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九二章 戰爭開始的時間

一道道目光匯聚在輿圖上,所有人都盯着那個位置。

的確,洛陽,在這個時代是不折不扣的兵家必爭之地。

宇文憲守衛洛陽的心思非常明顯。

之前大漢入關中的時候,爲了防止漢軍調轉馬頭直接殺向自己,宇文憲親自坐鎮洛陽,甚至還調動國內絕大多數主力——這還包括王軌在淮北的部分軍隊——沿着大河南北兩岸展開,隨時準備應對從西向東殺向洛陽的敵人。

之後雖然宇文憲退回了鄴城,不過洛陽左近,屯駐的北周軍隊絕不在少數,更何況潼關到函穀關一帶還有尉遲迥的主力,作爲掩護洛陽的第一道屏障。

當初爲了拿下洛陽,北周付出了極其慘痛的代價和幾代人的努力,現在爲了守住洛陽,宇文憲必然也會不惜一切代價。

河南之地若是都丟掉了,北周將失去肥沃的土地不說,更重要的是北周將會丟掉中原。

在這個道義和正統被看的非常重要的時代,中原就象徵着正統,北周手裡還有中原,或許還能吸引到不少人才,但是如果連中原都丟掉了,那就會淪爲北方蠻夷,人才,尤其是漢人人才,誰還會去眼巴巴的投靠北周?

至於鮮卑自己的人才······

這麼多年的漢化,鮮卑人在骨子裡早就已經不再認爲自己是鮮卑人、是草原上金雕和蒼狼的後代了,在道義和正統上,他們的看法未必就和漢人有差別,更何況李藎忱對待鮮卑人並沒有想要趕盡殺絕的意思,甚至諸如長孫晟等人還頗得禮遇,因此丟掉中原之後的北周,甚至都未必能夠吸引的了鮮卑人才。

沒有人才,這也就沒有什麼好打的了。

所以不管是從什麼角度考慮,一旦大漢選擇洛陽作爲突破點,宇文憲絕對不會坐視不管。

洛陽,的確是目前來看最佳的和宇文憲決戰的地方,洛陽城池無疑是宇文憲肯定會全力把守的不說,洛陽城外北側有鼎鼎大名的邙山,南側則有伏牛山,而向西有函穀關和潼關,向東則有虎牢關,洛陽周圍稱得上山丘高低起伏、連綿不絕。

這些山丘拱衛着洛陽城池,只不過在漢軍眼中,這樣的本來應該是對守軍有利的地形,卻正好是發揮漢軍步卒的優勢而想辦法壓制鮮卑騎兵的絕佳之地。

在之前北周和北齊圍繞洛陽展開的連綿大戰之中,北周雖然有鮮卑騎兵之利,但是正是因爲受到洛陽城周圍地形的影響,反倒總是發揮不出來實際水平,導致北周軍隊幾次進攻洛陽城都悻悻而歸。

щшш ¸тт kǎn ¸CΟ

沒有想到這個曾經的漢魏都城,竟然會在這三百年亂世的最後時候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當初北周和北齊決勝負,就是在這洛陽城外拉開陣仗,如今大漢和北周決勝負,卻又要在這洛陽城下了。

曾經參與過北周進攻洛陽之戰的李詢,感慨萬千。而更多的出身南方的將領,則是幻想着那個雄踞在中原上的雄城,一個個躍躍欲試,洛陽城既然會成爲決戰之地,不知道誰又會是攻入洛陽城的首功?

既然大家都有機會,那說什麼也得爭上一爭!

“屆時我大軍分別從華陰、南陽和淮南三個方向發動進攻,”楊素沉聲說道,“另外北方河套的偏師也會隨機應變,最終目的便是逼迫尉遲迥從潼關經函穀關向洛陽以西撤退,逼迫王軌經淮北、許昌向洛陽以東撤退,同時引誘宇文憲帶領鮮卑騎兵南下支援,我大軍將合圍洛陽、與敵人決戰!”

衆將同時點頭。

既然是要決戰,那自然就是把越多的敵人引誘到這個決戰圈子裡最好,只有敵人的人數多、人數密集,大漢火炮和火槍的優勢才能儘可能的發揮出來。

當然了,也不用害怕宇文憲不會響應。

對於騎兵來說,想要發揮騎兵的主要作用,自然也是期望敵人的兵馬聚集的越多越好,這樣騎兵突擊才能發揮出來最大的連帶和製造混亂的作用,如果一大隊騎兵的對手只是數量和自己相差無幾的步卒,那出動騎兵就太浪費了。

之前南朝名將陳慶之之所以能夠憑藉七千白袍騎兵就把整個北方攪動的天翻地覆,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爲他對於騎兵戰術的瞭解和認識實在是太深了,每次都能在敵人聚集了大批兵馬想要阻攔他的時候,帶着麾下的騎兵從敵人笨拙的陣型中展露出來的縫隙裡直接向縱深穿插,最終就像“一石激起千層浪”,讓敵人自己先陷入混亂。

只要是懂得騎兵戰術的將領,肯定都期望能夠有敵人大隊的步卒出現在眼前,所以如果李藎忱給了宇文憲這個機會,宇文憲絕對不會輕易放棄,十有八九會帶着鮮卑騎兵主力南下,以求能夠使用自己手上的最後撒手鐗給予漢軍致命一擊。

頓了一下,楊素再一次看向李藎忱:“陛下,現在仍然難以確定的,就只剩下了時間。”

說一千,道一萬,歸根結底還是得李藎忱來確定到底什麼時候開始進攻,這樣現在一切的計劃纔有一個目標。

李藎忱微微頷首:“朕已經接到了工部的報告,把現在生產霹靂車的人手都抽調出來,一年之內肯定能夠生產出來滿足需求的火炮和相應的炮彈,至少一百門火炮應該是有的。”

大家都輕輕的鬆了一口氣,火炮的數量當然是多多益善,不過工部也沒有三頭六臂,人啊,還是要知足的。一百門火炮可不是一百門霹靂車,其能夠發揮的作用肯定要遠比霹靂車大。

真的如果有一百門火炮,就算裝備的不是具有爆炸性能的開花彈,而是單純的實心炮彈,也足夠敵人的騎兵以及城牆城防喝上一壺的!

“所以一年之後的開春,大河解凍之後,大漢三軍便準備北伐,”李藎忱果斷的說道,“屆時按照太尉府制定之計劃,各部務必奮勇爭先,或是聚殲敵人主力於洛陽城下,或是在海軍的幫助下強渡大河、和敵人決戰於鄴城,不管如何,留給我們能夠用來北伐的機會就這一次,朕希望三軍上下奮勇爭先,攻破鄴城、光復漢土。”

衆將同時起身,鄭重拱手:“臣等遵旨!”

第一三八七章 把長安融入大漢第二一五八章 祭壇上的五個牌位第一一二一章 吃醋的蕭湘第二零一九章 大漢天威,無不拜服第一三八五章 給尉遲迥的信第一六一五章 演練制度第一六七一章 援軍就在後第一七二二章 鳴金三聲第九百九十一章 北門第一五二零章 象林,風雨正急第一八六六章 這個長史很不錯第一八三九章 暖手第五百六十七章 戰溪谷第一六九一章 守望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雲涌第一八六一章 陛下,要不改日?第一六一二章 天下糧倉第一九四八章 徐陵和成都書院第一百四十六章 留意第三百零六章 霧中峽谷第九百八十六章 地位尷尬第四百一十三章 瀘州城上第六百六十七章 南方的來客第二零七零章 你們也太不靠譜了吧?第二百二十四章 鏖戰第四百一十二章 如風第二二六三章 唯一的活路第三百三十六章 陸之武第一八三九章 暖手第一一九五章 是神舉不是神仙第二零四三章 袍澤俱在,絕不言退第一七一五章 打臉,很疼的那種第二零三零章 世上安得雙全法第一四八八章 起名第一三六三章 天無絕人之路第二二六六章 平定河西第一百三十三章 暗子第一七零零章 單騎第七百五十八章 虛實不定第六百三十九章 倒是一個好機會第六百零六章 吏員第二三六零章 上山採蘼蕪第五百八十四章 在朝廷心中第九百七十章 戰武寧第一百四十六章 留意第一九五八章 國家未來,在陸也在海第四百二十章 你就是那個雞第一千三十七章 樓船瓜洲外第一八一八章 矛盾要讓陛下知道第二三六九章 一條鹹魚第五百二十四章 排山倒海第一六七一章 援軍就在後第五百七十五章 垂死掙扎第三百七十九章 竟全功第一七三九章 朕又不是豺狼虎豹第二三二五章 河西巡撫第一八七二章 關中男兒耐苦戰第一千二十八章 輪戰第一一二三章 回樂城第一三七三章 皆大歡喜第一九六八章 某尚未動,爾倒是先來第一七五七章 克忠職守,大漢萬歲第九百零五章 各有難處第一三七六章 收拾舊山河第一六九七章 命中註定的對決第二零七七章 願革除功名第三百五十四章 得手第一七八六章 放心,有拖後腿的第二二零五章 吃東西是懲罰第一七二零章 不能製造內部矛盾第一五零九章 煥新顏第一百四十七章 逼問第二二五零章 未晚第一七五五章 年輕的白袍第二一三四章 天子門生第五百零八章 孤城絕地第二二三一章 什麼樣的大漢第六百七十章 開拓的精神第一九四九章 猶記當年,石頭山上第一八九一章 禁衛軍,渡河!第九百零七章 做些什麼第三百五十三章 城門第五百零八章 孤城絕地第九百一十三章 歸漢中第五百零六章 傻丫頭第九十三章 逆風行第五百四十六章 無奈的周琛第一九四零章 耳聽爲虛,眼見爲實第四百一十二章 如風第一六四六章 戰還是降,都是開門紅第二零五四章 持節北方,比肩蘇武第一八一五章 卿乃大漢所需之人才第一二五六章 風雨長安第三百一十九章 子云槍第一四一五章 朕想要潼關第一九四二章 步雲樓第二二四一章 其實已到尾聲第八百三十六章 名正言順第三百八十章 共同的目標第一五四六章 百步的路
第一三八七章 把長安融入大漢第二一五八章 祭壇上的五個牌位第一一二一章 吃醋的蕭湘第二零一九章 大漢天威,無不拜服第一三八五章 給尉遲迥的信第一六一五章 演練制度第一六七一章 援軍就在後第一七二二章 鳴金三聲第九百九十一章 北門第一五二零章 象林,風雨正急第一八六六章 這個長史很不錯第一八三九章 暖手第五百六十七章 戰溪谷第一六九一章 守望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雲涌第一八六一章 陛下,要不改日?第一六一二章 天下糧倉第一九四八章 徐陵和成都書院第一百四十六章 留意第三百零六章 霧中峽谷第九百八十六章 地位尷尬第四百一十三章 瀘州城上第六百六十七章 南方的來客第二零七零章 你們也太不靠譜了吧?第二百二十四章 鏖戰第四百一十二章 如風第二二六三章 唯一的活路第三百三十六章 陸之武第一八三九章 暖手第一一九五章 是神舉不是神仙第二零四三章 袍澤俱在,絕不言退第一七一五章 打臉,很疼的那種第二零三零章 世上安得雙全法第一四八八章 起名第一三六三章 天無絕人之路第二二六六章 平定河西第一百三十三章 暗子第一七零零章 單騎第七百五十八章 虛實不定第六百三十九章 倒是一個好機會第六百零六章 吏員第二三六零章 上山採蘼蕪第五百八十四章 在朝廷心中第九百七十章 戰武寧第一百四十六章 留意第一九五八章 國家未來,在陸也在海第四百二十章 你就是那個雞第一千三十七章 樓船瓜洲外第一八一八章 矛盾要讓陛下知道第二三六九章 一條鹹魚第五百二十四章 排山倒海第一六七一章 援軍就在後第五百七十五章 垂死掙扎第三百七十九章 竟全功第一七三九章 朕又不是豺狼虎豹第二三二五章 河西巡撫第一八七二章 關中男兒耐苦戰第一千二十八章 輪戰第一一二三章 回樂城第一三七三章 皆大歡喜第一九六八章 某尚未動,爾倒是先來第一七五七章 克忠職守,大漢萬歲第九百零五章 各有難處第一三七六章 收拾舊山河第一六九七章 命中註定的對決第二零七七章 願革除功名第三百五十四章 得手第一七八六章 放心,有拖後腿的第二二零五章 吃東西是懲罰第一七二零章 不能製造內部矛盾第一五零九章 煥新顏第一百四十七章 逼問第二二五零章 未晚第一七五五章 年輕的白袍第二一三四章 天子門生第五百零八章 孤城絕地第二二三一章 什麼樣的大漢第六百七十章 開拓的精神第一九四九章 猶記當年,石頭山上第一八九一章 禁衛軍,渡河!第九百零七章 做些什麼第三百五十三章 城門第五百零八章 孤城絕地第九百一十三章 歸漢中第五百零六章 傻丫頭第九十三章 逆風行第五百四十六章 無奈的周琛第一九四零章 耳聽爲虛,眼見爲實第四百一十二章 如風第一六四六章 戰還是降,都是開門紅第二零五四章 持節北方,比肩蘇武第一八一五章 卿乃大漢所需之人才第一二五六章 風雨長安第三百一十九章 子云槍第一四一五章 朕想要潼關第一九四二章 步雲樓第二二四一章 其實已到尾聲第八百三十六章 名正言順第三百八十章 共同的目標第一五四六章 百步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