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三六章 大佬們的沉默

李藎忱看到坐在下手、端着茶杯輕輕抿水,好一番整好以暇的沈君高,就有點想笑。

這位沈家大叔擺明是要仗着自己的輩分高來給六部撐場子的,連帶着兩側的陳叔慎和江總都不由自主的挺直腰桿。

對此,李藎忱只想表示,陳叔慎這個小子今天之後估計又要被他姊姊穿小鞋了。不過至少現在當着李藎忱這個皇帝以及沈君高等長輩的面兒,樂昌並沒有說什麼,樂昌身後、本來只是被她姊姊硬拽過來旁聽的陳宣華,這個時候倒是來了興趣,對着陳叔慎做了一個鬼臉。

樂昌察覺到了自家妹妹的小動作,當下微微側頭,瞥了她一眼。

陳宣華頓時收斂起來笑容,正襟危坐。

對於自家這個妹妹,樂昌也有些無奈,原本她自然是打算好好培養一下陳宣華並且讓陳宣華成爲自己的接班人,畢竟陳宣華比自己還要小十多歲,等到自己百年之後,陛下假如還在的話,很有可能還需要冊立皇后,到時候陳宣華就是不二人選,這樣自然也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保證太子的利益不受到損害。

畢竟換了一個皇后,不管是誰,都應該會更加傾向於讓自己的孩子成爲太子,到時候難免會出現因爲權力而導致的爭奪,這在歷史上也已經屢見不鮮。樂昌甚至都不能保證坐在自己身側的尉遲熾繁和蕭湘會沒有這樣的心思。

讓自己的孩子登基,自然是每一個後宮之中妃嬪的願望,這個願望可能大也可能小,但是總歸是存在的,一旦有機會,這種願望自然也就會跟着被無限放大。

因此相比於這些甚至在內府之中的權力劃分上還和自己有矛盾衝突,同時又牽扯到外廷各個派系衝突的姊妹,樂昌顯然還是更信任自家親妹妹,至少陳宣華和樂昌並沒有什麼權力劃分以及利益上的衝突,再加上血緣關係,兩人自然可以視爲一個整體,相同的道理,她們的孩子到時候自然也會因爲這一層關係在而相互扶持,就算是真的出現了什麼齟齬,也不會痛下殺手。

只不過讓樂昌無奈的是,自家這個妹妹總給人一種爛泥扶不上牆的感覺,除了自己負責的那一畝三分地上的事之外,別的一概不問也一點兒都不關心,甚至就連自己的那點兒事也得和楊妙合作,似乎並沒有多少想要把整個醫院體系都掌握在手中的野心。

對此樂昌也只能表示,肯定是李藎忱把陳宣華給寵壞了。

如此一來,這丫頭這輩子應該不用因爲什麼時候失寵了之類的而擔憂,但是也的確很難幫助樂昌再做些什麼了。這也是爲什麼樂昌最近對於陳叔慎的態度一直不是很好,她必須要督促着自家弟弟儘快向前進,一個戶部尚書雖然掌握着很大的權力,但是說到底只是外廷六部,不,現在是七部之一罷了,按理說這七個部門之間的尚書是可以相互替換的,因此陳叔慎只是現在坐在比較重要的位置上罷了,保不齊哪一天他有工作失誤的話就有可能會被調走。

大漢並不會因爲離開了陳叔慎就沒有辦法運轉,因此陳叔慎手裡捧着的也不是鐵飯碗,樂昌不着急纔怪呢。

樂昌和陳宣華她們的神情自然都被李藎忱看在眼裡,只不過李藎忱並不打算摻和這些。樂昌想的的確應該是有點多了,但是不能否認的是,她既然坐在這個位置上,爲未來規劃一下也沒有什麼問題。只要陳叔慎或者陳宣華能夠表露出來上進之心並且有更大的成績,那李藎忱當然也不介意提拔一下。

大殿上的氣氛一時間有些冷淡,畢竟內府和外廷之間的矛盾隨着天下一統而逐漸浮出水面,原來的時候大家同仇敵愾,現在到了劃分戰利品以及建立一個更加穩定的戰後體系的時候,大家自然都想要儘可能的從中獲得更多的好處。

內府和外廷固然是兩個對立的整體,但是雙方之間並非沒有聯繫,而且雙方內部也並非沒有矛盾。

外廷內部的矛盾當然更加明顯,南北之間、文武之間,相互之間都不服氣,尤其是在利益的分割上,南北官員們會相互對峙,與此同時,在國家下一步的戰略規劃上,文武官員又嚐嚐各持己見。

而內府的矛盾自然就體現在資金的劃撥上,誰都想自己能夠多拿一些錢財以幹出來更多的成績。

至於內府和外廷之間,雖然深層次的對立從來沒有被化解過,但是至少在表面上雙方還是保持合作態度的,尤其是不少外廷要員和內府妃嬪本來就是親屬關係,這種合作並不會因爲雙方之間的利益糾紛而真的被打破。

只不過至少雙方的大佬們之間是很少有直接面對面交流機會的,今天要不是李藎忱坐在上首看着,恐怕雙方一照面就有可能忍不住直接打起來。現在李藎忱在,自然就不能太囂張,只能一個個大眼瞪小眼,導致氣氛愈發的緊張。

即使是跟着旁聽的陳宣華、尉遲貞等人以及對面的各部吏員,也都察覺到大佬們之間的對峙情緒,頓時都收斂起來原本輕鬆和好奇的神情,坐的分外端正。這種時候,自己最好是規規矩矩的,不然的話保不齊就成爲對面的突破點。

沈君高輕輕咳嗽一聲,原本都快要凝固的氣氛總算是稍微活了起來,很多憋不住的都忍不住輕舒一口氣。

沈君高其實有些無奈,他本來只是來鎮場子的,所謂鎮場子,自然就是不需要說話,就直接坐在這裡靜觀風起雲涌,等到自家人快要招架不住的時候,及時挽回損失,而等到自家人高歌猛進的時候,則成爲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拿到更多的好處。

結果到了現場沈君高才發現,事情好像並不是這樣的。

陛下襬明瞭看戲的態度,而內府和外廷之間的話事人們直接對上之後,就一直都保持沉默,似乎誰先開口,誰的底氣就泄了一樣。不過想想也是,本來內府在這件事上就是吃虧了的,可是新成立的部門也不在原本六部的管轄範圍內,因此六部也沒有沾到多少光。

第一六五四章 萬里狼煙第一九四八章 徐陵和成都書院第一六七二章 混賬第二二零八章 憋屈的精銳第一八一七章 思想要變第一千八十六章 曹忠,可以麼?第一九二一章 怎麼變成朕帶孩子了?第一三零八章 軍心潰序章 白袍第八百六十九章 蕭家的使者第八百五十五章 莫要便宜了老賊第一百二十七章 漁翁得利第一七九三章 邙山伏擊戰第七百三十五章 且看着第一四六六章 帝王的弱點第九百七十二章 恍然如夢第三十一章 脫險第九百零一章 生死壕溝第一六四七章 潼關下,火炮初戰第一四四三章 疲勞駕駛第二一九零章 激戰荒原第一五三零章 範梵志的果斷第二百四十四章 皆動第一九五二章 宇文憲的準備第一一三四章 兩腳羊的擔憂第九百五十三章 除夕第五百三十九章 做個示範第一二八六章 不打不相識,以後是朋友第五百八十章 春雨第二二二五章 半夜起牀的原因第九百一十八章 白紙般的巴蜀第一六九三章 精神標杆第五百九十四章 有志挽山河第二三二六章 插手西域第四百九十三章 心有惴惴第六百五十九章 扯皮第三百零六章 霧中峽谷第一九七五章 羽林騎威武第二二四七章 地道內外第一五六三章 掌握在手裡的第一九四七章 樂昌就是定心丸第一七一二章 見風使舵最擅長第三百九十一章 可有意見第一三四四章 大漢虎將第一六八二章 突進,羽林騎!第一百三十三章 暗子第五百四十七章 蟬要叫得響第二二四五章 牛刀小試第八百二十八章 曹孝達的想法第一三二三章 你的忠義不對第三十章 談判第一千四十八章 畫卷第一一六五章 總要改變什麼第一六四八章 潼關下,不能耽誤時間第一五四八章 破敵第一六零三章 卿家一小步第七百八十二章 軍功的算法第六百二十九章 佳人心思第二百三十八章 隱約雷鳴第兩千零六章 進攻燕郡的序曲第二三零四章 宗教第二一零二章 聒噪,又沒問你!第一六七八章 血色晨曦第一二七五章 李淵的建議第二百七十三章 藏嬌第九百三十五章 進退維谷第一千八十六章 曹忠,可以麼?第一八六七章 夜色下的風陵渡第一四五零章 出賣第四百八十二章 生與死第三百五十章 碼頭第九百三十五章 進退維谷第一九六零章 貫通河淮,再造鴻溝第一三三二章 沒有都督的樣子第一三八七章 把長安融入大漢第二百零九章 “狼狽”(第四更)第一五一五章 從蠻夷到漢人第一二二零章 一江春水向東流第一二七八章 年輕人的把戲第二二八五章 軍墾第一五六二章 海軍的欠條第四百七十三章 狹路第三百四十八章 過三峽第二百九十一章 陳叔寶第一千三十四章 新白袍第五百九十五章 是否也在思念第二一四二章 沒有捷徑可走第一三一十章 西北一孤臣第一二四二章 幾成把握第一七五四章 外室打上門來了?第一九六五章 打點行裝第一八五零章 雪夜破營第一九四九章 猶記當年,石頭山上第二三三九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一千九十四章 漢家龍旗第六百四十二章 要求第一三九七章 靜水之下第七百一十八章 迎親第一四八八章 起名第五百八十一章 傷心地
第一六五四章 萬里狼煙第一九四八章 徐陵和成都書院第一六七二章 混賬第二二零八章 憋屈的精銳第一八一七章 思想要變第一千八十六章 曹忠,可以麼?第一九二一章 怎麼變成朕帶孩子了?第一三零八章 軍心潰序章 白袍第八百六十九章 蕭家的使者第八百五十五章 莫要便宜了老賊第一百二十七章 漁翁得利第一七九三章 邙山伏擊戰第七百三十五章 且看着第一四六六章 帝王的弱點第九百七十二章 恍然如夢第三十一章 脫險第九百零一章 生死壕溝第一六四七章 潼關下,火炮初戰第一四四三章 疲勞駕駛第二一九零章 激戰荒原第一五三零章 範梵志的果斷第二百四十四章 皆動第一九五二章 宇文憲的準備第一一三四章 兩腳羊的擔憂第九百五十三章 除夕第五百三十九章 做個示範第一二八六章 不打不相識,以後是朋友第五百八十章 春雨第二二二五章 半夜起牀的原因第九百一十八章 白紙般的巴蜀第一六九三章 精神標杆第五百九十四章 有志挽山河第二三二六章 插手西域第四百九十三章 心有惴惴第六百五十九章 扯皮第三百零六章 霧中峽谷第一九七五章 羽林騎威武第二二四七章 地道內外第一五六三章 掌握在手裡的第一九四七章 樂昌就是定心丸第一七一二章 見風使舵最擅長第三百九十一章 可有意見第一三四四章 大漢虎將第一六八二章 突進,羽林騎!第一百三十三章 暗子第五百四十七章 蟬要叫得響第二二四五章 牛刀小試第八百二十八章 曹孝達的想法第一三二三章 你的忠義不對第三十章 談判第一千四十八章 畫卷第一一六五章 總要改變什麼第一六四八章 潼關下,不能耽誤時間第一五四八章 破敵第一六零三章 卿家一小步第七百八十二章 軍功的算法第六百二十九章 佳人心思第二百三十八章 隱約雷鳴第兩千零六章 進攻燕郡的序曲第二三零四章 宗教第二一零二章 聒噪,又沒問你!第一六七八章 血色晨曦第一二七五章 李淵的建議第二百七十三章 藏嬌第九百三十五章 進退維谷第一千八十六章 曹忠,可以麼?第一八六七章 夜色下的風陵渡第一四五零章 出賣第四百八十二章 生與死第三百五十章 碼頭第九百三十五章 進退維谷第一九六零章 貫通河淮,再造鴻溝第一三三二章 沒有都督的樣子第一三八七章 把長安融入大漢第二百零九章 “狼狽”(第四更)第一五一五章 從蠻夷到漢人第一二二零章 一江春水向東流第一二七八章 年輕人的把戲第二二八五章 軍墾第一五六二章 海軍的欠條第四百七十三章 狹路第三百四十八章 過三峽第二百九十一章 陳叔寶第一千三十四章 新白袍第五百九十五章 是否也在思念第二一四二章 沒有捷徑可走第一三一十章 西北一孤臣第一二四二章 幾成把握第一七五四章 外室打上門來了?第一九六五章 打點行裝第一八五零章 雪夜破營第一九四九章 猶記當年,石頭山上第二三三九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一千九十四章 漢家龍旗第六百四十二章 要求第一三九七章 靜水之下第七百一十八章 迎親第一四八八章 起名第五百八十一章 傷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