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三八章 陳宣華:感覺綠綠的

而沈婺華的一切柔情與愛,都已經歸屬這個男人。

人生之中第一次,她知道了什麼是愛情。

就像是乾旱的田地驟然受到春雨的滋潤。

回首當年,沈婺華可以肯定的說,眼前的這個鍾離慈善堂,也是大漢的第一個慈善堂,便是自己的心徹底和陛下連在一起的地方。

陳宣華雖然眼神之中帶着些許醋意,但是並沒有什麼嫉妒和怨憤。沈姊姊能夠敞開心扉,和陛下真心相愛,這是她們都很樂意見到的。

不然在深宮之中,她們總覺得自己見到的是一具莫得感情的屍體。

尤其是沈婺華爲什麼會變成今天這副模樣,陳宣華心裡還是有數的,總歸是陳叔寶的過錯,總歸······是陳氏對不起她。

無論是樂昌還是陳宣華,雖然出身帝王家,但是到底還是女兒家,女兒家的感性和相比於男人不太容易被權色所消磨掉的人性,讓她們更同情沈婺華,甚至願意代替她們的兄長來儘可能的彌補沈婺華所遭受的這些精神損失。

沈婺華並不怪罪她們,甚至還願意和她們姊妹相稱,實際上陳宣華就已經很感激了。

當然樂昌和陳宣華也感激李藎忱,她們清楚,陛下在這其中功不可沒。

鍾離城慈善堂已經不是當初剛剛建立時候幾間茅草屋的樣子。

這裡現在生活並且教育着上百個大漢英烈的孤兒。

另外還有其餘孤兒數量更多,足有兩三百個。

鍾離常年在南北朝對峙的前線,什麼都缺,最不缺的就是無家可歸的孩子還有一個個破碎的家庭。三百年的亂世,已經給這一片土地上的人民造成了太悲慘的影響。

假如沒有慈善堂的干涉,這些從小浪蕩於街頭巷尾,吃百家飯長大的孩子,幾乎沒有一技之長,即使是長大之後也依舊會變成社會發展的阻礙,不給社會添亂就算謝天謝地了。

所以慈善堂看上去只是收攏社會上的孤兒並且幫助那些溫飽尚且還成問題的窮人,真正明白慈善堂任務的沈婺華和陳宣華等人心裡卻很清楚,陛下是在通過慈善堂從根源上消除社會的一些隱患,甚至還把這些隱患轉變爲忠誠於大漢的一股力量。

不說別的,單單是這些孤兒們,在感受到慈善堂以及慈善堂背後的陛下這麼多年的養育之恩之後,這些孤兒們肯定更願意肯定更願意在大漢的發展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尤其是一些從小就接受專業技能培訓的,長大之後必然會變成某些行業的中堅力量。

總之不可能站在社會的對立面。

別看內府現在鋪開的場面很大,但是後宮妃嬪們知道,掌控社會上的這些方面,都是李藎忱經過深思熟慮的。內府做不到或者內府沒必要去做的,李藎忱根本不會交給內府。

對於後宮之中的妃嬪們,他雖然不可能給予她們自己全部的愛,但是也絕對不可能和古往今來的衆多冷血帝王一樣完全把她們當做工具人。

而內府最先開始推動的事業,肯定就是在李藎忱心中份量最重的。醫院是一個,書院是一個,現在外廷都已經意識到了這兩者對整個社會的重要性。而之後便是慈善堂。

陛下背後的深意,大家不見得都懂,但是大家清楚,慈善堂的存在是不可或缺的。

李藎忱挽着沈婺華,向慈善堂內走去。

大小官吏以及不少選出來的慈善堂學生代表,都在兩側靜靜等候。

沈婺華下意識的想要拒絕在這麼多人面前和陛下如此親密,多少有點兒不符合禮法,不過李藎忱並沒有容她拒絕的餘地。

沈婺華索性就任由李藎忱挽着,還輕輕扯住了他的衣袖。

衆目睽睽下,終究還是不敢做別的。

而且對於沈婺華來說,慈善堂,尤其是眼前這個鍾離慈善堂,顯然有着額外的重要意義。

她突兀的有些緊張。

背後的陳宣華撅了撅嘴,卻還是微微放慢腳步。

看着眼前的一對身影,有一種神仙眷侶,自己不能去破壞氣氛的感覺。

旋即陳宣華摸了摸自己的頭頂,按照陛下平時開玩笑的話,總感覺自己頭上······綠綠的?

攜手進門,兩人便看到一個個身着漢家衣冠、挺胸擡頭的孩子們,在先生們的帶領下,齊齊拱手向前一推,同時躬身九十度行禮。

雖不是跪拜,但是也是不折不扣的大禮。

對於這些孩子們來說,如果說朝夕相處的這些先生們既是老師又是父母,那麼眼前的這一對人,就是不折不扣的天和地,是讓他們能夠活下來並且學習知識、讓人生完全步入正軌的神仙。

李藎忱擡手。

孩子們平身,一個個看着李藎忱和沈婺華,笑得很開心。

顯然他們之中大多數的年紀還太小,並不清楚爲什麼要行禮,對方又是什麼人,只是覺得這一對大哥哥大姐姐看上去和藹可親。

笑,似乎是孩子的天賦,總是在無意中流出。

看着這些孩子的笑,李藎忱心中也是一陣心潮澎湃。

建設慈善堂的目的,很多人都能夠解讀到陛下想要避免隱患這一點上。

而李藎忱很清楚,自己的最終目的,是帶動整個社會的風氣積極向上、與人爲善。

連被遺棄的孤兒朝廷都不會放棄,甚至還能帶着他們成才。那麼其餘雙親聚在的人,還有什麼好不努力的?而朝廷甚至就連這些邊邊角角都能夠關懷到,那還有什麼不值得信任的?

而且就連孤兒們都能夠綻放出最燦爛的笑容,看到這一幕的人們,還擔心人生路上有什麼艱難險阻不能克服?

看看身邊的沈婺華,再看看那些隨駕的內府官員,在這笑容的影響下,似乎一個個心情都出奇的好。

這些孩子們傳遞出的,是最純真也最能牽動人心的善意。

李藎忱先對着先生們含笑誇獎幾句。

先生們忙不迭的表示陛下謬讚了。

李藎忱自己心裡清楚,他們當得起自己的誇獎。

自己所提出的無數的想法,終歸只是想法、只是理論。

就是這些人,把這一切變成現實。

空談,終究只是提供一個理論指導。

他們,纔是真正實踐的人。

慈善堂的山長冒昧的請沈婺華題字,沈婺華不由得瞥了一眼李藎忱。

第一四七三章 兩相權衡第二零七七章 願革除功名第一六三五章 換個地方見面第六百八十六章 還有私事第八百零三章 主動撤退?第一千三十章 總攻第二零三五章 還挺勻稱第一二二二章 他以爲他是誰第一二七六章 爲大漢之崛起而讀書第一七七二章 坑兒子的爹第三百四十一章 截斷沔水第二零二四章 回馬灘頭,激戰不休第四百四十二章 濟濟一堂第一四八三章 刑法第二三零九章 佛道,不足爲慮第一千三十八章 留後路第一百五十八章 死水第二二五六章 張掖各部,當死戰阻敵第一四九一章 認識圓第二一九二章 他是將,不是兵第二一零六章 登銅雀第七百四十二章 沒有動靜第一三七三章 皆大歡喜第一五二六章 小姑娘長大了第二零七四章 黃金的分配第三百六十五章 工匠第八百六十三章 襄陽守將第一三四零章 楊堅的騎兵第四百三十四章 晚來天欲雪第九百五十章 徐陵到來第一六六八章 海棠承雨第七百零八章 此話當真?第一七五二章 被李藎忱噁心到了第一千四十九章 後宮規矩第七十八章 西向第二一七五章 低級的錯誤第一百二十一章 對詩第一七五八章 大漢需要更加穩定第三百一十七章 有情無情第三百六十五章 工匠第一七五三章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第二二二八章 張掖第一一九七章 楚囚第一六三九章 大定第二一六九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一二零九章 上元節第二二四三章 蘭陵蕭氏和陛下胸懷第四百二十三章 定合州第二零五六章 鄴城?燕郡?都不可以第五百四十八章 天羅地網第二三一一章 “老農”李淵第一四一九章 又要交易?第五百九十五章 是否也在思念第一六五五章 大漢沸騰第一六九八章 王軌很羨慕第二百二十章 缺口第二零九六章 孤軍轉戰,將軍乃人傑第四百六十三章 呼應第七百零七章 大婚流程第一千六十章 再向河梁把琅琊越第二三四八章 老鄉?第一九四八章 徐陵和成都書院第三百二十一章 搏命第一三五五章 戰鬥的節奏第八百六十八章 蜀中變化第一千九十七章 船廠規劃第一二九七章 他想要的和平第七百四十六章 遁走第一一一三章 戰線第二二八一章 步步爲營和直搗伏俟第一三四八章 朕又不吃人第九百六十九章 朕的命令第三十八章 進山第二一五五章 或許這就是幸福第二百五十二章 圍點打援第一一四四章 乃不知有漢第一一八一章 北人侍衛第一千七十九章 寸步不讓第一九二一章 怎麼變成朕帶孩子了?第七百八十一章 看清時局第一五九七章 但願人長久第二零六一章 明顯的暗示第二百三十七章 撲城第一三三零章 萬歲戰淳于第一三七七章 難當都城之重任第一七八零章 致命的威脅第二章 溫飽第二百六十二章 恐慌,害怕?第五百八十五章 立足第八百二十三章 騙人的第一四三三章 且戰且走第一千七十六章 違令者斬第一九九九章 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第一七三三章 匹馬還第二二八三章 先建後奏第二零九九章 禍起蕭牆,我自有理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帳第七百六十二章 南山霧第九百七十章 戰武寧第二三二四章 前路苦寒
第一四七三章 兩相權衡第二零七七章 願革除功名第一六三五章 換個地方見面第六百八十六章 還有私事第八百零三章 主動撤退?第一千三十章 總攻第二零三五章 還挺勻稱第一二二二章 他以爲他是誰第一二七六章 爲大漢之崛起而讀書第一七七二章 坑兒子的爹第三百四十一章 截斷沔水第二零二四章 回馬灘頭,激戰不休第四百四十二章 濟濟一堂第一四八三章 刑法第二三零九章 佛道,不足爲慮第一千三十八章 留後路第一百五十八章 死水第二二五六章 張掖各部,當死戰阻敵第一四九一章 認識圓第二一九二章 他是將,不是兵第二一零六章 登銅雀第七百四十二章 沒有動靜第一三七三章 皆大歡喜第一五二六章 小姑娘長大了第二零七四章 黃金的分配第三百六十五章 工匠第八百六十三章 襄陽守將第一三四零章 楊堅的騎兵第四百三十四章 晚來天欲雪第九百五十章 徐陵到來第一六六八章 海棠承雨第七百零八章 此話當真?第一七五二章 被李藎忱噁心到了第一千四十九章 後宮規矩第七十八章 西向第二一七五章 低級的錯誤第一百二十一章 對詩第一七五八章 大漢需要更加穩定第三百一十七章 有情無情第三百六十五章 工匠第一七五三章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第二二二八章 張掖第一一九七章 楚囚第一六三九章 大定第二一六九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一二零九章 上元節第二二四三章 蘭陵蕭氏和陛下胸懷第四百二十三章 定合州第二零五六章 鄴城?燕郡?都不可以第五百四十八章 天羅地網第二三一一章 “老農”李淵第一四一九章 又要交易?第五百九十五章 是否也在思念第一六五五章 大漢沸騰第一六九八章 王軌很羨慕第二百二十章 缺口第二零九六章 孤軍轉戰,將軍乃人傑第四百六十三章 呼應第七百零七章 大婚流程第一千六十章 再向河梁把琅琊越第二三四八章 老鄉?第一九四八章 徐陵和成都書院第三百二十一章 搏命第一三五五章 戰鬥的節奏第八百六十八章 蜀中變化第一千九十七章 船廠規劃第一二九七章 他想要的和平第七百四十六章 遁走第一一一三章 戰線第二二八一章 步步爲營和直搗伏俟第一三四八章 朕又不吃人第九百六十九章 朕的命令第三十八章 進山第二一五五章 或許這就是幸福第二百五十二章 圍點打援第一一四四章 乃不知有漢第一一八一章 北人侍衛第一千七十九章 寸步不讓第一九二一章 怎麼變成朕帶孩子了?第七百八十一章 看清時局第一五九七章 但願人長久第二零六一章 明顯的暗示第二百三十七章 撲城第一三三零章 萬歲戰淳于第一三七七章 難當都城之重任第一七八零章 致命的威脅第二章 溫飽第二百六十二章 恐慌,害怕?第五百八十五章 立足第八百二十三章 騙人的第一四三三章 且戰且走第一千七十六章 違令者斬第一九九九章 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第一七三三章 匹馬還第二二八三章 先建後奏第二零九九章 禍起蕭牆,我自有理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帳第七百六十二章 南山霧第九百七十章 戰武寧第二三二四章 前路苦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