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巴陵

PS:想要在下個月上架,爲了在上架後的幾天有足夠的存稿,所以這幾天的更新可能會少一些,還請見諒

然而這一條關乎南朝安危的防線上,將領這個節點卻是一直控制在西樑的手中。

這也是爲什麼南陳一直將西樑視作眼中釘、肉中刺,只要西樑還存在一天,南陳就不得不在巴陵、湘州、宜都等地佈置重兵、節節佈防,以防敵人從江陵渡過大江,威懾南陳西部,甚至整個南陳腹地。

也正是因爲長期有大兵屯駐的原因,所以南陳在巴陵到岳陽一線都有修繕完整的營房屋舍,而且經過幾代的經營囤積,糧秣兵刃更是充足,否則九年之前吳明徹也不可能在內有叛亂之華皎、外有虎視之西樑北周的情況下,輕而易舉的取得一場場大捷。

因此雖然這一次出征算起來準備的日子也不過月餘,蕭摩訶卻並沒有對糧秣和兵刃等問題感到擔心。

巴陵大營雖然比不上京口,但是畢竟也是南陳國內數一數二的屯兵之處,近來原本的駐軍都調動到了宜都一線,由樊毅統一指揮,對江陵的側翼發動佯攻。

因此當蕭摩訶率領水師艦隊抵達的時候,整個巴陵大營都是空蕩蕩的。

“魯兄許久不見啊!”蕭摩訶微笑着衝着站在營寨外迎接的身影一拱手,“魯兄之闊達風采,真是不減當年!”

站在蕭摩訶前面的漢子身高八尺,長得魁梧異常,正是南陳平西將軍、郢州刺史魯廣達。看到蕭摩訶,魯廣達急忙上前一步,拱手說道:“左衛將軍前來,末將有失遠迎,還請左衛將軍恕罪。”

看着這個耿直的漢子,蕭摩訶不由得一笑:“魯兄客氣!你我既然曾並肩作戰,有袍澤情誼,此時兄弟相稱呼便是!”

“蕭兄此言,合末將心意!”果然如蕭摩訶所說,魯廣達還真是闊達之人,當下裡一拱手,還真的和蕭摩訶兄弟相稱,不過要讓他叫蕭摩訶一聲老弟,這膽量還是沒有的。

頓了一下,魯廣達笑着說道:“末將奉淳于將軍之令,率所部萬餘將士從郢州前來支援左衛將軍。貪得路程短,所以僥倖蕭兄之前趕到,以後咱們這麼多弟兄,就聽蕭兄吩咐了!”

聽到魯廣達這麼說,李藎忱等人都是怔了一下。雖然淳于量是作爲偏師主帥,但是他畢竟是和吳明徹併爲朝中碩果僅存的兩員大將,所以蕭摩訶也沒有指望能夠調動淳于量,只要淳于量能夠按照陳頊的旨意,老老實實的守住郢州就可以。

此時怎地這淳于量還主動將原本應該歸屬他調遣的郢州兵馬調動給蕭摩訶呢?

而魯廣達見包括蕭摩訶在內,臉上都有詫異神色,急忙解釋緣由。

原來有老將淳于量親自率軍坐鎮郢州,威懾襄陽的尉遲迥,所以身爲郢州刺史的魯廣達倒是變成了閒人。

淳于量征戰沙場多年,如何看不出來這一員猛將的憋屈,在加上蕭摩訶作爲主攻,麾下兵馬應該是多多益善,所以索性做個順水人情,乾脆讓他帶着本部兵馬南下前來巴陵,聽候蕭摩訶的調遣。

正好蕭摩訶多年未曾到這巴陵前線,對於這裡的情況頗爲生疏,而蕭摩訶身邊的將領,任忠等人也是一直追隨吳明徹在淮南,至於蕭世廉和裴子烈等子侄晚輩更是根本沒有來過此處,更不要說了解了。因此魯廣達此時過來,倒是解決了蕭摩訶這個麻煩,倒是頗有一種雪中送炭的感覺。

明白了此間的曲直,蕭摩訶微笑着點了點頭,而李藎忱、蕭世廉等人則神情各異。與其說這淳于量是性情中人,倒不如說他把整個官場看的清楚。既然現在是蕭摩訶得寵,那麼自然就沒有和蕭摩訶鬧彆扭的必要,這根本就是自找苦吃。

所以這個順水人情淳于量做得痛快,而且他也知道,蕭摩訶肯定不會白白欠着這個人情,更何況換句話說,蕭摩訶只要不爲難他,實際上就是給他面子了。

畢竟淳于量出馬坐鎮郢州,只是作爲起到威懾作用的偏師,真正上戰場的可能性很小,而淳于量身爲車騎將軍,對於功勳也沒有多少追求了——功勞再大,上面還有一個吳明徹壓着,除非吳明徹病退,否則他淳于量就是這樣了。

所以淳于量只求蕭摩訶不麻煩他,他自然也會好好的幫蕭摩訶守住郢州,大家井水不犯河水,最好不過。而往深處說,淳于量如此做,不過也就是爲了不參與到南陳朝中各黨派的鬥爭中罷了。

畢竟一旦他聽從蕭摩訶的調遣,少不了會落下個東宮的標記,而如果他不聽從,自然也跑不了是揚州刺史的人。所以這蕭摩訶的調遣不來,纔是最好的。

“還真是個會算計的老狐狸。”蕭世廉憤懣不平的低聲說道。

李藎忱微笑道:“世間衆生,皆有自保之手段,淳于將軍如此做,也不過是不想牽扯到這旋渦中罷了,對於我們來說,也不想看着這麼一個人物插足進來,所以這樣豈不是很好。”

蕭世廉皺了皺眉,終究沒有說什麼。原本以爲這一場大戰可以痛痛快快的殺上一場,誰曾想到這還沒有到戰場上,就已經被朝廷內外的勾心鬥角給影響到了。

“伯清何須掛懷這些,淳于老將軍有他的顧慮也在情理之中,現在他主動想要脫身事外,對我們也未嘗不是好事,”裴子烈正色說道,“咱們只需要好好的把我們需要做的做好便是。”

而前面魯廣達在和蕭摩訶寒暄幾句之後,也做了一個請的手勢,引蕭摩訶等人走入軍營。

一張巨大的輿圖懸掛在中軍大帳的一側,而魯廣達一邊側身讓開通往主將位置的道路,一邊鄭重說道:“這是九年前陛下親臨荊州前線時候着人繪製的輿圖,也是現在我們所有的最爲詳細的輿圖,末將剛纔已經在輿圖上對最新的敵我兵力調動做出了標記,將軍請過目。”

“哦?”蕭摩訶的腳步頓時停下來,並沒有着急走向那個屬於自己的位置,而他這個動作也讓魯廣達眼中一亮。

蕭摩訶並沒有注意到魯廣達的神情,徑直把目光投在那一張輿圖上。而裴子烈、李藎忱等人也隨之看過來。

這一份輿圖上的“御筆”兩個字以及微微泛黃的圖卷說明魯廣達所說不錯。九年前的輿圖此時此刻擺在所有人的面前。

這輿圖上用硃砂筆標註的西樑之地,是南陳九年前的遺憾,也是九年來的夢想。

第一六三二章 輿論之戰第一五三七章 佯攻變主攻第一九零六章 汾水水師登場第一八四八章 平靜之下第一四二七章 秋後的螞蚱第七百七十八章 城裡城外第一七四零章 宇文氏要拼命了第一四六四章 建康府外有田舍第三百零八章 叛徒第九百三十九章 看不懂的年輕人第四百四十七章 他非常人第八百五十二章 有死有活第二二二三章 歡迎來到武威第四百三十章 濮人之困第七百三十八章 恰恰相反第六百零五章 許善心的煩心事第二百二十二章 綾羅之下第一千四十四章 井軲轆在轉第一三七五章 長安城外第三百七十章 江南岸第一三四三章 沒完沒了第二百九十二章 江流涌第四百五十六章 米倉道中第一千五十五章 改土歸流第二零九一章 雁門關上,人心浮動第一九五一章 春水初生(新春快樂,加更一章)第一千三十八章 留後路第一一一零章 陣法變化第五百三十七章 背水呂梁之戰——隋唐盛世的濫觴第一八四零章 巴不得呢第一百四十八章 伏脈第一七九七章 激戰,兩城之間第四百六十一章 幾路敵人第九百四十一章 加班不一定有成效第二百二十章 缺口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迂迴戰術第六百一十九章 獨木橋第六百五十九章 扯皮第五百九十三章 各有打算第八百八十二章 不宜大動干戈第一七零六章 分歧第二一四二章 沒有捷徑可走第一七六五章 尉遲兄,某盡力了第七百七十四章 是個聰明人第一二七九章 天上掉餡餅第八百六十三章 襄陽守將第五百一十一章 陰陽差錯第六百八十九章 宮門外第二十八章 逃命第四百六十一章 幾路敵人第一四二一章 二十一條第六百二十九章 佳人心思第一三六七章 一屋之朕第二零二一章 囚徒心理第六百四十七章 臣以爲第七百一十九章 各憑本事第三百六十一章 援兵抵達第五百七十四章 廢物第七百九十二章 前進第一九零一章 韋圓成的表現第七百三十九章 離開的時候第二零八二章 佯攻晉陽,實攻雁門第一六二九章 杜淹的三條建議第三百二十九章 造化弄人第一五五八章 火炮的誕生第一三九零章 惺惺相惜第一百九十五章 將令第一六零三章 卿家一小步第一八二七章 端正心態第一九二八章 恩科第一一五九章 條約是拿來撕的第一五九零章 從山東到遼東第四百六十八章 消失的隔閡第二一二三章 裴子烈持節第二二零五章 吃東西是懲罰第六百五十五章 忽悠第二二五七章 被迫參與的決戰第三百零八章 叛徒第五百六十四章 想的簡單第五百一十八章 靜與動第五十八章 夕陽(加第二更)第一二二六章 外儒內法第五章 山路第三百一十七章 有情無情第一百八十八章 無人第二零八三章 某亦同往第一一六六章 童謠第三百九十三章 杏葉滿庭鶯亂啼第一千零五章 牙疼的裴子烈第一百五十七章 武藝第一千三十二章 建康在望第五百九十六章 議論洶洶第二一零九章 學習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第六百三十九章 倒是一個好機會第二一三七章 你來我往,針鋒相對第一六九零章 鄉兵,新兵第一八零五章 掌控輿論第一二六四章 權力的巔峰第一一九八章 新生
第一六三二章 輿論之戰第一五三七章 佯攻變主攻第一九零六章 汾水水師登場第一八四八章 平靜之下第一四二七章 秋後的螞蚱第七百七十八章 城裡城外第一七四零章 宇文氏要拼命了第一四六四章 建康府外有田舍第三百零八章 叛徒第九百三十九章 看不懂的年輕人第四百四十七章 他非常人第八百五十二章 有死有活第二二二三章 歡迎來到武威第四百三十章 濮人之困第七百三十八章 恰恰相反第六百零五章 許善心的煩心事第二百二十二章 綾羅之下第一千四十四章 井軲轆在轉第一三七五章 長安城外第三百七十章 江南岸第一三四三章 沒完沒了第二百九十二章 江流涌第四百五十六章 米倉道中第一千五十五章 改土歸流第二零九一章 雁門關上,人心浮動第一九五一章 春水初生(新春快樂,加更一章)第一千三十八章 留後路第一一一零章 陣法變化第五百三十七章 背水呂梁之戰——隋唐盛世的濫觴第一八四零章 巴不得呢第一百四十八章 伏脈第一七九七章 激戰,兩城之間第四百六十一章 幾路敵人第九百四十一章 加班不一定有成效第二百二十章 缺口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迂迴戰術第六百一十九章 獨木橋第六百五十九章 扯皮第五百九十三章 各有打算第八百八十二章 不宜大動干戈第一七零六章 分歧第二一四二章 沒有捷徑可走第一七六五章 尉遲兄,某盡力了第七百七十四章 是個聰明人第一二七九章 天上掉餡餅第八百六十三章 襄陽守將第五百一十一章 陰陽差錯第六百八十九章 宮門外第二十八章 逃命第四百六十一章 幾路敵人第一四二一章 二十一條第六百二十九章 佳人心思第一三六七章 一屋之朕第二零二一章 囚徒心理第六百四十七章 臣以爲第七百一十九章 各憑本事第三百六十一章 援兵抵達第五百七十四章 廢物第七百九十二章 前進第一九零一章 韋圓成的表現第七百三十九章 離開的時候第二零八二章 佯攻晉陽,實攻雁門第一六二九章 杜淹的三條建議第三百二十九章 造化弄人第一五五八章 火炮的誕生第一三九零章 惺惺相惜第一百九十五章 將令第一六零三章 卿家一小步第一八二七章 端正心態第一九二八章 恩科第一一五九章 條約是拿來撕的第一五九零章 從山東到遼東第四百六十八章 消失的隔閡第二一二三章 裴子烈持節第二二零五章 吃東西是懲罰第六百五十五章 忽悠第二二五七章 被迫參與的決戰第三百零八章 叛徒第五百六十四章 想的簡單第五百一十八章 靜與動第五十八章 夕陽(加第二更)第一二二六章 外儒內法第五章 山路第三百一十七章 有情無情第一百八十八章 無人第二零八三章 某亦同往第一一六六章 童謠第三百九十三章 杏葉滿庭鶯亂啼第一千零五章 牙疼的裴子烈第一百五十七章 武藝第一千三十二章 建康在望第五百九十六章 議論洶洶第二一零九章 學習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第六百三十九章 倒是一個好機會第二一三七章 你來我往,針鋒相對第一六九零章 鄉兵,新兵第一八零五章 掌控輿論第一二六四章 權力的巔峰第一一九八章 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