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三二章 輿論之戰

隨着韋孝寬和李穆等人留在長安,大多數的關中家族也都穩下心來,所以這一場人才的交鋒,或者說是對楊堅政治遺產的分割,實際上還是李藎忱佔了優勢,不過宇文憲也並非一無所得。

之後雙方圍繞着北方世家,也曾經幾度交手。

可惜主持聞喜裴氏的裴矩團結清河崔氏等家族,像是個滑不溜秋的泥鰍,兩處逢源,誰都不得罪,所以這一場針對北方人才歸屬的戰鬥,實際上到現在也沒有分出來個高低。

不過對此李藎忱倒是並不着急,等到漢軍主力北上跨過淮水和大河之後,這些北方世家會如何選擇,已經不需要再多考慮。當初李藎忱入關中的時候,韋孝寬和李穆等人不也選擇倒向了大漢麼?

畢竟對於這些大世家們來說,根基就在北方,就在固定的這個地方,一旦根基之地完全落入敵人的手中,那自己實際上也沒有什麼選擇了,當初華夏衣冠南渡的時候,有正統在,而且是衆多家族烏泱泱的一起走。

可是現在不一樣,北方的世家經過連年戰亂,也已經星散,早就不可能和當初衣冠南渡的時候一樣抱團了,而且衣冠南渡那是簇擁着華夏正統向南走,可是現在如果讓這些家族跟着鮮卑人一起向北走,這不等於自己做出來背棄祖宗的事情麼?

這種給自己的家族抹黑的事情,裴矩等人絕對不會做。

如今的大漢,已經不存在什麼所謂的真正的世家,隨着科舉考試的進行,實際上世家的立命之本都已經被連根拔起,世家已經演變成了如果沒有人奮起的話只會一代代衰落下去的貴族,等到幾代人之後這個家族就會煙消雲散。

因此李藎忱並不會大張旗鼓的再接納北方世家進入到大漢的體系之中,你想保持世家在朝堂上超然的地位,那是不可能的,所能做的也不過就是和南方的世家一樣,最終把整個家族融入大漢的社會當中,世家便不再是世家了。

或許也是出於這方面的顧慮,雖然現在南強北弱的局勢非常明顯,再加上南方的確佔據了道德上的優勢,但是聞喜裴氏和清河崔氏等家族還在掂量和觀望。

李藎忱想要吸納的人才,主要還是中原腹地的寒門人才,而不是這些豪門望族。豪門望族最後會自己根據天下大勢做出選擇的,而那些寒門人才如果一時不查的話,反倒是有可能從自己的手心之中溜走。中原大地,終究是神州腹心,人傑地靈之處,李藎忱當然不希望會有那麼幾個驚才絕豔的人才被北周利用。

所以大漢現在還是要加大對人才的優待力度,這樣才能儘可能的吸引更多的人才來到大漢。

“同時白袍務必要做好人才的甄別工作,朕需要的是有心爲復興華夏衣冠而努力的人,絕對不是宇文憲的奸細。”李藎忱的目光又看向陳禹。

“臣遵旨。”一向在朝議上不會多說話的陳禹急忙起身。

陳禹也已經有一段時間在朝堂上露面了,這位一向溫文爾雅的中年男子站起來,在座的羣臣也都下意識的打了一個哆嗦。

溫文爾雅那都是表面的,誰不知道這是位不折不扣的活閻羅?

好在他的那些駭人心脾的手段,都是用在了敵人的手中。

而李藎忱徑直說道:“另外年初就要開戰,爲何而戰,因何而戰,太尉府和白袍也要儘快拿出來一個章程。”

“還定中原,乃是天理道義,是偏安江東的華夏衣冠三百年之夙願。”楊素急忙說道。要說開戰的理由,這個理由從道義上就已經非常的完美。

李藎忱微微頷首,他當然知道自己北伐的話不會缺少大義,這樣的大義口號三百年來歷朝歷代屢試不爽,但是現在大漢面臨的局面和歷史上南朝任何一個朝代面臨的局面又有所不同。

鮮卑,應該算是北方少數民族融入漢族的典型。李藎忱猶然記得後世曾經有的一個笑話:

漢人問鮮卑人,你是誰啊?鮮卑人對漢人說,我要征服你。漢人不置可否,你可以試一試。百年之後,漢人問鮮卑人,你是誰啊?鮮卑人對漢人說,我是漢人。

相比於早年進入中原的五胡,鮮卑絕對是融入華夏文化體系之中最好的一個族羣,這也就使得中原和北方淪落胡塵時日頗久的北方世家有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因此投靠鮮卑的人如過江之鯽,否則北魏也不可能這麼快收攏人心,成爲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統一北方的王朝。

正是因爲北地漢人已經對漢化的鮮卑人有了一定的認同感,所以他們是承認鮮卑人是繼承了華夏正統的。

因此所謂的北伐大義,對於這些北地漢人來說,不一定就管用。尤其是諸如河北這些地方,淪落胡塵數百年,這一代人已經完全是出生在北魏和北齊治理之下的了,對於北方王朝的認同讓他們對於北伐大義自然是不屑一顧,否則當初也不會叱責南方人是“島夷”。

我們纔是華夏正統,你們這些偏安江東的傢伙不過就像是島上的蠻夷一樣。

好在這些年北周朝堂進行鮮卑化,形成一股逆流,方纔讓北方的士族和漢人有所警醒。

把持國政的鮮卑人意識到了漢人不見得就會靠譜,而漢人也意識到了這幫鮮卑人不見得就真的已經從血統和法理上認爲自己已經是華夏的一份子了,且聽聽那些完全念不順的名字,那是一個華夏漢人應該有的名字麼?

這一股鮮卑化的逆流在歷史上因爲楊堅的崛起戛然而止,成爲了一場不折不扣的鬧劇,鮮卑族最後還是徹底融入了漢族,消散在歷史長河之中。

可是在這個時代,宇文憲跑到了鄴城,鮮卑化雖然已經被打斷,但是之前進行的改名、種族劃分等等,並沒有完全被取締掉,畢竟宇文憲現在還是打着清君側、悼先皇的旗號,鮮卑化那是先皇宇文邕時期頒發下來的政策,宇文憲當然不好直接否認掉,那豈不是等於明擺着說自己的兄長不對麼?

正是因爲鮮卑化政策的存在,至少現在在和北方的輿論之戰以及道義制高點的搶奪上,大漢還是有那麼一些優勢的。

第九百八十章 收拾舊山河第二零九六章 孤軍轉戰,將軍乃人傑第一千三十四章 新白袍第一一二五章 楊堅的應對第五百七十七章 勝利第五百零七章 驚人的消息第一三五三章 關中的土地第二零二四章 回馬灘頭,激戰不休第一三七八章 奏章沒有陛下跑得快第一九七五章 羽林騎威武第一一六七章 長處和短板第一七八五章 炎黃的血第一四三七章 不能厚此薄彼第八百八十四章 王昆的猶豫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變第一二四三章 來之不易第一二二六章 外儒內法第二三六四章 和而不同第一百八十三章 制勝第一九五一章 春水初生(新春快樂,加更一章)第二三零零章 內府的橄欖枝第八百六十三章 襄陽守將第二一三六章 大佬們的沉默第五百六十四章 想的簡單第四百三十一章 條件第一七二三章 天要亡我?第九百三十四章 來自荊州的試探第七十四章 相送第一七九六章 金墉城破第一二四四章 又是一年春好處第二零九七章 天下將定,萬里無塵第六十八章 裴子烈第一百四十章 心思第一九一七章 你想擰朕,還找藉口?第一七四八章 嵩山月第一七五七章 克忠職守,大漢萬歲第九百二十二章 風入松間颯颯寒第四百二十章 你就是那個雞第六百八十四章 有請第一二四六章 蕭蕭淮上第一五三五章 橫山要道第一八二六章 小管家第九百零五章 各有難處第兩千章 西北風第二一零二章 聒噪,又沒問你!第二一七六章 鳴金第二二三五章 陛下給我買的第一九七一章 打眼睛第二一四一章 不是你和我們,是我們第三十九章 逃避第一九一一章 兩個撿便宜的人第一百六十三章 畫卷第一四九七章 吳郡的人,出列第二零七九章 立足遼東第二一四七章 房彥謙第一百九十三章 敵我第一九一四章 不要一驚一乍第四百六十章 陷陣第二零二三章 楊素打算拉一把第一一六九章 定北之策第二零七六章 冀州民心,獻於陛下第八百八十九章 無準備的仗第一二一八章 陛下給了希望第一千二十章 冷血第一六四四章 漢軍騎兵的突進第一六七七章 進英烈堂,咱們不一起第一四四八章 元樂尚的目的第二三五零章 上天第一九六四章 戰爭,近在咫尺第一一六五章 總要改變什麼第一六八七章 四面合圍第二三三九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一百四十七章 逼問第二百零六章 默契(第一更)第七百零七章 大婚流程第六百一十一章 時也,命也!第一百一十八章 字謎第一一八七章 忍無可忍第二百二十七章 自稱我第四百三十九章 這是國戰第一千七十九章 寸步不讓第七百七十四章 是個聰明人第一一二八章 各有妙招第八百三十章 稍顯既逝的笑容第一五九六章 把天下收入囊中第一九九六章 海岸線第五百二十八章 進還是退第八百六十章 搓背第一九一一章 兩個撿便宜的人第九百五十二章 家事即國事第一六六七章 朕與你們同在第一九八八章 這不是田忌賽馬第二百七十二章 江陵夏日第一八三八章 勞逸結合第四百三十三章 一起扛着第一二零一章 問計第一三五四章 蕭世廉戰楊堅第一五一二章 登陸地點第一一三零章 知足第二百九十五章 鎮定
第九百八十章 收拾舊山河第二零九六章 孤軍轉戰,將軍乃人傑第一千三十四章 新白袍第一一二五章 楊堅的應對第五百七十七章 勝利第五百零七章 驚人的消息第一三五三章 關中的土地第二零二四章 回馬灘頭,激戰不休第一三七八章 奏章沒有陛下跑得快第一九七五章 羽林騎威武第一一六七章 長處和短板第一七八五章 炎黃的血第一四三七章 不能厚此薄彼第八百八十四章 王昆的猶豫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變第一二四三章 來之不易第一二二六章 外儒內法第二三六四章 和而不同第一百八十三章 制勝第一九五一章 春水初生(新春快樂,加更一章)第二三零零章 內府的橄欖枝第八百六十三章 襄陽守將第二一三六章 大佬們的沉默第五百六十四章 想的簡單第四百三十一章 條件第一七二三章 天要亡我?第九百三十四章 來自荊州的試探第七十四章 相送第一七九六章 金墉城破第一二四四章 又是一年春好處第二零九七章 天下將定,萬里無塵第六十八章 裴子烈第一百四十章 心思第一九一七章 你想擰朕,還找藉口?第一七四八章 嵩山月第一七五七章 克忠職守,大漢萬歲第九百二十二章 風入松間颯颯寒第四百二十章 你就是那個雞第六百八十四章 有請第一二四六章 蕭蕭淮上第一五三五章 橫山要道第一八二六章 小管家第九百零五章 各有難處第兩千章 西北風第二一零二章 聒噪,又沒問你!第二一七六章 鳴金第二二三五章 陛下給我買的第一九七一章 打眼睛第二一四一章 不是你和我們,是我們第三十九章 逃避第一九一一章 兩個撿便宜的人第一百六十三章 畫卷第一四九七章 吳郡的人,出列第二零七九章 立足遼東第二一四七章 房彥謙第一百九十三章 敵我第一九一四章 不要一驚一乍第四百六十章 陷陣第二零二三章 楊素打算拉一把第一一六九章 定北之策第二零七六章 冀州民心,獻於陛下第八百八十九章 無準備的仗第一二一八章 陛下給了希望第一千二十章 冷血第一六四四章 漢軍騎兵的突進第一六七七章 進英烈堂,咱們不一起第一四四八章 元樂尚的目的第二三五零章 上天第一九六四章 戰爭,近在咫尺第一一六五章 總要改變什麼第一六八七章 四面合圍第二三三九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一百四十七章 逼問第二百零六章 默契(第一更)第七百零七章 大婚流程第六百一十一章 時也,命也!第一百一十八章 字謎第一一八七章 忍無可忍第二百二十七章 自稱我第四百三十九章 這是國戰第一千七十九章 寸步不讓第七百七十四章 是個聰明人第一一二八章 各有妙招第八百三十章 稍顯既逝的笑容第一五九六章 把天下收入囊中第一九九六章 海岸線第五百二十八章 進還是退第八百六十章 搓背第一九一一章 兩個撿便宜的人第九百五十二章 家事即國事第一六六七章 朕與你們同在第一九八八章 這不是田忌賽馬第二百七十二章 江陵夏日第一八三八章 勞逸結合第四百三十三章 一起扛着第一二零一章 問計第一三五四章 蕭世廉戰楊堅第一五一二章 登陸地點第一一三零章 知足第二百九十五章 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