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六三章 趔趄

內府的崛起終究代表着女性和皇權聯起手來對外廷造成足夠的壓力。

世上最穩定的結構是三角形,這是工部在去年就已經經過無數試驗之後提出來的觀點,並且已經寫入了不少書院的教材。

而當今聖上最擅長的,顯然也是制衡。

三角形顯然最穩固。

所以李藎忱一直作爲三角形的一個角,牽引着南北、文武,以及現在的內府和外廷。

但是和南北官員、文武官員之間的對立不同,內府是李藎忱憑空製造出來的。

內府掌控的實際上就是後世所謂的第三產業,而外廷掌控着第一和第二產業。

李藎忱想要刺激經濟的發展,當然就需要刺激第二和第三產業的發展,工業的發展現在不需要過多的刺激,自己就在按部就班的往前走。

但是第三產業這裡,終究還是差了點。

陛下現在等於是動用皇權,把皇權加在內府身上,形成皇權和內府同時與外廷的對抗。

沈君高認爲陛下這樣有點兒冒險了。

畢竟不是所有的外廷官員都是一心要反對內府的強大,甚至於直接去和皇權作對的。

至少禮部不會,農部不會,這兩個尚書一個是陛下最忠實的擁(舔)躉(狗),另一個更是天子門生。

軍方肯定也不會有意見,對於他們來說,跟着李藎忱走,顯然要比和那些文官們爭爭吵吵來得輕鬆得多,反正陛下已經勾勒出來一個龐大的藍圖,世界之大,本來就超乎想象,所以以後大漢無論想要征服什麼地方,都不可能離得開軍方。

軍方沒有什麼好擔心的。

跟着陛下,那麼就永遠有功勳。

實際上真正會反對陛下如此擡高內府的,是剩下的幾個部門,甚至工部和商部這些李藎忱一手扶持起來的部門都很有可能在其中。

因爲內府的崛起實際上也是在搶奪工部和商部,尤其是商部的一些任務。這些酒樓啊,茶樓啊,按理說都應該屬於商業發展纔對。

不過現在內府和商部之間廣泛的展開合作,對於這些處於雙方工作交叉範圍內的對象,基本上都是以內府爲主,商部爲輔。商部至少還是參與其中的。

商人重利,商部官吏們和商賈們打交道時日多了,多多少少的也都沾染了一些這種風氣。他們顯然很清楚,自己是不可能和龐大的內府抗衡的,而且內府也並沒有把手伸出服務業,進入到商部所管轄的其餘區域內,比如錢莊等等的意思。

甚至內府本身還是各個錢莊的大客戶,不少錢莊可都和本地內府有廣泛的合作。

因此真的讓商部去和內府作對,這些已經被朝中官員冠上“奸商”名號的傢伙們肯定不會去做。

而工部又是一羣只會搞研究的科研瘋子,同樣指望不上。

因此朝堂上對內府反對聲音最大的官員,基本上都出自於陳叔慎的戶部、沈君高的刑部以及袁承家的吏部,最多再加上原本就遊離於各方之外、自成一體的御史臺。

在沈君高看來,這個陣容顯然並不夠強大。

而且這些官員基本上都出身江南,他們又不能過於抱團,這樣只會引起陛下的反感。

你們江南官員是要造反麼?

更何況現在坐在皇后位置上,主持內府事務的是誰?

是樂昌殿下啊。

出身江南的官員,本來就把樂昌看作他們在後宮之中的依仗,誰願意去和樂昌殿下作對?

因此沈君高覺得陛下如此刻意的給內府站臺,有點小題大做。

甚至一旦陛下用力過猛,內府緊跟着崛起的話,那這天下,到底還是不是外廷各部負責的?

豈不是天下大事都落在了後宮女子的手中?

這麼多活,三宮六院七十二妃都幹不完吧?

額,重點不是陛下有多少老婆,而是別說後宮不得干政了,這後宮直接就攝政了吧?

旁邊的陳叔慎亦是若有所思。

沈君高一邊和他向前迎接聖駕,一邊低聲說道:“是否要勸上一勸?”

所謂“聞絃歌而知雅意”,有些話不需要明說,沈君高相信陳叔慎久在這個位置上,一聽應該就能聽出來。

內府發展過快,又何嘗不是在給戶部造成壓力?

畢竟內府現在還能自己解決財政來源,但是隨着陛下剛剛提出的所謂的降低醫療費用等等想法付諸實際,內府是不可能獨自支撐起來這麼龐大的開支的,終歸戶部需要出手,畢竟醫院和書院之類,外廷也有擔起來責任不是?

所以讓陛下、也讓內府慢一慢,對外廷來說自然是好事,對於陛下,或許也不是什麼壞事。

陳叔慎怔了一下,低聲說道:“這······這如何勸?我等只是外臣······”

沈君高翻了翻白眼,不至於。

咱們兩個若是外臣的話,那其餘和陛下非親非故的臣子們還算什麼?尤其是你這根正苗紅的國舅爺,可是實打實的內臣。

“你我若是不能相勸,那何人才能相勸?”沈君高沉聲說道。

陳叔慎登時露出糾結神色:“這······”

接着,他頓了頓腳:“陛下後宮事宜,是陛下之喜好,我等還是少說爲妙。”

似乎想到了被自家阿姊罵的唯唯諾諾的場景,陳叔慎甚至還縮了縮脖子。

還不等沈君高說什麼,陳叔慎怪異的看了他一眼,最後還是下定決心勸道:

“後宮妃嬪,各有事宜,此時跟在陛下身邊的這兩位,雖然都非南方出身,但是畢竟也都有內府的官職在身,並無問題。我們若是言說此事,恐怕並沒有多少可切入之處。畢竟現在無論南北,都是漢臣、皆爲漢土······”

陳叔慎的大道理還沒有說完,就頓住了。

因爲他看見沈君高一個趔趄,險些撲倒在地上。

“沈公!”陳叔慎趕忙攙扶。

沈君高伸手輕輕按住胸口,剛纔有一口氣差點兒沒有提上來。

敢情某擔心的是內府會不會做大,反過來威脅到外廷,而你在擔心的是你家姊姊和妹妹沒有跟在陛下的身邊,是不是失寵了?

搞笑呢?

這是一個朝廷重臣應該有的想法麼?

陳叔慎不明就裡。

沈君高突然間有些恍惚。

他想起來了剛纔陳叔慎所說。

至今天下,無論南北,皆是漢人。

第一一四一章 初擔重任第一九零零章 玉壁城第一七二零章 不能製造內部矛盾第二零五八章 條件第九百三十七章 掃雪第五百三十一章 憑險而守第十二章 接槍第五百八十四章 在朝廷心中第二一四七章 房彥謙第八百二十九章 持平第一二四零章 掂量掂量第一七一三章 又是桃林塞(章節上傳錯誤,補償加更一章)第四百三十五章 燈下人如玉第二三二九章 海晏河清,天下太平第九百七十六章 血與火第七百五十七章 山南第一八九七章 孰不可忍第六百二十九章 佳人心思第一八一二章 可用第一千六十五章 紙上得來終成真第一千四十一章 談判籌碼第一四零八章 誤會,都是誤會第二百五十三章 一石二鳥第一四五八章 每個人都在努力第九百八十五章 沒有近戰第兩千零八章 宇文貢還不想死第二百五十章 答話第六百七十六章 風雨愈急第二三三八章 陳宣華:感覺綠綠的第二零一四章 破城不難,安民難第一二三一章 動脈第二百零八章 動手(第三更)第二二九一章 柔情萬種第二百二十二章 綾羅之下第一一一五章 三重奏第一千一十七章 嚴關第九百零四章 坐下來談談第一一零一章 吐屯背後第一六四九章 這打的什麼仗第七百七十九章 難纏的在後面第七百一十二章 拉鉤第二百七十八章 明主第一三五零章 不一樣的宮闈第一九一九章 樂昌的愛第一百六十七章 僵局第一六零零章 誰能同去第一一八九章 雷霆手段第一九九五章 獨孤永業會懷疑的第六十七章 強攻第一四一零章 陛下的願意和不願意第一六一九章 不可空談第一一三二章 心甘情願第一五零一章 求死不得第四百八十七章 置之死地第一三三二章 沒有都督的樣子第六百零九章 來信第六百二十二章 工坊第一一三六章 入洛陽第二一三二章 書院等級和女學第一二八一章 穩坐釣魚臺第二二四零章 汽車?火車?第三百零八章 叛徒第二零二六章 韓果常善,難兄難弟第一四八零章 刑部的態度第一八六四章 強權大漢與分權北周第二一七六章 鳴金第三十四章 荒村第二零七七章 願革除功名第一七五七章 克忠職守,大漢萬歲第五百零六章 傻丫頭第一八二零章 無事獻殷勤第五百四十章 巴人的擔心第一百一十八章 字謎第一三五九章 變得真快第一九六九章 君臨河內第六百九十四章 訪客第七章 求死第一三一六章 朋友嘛!第一四三三章 且戰且走第二三四二章 一碗水端平第六百六十八章 南中的現狀第五百四十三章 昏招第一三四八章 朕又不吃人第一六五一章 不對等戰爭第一百七十二章 盛怒呂梁之戰——隋唐盛世的濫觴第二一三九章 朕不過是向前看了一眼第六百章 畫中人第一二七一章 某相信某的士兵第二零八七章 鄴城在望第一三七九章 長安一片月第一七四一章 糧食,從四方而來第一二三八章 自找麻煩第一四三五章 煙火第二三六二章 親眼所見方爲真第六百八十六章 還有私事第一九三六章 海運的發展第一百七十六章 潑墨第二二九零章 五,五個?第八百七十七章 任務艱鉅
第一一四一章 初擔重任第一九零零章 玉壁城第一七二零章 不能製造內部矛盾第二零五八章 條件第九百三十七章 掃雪第五百三十一章 憑險而守第十二章 接槍第五百八十四章 在朝廷心中第二一四七章 房彥謙第八百二十九章 持平第一二四零章 掂量掂量第一七一三章 又是桃林塞(章節上傳錯誤,補償加更一章)第四百三十五章 燈下人如玉第二三二九章 海晏河清,天下太平第九百七十六章 血與火第七百五十七章 山南第一八九七章 孰不可忍第六百二十九章 佳人心思第一八一二章 可用第一千六十五章 紙上得來終成真第一千四十一章 談判籌碼第一四零八章 誤會,都是誤會第二百五十三章 一石二鳥第一四五八章 每個人都在努力第九百八十五章 沒有近戰第兩千零八章 宇文貢還不想死第二百五十章 答話第六百七十六章 風雨愈急第二三三八章 陳宣華:感覺綠綠的第二零一四章 破城不難,安民難第一二三一章 動脈第二百零八章 動手(第三更)第二二九一章 柔情萬種第二百二十二章 綾羅之下第一一一五章 三重奏第一千一十七章 嚴關第九百零四章 坐下來談談第一一零一章 吐屯背後第一六四九章 這打的什麼仗第七百七十九章 難纏的在後面第七百一十二章 拉鉤第二百七十八章 明主第一三五零章 不一樣的宮闈第一九一九章 樂昌的愛第一百六十七章 僵局第一六零零章 誰能同去第一一八九章 雷霆手段第一九九五章 獨孤永業會懷疑的第六十七章 強攻第一四一零章 陛下的願意和不願意第一六一九章 不可空談第一一三二章 心甘情願第一五零一章 求死不得第四百八十七章 置之死地第一三三二章 沒有都督的樣子第六百零九章 來信第六百二十二章 工坊第一一三六章 入洛陽第二一三二章 書院等級和女學第一二八一章 穩坐釣魚臺第二二四零章 汽車?火車?第三百零八章 叛徒第二零二六章 韓果常善,難兄難弟第一四八零章 刑部的態度第一八六四章 強權大漢與分權北周第二一七六章 鳴金第三十四章 荒村第二零七七章 願革除功名第一七五七章 克忠職守,大漢萬歲第五百零六章 傻丫頭第一八二零章 無事獻殷勤第五百四十章 巴人的擔心第一百一十八章 字謎第一三五九章 變得真快第一九六九章 君臨河內第六百九十四章 訪客第七章 求死第一三一六章 朋友嘛!第一四三三章 且戰且走第二三四二章 一碗水端平第六百六十八章 南中的現狀第五百四十三章 昏招第一三四八章 朕又不吃人第一六五一章 不對等戰爭第一百七十二章 盛怒呂梁之戰——隋唐盛世的濫觴第二一三九章 朕不過是向前看了一眼第六百章 畫中人第一二七一章 某相信某的士兵第二零八七章 鄴城在望第一三七九章 長安一片月第一七四一章 糧食,從四方而來第一二三八章 自找麻煩第一四三五章 煙火第二三六二章 親眼所見方爲真第六百八十六章 還有私事第一九三六章 海運的發展第一百七十六章 潑墨第二二九零章 五,五個?第八百七十七章 任務艱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