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九二章 華夏的民族精神

李藎忱當然知道自己在後宮之中的地位實際上“並不高”。

名義上是皇帝陛下,但是實際上就是個吉祥物,後宮妃嬪每天都忙得暈頭轉向,難得有閒暇的時候纔想起來向陛下請安,順便從陛下這裡蹭點撥款什麼的,手段自然是多種多樣。

有諸如陳宣華和楊妙這種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是賣萌的,也有諸如蔡容這種把救死扶傷的大道理掛在嘴邊、大有陛下今日不答應便是對不起黎民蒼生的,當然還有徐素這種不卑不亢做好雞湯之類的送到面前,擺明着讓陛下“拿人手短、吃人嘴軟”的。

李藎忱對於這樣的生活早就已經習慣了,更何況他也知道這些錢財批覆出去也不是打水漂,現在的洛陽以及整個新收復的北方土地,文教和醫療事業蒸蒸日上,這也是有目共睹的,朝野民間對於后妃們的稱讚不絕於耳。

尉遲貞作爲少數長期跟在李藎忱身邊的人,雖然不像陳宣華那丫頭一樣事到臨頭了就跑過來打滾耍無賴、絲毫沒有把陛下的威望放在眼裡,但是平日裡也沒有太過小心謹慎,今天擺出來這樣的態度,擺明着內府又花錢了。

“是的。”尉遲貞急忙答應。

李藎忱大致翻看了一下,洛陽書院建設佔了大頭,這是必然的。只是當時陳宣華制定計劃的時候也沒有想到,洛陽書院選址龍門之後,大量的私人書院以及州府所屬的會館等等都依託洛陽書院建設起來,當真如雨後春筍一般,整個城南龍門一帶,工地上是整日裡熱火朝天。

而這些會館、書院的建設,往往也都有內府在背後支持乃至於把持的成分在,畢竟建設一個書院以及招生、請先生等等所需要花費的錢財衆多,單憑地方乃至於私人也是有些力所不能急,自然需要內府的照應。

“這倒是個好兆頭。”李藎忱並沒有生氣,反而稱讚。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這是古人一直掛在嘴邊的道理,李藎忱當然不可能不明白,自然也不會貪心。

既然想要發展文教事業,提高整個民族的受教育水平並且培養各個階層的社會責任感乃至於對民族、對國家的熱愛,那麼有一定的付出是必然的,只要能夠堅持過這一段陣痛期,那麼之後各項事宜自然而然就會變得順暢無比。

李藎忱想到了被後世認爲是穿越者的王莽和隋煬帝。王莽還好,在李藎忱看來王莽在政治制度的改革上偏激,不管他是不是穿越者,既然打算這麼改就應該已經做好了身敗名裂的準備,畢竟他的那些思想是和當時的社會格格不入的,也必然不會被時代接受。

倒是隋煬帝,的確有些可惜了,因爲無論是發展江南經濟還是疏通大運河,這都是惠民萬代的工程,不說從隋唐一直使用到一千多年後的大運河爲華夏的經濟、貿易和民生髮展做出了多麼突出的貢獻,單單是隋煬帝對江都等地的營建,就極大地促進了江南經濟的發展,可以說後世江南能夠成爲經濟、農耕的中心之一,和隋唐時期打下的堅實基礎脫不開關係。

甚至就是三徵高麗,在李藎忱看來也無可厚非,高麗實在是太跳了,最後一個後世人,李藎忱不介意狠狠的抽他們一巴掌。

更不要說科舉制度的落實了。

只可惜隋煬帝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並沒有考慮到短期內可能會給百姓帶來多大的壓力和傷害,只是一味地在向前走,卻沒有注意到跟在他身後還能理解他、支持他的人已經越來越少,再加上這個傢伙窮奢極欲的表現實在是讓人不敢恭維,最後同樣落得一個身敗名裂的下場也是必然的,對他奢侈、好面子的表現,李藎忱並不苟同。

李藎忱認爲隋煬帝在做出來這麼多造福千秋的事情之後還落得這樣的下場,的確有些可惜,不過他需要做的並不是爲這個已經消失於這個時代中的人扼腕嘆息,而是想一想如何能夠從中汲取教訓。

既然社會各個階層中的人不能理解朝廷的所作所爲,那就乾脆讓他們先理解,這也是李藎忱廣泛設立書院甚至鼓勵私塾、私人書院建設以加快對人才培養的深層次目的。

名義上是私人書院或者更低一層類似於蒙學的私塾,但是背後都有朝廷的監管甚至於內府的直接支持,因此書院之中教授的內容統一併且可以說向上能夠和官方大書院的內容接上,其目的就是讓學生在經過系統的教育之後,產生對這個民族和國家的歸屬感。

當他們意識到朝廷所做的那些所謂的“勞民傷財”的事情,實際上是真正有利於千秋後世的時候,自然就不會再站出來抨擊挑釁,相反,他們還會成爲朝廷的好“喉舌”,把這種思想一點一點的灌輸下去,逐漸被整個社會所接受。

說得難聽一點兒,這樣做或許有“洗腦”的意思在,但是這絕對是讓民族的整體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更上一層樓的好辦法。

華夏民族有着淳厚老實的性格,所求不過溫飽,在亂世之中所求的也不過是安穩生活。這些勞民傷財的基礎設施建設或者戰爭征伐在他們看來當然是有害的,因此他們會反對、甚至在壓迫面前揭竿而起也是必然,畢竟華夏絕對不是一個好欺負的民族。

如果這個民族好欺負的話,那麼試問華夏是如何從當初黃河邊的兩個小部落發展成漢唐這種佇立世界之巔的帝國的?

但是如果能夠讓各個階層意識到,現在他們所做的這些、所付出的這些都是功在千秋、利在後人的事情,那麼他們不但不會反對,反而會竭盡全力,哪怕是自己受凍捱餓,也要給後人一個吃得飽、穿得暖的好生活。

或許正是因爲這種寧肯犧牲自我也要保全民族生存、維護子孫後代之和平的思想,讓這個民族歷經五千年的大風大浪,依舊在東方故土上屹立不倒。

李藎忱不需要轉變什麼思想,只需要通過文教的建設,讓百姓能夠理解自己,這就足夠了。

爲了能夠做到這一點,不讓自己步隋煬帝的後塵,就算是花再多的錢也是值得的。

第一七九九章 天助我大漢第一九七一章 打眼睛第一四五七章 幾個字的重量第一八一五章 卿乃大漢所需之人才第三百三十四章 巧合第六百六十九章 小隊伍第二百七十五章 鶯啼第九百七十九章 吾非劉玄德第二零五五章 戰還是和?第九百六十五章 該來的總會來第一八七三章 給辛永達唱一出好戲第五百零四章 滑稽而殘酷第一二八三章 在疏不在堵第二三六九章 一條鹹魚第一九零五章 達奚惎的掙扎第一千七十六章 違令者斬第九百八十章 收拾舊山河第一八九四章 女生外嚮第九百二十四章 密使第二十九章 虛實第一百七十六章 潑墨第二百五十九章 好男兒至此(下)第二二三二章 超前第一千三十三章 真正的抵抗者第一千五十七章 三省六部和太尉府第一百七十九章 京口第九百二十四章 密使第一四七八章 垂簾第五百七十七章 勝利第一五三四章 憂患意識第一一九五章 是神舉不是神仙第二一零六章 登銅雀第五百七十二章 血水第一八三七章 花錢如流水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吐屯第一六八一章 禁衛軍初戰第八百二十九章 持平第二零七六章 冀州民心,獻於陛下第五百六十九章 刀尖上跳舞第一四五九章 背叛與信任第一五三零章 範梵志的果斷第三百八十七章 以退爲進第一四三五章 煙火第九百五十三章 除夕第一九二一章 怎麼變成朕帶孩子了?第二百七十八章 明主第一二五四章 萬事開頭難第二零九零章 浴血雁門第二零八三章 某亦同往第一一九二章 化冰第一六八六章 打的就是精銳第一一九五章 是神舉不是神仙第一千五十三章 你說了算第四百五十九章 喋血渡口第一二三八章 自找麻煩第三十九章 逃避第二百一十二章 缸中酒第一五一三章 朱崖第六百三十八章 宣旨第一千零五章 牙疼的裴子烈第一三六五章 喋血宮門第一六二一章 殿試三題第一一一七章 雪舞第六百一十九章 獨木橋第二一九九章 不變的戰法第一二零一章 問計第一九七六章 巡營第二一三三章 題名序章 白袍第二一三四章 天子門生第一四四五章 北與東第一五九五章 路與河第八百章 要跑第二百八十七章 步履維艱第一千零五章 牙疼的裴子烈第一五八八章 目光當向北第六百九十三章 風景不殊第一八一七章 思想要變第一千八十六章 曹忠,可以麼?第三百四十八章 過三峽第四百五十二章 這陰沉沉的天第一七五三章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第五十六章 大營(加第一更)第三百零六章 霧中峽谷第一二九五章 叔父要小心此人第四百二十七章 重見顧野王第一一八六章 蕭氏的擔憂第二一五九章 橫渠四句第六百五十三章 徐陵需要的答案第二百九十二章 江流涌第二二四二章 吐谷渾來人第一二五二章 晨戲第六百二十三章 科技興國第一七九四章 交給你了第一九七零章 甲騎登場第一二七九章 天上掉餡餅第一百一十八章 字謎第一千八十七章 誰要去?第四百六十九章 要命的時間第一八八零章 一步慢,步步慢
第一七九九章 天助我大漢第一九七一章 打眼睛第一四五七章 幾個字的重量第一八一五章 卿乃大漢所需之人才第三百三十四章 巧合第六百六十九章 小隊伍第二百七十五章 鶯啼第九百七十九章 吾非劉玄德第二零五五章 戰還是和?第九百六十五章 該來的總會來第一八七三章 給辛永達唱一出好戲第五百零四章 滑稽而殘酷第一二八三章 在疏不在堵第二三六九章 一條鹹魚第一九零五章 達奚惎的掙扎第一千七十六章 違令者斬第九百八十章 收拾舊山河第一八九四章 女生外嚮第九百二十四章 密使第二十九章 虛實第一百七十六章 潑墨第二百五十九章 好男兒至此(下)第二二三二章 超前第一千三十三章 真正的抵抗者第一千五十七章 三省六部和太尉府第一百七十九章 京口第九百二十四章 密使第一四七八章 垂簾第五百七十七章 勝利第一五三四章 憂患意識第一一九五章 是神舉不是神仙第二一零六章 登銅雀第五百七十二章 血水第一八三七章 花錢如流水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吐屯第一六八一章 禁衛軍初戰第八百二十九章 持平第二零七六章 冀州民心,獻於陛下第五百六十九章 刀尖上跳舞第一四五九章 背叛與信任第一五三零章 範梵志的果斷第三百八十七章 以退爲進第一四三五章 煙火第九百五十三章 除夕第一九二一章 怎麼變成朕帶孩子了?第二百七十八章 明主第一二五四章 萬事開頭難第二零九零章 浴血雁門第二零八三章 某亦同往第一一九二章 化冰第一六八六章 打的就是精銳第一一九五章 是神舉不是神仙第一千五十三章 你說了算第四百五十九章 喋血渡口第一二三八章 自找麻煩第三十九章 逃避第二百一十二章 缸中酒第一五一三章 朱崖第六百三十八章 宣旨第一千零五章 牙疼的裴子烈第一三六五章 喋血宮門第一六二一章 殿試三題第一一一七章 雪舞第六百一十九章 獨木橋第二一九九章 不變的戰法第一二零一章 問計第一九七六章 巡營第二一三三章 題名序章 白袍第二一三四章 天子門生第一四四五章 北與東第一五九五章 路與河第八百章 要跑第二百八十七章 步履維艱第一千零五章 牙疼的裴子烈第一五八八章 目光當向北第六百九十三章 風景不殊第一八一七章 思想要變第一千八十六章 曹忠,可以麼?第三百四十八章 過三峽第四百五十二章 這陰沉沉的天第一七五三章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第五十六章 大營(加第一更)第三百零六章 霧中峽谷第一二九五章 叔父要小心此人第四百二十七章 重見顧野王第一一八六章 蕭氏的擔憂第二一五九章 橫渠四句第六百五十三章 徐陵需要的答案第二百九十二章 江流涌第二二四二章 吐谷渾來人第一二五二章 晨戲第六百二十三章 科技興國第一七九四章 交給你了第一九七零章 甲騎登場第一二七九章 天上掉餡餅第一百一十八章 字謎第一千八十七章 誰要去?第四百六十九章 要命的時間第一八八零章 一步慢,步步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