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二六章 流言既有,當細思量

李藎忱一把抓住樂昌的手。

冰涼。

“胡思亂想什麼!”李藎忱無奈說道,“這些話是你聽誰說的?”

樂昌低聲說道:“宮中雖未傳遍,但臣妾已經聽聞風聲。”

李藎忱頓時豎起眉毛,徑直回首:“來人!”

袁大舍急忙上前,恭敬向陛下行禮。跟隨過兩代皇帝,他當然能夠感受到陛下此時的憤怒。

“查!朕倒要看看這些流言蜚語從何而來,竟擾人清靜!”李藎忱冷聲說道。

“陛下,不可!”樂昌急忙說道,“不過是一些奴婢私下相傳罷了,如此怕要惹得惶恐!”

“皇后身爲後宮之主,焉能坐看他人胡言亂語!朕平生所不喜,便是別人議論我家家事,朕之心思,豈是他人能揣摩謠傳的?!”李藎忱喝道,“若是皇后不想查,則朕讓白袍、讓羽林騎來查!”

袁大舍打了一個激靈,當即高聲應諾:“奴才遵旨!”

別鬧了,陛下要是讓白袍和羽林騎入後宮來查這種事,天下會如何看皇室尚且兩說,至少自己這個後宮內侍總管是幹到頭了,任何人都不可能再留着這麼一個廢物坐在這個位置上。因此袁大舍即使是清楚陛下更多的其實只是說說而已,家醜不可外揚,李藎忱不至於閒得無聊了要讓那麼多外人都知道發生了什麼。

但是袁大舍纔不能去賭這個呢,畢竟當今聖上和他之前曾經服侍過的任何一位皇帝都有所不同,誰知道這位會不會突發奇想,轉眼還真的把羽林騎和白袍調入宮中了。

樂昌開口想要說什麼,不過李藎忱對着他做了一個搖頭的意思,樂昌也只能看着袁大舍轉身離去。

而李藎忱牽着她的手轉過屏風,樂昌方纔忍不住低聲說道:“陛下,這樣恐怕會惹得宮中上下對陛下多有恐懼猜忌,臣妾當年在陳宮之中,多曾見到今日場景,最後······”

陳宣帝陳頊那可是出了名的生性多疑,其後宮又妃嬪衆多,自然爲了爭寵往往有很多流言蜚語,最終傳到陳頊那裡,往往就是一陣腥風血雨,宮中上下,相互之間人人猜忌,誰都不敢彼此信任。正是因爲這種生活給年幼的樂昌留下了深深的心理陰影,所以在後宮治理上,她也往往不會刻意製造後宮中的緊張氣氛。

只不過樂昌的這點擔憂自然是不可能直接在大庭廣衆之下表明出來的,不然豈不是要讓衆人知道皇后內心實際上是軟弱的。所以也只能在閨房之中方纔低聲說出。

李藎忱搖頭說道:“樂兒你身爲皇后,執掌後宮,現在又統籌內府,對內府要求嚴格、公私分明,對後宮這些人自然也應該如此。今日朕在大殿之上並沒有明確表明不會冊立滄海爲太子,結果話是如何傳到後宮就已經完全變了樣子,樂兒你也要想一想。”

李藎忱在大殿上只是說立儲的事要容後再議,可是沒有說當場回絕的意思,這些傢伙是怎麼傳成現在這個樣子的,到底是無意之間的口口相傳出現了偏差,還是說有心人在幕後操控,以想擾亂視聽?立儲乃是國家大事,讓人如此謠傳就已經足夠過分,而假如還有人在背地裡操控,那麼他們這樣做的目的又是什麼?

陛下不喜歡皇長子的聲音被傳到外面之後,世人又會如何想、文武百官又會如何想?最後又是誰會拿到好處?

細細思考,這件事本身可能很簡單,也可能一點兒都不簡單。

因此李藎忱這一次說什麼也得要查,查清楚到底是怎麼回事,不然的話有這麼一次,誰知道會不會還有下一次?這一次自己或許能夠跟樂昌解釋清楚,化解她的心結,可是下一次呢?

一次又一次,皇后的懷疑和心結都會被解開麼?最後不就導致皇后和陛下相互之間的懷疑和不信任越來越多麼?

李藎忱可不希望再過幾年或者幾十年,等自己年老的時候,後宮之內相互猜忌攻訐、人人自危。

所以他這一次必須要給這些人一個教訓。

朕和皇后雖然一向仁慈,但是絕對不是真的心慈手軟、可以放任任何人隨意施爲和影響的。

樂昌秀眉微蹙,不由得着急說道:“陛下並非厭惡滄海方纔暫時不將其立爲太子,此言當真?”

李藎忱皺了皺眉,明擺這丫頭就沒有意識到自己這句話的關鍵點在哪裡。很明顯樂昌一直放心不下的還是皇長子。

樂昌眼巴巴的看着李藎忱,此時大漢的皇后更像是一個做錯了事的孩子、一個渴望自己的孩子能夠獲得丈夫喜歡的母親。

李藎忱俯身在她額頭上吻了一下,正色說道:“朕從來沒有想過不立滄海爲太子。只是今日大殿之上,禮部請立太子,可是隻是江總一人所請,這算何事?當由都官尚書並六部、太尉府和御史臺聯名上奏,方能體現太子冊立之服衆,不然的話冊立太子難道只是禮部一家一戶之事麼?”

樂昌頓時怔住了,這還真的是她還有操作此事的陳叔慎等人之前都沒有考量到的。冊立太子,越快越好,自然能夠讓他們安心,也讓朝野之間安心,但是話說回來,禮部隨便說了一句,陛下就決定把皇長子變成太子,那是不是就意味着哪一天禮部隨便再說一句,太子就又變成了皇長子?

雖然冊立太子和陛下登基不一樣,三請三讓屬實是太麻煩了,走這個過場沒必要,但是至少也得是文武百官一起上奏,向陛下表明冊立太子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要表明自己對於這位大漢儲君的擁戴和支持纔可以,如此方能夠告訴天下,皇長子的確是有才有德、能夠通過衆多文武的考覈而成爲大漢未來的君主。

“陛下,此事確實是臣妾考慮不周。”樂昌釋懷。

“你倒是先招供了。”李藎忱忍不住笑道。

樂昌呀了一聲,才意識到自己已經承認今日請冊太子之事背後的確有她的身影在。不然的話,這又有什麼輪得到樂昌考慮的。剛纔她心情一放鬆,自然也就沒有想那麼多。

“對······對不起啊。”樂昌低聲說道。

這件事的確是自己擅作主張了,按理說應該和李藎忱先商量纔是。

第二一四六章 從制定者到維護者第二一零六章 登銅雀第二一零零章 城門洞開,漢騎入城第二一九二章 他是將,不是兵第九百三十七章 掃雪第一九六一章 南北相通,華夏一體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栽樹第一五二五章 磨合和融合第六百三十二章 不想隔岸觀火第二一一四章 大周覆滅,天下一統第二零七五章 避嫌第一千四十七章 南方局勢第十四章 審訊第一五九一章 中原決戰方案第八十章 款待第一九四四章 龍門書院山長的人選第三百五十二章 敵襲第一八九六章 叫罵第一百五十章 月色第一六八九章 有結束,有開始第一五七二章 背後的百姓第一五九七章 但願人長久第二三零四章 宗教第九百三十六章 良宵總是短第四十四章 不留第一六三六章 戰爭的前奏第五百零七章 驚人的消息第一百二十二章 正有此意第一一五零章 正當時第一千五十八章 給個“關公”拜番外一·都中知我劉文靜第一六一七章 爭功第一五三七章 佯攻變主攻第五十二章 生天第二二零零章 身手矯健第九百五十六章 最大的諷刺第一千七十一章 鬱林動亂第二三三六章 天道昭昭第一一八六章 蕭氏的擔憂第一七零一章 捷報頻傳第九百零九章 去西北的人選第十三章 優勢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帳第六百三十一章 不要出兵第二三一五章 但願有生之年第五百零二章 破膽第三百一十一章 黃雀在後第一八七六章 匯合白袍,夜襲之計第四百一十八章 還算有良心第二一三七章 你來我往,針鋒相對第一七九二章 糾結第二一五二章 地上和地下第一百一十二章 面君第二百三十九章 勢均力敵第一千三十九章 混賬第二零二一章 囚徒心理第九百五十三章 除夕第七百三十六章 每個男兒的夢想第一六一九章 不可空談第二二一三章 防禦薄如紙第五十七章 恩人之後第六百一十章 潤物細無聲第一千一十二章 沉重的車輪第一一一五章 三重奏第二一三一章 龍門書院的新學生第四百二十三章 定合州第二二六四章 插翅難逃第八百五十八章 尉遲家的禮物第一千三十二章 建康在望第七百六十一章 善於將將第二三六一章 產業定位不準確第一二三四章 暴殄天物第一八九七章 孰不可忍第六百二十五章 制衡的難處第一五一七章 象林第一四九八章 鎮定自若的巡撫第一一三七章 這是各取所需第一百五十三章 上鉤第一一九零章 選秀第八百七十二章 來者不善第二二四五章 牛刀小試第一七七一章 尉遲老夫人的信第一五三六章 各司其職第一三一七章 有榜樣的宇文亮父子第一八二零章 無事獻殷勤第二百八十七章 步履維艱第一七九六章 金墉城破第一七六六章 勢如破竹第二百二十一章 北城第三百五十九章 戰如風第一千零九章 靈前第一五七零章 增進姊妹感情第一百九十章 合適人選第一二八五章 倒黴蛋宇文溫第一百四十一章 如蓮第一百零八章 建康府第八百六十八章 蜀中變化第二百章 公安第二一四六章 從制定者到維護者第一二五二章 晨戲
第二一四六章 從制定者到維護者第二一零六章 登銅雀第二一零零章 城門洞開,漢騎入城第二一九二章 他是將,不是兵第九百三十七章 掃雪第一九六一章 南北相通,華夏一體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栽樹第一五二五章 磨合和融合第六百三十二章 不想隔岸觀火第二一一四章 大周覆滅,天下一統第二零七五章 避嫌第一千四十七章 南方局勢第十四章 審訊第一五九一章 中原決戰方案第八十章 款待第一九四四章 龍門書院山長的人選第三百五十二章 敵襲第一八九六章 叫罵第一百五十章 月色第一六八九章 有結束,有開始第一五七二章 背後的百姓第一五九七章 但願人長久第二三零四章 宗教第九百三十六章 良宵總是短第四十四章 不留第一六三六章 戰爭的前奏第五百零七章 驚人的消息第一百二十二章 正有此意第一一五零章 正當時第一千五十八章 給個“關公”拜番外一·都中知我劉文靜第一六一七章 爭功第一五三七章 佯攻變主攻第五十二章 生天第二二零零章 身手矯健第九百五十六章 最大的諷刺第一千七十一章 鬱林動亂第二三三六章 天道昭昭第一一八六章 蕭氏的擔憂第一七零一章 捷報頻傳第九百零九章 去西北的人選第十三章 優勢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帳第六百三十一章 不要出兵第二三一五章 但願有生之年第五百零二章 破膽第三百一十一章 黃雀在後第一八七六章 匯合白袍,夜襲之計第四百一十八章 還算有良心第二一三七章 你來我往,針鋒相對第一七九二章 糾結第二一五二章 地上和地下第一百一十二章 面君第二百三十九章 勢均力敵第一千三十九章 混賬第二零二一章 囚徒心理第九百五十三章 除夕第七百三十六章 每個男兒的夢想第一六一九章 不可空談第二二一三章 防禦薄如紙第五十七章 恩人之後第六百一十章 潤物細無聲第一千一十二章 沉重的車輪第一一一五章 三重奏第二一三一章 龍門書院的新學生第四百二十三章 定合州第二二六四章 插翅難逃第八百五十八章 尉遲家的禮物第一千三十二章 建康在望第七百六十一章 善於將將第二三六一章 產業定位不準確第一二三四章 暴殄天物第一八九七章 孰不可忍第六百二十五章 制衡的難處第一五一七章 象林第一四九八章 鎮定自若的巡撫第一一三七章 這是各取所需第一百五十三章 上鉤第一一九零章 選秀第八百七十二章 來者不善第二二四五章 牛刀小試第一七七一章 尉遲老夫人的信第一五三六章 各司其職第一三一七章 有榜樣的宇文亮父子第一八二零章 無事獻殷勤第二百八十七章 步履維艱第一七九六章 金墉城破第一七六六章 勢如破竹第二百二十一章 北城第三百五十九章 戰如風第一千零九章 靈前第一五七零章 增進姊妹感情第一百九十章 合適人選第一二八五章 倒黴蛋宇文溫第一百四十一章 如蓮第一百零八章 建康府第八百六十八章 蜀中變化第二百章 公安第二一四六章 從制定者到維護者第一二五二章 晨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