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八九章 幾代人的努力

搜腸刮肚的想要找到一個合適的名字。

“經世濟民?”

不行。

李藎忱並不打算拾人牙慧,更不打算讓歷史變得這麼詭異。

畢竟擁有這個名字的人還沒有出生,甚至他的父親現在都還是一個書院裡的學生。

李藎忱沉默片刻,沉聲說道:“便叫‘滄海’吧。”

樂昌有些驚訝,李滄海?

這倒是一個大氣的名字。

而且陛下起這個名字,喻義在哪裡?

滄海,茫茫大海,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的確是一個遙遠的存在。不過對於李藎忱來說,滄海,纔是大漢下一代人應該努力的目標。

李藎忱並不奢求着自己這一代人就能完成對北方草原和南方大海的征服,只要自己能夠帶着大漢向北走到草原上,他就已經心滿意足了,而繼續向南,則要交給下一代人了。

任何一個龐大帝國的出現,都不是隻是因爲一代人的努力。如果一個帝國和王朝的奮鬥全部都牽繫在一個人的身上,那麼最終其強大也不過是曇花一現,最有代表的當然就是亞歷山大的帝國,亞歷山大這一代人去世後,亞歷山大帝國也就灰飛煙滅。

同樣在東方也有大秦帝國這樣類似命運的王朝出現。

既然要避免二代而亡,那麼第一代、也往往是最雄才大略的那一代君主——當然諸如漢武帝、明成祖這樣的人物不算,要提前制定好未來的發展方向。比如歷史上從劉邦到文景兩代皇帝,漢朝向北解決匈奴、然後向西北發展的國策就已經初現雛形,之後深刻的影響了整個大漢帝國甚至整個華夏的歷史。

而唐代也是這樣,從李淵到李世民,唐代向北、向西發展的國策就已經定下來,之後唐高宗、武后以及唐玄宗,都是在遵循這樣的國策一步一步的帶着大唐走向全盛。

李藎忱有信心趁着自己尚且年輕,帶着大漢解決掉北方的敵人、並且開始向西北發展,但是他並不傾向於一路向西越過中亞,因爲作爲一個後世人,李藎忱很清楚在未來的前進征途上,大漢將會遇到怎樣的敵人,又將會面臨怎樣的困境。

西域,大漢不會放棄,但是西域以西,越過蔥嶺之後的中亞,李藎忱並不認爲大漢應該傾盡人力物力去征服,因爲冰河期的影響,中亞勢必將會更加荒涼以及乾旱少雨,這在玄奘的《大唐西域記》裡面就可見一斑,再加上西域還有反覆不定的昭武九姓、大小勃律以及註定會衰亡的波斯和崛起的大食,都意味着大漢到時候或是不得不以舉國之力放在保衛遠在天邊的土地上,或是不得不放棄幾代人的努力。

唐朝的經驗甚至是西域將士的血淚教訓,李藎忱打算好好地吸取。

幾代人的努力,不能荒廢在這個上面。

因此李藎忱認爲之後還是要向南。

向南去征服海洋。

華夏如果一直把注意力放在內陸上,那麼終究還會變成歷史上那個閉關鎖國的華夏,而只有先主動的去征服海洋,才能讓海洋爲自己帶來更多的利益。

海洋,對於這個時代的北方人來說,或許是有些陌生的概念,但是對於南方人來說、尤其是嶺南沿海的人來說,並不陌生。

李藎忱記得自己當初看過一篇文章,後世越南考古,曾經發現華夏漢代的器物,但是漢代之後的器物卻很少出現,但是華夏的史書上卻記載着從漢代到隋唐,嶺南和南洋的貿易卻從未停止。

這就足以說明在漢代的時候,人們沒有足夠的船隻以及對南洋上的航路並不瞭解,所以只能沿着海岸線前進,越南自然就是重要的停泊點。而隨着時間的推移,日南郡消失,後世的越南一帶不再是華夏的固有領土,因此華夏的商人們也開始尋求橫跨南洋,也就是後世的中國南海的航路,事實證明他們成功了。

也就是說實際上至少在南北朝時期,人們就已經有足夠的航海技術來橫渡南海,直接前往南洋,只不過這樣的造船技術和航海技術現在在嶺南也只是極少數人有,工部已經出面組織工匠,但是這一切當然也都需要時間。

不過這已經不足以妨礙李藎忱制定整個大漢未來幾代人的戰略。

因爲李藎忱自己還春秋鼎盛,的確有很多事情能夠在自己這一代人就先落實下去。

年輕就是資本。

李藎忱爲大漢未來幾代人制定的戰略,並不是向北或者向西,而是向南,向南去尋找屬於大漢的印度洋出海口。

雖然人類更習慣於腳踏實地,但是海洋卻是比陸地更優良的媒介,能夠讓人們更快速地抵達另一片土地,這主要還是因爲海洋佔據着這個地球上百分之七十的區域,更因爲海洋上的海浪和狂風終究還是有規律可循從而可以避開的,相比之下,陸地上的地理障礙,無論如何都沒有辦法克服,尤其是那些無邊無盡的荒漠和高山。

對於大漢來說,只有越過南中甚至越過吐蕃,繼續向南,佔領一直延伸到海洋的廣袤土地,形成中間高、四周低的疆域,才能真正確保東方的海洋和陸地上的一切都在大漢的統治範圍內。並且大漢如果真的走到了這一步,到時候也完全有資本從西域、吐蕃以及更南的天竺向西進攻,這樣大漢就不再是一支孤軍,而是全方位的向西進攻,上帝之鞭,或許將會在未來大漢的身上重演。

而要征服南方,就要征服南洋。

李藎忱給自己的兒子起這樣的名字,已經很明確的表明大漢未來要征服海洋,而他也相信,這個年紀小小就已經膽大包天的兒子,應該是有能力繼承自己的願望的。

至於是“滄海”不是“南洋”,這自然就有李藎忱更大的野心在其中。

南洋只是一部分,也不是不可以繼續向北征服北海、繼續向東將整個東洋島鏈都掌握在手中!

沈婺華和尉遲熾繁她們都在用“滄海”的新名字來叫皇長子。

而樂昌大概已經明白了李藎忱的意圖,尤其是想要通過這個名字表達出來的意圖,微笑着說道:“陛下之志,頗爲遠大。”

“好男兒在世,當然不能侷限於方寸之地。”

第四百四十六章 主將之選第一四一六章 不是讓時代改變自己第一九三二章 去掉繁文縟節第八百六十四章 最佳人選第六百四十九章 練兵第四百七十七章 李藎忱的野望第二二七零章 牽手第二二一零章 老成的請求第一七四四章 萬戶侯的誘惑力第一二三八章 自找麻煩第一五九五章 路與河第五百九十七章 可憐第六百五十九章 扯皮第一三三七章 戰局驟變第一三二四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九百四十六章 琉璃熠熠光第七百七十五章 自知之明第一八一四章 調動第二零八八章 他很鎮定第五百八十一章 傷心地第二一七五章 低級的錯誤第一四四八章 元樂尚的目的第五百八十七章 談判代表第一千六十三章 登基第一百七十二章 盛怒第一百四十章 心思第四百三十五章 燈下人如玉第二一二六章 流言既有,當細思量第三百一十章 解脫第一五二四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第一四六二章 可能會被打第六百二十六章 未來第一六六一章 中流第二百零八章 動手(第三更)第三百八十四章 人、錢、糧第二百九十五章 鎮定第二一四五章 杜齊想打自己一巴掌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招第一一一八章 一份子第一一九三章 醉生夢死第一八二零章 無事獻殷勤第一七九五章 僵持和發展第六百四十四章 難得的破綻第二百五十六章 起狂瀾第二零六四章 北岸對峙,壕溝之間第一千六十一章 樂昌和張麗華第二三四三章 豬鼻子插大蔥第一八二五章 錢莊的問題第四百三十五章 燈下人如玉第五百六十五章 君臣第二一二五章 教子無方,臣妾有罪第一千一十三章 江州之變第一二五四章 萬事開頭難第一五八七章 佛系的二老第一六四零章 戰爭爆發第二二九四章 契丹的堅強後盾第一九二四章 爾是何等官職第一四九零章 天圓地方第一五一七章 象林第三百四十四章 兵發第五百六十五章 君臣第七百四十一章 旗幟第五十六章 大營(加第一更)第二二六七章 周邊局勢第一四五九章 背叛與信任第八十七章 借書第三十九章 逃避第一四三九章 老將軍的謝幕之戰第一七四二章 不同的百姓第二百七十六章 密報第五百零四章 滑稽而殘酷第一三零零章 本末倒置第七百零三章 必須要做第五百三十五章 蜀郡捷報第一九零零章 玉壁城第二三六三章 趔趄第五百八十九章 風口浪尖第二二七三章 財政補貼第一七七九章 大漢的家底第六百二十七章 庭前花落第一四一四章 父女相見第一五六八章 藥房第四百七十二章 孫家門第五百二十七章 天亮了第九百七十六章 血與火第一千三十八章 留後路第一三六三章 天無絕人之路第一百九十二章 巴陵第一四五四章 顧左右而言“他”第一六二六章 朕要解釋第三百一十七章 有情無情第三百五十七章 巴人八部第一六一八章殿試題目第一七七七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一一六九章 定北之策第一二一七章 入門三考第二三五零章 上天第八百一十四章 請命第一三三一章 困獸猶鬥第二二一九章 怎麼入城?
第四百四十六章 主將之選第一四一六章 不是讓時代改變自己第一九三二章 去掉繁文縟節第八百六十四章 最佳人選第六百四十九章 練兵第四百七十七章 李藎忱的野望第二二七零章 牽手第二二一零章 老成的請求第一七四四章 萬戶侯的誘惑力第一二三八章 自找麻煩第一五九五章 路與河第五百九十七章 可憐第六百五十九章 扯皮第一三三七章 戰局驟變第一三二四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九百四十六章 琉璃熠熠光第七百七十五章 自知之明第一八一四章 調動第二零八八章 他很鎮定第五百八十一章 傷心地第二一七五章 低級的錯誤第一四四八章 元樂尚的目的第五百八十七章 談判代表第一千六十三章 登基第一百七十二章 盛怒第一百四十章 心思第四百三十五章 燈下人如玉第二一二六章 流言既有,當細思量第三百一十章 解脫第一五二四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第一四六二章 可能會被打第六百二十六章 未來第一六六一章 中流第二百零八章 動手(第三更)第三百八十四章 人、錢、糧第二百九十五章 鎮定第二一四五章 杜齊想打自己一巴掌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招第一一一八章 一份子第一一九三章 醉生夢死第一八二零章 無事獻殷勤第一七九五章 僵持和發展第六百四十四章 難得的破綻第二百五十六章 起狂瀾第二零六四章 北岸對峙,壕溝之間第一千六十一章 樂昌和張麗華第二三四三章 豬鼻子插大蔥第一八二五章 錢莊的問題第四百三十五章 燈下人如玉第五百六十五章 君臣第二一二五章 教子無方,臣妾有罪第一千一十三章 江州之變第一二五四章 萬事開頭難第一五八七章 佛系的二老第一六四零章 戰爭爆發第二二九四章 契丹的堅強後盾第一九二四章 爾是何等官職第一四九零章 天圓地方第一五一七章 象林第三百四十四章 兵發第五百六十五章 君臣第七百四十一章 旗幟第五十六章 大營(加第一更)第二二六七章 周邊局勢第一四五九章 背叛與信任第八十七章 借書第三十九章 逃避第一四三九章 老將軍的謝幕之戰第一七四二章 不同的百姓第二百七十六章 密報第五百零四章 滑稽而殘酷第一三零零章 本末倒置第七百零三章 必須要做第五百三十五章 蜀郡捷報第一九零零章 玉壁城第二三六三章 趔趄第五百八十九章 風口浪尖第二二七三章 財政補貼第一七七九章 大漢的家底第六百二十七章 庭前花落第一四一四章 父女相見第一五六八章 藥房第四百七十二章 孫家門第五百二十七章 天亮了第九百七十六章 血與火第一千三十八章 留後路第一三六三章 天無絕人之路第一百九十二章 巴陵第一四五四章 顧左右而言“他”第一六二六章 朕要解釋第三百一十七章 有情無情第三百五十七章 巴人八部第一六一八章殿試題目第一七七七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一一六九章 定北之策第一二一七章 入門三考第二三五零章 上天第八百一十四章 請命第一三三一章 困獸猶鬥第二二一九章 怎麼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