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二三章 楊素打算拉一把

鎮林軍作爲前鋒,配合水師一起作戰,儘快將戰線突破到魯班橋這一鼠雀谷中段的要衝之地。

這是現在楊素能夠拿出的最沒有異議的方案。

河東諸軍中,禁衛軍本身就在邵州,現在已經通過齊子嶺和揚武軍周芃部匯合,周芃和禁衛軍的淳于岑共同率軍從沁水北上,因此河東諸軍只剩下鎮林軍、鞏漢軍和鷹揚軍,當然還不能忘了汾水水師。

鷹揚軍的人數本來就不多,之前搶渡風陵,又飛奪蒲州,已經立下了大功,此時自然不好再和其他袍澤爭奪功勞。一來黃玩也不傻,自家人本來就少,再拼命爭功,那鎮林軍和鞏漢軍又會怎麼想?二來之後的戰事還多着呢,鷹揚軍自然也不能在現在就把兵馬都消耗的七七八八了。

至於鞏漢軍,本來就以新兵爲主,當然不會和鎮林軍搶。

打頭陣這種事,幹好了是功勞,幹不好可就有罪過了,鞏漢軍這些新兵蛋子,就算是他們要上陣,楊素也不會同意的。

等到衆將離去之後,楊素看着帳中唯一留下的李詢,不等他說話,李詢就先開口說道:“處道,是不是太着急了一些?鼠雀股不管怎麼說也是險要之地,各軍將士用命,拿下鼠雀股也只是早晚問題,固然兵貴神速,但是假如沁水那邊出了什麼問題或者我們因爲過於着急而中了圈套,有可能得不償失啊。”

楊素的命令歸根結底就是一個字——“快”,無論陸師還是水師,都要儘快發動進攻,拿下鼠雀谷,這讓李詢多少有些擔心。

就怕欲速而不達啊。

楊素沉聲說道:“陛下已經率軍北上抵達白溝水,越過白溝水就是鄴城,我們這邊必須要抓緊了,不然的話宇文憲有可能從鄴城越過太行再逃往晉陽,若是陛下已經攻破鄴城,而我們這邊卻還被困在鼠雀谷,又何如交代?到時候陛下或許不會說什麼,但是少不了會有人跳出來指指點點。”

李詢嘆了一口氣。

軍事永遠是不可能獨立於政治而存在的。鷹揚軍也好,鎮林軍和鞏漢軍也罷,雖然軍中的將領來自於天南地北,但是士卒多數都是出自關中,換句話說,現在楊素所率領的整個河東大軍,包括從原來渭水水師改編而來的汾水水師在內,幾乎都是從關中走出來的,因此實際上他們和平城的韓擒虎部一起,共同代表着北方將門。

相比之下,陳智深率領的中路兵馬和吳惠覺率領的東路兵馬,就是南方將門的勢力範圍。

現在朝廷內部商議的頭等大事自然是北伐,其次就是遷都。遷都洛陽已然成爲定論,只是時間早晚,不過南方的文武雖然默認了這個事實,但是並不代表他們就能夠對北方的文武生出什麼額外的好感,甚至他們不介意給佔了便宜的這些北方人找找茬。

在這種情況下,河東漢軍若是進兵太慢,肯定會被人指摘,到時候就算是陛下聖明,知道他們的難處,也很有可能迫於輿論壓力必須要委屈他們一下。

“但是如果我們表現的太搶眼了,是否也有所不妥?”李詢又忍不住壓低聲音問道。

楊素瞥了他一眼,不由得一笑。

“很好笑嗎?”李詢挑了挑眉,有些無辜。

“現在正是各軍爭鋒的時候,我軍一路北上攻城略地,固然順利,但是敢問將軍,可能斬首萬餘,可曾攻破險要?”楊素反問。

李詢一時訥訥。

而楊素笑道:“所以你這個問題很好笑啊。”

李詢頓時也不知道說什麼好。

楊素說的沒錯,他們這一路北上,實際上非常順利,各地州府基本都是望風而降,而常善和韓果這兩個傢伙也不想在平原上和漢軍過多糾纏,在前面一路撒歡兒的跑,他們就算是銜尾追擊也沒有什麼斬獲,相比於拿下齊子嶺的蕭世略所部、拿下河內的禁衛軍和拿下汲郡的陳智深所部來說,屬實是差得遠了。

李詢擔心的是自己這邊會不會功高震主,卻沒有意識到漢軍各部北伐之後立下的功勞,沒有一個少的,自己要是再不加把勁的話,到時候論功行賞很有可能連名字都不配被寫在功勞簿上。

“你平時也是這麼和別人說話的?”李詢勉強擠出來一句話,帶着不滿的意思。好好說話也就算了,你這不是明擺着嘲諷某麼?

楊素看了他一眼,徑直去翻閱公文:“這樣說你好理解。”

李詢一甩袖子,轉身走了。

這傢伙,就差直接說自己傻了。

而楊素微微擡頭,看着他的背影,不由得一笑。

多年來,李詢雖然轉戰南北、立下赫赫戰功,但是楊素能夠明顯地感覺到,李詢依舊還是沒有從自己降將的身份之中走出來,所以他有時候過於謹慎,很有可能會白白錯過很多機會。

現在是三百年來最後的亂世征伐了,大家都在拼了命的搶奪功勳,等到和平來臨,對外戰事必然會越來越少,到時候可就不是隨時都能夠上陣立功了。因此李詢的謙虛謹慎,在這個時候完全沒有必要。

先把功勞搶到手,對付那些攻訐也會更有底氣。

身爲李家現在在軍中的頂尖人物,李詢顯然還不足以重現當年李氏子弟遍天下的盛況。隨着李穆等老一輩逐漸故去,若是李詢還不能擔當起來李氏繼承人的責任,那麼堂堂隴西李氏很有可能也只是曇花一現,就此作罷了。

同是關中世家,又看在李穆老爺子曾經親自寫信說明此事的面子上,楊素不介意拉李詢一把,就看他自己上不上道了。

畢竟楊素也不是慈善家。

偌大的弘農楊氏也等着他主持呢。

——————

鼠雀谷,回馬灘頭。

此處是鼠雀谷南端第一個險要淺灘,兩岸羣山林立,只有一大片灘塗因爲水流回轉的原因出現在山谷中,連接南北山路。顧名思義,從南向北的人,看到這處灘頭,就要想想是不是調轉馬頭了。

這也是漢軍進入鼠雀谷要攻佔的第一個要衝。

北周軍隊在淺灘的北端立下營寨,在河道上又佈設了鐵索和鹿砦等等,以防止水師戰船直接溯流而上,包抄營寨的後方。

第一二三七章 世道變了第二百九十章 星暗淡第三百七十四章 獵物第一一三五章 使節第一一一七章 雪舞第一八八四章 只有樹會一直在山上第二二三零章 不一樣的世家第五百一十一章 陰陽差錯第一一五六章 禍水西引第一二二一章 南陽攻略第二零六八章 趁夜色,奮短兵第一四五五章 總有人要證明第一九四零章 耳聽爲虛,眼見爲實第二零五四章 持節北方,比肩蘇武第四十六章 夙願第一三三六章 血滿藍川第二百七十二章 江陵夏日第一七五四章 外室打上門來了?第一六四三章 貧富差距第一七二一章 狂瀾難力挽第八百九十七章 絕路第八百九十五章 進無可進第二十章 殺機第一六一八章殿試題目第六百零三章 各項事務第二一一一章 陛下溫柔似水?第三百六十四章 更進一步第二零五四章 持節北方,比肩蘇武第三百六十章 馬不停蹄第一七九九章 天助我大漢第一五八四章 就是知道的意思第四百四十章 孤家寡人第二二二七章 陛下的雄心第二百八十七章 步履維艱第五百一十二章 更爲艱難第一百三十二章 輸得起第三百四十八章 過三峽第二二零二章 破敵先鋒第二百八十四章 江上第一六四一章 新卻月陣第一千零一章 落幕第四百二十章 你就是那個雞第一千三十四章 新白袍第七百八十五章 驅趕第一百四十四章 嫌疑第一七九二章 糾結第八百二十七章 這世道缺什麼第一七九六章 金墉城破第四百三十三章 一起扛着第二二八零章 吐谷渾的價值第一六八四章 某不是懦夫第二二五六章 張掖各部,當死戰阻敵第一二一三章 跬步第一六二四章 意欲何爲第一千零九章 靈前第五百五十九章 見面第八百一十一章 間隙第一百六十六章 不想做塵埃第一千九十六章 假裝沒看見?第一四三零章 證明自己的機會第二零三六章 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第一七八零章 致命的威脅第二十四章 誘餌第九十六章 請賜字第二零三六章 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第四百六十八章 消失的隔閡第一八一二章 可用第一三四九章 日南和灌湯包第七百九十七章 淳于家的底蘊第五百五十二章 新的陷阱第八百四十四章 水與火第二百九十一章 陳叔寶第二三二二章 陛下的多重考慮第一三五零章 不一樣的宮闈第三百二十章 前路第一七九零章 父命難違第二三一七章 遼東有國名勿吉第二百二十九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六百五十二章 家書第九百八十七章 妥善安排第二零三一章 南方羣臣的態度第二二一四章 陛下對軍隊的掌控第十六章 不仁第一七五二章 被李藎忱噁心到了第一一二七章 這是運氣好第六百八十九章 宮門外第二百八十六章 環環相扣第一五九六章 把天下收入囊中第六百四十四章 難得的破綻第二一四三章 大漢的監察制度第四百二十六章 遠方的來信第一千九十五章 搶人頭第一九六五章 打點行裝第六百二十五章 制衡的難處第一五二零章 象林,風雨正急第一千五十八章 給個“關公”拜第二三七零章 冼夫人,嶺南之幸第一千一十七章 嚴關第一千八十一章 雄心第五十一章 光亮
第一二三七章 世道變了第二百九十章 星暗淡第三百七十四章 獵物第一一三五章 使節第一一一七章 雪舞第一八八四章 只有樹會一直在山上第二二三零章 不一樣的世家第五百一十一章 陰陽差錯第一一五六章 禍水西引第一二二一章 南陽攻略第二零六八章 趁夜色,奮短兵第一四五五章 總有人要證明第一九四零章 耳聽爲虛,眼見爲實第二零五四章 持節北方,比肩蘇武第四十六章 夙願第一三三六章 血滿藍川第二百七十二章 江陵夏日第一七五四章 外室打上門來了?第一六四三章 貧富差距第一七二一章 狂瀾難力挽第八百九十七章 絕路第八百九十五章 進無可進第二十章 殺機第一六一八章殿試題目第六百零三章 各項事務第二一一一章 陛下溫柔似水?第三百六十四章 更進一步第二零五四章 持節北方,比肩蘇武第三百六十章 馬不停蹄第一七九九章 天助我大漢第一五八四章 就是知道的意思第四百四十章 孤家寡人第二二二七章 陛下的雄心第二百八十七章 步履維艱第五百一十二章 更爲艱難第一百三十二章 輸得起第三百四十八章 過三峽第二二零二章 破敵先鋒第二百八十四章 江上第一六四一章 新卻月陣第一千零一章 落幕第四百二十章 你就是那個雞第一千三十四章 新白袍第七百八十五章 驅趕第一百四十四章 嫌疑第一七九二章 糾結第八百二十七章 這世道缺什麼第一七九六章 金墉城破第四百三十三章 一起扛着第二二八零章 吐谷渾的價值第一六八四章 某不是懦夫第二二五六章 張掖各部,當死戰阻敵第一二一三章 跬步第一六二四章 意欲何爲第一千零九章 靈前第五百五十九章 見面第八百一十一章 間隙第一百六十六章 不想做塵埃第一千九十六章 假裝沒看見?第一四三零章 證明自己的機會第二零三六章 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第一七八零章 致命的威脅第二十四章 誘餌第九十六章 請賜字第二零三六章 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第四百六十八章 消失的隔閡第一八一二章 可用第一三四九章 日南和灌湯包第七百九十七章 淳于家的底蘊第五百五十二章 新的陷阱第八百四十四章 水與火第二百九十一章 陳叔寶第二三二二章 陛下的多重考慮第一三五零章 不一樣的宮闈第三百二十章 前路第一七九零章 父命難違第二三一七章 遼東有國名勿吉第二百二十九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六百五十二章 家書第九百八十七章 妥善安排第二零三一章 南方羣臣的態度第二二一四章 陛下對軍隊的掌控第十六章 不仁第一七五二章 被李藎忱噁心到了第一一二七章 這是運氣好第六百八十九章 宮門外第二百八十六章 環環相扣第一五九六章 把天下收入囊中第六百四十四章 難得的破綻第二一四三章 大漢的監察制度第四百二十六章 遠方的來信第一千九十五章 搶人頭第一九六五章 打點行裝第六百二十五章 制衡的難處第一五二零章 象林,風雨正急第一千五十八章 給個“關公”拜第二三七零章 冼夫人,嶺南之幸第一千一十七章 嚴關第一千八十一章 雄心第五十一章 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