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一四章 上陣父子兵

而在尉遲迥再一次在這裡迎戰敵人,敵人已經變了,不再是楊堅,而是大漢,一個是玩弄權術上位的梟雄所部,一個是實打實、一刀一槍打下來偌大江山的豪傑所部。

孰強孰弱,看看那些黑黢黢的火炮,尉遲迥心中就應該有所定數。

打,肯定是打不過的。

但是尉遲迥更清楚,硬着頭皮也得打,說不定在絕境之中也能尋找到希望。有的時候,尉遲迥真的很羨慕這一代的年輕人,他們朝氣蓬勃、他們似乎很有凝聚力,有着能夠聚集在一起、赴湯蹈火在所不惜的奮鬥目標。

相比之下,上一代人同樣生長在亂世之中,他們所能知道的和所能做的,整日裡就只有打打殺殺,就只有爲了自己的利益和家族的利益而努力,自私是每個人不變的特性。

尉遲迥不知道到底是時代需要有所改變,所以改變了這一代人,還是這一代人意識到了時代需要改變,所以自發的聚集在一起,自發的想要爲捅破這片灰暗的蒼穹做些什麼。不過尉遲迥還是能夠敏銳地察覺到,李藎忱無疑是整個事情之中最大的變數。

因爲李藎忱的存在,整個世界似乎都在變化,無論是王朝家國的命運,還是人的命運,在他的手掌翻覆之間都變得截然不同。

或許自己當初做過的最錯誤的事情就是沒有控制住當時天宮院山下和韋孝寬之間的摩擦,最終反而導致李藎忱這個雙方的共同敵人漁翁得利,甚至還因此爲之後楊堅和宇文憲的矛盾激化乃至最後的分裂埋下了伏筆。

又或許······尉遲迥擡頭看向茫茫蒼天,白雲悠悠,當真有一種天高雲淡、一切安好的感覺。

這是自己做過的最正確的事情。

漢軍的鼓聲打破了尉遲迥的沉思,站在尉遲迥身邊的尉遲勤沉聲說道:“大總管請看,南蠻的火炮又在向前推進了。”

尉遲勤是尉遲迥的侄子,隨着尉遲迥身邊的將領戰死的戰死、被俘的被俘,所剩下的也就只有這些平素裡一般不會讓他們在外帶兵的子侄親屬了。尉遲迥爲人一向謹慎,他的孩子和侄子當中的確有不少有能力的人,但是尉遲迥本人已經算位極人臣,所以對於子侄輩的安排上他素來小心,以免給別人留下什麼把柄。

尉遲家的富貴已經滔天不說,等到尉遲迥死後肯定還會有封賞,到時候尉遲迥家族之中的子弟如果都已經在各處把持軍政,必然會面臨賞無可賞的地步。

到了那個地步,尉遲家族必然也就變成了朝廷的眼中釘、肉中刺,要麼就要選擇乾脆直接推翻朝廷——在情感上尉遲迥絕對不能接受這種結果,而且他還很清楚尉遲家只是簡單的將門,真的要造反不見得就能夠得到文官以及地方世家上的支持,很有可能會變成孤家寡人,要麼就只能選擇坐以待斃。

因此在子侄們的委派上,尉遲迥一向不敢邁太大的步子。

但是現在尉遲迥也到了無人可用的地步,上陣父子兵,現在不只是自己的侄子尉遲勤率領中軍拱衛在尉遲迥的身邊,北周軍隊之中,一般是處於防守位置的右翼是費也進利率領的從潼關退下來的敗兵以及後來尉遲迥又給他補充的一部分兵馬,而處於進攻位置的左翼,則是尉遲迥的兒子尉遲祐統帶,隨時準備對敵人發動進攻。

上陣父子兵,這也是尉遲迥向宇文憲表達的決心。

我們尉遲家父子大不了就戰死在這裡。

另外在尉遲迥大軍的後方,從函谷關到邙山的防務,則是趙王宇文招親自坐鎮,只不過趙王手中的可用兵馬基本上都已經交給尉遲迥了,雖然趙王本身也算得上北周宗室之中屢立戰功的親王之一,更是和宇文憲、宇文純等人的親兄弟,是堅決擁護宇文憲登基的人之一,忠誠和能力毋庸置疑,但是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尉遲迥當然也指望不上他了。

火炮在向前推進,不用尉遲勤提醒,尉遲迥也能夠看到。

他從巢車上下來,兩翼派過來請命的人已經在巢車下等候,見到尉遲迥急忙上前拱手見禮。

“總管!”

尉遲迥點了點頭:“敵人只是在調整隊形,戰鬥尚未開始,爲何在此?就算中軍有命令,也是派人傳遞下去,不需要在此等候,你們先回去吧。”

“可是······”兩名領命前來的偏將都有些無奈。

漢軍遲遲沒有動靜,現在也不過只是在稍微調整陣列,無論是尉遲祐還是費也進利,心中都有些忐忑和緊張。

當然這種緊張也是不一樣的,對於尉遲祐來說,這雖然不是他第一次上戰場,但還是他第一次統帶這麼多兵馬和漢軍正面交鋒,所以他很好奇對方到底有沒有所說的那麼可怕,而自己是不是有機會能夠在這一戰之中建功立業。

對於費也進利來說,緊張就是實打實的害怕造成的。潼關之戰,對於費也進利來說簡直就是噩夢,轟鳴的火炮、從天而降的巨大石彈以及密密麻麻隨時都可以把人射成刺蝟的箭雨,漢軍強大的攻城能力第一次讓費也進利意識到了所謂的“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單純的只是因爲雙方沒有武器器械上的差距罷了,當對方的武器裝備已經完全領先的時候,所謂的雄關漫道根本就沒有什麼用。

猛烈顫抖和搖晃的潼關,抱頭鼠竄的北周士卒還有那些甚至連內臟都灑滿一地的屍體,是費也進利的夢魘。

費也進利不知道自己是怎麼渾渾噩噩的在潼關堅持了那麼久,對此蕭世廉其實也是很鬱悶的,因爲攻打潼關的時候不斷有敵人從蒲阪過來騷擾,導致潼關之戰一度變成了漢軍圍點打援,潼關正面進攻實際上沒有幾次,雙方圍繞蒲阪展開的激戰倒是不少,而每次漢軍主力從蒲阪再折回潼關,費也進利已經抓住機會修補了不少城垣,所以一切又得從頭開始。

反正費也進利就知道,在天搖地動之中,潼關城破,自己收攏敗兵,一路也顧不上節節佈防,就這麼潰退到了函谷關,甚至就連函谷關西側本來還可以作爲防禦支撐點的弘農郡(今三門峽)也都拱手讓人了。

第一六四二章 臨陣,重甲士的威力第一二九五章 叔父要小心此人第一六二零章 發展飛快的印刷術第一一三六章 入洛陽第二零一五章 將士用命,攻破居庸第三十八章 進山第一二九六章 陛下不是之前的陛下第一千四十五章 胭脂井與傳國璽第一二二零章 一江春水向東流第五百四十八章 天羅地網第二三五九章 忽聞河東獅子吼第一五九二章 戰爭開始的時間第二二四三章 蘭陵蕭氏和陛下胸懷第一八一八章 矛盾要讓陛下知道第二二七三章 財政補貼第五百二十八章 進還是退第八百零八章 被包圍的陳智深第一二九一章 讓犧牲值得第二零八零章 何爲重第一六三八章 丟掉的要拿回來第一五零九章 煥新顏第一四三九章 老將軍的謝幕之戰第三百五十二章 敵襲第一千一十二章 沉重的車輪第二三零五章 你是個成熟的秘書了第三百四十三章 後路第二零二一章 囚徒心理第八百三十一章 結束了第一七三四章 移駕北上第一七五六章 人非聖賢第一六四二章 臨陣,重甲士的威力第一五九九章 調皮的陳宣華第一四六三章 班師回朝第二三三一章 今後國策,內擴外縮第八百零六章 錯在哪裡第一二一五章 整合第三百七十四章 獵物第二零四零章 搶灘,不惜代價!第一千四十九章 後宮規矩第一九九五章 獨孤永業會懷疑的第一四零九章 年輕人在成熟第一百一十一章 家第一九八九章 沁水以南,盡爲漢土第一七四零章 宇文氏要拼命了第三百五十七章 巴人八部第十四章 審訊第四百二十五章 背後的利益糾葛第一八三七章 花錢如流水第二三四四章 故友第一一七七章 九比一第三百九十一章 可有意見第一五九五章 路與河第一一二三章 回樂城第二百四十八章 兵鋒第二二八九章 先漢因何亡?第三百二十九章 造化弄人第一九四五章 裴矩,牆頭草的典型第二零五零章 此間誠意,貴使放心第一二九三章 兩代人之間的爭鋒第二二四八章 自亂第九百七十八章 天亡我也!第一五八一章 各領風騷數百年第二一四一章 不是你和我們,是我們第一八四一章 軍議不是兒戲第一七二六章 趙王,不能見死不救第二三四七章 “執手相看淚眼”第七百七十二章 苦力第二十四章 誘餌第一一一五章 三重奏第一九零零章 玉壁城第四百零二章 重逢第一四五九章 背叛與信任第一六二六章 朕要解釋第七十二章 受教第一五三四章 憂患意識第二零九三章 達成共識第六百六十七章 南方的來客第一百五十七章 武藝第一百一十五章 獵物已定第一百八十三章 制勝第一八六四章 強權大漢與分權北周第一三六九章 怕死,又不怕死第一五三六章 各司其職第五百一十三章 埋下的種子第一九五五章 王昌入洛第八百三十一章 結束了第一百六十八章 花落誰家第一百零四章 親衛第二零三三章 幽州捷報第六百四十章 預料之中第二百零一章 入城第一百三十九章 同予者何人第一五七七章 皆大歡喜第九百八十一章 尷尬的顧覺第一百九十二章 巴陵第一五八四章 就是知道的意思第一四九六章 留鳴,留名第三百五十二章 敵襲第一五四六章 百步的路第三百一十二章 驚馬
第一六四二章 臨陣,重甲士的威力第一二九五章 叔父要小心此人第一六二零章 發展飛快的印刷術第一一三六章 入洛陽第二零一五章 將士用命,攻破居庸第三十八章 進山第一二九六章 陛下不是之前的陛下第一千四十五章 胭脂井與傳國璽第一二二零章 一江春水向東流第五百四十八章 天羅地網第二三五九章 忽聞河東獅子吼第一五九二章 戰爭開始的時間第二二四三章 蘭陵蕭氏和陛下胸懷第一八一八章 矛盾要讓陛下知道第二二七三章 財政補貼第五百二十八章 進還是退第八百零八章 被包圍的陳智深第一二九一章 讓犧牲值得第二零八零章 何爲重第一六三八章 丟掉的要拿回來第一五零九章 煥新顏第一四三九章 老將軍的謝幕之戰第三百五十二章 敵襲第一千一十二章 沉重的車輪第二三零五章 你是個成熟的秘書了第三百四十三章 後路第二零二一章 囚徒心理第八百三十一章 結束了第一七三四章 移駕北上第一七五六章 人非聖賢第一六四二章 臨陣,重甲士的威力第一五九九章 調皮的陳宣華第一四六三章 班師回朝第二三三一章 今後國策,內擴外縮第八百零六章 錯在哪裡第一二一五章 整合第三百七十四章 獵物第二零四零章 搶灘,不惜代價!第一千四十九章 後宮規矩第一九九五章 獨孤永業會懷疑的第一四零九章 年輕人在成熟第一百一十一章 家第一九八九章 沁水以南,盡爲漢土第一七四零章 宇文氏要拼命了第三百五十七章 巴人八部第十四章 審訊第四百二十五章 背後的利益糾葛第一八三七章 花錢如流水第二三四四章 故友第一一七七章 九比一第三百九十一章 可有意見第一五九五章 路與河第一一二三章 回樂城第二百四十八章 兵鋒第二二八九章 先漢因何亡?第三百二十九章 造化弄人第一九四五章 裴矩,牆頭草的典型第二零五零章 此間誠意,貴使放心第一二九三章 兩代人之間的爭鋒第二二四八章 自亂第九百七十八章 天亡我也!第一五八一章 各領風騷數百年第二一四一章 不是你和我們,是我們第一八四一章 軍議不是兒戲第一七二六章 趙王,不能見死不救第二三四七章 “執手相看淚眼”第七百七十二章 苦力第二十四章 誘餌第一一一五章 三重奏第一九零零章 玉壁城第四百零二章 重逢第一四五九章 背叛與信任第一六二六章 朕要解釋第七十二章 受教第一五三四章 憂患意識第二零九三章 達成共識第六百六十七章 南方的來客第一百五十七章 武藝第一百一十五章 獵物已定第一百八十三章 制勝第一八六四章 強權大漢與分權北周第一三六九章 怕死,又不怕死第一五三六章 各司其職第五百一十三章 埋下的種子第一九五五章 王昌入洛第八百三十一章 結束了第一百六十八章 花落誰家第一百零四章 親衛第二零三三章 幽州捷報第六百四十章 預料之中第二百零一章 入城第一百三十九章 同予者何人第一五七七章 皆大歡喜第九百八十一章 尷尬的顧覺第一百九十二章 巴陵第一五八四章 就是知道的意思第一四九六章 留鳴,留名第三百五十二章 敵襲第一五四六章 百步的路第三百一十二章 驚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