝廷身上不斷吸血、甚至逐漸和朝廷融爲一體的工具,也是世家能夠保持長盛不衰的根本之一,這就是對世家下手啊。

不過再想想也能明白,南朝這麼多年爲什麼只能偏安一方,和南朝內部各個世家之間的壓扎有着不可忽視的關係,不斷有舊的世家和新誕生的世家之間爆發衝突,甚至是世家和朝廷之間的衝突,各個勢力相互掣肘,集中全部力量北上自然也就無從談起。

所以晉人南渡,發出“風景不殊”的感慨,甚至王導還曾經發出“當共戮力王室,克復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對”的吼聲,然而一直到南陳,南朝在北方依然沒有立錐之地,反而完全偏安一方。

西北之戰中,只是一個天水梁氏拖了後腿,其餘的世家好歹還算是糊弄了一下,再加上大漢本來在巴蜀的物資和兵馬都雄厚,方纔勉強支撐過了難關,可是誰能知道下一次李藎忱大規模北上的時候,背後還會不會有人拖後腿?

西北之戰若是敗了,畢竟只是丟掉西北、退守巴蜀,而若是李藎忱的北伐敗了,那大漢就完全喪失和北方爭雄之力了,因此在北伐之前李藎忱必須要狠狠打壓一下世家。

這也在預料之中。

想到這裡,大家心裡更多的是把天水梁氏來來回回罵上幾遍,這些傢伙吃相也未免太難看了,也不看看當今坐在龍椅上這位和之前那些甚至還需要奉承巴結你們的地方官員乃至於小國君主能一樣?

“現在成都書院經過一年的培養,已經有可用之人百人,另外尚在讀書之中、年齡有所不夠的有兩三百人。”宗元饒急忙站起來說道,“此次朝廷需要官員三百人,以九比一的對比算來,會錄用成都書院人才三十人左右。”

“那其餘的七十人也都是出自成都書院孝穆公門下,難道沒有可取之處?”李藎忱皺了皺眉。

姚察也是當初成都書院的負責人之一,對於他來說實際上成都書院的學生若是能夠更多地進入朝廷,那肯定是好事。

第八百二十九章 持平第五百四十七章 蟬要叫得響第六百一十九章 獨木橋第一八四二章 風箱裡的老鼠第四百三十五章 燈下人如玉第五百二十七章 天亮了第一八二八章 不消停第六百五十四章 多多益善第三百五十七章 巴人八部第一千九十五章 搶人頭第一九五零章 不要讓他們失望第二二二四章 朝野的盼望和擔憂第二零二六章 韓果常善,難兄難弟第二一七九章 與此城共存亡第二一八二章 愛卿之苦,朕知之第七百零二章 孔範第一一七七章 九比一第六百七十一章 歸來第二百零一章 入城第二二六八章 內府擴張帶來的問題第二三五零章 上天第一千二十一章 江州之會第二三二四章 前路苦寒第一九七二章 甲騎,不可不防第七百六十四章 不同意第一百一十三章 什麼樣的君王第八百一十二章 順水推舟第一六一四章 內河水師不是鹹魚第三百八十三章 投靠第二百二十七章 自稱我第一六六零章 誓師出征第七百章 還不冷血第一千四十六章 怎麼安置第一九二七章 做好眼前事第三百五十七章 巴人八部第一五一一章 海陸軍登場第七百三十三章 別後第一四零六章 老當益壯第二一六二章 不求萬世基業第六百九十二章 歷史終究改變第一千九十九章 約定?不值錢第六百一十二章 北方來客第一二三一章 動脈第一七一四章 上陣父子兵第一四七三章 兩相權衡第一五二二章 戰爭,真的纔開始第一四七三章 兩相權衡第一九六零章 貫通河淮,再造鴻溝第二零八三章 某亦同往第二二一一章 難得的賭第二零三七章 大漢,前進!第一一五六章 禍水西引第一一一九章 你們的名字第一八零五章 掌控輿論第一八六五章 朕給你這個機會第四百三十三章 一起扛着第一八六九章 王君當爲河東首義第七百九十一章 隆中第一百一十二章 面君第八百九十二章 慘叫聲第二零八四章 巡撫之信第二三一三章 下田第一一五七章 西北大捷第五百五十五章 月華如水第九百三十九章 看不懂的年輕人第八十四章 君自酌第一五三五章 橫山要道第一二九六章 陛下不是之前的陛下第一九一一章 兩個撿便宜的人第一六九五章 將軍,帶我們守住這裡第一八三五章 後勤保障第一六三一章 搶人第二零五五章 戰還是和?第二二七七章 落葉滿長安第九十三章 逆風行第一九零一章 韋圓成的表現第一九二三章 提上日程第一五六一章 男人的浪漫第二二三九章 蒸汽時代的曙光第二二一一章 難得的賭第十六章 不仁第二三零五章 你是個成熟的秘書了第三百二十五章 溫泉第一百八十三章 制勝第二三四九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一四五九章 背叛與信任第一九二九章 樂昌的家書第二零一七章 那就讓他們看看第三百八十九章 賣兒鬻女第二三六九章 一條鹹魚第九百四十四章 人口與人才第一七三零章 打斷了脊樑第二百八十一章 封賞第一八四九章 白狼堆第二二六六章 平定河西第一六六三章 綦連雄到哪裡去了?第六百三十章 異動第一九三九章 醫療發展的好處第一二二二章 他以爲他是誰第二二六一章 張掖城外的亂戰
第八百二十九章 持平第五百四十七章 蟬要叫得響第六百一十九章 獨木橋第一八四二章 風箱裡的老鼠第四百三十五章 燈下人如玉第五百二十七章 天亮了第一八二八章 不消停第六百五十四章 多多益善第三百五十七章 巴人八部第一千九十五章 搶人頭第一九五零章 不要讓他們失望第二二二四章 朝野的盼望和擔憂第二零二六章 韓果常善,難兄難弟第二一七九章 與此城共存亡第二一八二章 愛卿之苦,朕知之第七百零二章 孔範第一一七七章 九比一第六百七十一章 歸來第二百零一章 入城第二二六八章 內府擴張帶來的問題第二三五零章 上天第一千二十一章 江州之會第二三二四章 前路苦寒第一九七二章 甲騎,不可不防第七百六十四章 不同意第一百一十三章 什麼樣的君王第八百一十二章 順水推舟第一六一四章 內河水師不是鹹魚第三百八十三章 投靠第二百二十七章 自稱我第一六六零章 誓師出征第七百章 還不冷血第一千四十六章 怎麼安置第一九二七章 做好眼前事第三百五十七章 巴人八部第一五一一章 海陸軍登場第七百三十三章 別後第一四零六章 老當益壯第二一六二章 不求萬世基業第六百九十二章 歷史終究改變第一千九十九章 約定?不值錢第六百一十二章 北方來客第一二三一章 動脈第一七一四章 上陣父子兵第一四七三章 兩相權衡第一五二二章 戰爭,真的纔開始第一四七三章 兩相權衡第一九六零章 貫通河淮,再造鴻溝第二零八三章 某亦同往第二二一一章 難得的賭第二零三七章 大漢,前進!第一一五六章 禍水西引第一一一九章 你們的名字第一八零五章 掌控輿論第一八六五章 朕給你這個機會第四百三十三章 一起扛着第一八六九章 王君當爲河東首義第七百九十一章 隆中第一百一十二章 面君第八百九十二章 慘叫聲第二零八四章 巡撫之信第二三一三章 下田第一一五七章 西北大捷第五百五十五章 月華如水第九百三十九章 看不懂的年輕人第八十四章 君自酌第一五三五章 橫山要道第一二九六章 陛下不是之前的陛下第一九一一章 兩個撿便宜的人第一六九五章 將軍,帶我們守住這裡第一八三五章 後勤保障第一六三一章 搶人第二零五五章 戰還是和?第二二七七章 落葉滿長安第九十三章 逆風行第一九零一章 韋圓成的表現第一九二三章 提上日程第一五六一章 男人的浪漫第二二三九章 蒸汽時代的曙光第二二一一章 難得的賭第十六章 不仁第二三零五章 你是個成熟的秘書了第三百二十五章 溫泉第一百八十三章 制勝第二三四九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一四五九章 背叛與信任第一九二九章 樂昌的家書第二零一七章 那就讓他們看看第三百八十九章 賣兒鬻女第二三六九章 一條鹹魚第九百四十四章 人口與人才第一七三零章 打斷了脊樑第二百八十一章 封賞第一八四九章 白狼堆第二二六六章 平定河西第一六六三章 綦連雄到哪裡去了?第六百三十章 異動第一九三九章 醫療發展的好處第一二二二章 他以爲他是誰第二二六一章 張掖城外的亂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