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八一章 重返長安

大漢新元五年七月初九。

由鞏漢軍、鎮林軍組成的援兵抵達安定,旋即北上武威。

次日,由鷹揚軍和虎翼軍組成的援兵也抵達天水,將兵分兩路,一路直接從天水支援武威,而另一路則向西配合金城守軍進攻洮水東岸羌人盤踞的各處城寨。

而早在三日之前,蕭摩訶就已經整備兵馬,出陽平關直接往武都而去,算時間,前鋒應該已經進入城池。

兩天後的七月十一,李藎忱過潼關,抵達長安城。

西北局勢驟然緊張,朝堂上羣臣已經不可能阻擋陛下動身前往長安,甚至陛下前往長安已經是大家達成共識的現在能夠穩定軍心、民心的最好辦法。畢竟論大漢的定海神針,除了陛下之外沒有人能夠當得上此稱呼。

而李藎忱當然並不是真的把此次前往長安當成自己一次簡單的向西巡視或者說坐鎮西北戰場罷了,對於他來說,這是一次巡查和坐鎮,更是一次新徵戰的開始。

大漢對於河西以及西域的征服和開發,從李藎忱踏入長安城的這一刻正式拉開帷幕。

李藎忱前來長安,不只是孤身一人,和之前北伐一樣,各部同樣抽調官員隨駕,尤其是戶部尚書陳叔慎、商部尚書唐正良更是親自隨駕,雖然聲勢並不浩大,但是足以表明朝廷對於此次西北之戰的重視程度。更不要說隨駕的禁衛軍以及陸續抵達在洛陽集結的虎翼軍、揚武軍等等各路兵馬。

而後宮之中,李藎忱依舊留皇后和淑妃以及衆多妃嬪在洛陽坐鎮,帶着賢妃以及楊妙和元樂尚前往長安,賢妃尉遲熾繁已經可以負責內府的財政事務,而楊妙可以負責醫院方面的事務,元樂尚可以負責教育方面的事務,主要還是爲了能夠讓新分離出去的醫院和教育這兩方面能夠更好的和地方政府進行對接。

在此之前,各地的書院還有醫院等等,只要是皇家名號的,實際上都是由內府直接管轄,這固然是方便了內府對資金以及人手等等進行統一調配,但是無疑也加大了醫院、書院和地方州府之間的隔閡,雙方曾經不止一次因爲某地醫院以及書院的資金調撥、報銷問題而出現爭執,同時真的遇到突發情況的時候,地方州府無權直接命令醫院等等內府直屬的機構採取應急措施,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劇了地方州府對於這些中央直屬機構的反感。

不聽話還得給你錢、給你地,我們憑什麼?

李藎忱當然也明白這其中的問題所在,而且地方上的醫院和書院改爲隸屬於地方,本身也不是什麼壞事。隨着教育和醫療從內府中獨立出來,內府更是不會再給予這些地方上的機構足夠的資金支持,因此完全移交給地方,由地方財政負責醫院和書院的所有發展事宜,顯然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現在大漢各地,就算是再窮,養一個醫院和一個書院還是可以的。

不過說着輕巧,做起來可就沒有那麼輕巧了,地方州府原來只是負責承擔醫院和書院日常運轉時一定比例的開銷,而現在要全盤接手這些機構,財務上怎麼對接、人員上怎麼安排、之後又應該怎麼規劃發展,其實都是需要一點一點推敲的。

李藎忱現在也只是打算趁此機會以關中爲試點,逐步展開。

至於爲什麼是關中呢?

這其實還是因爲關中本來就面向西域而連接中原和巴蜀,本來就是各方文明、思想交流碰撞的地方,思想更爲開放,對於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更強。

而且大漢是先拿下的關中再拿下的中原,關中久在大漢旗幟之下,大漢推行的各種政策實際上已經深入人心。而且當初隨着漢軍入關中,也有很多江南等地當年南渡的老家族逐漸遷回本宗所在,自然而然也帶來了外界的思想和觀點,另外再加上商貿的往來等等因素,讓關中百姓的思想很是超前,人們對朝廷的認可度也很高,在這裡進行試點,就算是真的鬧出了什麼幺蛾子,事情也好解決。

另外關中距離朝廷中樞也近,方便朝廷及時作出調整。

對此李藎忱也不得不承認,至少在這個時代,長安以及關中的位置還是非常重要的,歷史上長安能夠成爲隋唐兩代帝都並且一躍成爲整個世界上最大也是最繁華的城市,絕非只是因爲幸運或者因爲歷史的因素,和其人文地緣也有着脫不開的關係。

車馬行進到長安城外,李藎忱便下令停車,沿着城外的土塬一直走到坡頂。

不遠處的長安城,闊別經年,早就不是李藎忱當初第一次見到的長安城了。

一座嶄新的、足以代表關中的豪邁精神氣象、也足以代表現在大漢蒸蒸日上之國力的長安城,佇立在龍首原之南,而曾經的那座漢代長安城,盤踞在龍首原之北,就像是皓月之下的星辰一樣,很難再吸引人的目光。

舊有的殿宇此時都已經修繕一新,不過李藎忱並沒有讓再修建更多的宮殿,畢竟長安只是行都,作爲國都的洛陽需要大興土木,是因爲朝廷怎麼着也得有個配得上東方大國身份的辦公和居住所在,但是行都也要跟着大興土木就過分了,典型的浪費。

不過宮殿沒有修建新的,不代表長安城的規模就縮水了。

這座長安城或許比不上歷史上作爲隋唐都城的長安那麼大,但是要比漢代長安城大很多,並且不亞於現在正在修建的洛陽新城。

與此同時在城池的周圍還有大量的衛星城,這些衛星城都是在長安周圍已經形成的市鎮基礎上修建的。工商業的發展極大的促進了鄉村向村鎮的轉換,尤其是大城市周圍,工坊以及商貿倉庫等等都已經扎堆出現,自然而然就形成了衛星城。

如果真的把這些衛星城也考慮在內,那麼實際上一個具有自己完整產業鏈的大長安,其規模以及發展前景,絕對不亞於輕工業和小農經濟支撐下的歷史上的隋唐長安。

一座城垣圍住的,只是一座城的核心所在,而工業時代的城,當然不是城垣就能夠束縛住的。

這是座嶄新的城,也是嶄新的時代。

第七十六章 淮口第二三一四章 王世充?第一百四十五章 人心第二零九一章 雁門關上,人心浮動第二二二三章 歡迎來到武威第七百九十五章 添油第一千一十章 建康之亂第一千一十四章 矛盾的陳叔慎第二二八一章 步步爲營和直搗伏俟第一千一十八章 孤臣第一七八六章 放心,有拖後腿的第六百五十五章 忽悠第一五八一章 各領風騷數百年第一六九八章 王軌很羨慕第三章 鄰里第一千三十五章 馮小憐和張麗華第七百二十五章 請願第一千八十五章 讓他滾過來第七百三十三章 別後第二一六四章 長安不見使人愁第九十八章 習武第二一二四章 貿易體系下沉第二二一五章 激戰城東南第二零六零章 當隨大樹共迎風第二二一四章 陛下對軍隊的掌控第四百二十九章 巴人來客第七百七十八章 城裡城外第一三九一章 最大的威脅第一五四九章 林邑炮灰第一四一零章 陛下的願意和不願意第四百三十七章 新年第一天第一百四十章 心思第一百五十八章 死水第九百四十章 小年第二零五二章 反戰第一二七零章 類似的開局第二三二六章 插手西域第一九二七章 做好眼前事第五百五十四章 願者上鉤第二百四十五章 不見第二百七十八章 明主第一四四零章 後生可畏第二二五五章 安排的明明白白第六百四十一章 如履薄冰的許善心第二三二零章 舒展的旗幟第二一四四章 新修訂的律法第二一八三章 遺書都寫好了第一九六四章 戰爭,近在咫尺第一八八四章 只有樹會一直在山上第一百八十七章 索要第一六八八章 王軌的去向第一八四二章 風箱裡的老鼠第五百五十三章 鉤直餌鹹第二二零七章 三個白袍第二十八章 逃命第九百八十八章 有機會和沒機會第九百九十一章 北門第一四零五章 抓國丈是犯法的第一九六八章 某尚未動,爾倒是先來第三百八十九章 賣兒鬻女第一六四九章 這打的什麼仗第一五九零章 從山東到遼東第五百九十一章 屏退左右第二零八一章 晉陽城第二零六零章 當隨大樹共迎風第三十一章 脫險第四百二十六章 遠方的來信第八百一十二章 順水推舟第一八九六章 叫罵第二三七一章 歲歲有今朝(本卷最後一章)第二零四一章 巴人將士第二三五四章 宿命?天敵?第五十八章 夕陽(加第二更)第七十四章 相送第六百四十二章 要求第一一八四章 聯絡宇文贇第一五五八章 火炮的誕生第五百二十八章 進還是退第六百一十四章 秘密第三百零二章 來客第一六一二章 天下糧倉第一百八十六章 知足第一一二八章 各有妙招第九百九十五章 倉庫爭奪戰第一百一十七章 熟人第四百四十三章 攻與守第一四三九章 老將軍的謝幕之戰第一三二三章 你的忠義不對第四百一十三章 瀘州城上第五百五十一章 已經熟悉廝殺第二二九六章 來自歷史的教訓第一六九一章 守望第一七一一章 洞開的許昌城第一千二十章 冷血第一三一二章 兩大都督第一九六二章 興替第一三七八章 奏章沒有陛下跑得快第三百二十六章 明月第三百二十五章 溫泉第一百九十三章 敵我
第七十六章 淮口第二三一四章 王世充?第一百四十五章 人心第二零九一章 雁門關上,人心浮動第二二二三章 歡迎來到武威第七百九十五章 添油第一千一十章 建康之亂第一千一十四章 矛盾的陳叔慎第二二八一章 步步爲營和直搗伏俟第一千一十八章 孤臣第一七八六章 放心,有拖後腿的第六百五十五章 忽悠第一五八一章 各領風騷數百年第一六九八章 王軌很羨慕第三章 鄰里第一千三十五章 馮小憐和張麗華第七百二十五章 請願第一千八十五章 讓他滾過來第七百三十三章 別後第二一六四章 長安不見使人愁第九十八章 習武第二一二四章 貿易體系下沉第二二一五章 激戰城東南第二零六零章 當隨大樹共迎風第二二一四章 陛下對軍隊的掌控第四百二十九章 巴人來客第七百七十八章 城裡城外第一三九一章 最大的威脅第一五四九章 林邑炮灰第一四一零章 陛下的願意和不願意第四百三十七章 新年第一天第一百四十章 心思第一百五十八章 死水第九百四十章 小年第二零五二章 反戰第一二七零章 類似的開局第二三二六章 插手西域第一九二七章 做好眼前事第五百五十四章 願者上鉤第二百四十五章 不見第二百七十八章 明主第一四四零章 後生可畏第二二五五章 安排的明明白白第六百四十一章 如履薄冰的許善心第二三二零章 舒展的旗幟第二一四四章 新修訂的律法第二一八三章 遺書都寫好了第一九六四章 戰爭,近在咫尺第一八八四章 只有樹會一直在山上第一百八十七章 索要第一六八八章 王軌的去向第一八四二章 風箱裡的老鼠第五百五十三章 鉤直餌鹹第二二零七章 三個白袍第二十八章 逃命第九百八十八章 有機會和沒機會第九百九十一章 北門第一四零五章 抓國丈是犯法的第一九六八章 某尚未動,爾倒是先來第三百八十九章 賣兒鬻女第一六四九章 這打的什麼仗第一五九零章 從山東到遼東第五百九十一章 屏退左右第二零八一章 晉陽城第二零六零章 當隨大樹共迎風第三十一章 脫險第四百二十六章 遠方的來信第八百一十二章 順水推舟第一八九六章 叫罵第二三七一章 歲歲有今朝(本卷最後一章)第二零四一章 巴人將士第二三五四章 宿命?天敵?第五十八章 夕陽(加第二更)第七十四章 相送第六百四十二章 要求第一一八四章 聯絡宇文贇第一五五八章 火炮的誕生第五百二十八章 進還是退第六百一十四章 秘密第三百零二章 來客第一六一二章 天下糧倉第一百八十六章 知足第一一二八章 各有妙招第九百九十五章 倉庫爭奪戰第一百一十七章 熟人第四百四十三章 攻與守第一四三九章 老將軍的謝幕之戰第一三二三章 你的忠義不對第四百一十三章 瀘州城上第五百五十一章 已經熟悉廝殺第二二九六章 來自歷史的教訓第一六九一章 守望第一七一一章 洞開的許昌城第一千二十章 冷血第一三一二章 兩大都督第一九六二章 興替第一三七八章 奏章沒有陛下跑得快第三百二十六章 明月第三百二十五章 溫泉第一百九十三章 敵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