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八六章 放心,有拖後腿的

不過傷兵們都自發的來排隊了,看護士們自然也能夠騰出手幫着抽血。很快隊伍有條不紊的變成兩隊、三隊······

李藎忱走到隊伍的末尾,看到了楊素。

這傢伙來獻血也不消停,還在和幾名太尉府屬官低聲交談着什麼。見到李藎忱,楊素急忙行禮:“參見陛下!”

李藎忱微微頷首:“說什麼呢?”

“回陛下,剛剛收到的戰報,敵人援軍從開封渡河,但是已經被東路揚武軍擊退,”楊素急忙說道,“不過臣竊以爲敵人不會善罷甘休,洛陽戰事恐有波折。”

“有波折纔是正常的,朕可不指望着能夠這麼輕鬆就拿下洛陽,畢竟有鄴城在後方,洛陽縱然是被包圍了也不能說是一座孤城。”李藎忱說道。

就是因爲擔心宇文憲會大舉南下、孤擲一注,所以李藎忱纔會主張優先進攻洛陽而不是掃蕩洛陽周圍。否則時間怕是不夠大漢拿下洛陽城,到時候雙方在城外決戰的話,對於勞師遠征的大漢來說並不是什麼好事。

“不過着急的應該是宇文憲,恐怕周人朝內不着急的人可還多着呢。”李藎忱又補充了一句,“所以我們大可以放心,有人幫我們拖宇文憲的後腿呢。”

楊素細細琢磨這一句話,不由得微微頷首。

現在來看,宇文憲顯然也已經坐不住了,但是等宇文憲從鄴城趕過來,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李藎忱可不認爲宇文憲會跑得那麼快。倒不是因爲北周騎兵的移動速度不怎麼樣,而是因爲現在北周朝野上下的掣肘太多了。

甚至已經出現了針對現在的戰事而和南方大漢劃大河而治的聲音。尤其是隨着北周在各個戰場上一次又一次的失利,這樣的聲音甚囂塵上,尤其是北方的那些世家們,對於這個計劃很是支持。

劃河而治,這說明什麼,說明北周的地盤將會被侷限在大河以北和以東的地方,換句話說,整個北周的生死存亡都將建立在河東和冀州這一片土地上,而北方世家,諸如聞喜裴氏、清河崔氏等等,可不就是這一片土地的主人麼。

對於這些北方世家們來說,直接歸降大漢顯然並不是什麼好的選擇,李藎忱對世家的態度非常明確,誰有膽量挑戰現在大漢已經建立起來的科舉制度,那就是死路一條,你有本事起兵反抗也可以啊,下場應該不會比會稽留氏好到哪裡去,現在大漢的南疆開發正需要人呢,李藎忱巴不得有不自量力的世家“自告奮勇”。

因此他們更傾向於和大漢保持這種若即若離的關係,你在你的大河以南怎麼折騰都可以,我們守着我們的大河以北安生過日子,咱們最好是井水不犯河水,我們惹不起你,也不想招惹你。

尤其是將北周的土地限制在大河以北,北周更將會是世家的天下。

就算是宇文氏等等出身的將領有意見,有世家們卡着錢糧甚至整個國家的民生大計,他們就算是有再多的意見,也只能憋在肚子裡。

所以對於宇文憲出兵南下的決策,這些世家的態度很明顯。

反對,還是反對!

有這功夫,還不如和大漢好好談一談呢。

當然了他們不會說的那麼自私,只是咬死了現在北周軍隊根本不可能是擁有新式火器的大漢的對手,且看看王軌、尉遲迥,那都是天下數一數二的名將,都是得到先帝認可的,可是結果呢,誰不是一敗塗地?所以現在帶着軍隊南下有什麼用,去送死麼?

與其這樣,還不如在河北虛張聲勢,做出來一番北周不是那麼好惹的態度,然後抓緊和大漢和談,爭取到編練新軍以求反攻的機會。

就算是你們這些宗室覺得外姓的將領沒有用心死戰,趙王宇文招現在怎麼樣,還有宇文達又如何,這些不都是陛下的親弟弟麼,不也打不過?

世家擡出來這些名將甚至是先帝宇文邕,的確讓積極求戰的陳王宇文純等人無話可說,他們除非有能耐上戰場和漢軍較量較量,否則就沒有辦法證明這些文官說的有錯,可是現在他們又因爲沒法上戰場所以根本就沒有辦法證明這一點,這根本就陷入了一個死循環。

隨着北周朝廷上扯皮的時間越來越長,最後的結果必然是北周軍隊在河北坐山觀虎鬥——雖然這斗的兩隻老虎之中有一隻是自己人——最終隨着河南之地全部丟棄,宇文憲就算是有通天的本領也只能接受世家們提出來的意見。

世家在拖後腿上的本事那是衆所周知的,因此李藎忱並不擔心宇文憲真的會大張聲勢的南下。鄴城一帶的北周軍隊應該還有近十萬,如果他們真的打算南下支援洛陽的話,那麼單單憑藉現在剛剛抵達陳留和開封的揚武軍前鋒,怎麼可能這麼輕鬆的擊退敵人?最多隻是地方上試探性派出來的一些軍隊罷了。

甚至還有可能是世家故意派出來的,就是要告訴那些着急上火的軍方將領,你們看看,對方已經嚴陣以待,我們連河都渡不過去,又何談支援洛陽。

根據北方白袍傳來的情報,已經在地方守備以及所有錢糧調動上形成壟斷的北方時間,不見得就幹不出來這樣的事情。

“取締世家,廣納寒士,的確是陛下之英明決定,不然今日之大漢可能還徘徊在兩淮不知進退。”楊素忍不住感慨一聲。

這些世家的自私自利顯然已經到了一定程度,對於他們來說寧肯丟掉地盤,也不能讓軍方或者其餘地方來的家族搶走屬於自己的權力。

畢竟地盤丟了就丟了,還沒有丟到自己家族所在的地方就沒有什麼事,可是其他家族或者軍方卻是很可能會直接搶奪他們的利益和地盤。這是萬萬不可以的。

李藎忱笑了笑,世家是阻礙南北統一的毒瘤,這是李藎忱作爲後來者看得最清楚的地方,而這個時代的人往往因爲事事都已經和世家聯繫到一起,甚至世家就是他們的天,所以他們就算是能夠看清楚這一點也沒有什麼辦法,或是缺少勇氣,或是根本沒有和世家相抗衡的本錢。

第八百七十六章 亂世的主題第一四六七章 長安事略第一千一十八章 孤臣第二一四零章 也不是好欺負的主兒第二一三九章 朕不過是向前看了一眼第一三二八章 白鹿原上的風第五百零八章 孤城絕地第一八九四章 女生外嚮第二三一八章 西南有國名吐蕃第一五二六章 小姑娘長大了第二零七九章 立足遼東第三百一十五章 火第一四八七章 震懾宵小第二三一零章 陛下未戰先慫第一千一十六章 年輕第八百九十三章 街亭第一三八八章 摳門的陛下第七百九十七章 淳于家的底蘊第五百九十一章 屏退左右第七百零三章 必須要做第一三四三章 沒完沒了第一七二二章 鳴金三聲第二零五四章 持節北方,比肩蘇武第一三三一章 困獸猶鬥第一五四七章 能堅持多久?第二百六十七章 自盡第一千八十三章 祁山風起第一五三三章 平亂的好辦法第一千一十一章 血色建康府第一千二十三章 兩路進軍第四百七十二章 孫家門呂梁之戰——隋唐盛世的濫觴第一四零四章 里程碑第一一六七章 長處和短板第七百二十一章 牽手第一五四一章 我們海軍就是要搶功勞第一二零零章 華夏的文藝復興第五百八十九章 風口浪尖第一七八六章 放心,有拖後腿的第五十四章 篝火第二二一二章 渡口慘案第一二四零章 掂量掂量第八百五十六章 亂世中的百姓第七百一十五章 紅裳第六百八十一章 入城第九百三十七章 掃雪第一百三十二章 輸得起第三百九十二章 安置方法第一八七六章 匯合白袍,夜襲之計第二二九九章 接皇后下班第四百零八章 清晨第二三二二章 陛下的多重考慮第一二九七章 他想要的和平第六百八十一章 入城第四百二十八章 弄潮兒第一百五十三章 上鉤第二百九十二章 江流涌第八百一十一章 間隙第三百六十四章 更進一步第三百七十七章 滅敵中途第七百九十章 兩敗俱傷第一一五零章 正當時第二百三十一章 爲什麼是某第一七三零章 打斷了脊樑第二二零六章 有人知道答案第一千六十四章 大朝第一八七七章 剎那猶疑第四百九十三章 心有惴惴第一五二一章 林邑貴族的末日第三百六十七章 亂分寸第二三一八章 西南有國名吐蕃第一八五二章 驚回首第一六五三章 一面旗,一腔血第五百一十八章 靜與動第一一四零章 溫水煮青蛙第五百三十九章 做個示範第七百零三章 必須要做第三百零三章 看在後輩面子上第一千二十三章 兩路進軍第一二四五章 從江南到塞北第二二一零章 老成的請求第九百四十八章 真實的訓練第九百二十二章 風入松間颯颯寒第一百八十章 軍營第二零五零章 此間誠意,貴使放心第九百五十一章 溫水煮青蛙第六百零六章 吏員第一四七六章 冬風正冷第一三八一章 楊素的八卦之心第二一四八章 御史臺的都不好惹第二百一十三章 搶灘第八百八十七章 暗藏的刀第二三三六章 天道昭昭第二百二十章 缺口第三百八十三章 投靠第八百三十四章 破樊城第三百九十八章 李藎忱和陸騰第四百九十四章 來不及第一六三一章 搶人第二一三八章 潛移默化,由緩至極
第八百七十六章 亂世的主題第一四六七章 長安事略第一千一十八章 孤臣第二一四零章 也不是好欺負的主兒第二一三九章 朕不過是向前看了一眼第一三二八章 白鹿原上的風第五百零八章 孤城絕地第一八九四章 女生外嚮第二三一八章 西南有國名吐蕃第一五二六章 小姑娘長大了第二零七九章 立足遼東第三百一十五章 火第一四八七章 震懾宵小第二三一零章 陛下未戰先慫第一千一十六章 年輕第八百九十三章 街亭第一三八八章 摳門的陛下第七百九十七章 淳于家的底蘊第五百九十一章 屏退左右第七百零三章 必須要做第一三四三章 沒完沒了第一七二二章 鳴金三聲第二零五四章 持節北方,比肩蘇武第一三三一章 困獸猶鬥第一五四七章 能堅持多久?第二百六十七章 自盡第一千八十三章 祁山風起第一五三三章 平亂的好辦法第一千一十一章 血色建康府第一千二十三章 兩路進軍第四百七十二章 孫家門呂梁之戰——隋唐盛世的濫觴第一四零四章 里程碑第一一六七章 長處和短板第七百二十一章 牽手第一五四一章 我們海軍就是要搶功勞第一二零零章 華夏的文藝復興第五百八十九章 風口浪尖第一七八六章 放心,有拖後腿的第五十四章 篝火第二二一二章 渡口慘案第一二四零章 掂量掂量第八百五十六章 亂世中的百姓第七百一十五章 紅裳第六百八十一章 入城第九百三十七章 掃雪第一百三十二章 輸得起第三百九十二章 安置方法第一八七六章 匯合白袍,夜襲之計第二二九九章 接皇后下班第四百零八章 清晨第二三二二章 陛下的多重考慮第一二九七章 他想要的和平第六百八十一章 入城第四百二十八章 弄潮兒第一百五十三章 上鉤第二百九十二章 江流涌第八百一十一章 間隙第三百六十四章 更進一步第三百七十七章 滅敵中途第七百九十章 兩敗俱傷第一一五零章 正當時第二百三十一章 爲什麼是某第一七三零章 打斷了脊樑第二二零六章 有人知道答案第一千六十四章 大朝第一八七七章 剎那猶疑第四百九十三章 心有惴惴第一五二一章 林邑貴族的末日第三百六十七章 亂分寸第二三一八章 西南有國名吐蕃第一八五二章 驚回首第一六五三章 一面旗,一腔血第五百一十八章 靜與動第一一四零章 溫水煮青蛙第五百三十九章 做個示範第七百零三章 必須要做第三百零三章 看在後輩面子上第一千二十三章 兩路進軍第一二四五章 從江南到塞北第二二一零章 老成的請求第九百四十八章 真實的訓練第九百二十二章 風入松間颯颯寒第一百八十章 軍營第二零五零章 此間誠意,貴使放心第九百五十一章 溫水煮青蛙第六百零六章 吏員第一四七六章 冬風正冷第一三八一章 楊素的八卦之心第二一四八章 御史臺的都不好惹第二百一十三章 搶灘第八百八十七章 暗藏的刀第二三三六章 天道昭昭第二百二十章 缺口第三百八十三章 投靠第八百三十四章 破樊城第三百九十八章 李藎忱和陸騰第四百九十四章 來不及第一六三一章 搶人第二一三八章 潛移默化,由緩至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