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九三章 有規律的求援

依靠震懾和殺戮征服的人心,永遠不可能化爲己用,所有人都會對朝廷、對皇帝多一份畏懼,自然也就多了不知道多少層隔閡。

甚至違法亂紀,在他們的眼中,只會變得更加應該。

反正皇帝也不信任我們,那我們還不如撈一筆呢。

大漢真正強盛起來,就算是有人站出來指名道姓的說朝廷哪裡哪裡做的不好,也沒有什麼關係,因爲更多的人只會大聲反駁、因爲更多的人只會意識到問題之後積極地去做出改變。

因爲對於他們來說,大漢就已經是大家的歸屬、是大家的依靠,有問題你可以指出來,我們可以改,但是想要辱罵大漢,那我們不介意收拾你一頓。

只要朝廷穩穩地向前進,只要朝廷能夠把握住報紙等主要輿論陣地,那麼就能夠笑看這風捲雲涌。

不過至少現在的大漢只是百廢待興、並且剛剛從北伐的泥淖之中抽身而出,雖然一場西北大捷讓全國上下亦是揚眉吐氣,可是李藎忱也得謹慎小心。

朝廷本來在西北之戰中的開支就不小,若是再在遼東開啓戰端,那麼很有可能會給國家的經濟造成壓力,尤其是最後歸入大漢的幽州和冀州等地,經濟民生現在也不過纔剛剛重新恢復,一切都還不牢固,貿然在此動兵,不見得就是好事。

因此李藎忱也必須要先壓住輿論、秘而不發,只是宣傳遼東之地對大漢的重要性,卻不宣傳現在遼東所面臨的危險境地。

等到他和楊素等人溝通過、朝廷也已經有了大概方針之後,才能夠調動輿論,宣傳高句麗的惡行——通事館早就已經準備好幾本奏章,半真半假,反正也無法查證——佔據道義制高點之後,才能對高句麗下手。

這也是爲什麼李藎忱吃了一點兒就抓緊趕過來了。

和楊素等人一樣,他也有些急迫。

畢竟是歷史上曾經讓隋唐兩代雄主頭疼的存在,李藎忱也不敢掉以輕心。

楊素當即沉聲說道:“高句麗已經派遣五千左右的兵馬向東開進,掃蕩契丹各部,契丹的求援文書每三日一送。現在幽州各部已經陸續送來請戰奏章。”

“每三日一送,還挺規律。”李藎忱不由得笑了一聲。

對於歷史上曾經建立一個北方強大王朝的民族,李藎忱並不會完全保持信任。

他們能夠在南北朝亂世之中左右逢源、最終擁有遼東的一片居住地,又能夠在盛唐幾代帝王的壓迫下保持民族的完整性,最後還能夠在五代亂世裡抓住機會一舉騰飛。

對於這樣的民族,李藎忱從不吝惜於用最大的敵意對待。

如此有節奏的求援之中,李藎忱看到了一個弱小民族掙扎求生之渴望,更看到了他們想要向大漢傳遞的更深層次的信號。

我們現在願意向大漢求援,是給大漢一個面子,正好把出兵的名義送到你們手上,而假如你們無動於衷的話,那我們也沒有什麼好迫切的,乾脆直接轉過頭去抱高句麗的大腿就是了。

因此我們不着急。

這是一個夾縫中求生的小民族的一點兒彎彎繞,也是一點兒小智慧。

楊素等人到底還是不知道這個民族之後都做了什麼,就算是多少揣測到了這一層意思在,也不會放在心上。

在他們眼中,契丹不過就是遼東的一個小部落罷了,懂得向大漢求援,就算很聰明瞭,大漢抓住這個機會把高句麗胖揍一頓,到時候說不定還可以獎勵獎勵這個小部落。

李藎忱甚至已經有點兒清楚,這個小部落是怎麼在強敵環伺生存下來的。

李藎忱神情的輕鬆,讓楊素等人也有些詫異。

遼東不是陛下一直心心念唸的一片土地麼,怎麼看上去陛下並沒有那麼急迫?

人家都已經打上門來了。

李藎忱則緩緩說道:“先等等。”

“陛下,這是否不太妥當?”蕭世廉忍不住開口說道,“契丹求援,則我大漢師出有名,兵出碣石,一統遼東,就在此時!”

李藎忱搖了搖頭:“等高句麗拿下遼東,咱們在奪回來就是。那個時候,遼東要麼是高句麗的,要麼是大漢的,不會再有什麼契丹來和我們爭奪了。”

蕭世廉三人到底也不是傻子,此時都回過神來,不由得交換了一個眼神。

夠狠!

現在朝廷出兵遼東,秉持的名義肯定是給自家小弟契丹主持公道,到時候朝廷在遼東打生打死,就算是費盡力氣戰勝了高句麗,也不得不面對一個實際的問題。

遼東之前的主人,不是大漢,不是高句麗,而是契丹。

擊敗了高句麗,大漢可以擁有高句麗的土地,卻沒有辦法擁有契丹的土地,畢竟這是小弟的地盤麼,一口吞了,大漢以後還怎麼招小弟?畢竟天下那麼大,大漢也不可能把所有的地盤都徹底納入自己的版圖之中,有一些藩屬國也在預料之中。

吞併契丹的話,就是典型的不講信用、不講義氣了,誰還願意當大漢的藩屬國?

到時候大漢把大半遼東拱手還給契丹,那大漢打這一仗的目的是什麼?到頭來不還是要和遼東的契丹部落往來貿易麼?

還不如直接換上高句麗,大家和高句麗貿易呢,好歹高句麗也算是遼東大國,在信用方面上至少比契丹這種由零零散散無數部落組成的族羣來的靠譜。

看上去大漢收拾了高句麗,是長了威風、穩定了遼東。

可是這些只是面子上的。

李藎忱想要的,不只是面子。

他還想徹底把遼東的礦產據爲己有。

那麼就必須要讓契丹滅亡,然後大漢再把高句麗打一頓,把這一片土地再拿回來,那個時候契丹人或是融入大漢、或是融入高句麗,哪裡還會有契丹這個概念?

本來就是一羣遊牧部落的集合體,不用指望着下面的小部落們對上面負責指揮的大部落抱有多少忠心。

至於契丹的求援,此時大漢也有一個一直在用的好藉口。

我們的主力還耽擱在河西呢,這天南地北的,要不你們再咬牙堅持一下?要是堅持不住了,大可以過了碣石退入幽州嘛!

到時候咱們分田分地,幽州、冀州、河東還有青州可都有大量土地呢,隨便你們挑!

第一九零一章 韋圓成的表現第一二八六章 不打不相識,以後是朋友第一百一十一章 家第一五七零章 增進姊妹感情第二三一九章 縱是着了魔第一七一四章 上陣父子兵第一七五九章 家國第四百一十章 攻心第八百七十八章 長安大第五百二十九章 佝僂老人第一一一九章 你們的名字第一六八五章 攻入東寨第六百二十五章 制衡的難處第一三四零章 楊堅的騎兵第二一四二章 沒有捷徑可走第九百三十四章 來自荊州的試探第五百三十四章 沔水風浪急第一七六二章 擊鼓,死戰!第一五七零章 增進姊妹感情第六百六十四章 誓師第一九四一章 恭候裴公久矣第八百一十六章 岳父可能是假的第二一八三章 遺書都寫好了第九百一十三章 歸漢中第一七六六章 勢如破竹第一六四五章 合圍,司馬消難何處去第四百五十七章 陌上雪第一六三六章 戰爭的前奏第一三九九章 一邊倒第二百三十章 分兵兩路(傳錯章節了,這是今天的第一更!)第六百七十八章 邀請同乘第一百三十三章 暗子第一一二一章 吃醋的蕭湘第一六一五章 演練制度第一四一九章 又要交易?第五百九十章 不要太過分第一四八二章 硃紅色殿門第二二九零章 五,五個?第一千二十三章 兩路進軍第一八零零章 李藎忱入城第一三三七章 戰局驟變第六百二十九章 佳人心思第一九零五章 達奚惎的掙扎第九百九十七章 負了將軍序章 白袍第九百零六章 明知道第八百七十八章 長安大第一五四八章 破敵第二二九四章 契丹的堅強後盾第一百四十二章 哪裡來的小蘿莉第一百零七章 警告第九百六十七章 樂昌的請求第六百二十八章 變了第五百四十七章 蟬要叫得響第九百七十八章 天亡我也!第七百五十章 日出第一六一二章 天下糧倉第六百六十七章 南方的來客第一八九九章 斷了腿的駙馬不足爲慮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浴血黃沙第八百五十五章 莫要便宜了老賊第二三五六章 且將新火試新茶第三百二十五章 溫泉第七百三十章 後患無窮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吐屯呂梁之戰——隋唐盛世的濫觴第一四一六章 不是讓時代改變自己第二三三一章 今後國策,內擴外縮第八百二十一章 再見蕭摩訶第一五八七章 佛系的二老第一七四二章 不同的百姓第二三零八章 大漢的江南第一七零一章 捷報頻傳第九百一十九章 刺激經濟第一四五四章 顧左右而言“他”第九百九十四章 死士第一二二五章 修仙黨第五百七十章 蒼溪谷大道第八十六章 三天第五十一章 光亮第一一四五章 青石嶙峋第一千八十八章 吐谷渾來客第一二六七章 李衍的選擇第四百一十章 攻心第五百零八章 孤城絕地第一七八七章 不可阻擋的力量第七百七十四章 是個聰明人第六百一十四章 秘密第一七九九章 天助我大漢第二三七零章 冼夫人,嶺南之幸第二百五十八章 好男兒至此(上)第八百八十三章 真是一場豪賭第一四九七章 吳郡的人,出列第一八二零章 無事獻殷勤第一三六一章 捉楊堅第一四一三章 心境不同第三百二十一章 搏命第二二七七章 落葉滿長安第一八六五章 朕給你這個機會第一千一十五章 忠與仁
第一九零一章 韋圓成的表現第一二八六章 不打不相識,以後是朋友第一百一十一章 家第一五七零章 增進姊妹感情第二三一九章 縱是着了魔第一七一四章 上陣父子兵第一七五九章 家國第四百一十章 攻心第八百七十八章 長安大第五百二十九章 佝僂老人第一一一九章 你們的名字第一六八五章 攻入東寨第六百二十五章 制衡的難處第一三四零章 楊堅的騎兵第二一四二章 沒有捷徑可走第九百三十四章 來自荊州的試探第五百三十四章 沔水風浪急第一七六二章 擊鼓,死戰!第一五七零章 增進姊妹感情第六百六十四章 誓師第一九四一章 恭候裴公久矣第八百一十六章 岳父可能是假的第二一八三章 遺書都寫好了第九百一十三章 歸漢中第一七六六章 勢如破竹第一六四五章 合圍,司馬消難何處去第四百五十七章 陌上雪第一六三六章 戰爭的前奏第一三九九章 一邊倒第二百三十章 分兵兩路(傳錯章節了,這是今天的第一更!)第六百七十八章 邀請同乘第一百三十三章 暗子第一一二一章 吃醋的蕭湘第一六一五章 演練制度第一四一九章 又要交易?第五百九十章 不要太過分第一四八二章 硃紅色殿門第二二九零章 五,五個?第一千二十三章 兩路進軍第一八零零章 李藎忱入城第一三三七章 戰局驟變第六百二十九章 佳人心思第一九零五章 達奚惎的掙扎第九百九十七章 負了將軍序章 白袍第九百零六章 明知道第八百七十八章 長安大第一五四八章 破敵第二二九四章 契丹的堅強後盾第一百四十二章 哪裡來的小蘿莉第一百零七章 警告第九百六十七章 樂昌的請求第六百二十八章 變了第五百四十七章 蟬要叫得響第九百七十八章 天亡我也!第七百五十章 日出第一六一二章 天下糧倉第六百六十七章 南方的來客第一八九九章 斷了腿的駙馬不足爲慮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浴血黃沙第八百五十五章 莫要便宜了老賊第二三五六章 且將新火試新茶第三百二十五章 溫泉第七百三十章 後患無窮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吐屯呂梁之戰——隋唐盛世的濫觴第一四一六章 不是讓時代改變自己第二三三一章 今後國策,內擴外縮第八百二十一章 再見蕭摩訶第一五八七章 佛系的二老第一七四二章 不同的百姓第二三零八章 大漢的江南第一七零一章 捷報頻傳第九百一十九章 刺激經濟第一四五四章 顧左右而言“他”第九百九十四章 死士第一二二五章 修仙黨第五百七十章 蒼溪谷大道第八十六章 三天第五十一章 光亮第一一四五章 青石嶙峋第一千八十八章 吐谷渾來客第一二六七章 李衍的選擇第四百一十章 攻心第五百零八章 孤城絕地第一七八七章 不可阻擋的力量第七百七十四章 是個聰明人第六百一十四章 秘密第一七九九章 天助我大漢第二三七零章 冼夫人,嶺南之幸第二百五十八章 好男兒至此(上)第八百八十三章 真是一場豪賭第一四九七章 吳郡的人,出列第一八二零章 無事獻殷勤第一三六一章 捉楊堅第一四一三章 心境不同第三百二十一章 搏命第二二七七章 落葉滿長安第一八六五章 朕給你這個機會第一千一十五章 忠與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