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十八章 給個“關公”拜

“所以你們現在大致是怎麼想的?”李藎忱緊接着問道。

“軍中要統一規劃職位,百人爲一幢,五百人爲一仗,千人爲一校尉,三千人爲一都尉,八千人爲一偏將,兩萬人爲一雜號將軍,五萬人爲一主將。”裴子烈顯然也有所腹稿。

實際上這和南朝軍隊的大致規律差不多,只不過軍中在偏將以上就開始有些混亂,這也是李藎忱主要改革的地方。

“這是從下往上說,而如果是從上往下說,以末將爲例,末將身爲大將軍,麾下攜五萬大軍,軍當有軍號,軍中下轄左右兩師,各萬人,各屬於雜號將軍,聽命於末將,而中軍以及後軍總共萬人,直屬於末將。”裴子烈侃侃而談,“同樣的道理往下類推,一直到校尉,校尉以下,不過千人,征戰的時候無需再詳細劃分中軍出來,所以只設兩個仗,軍中仗、幢衆多,不再以左右爲號,而是以數爲號,稱之爲第一仗第一幢等。”

李藎忱微微頷首,這實際上和自己跟裴子烈等人大致描述的想法差不多,也算是結合了後世和現在的實際情況。

“那軍中高層呢?”

“校尉及以上都是由尉或者將和主簿、司馬組成,”裴子烈急忙解釋道,“司馬主要是負責和後方以及更高層消息的往來、行軍計劃的協作安排以及在和平時期訓練士卒等等。”

這相當於參謀長和副手,和漢代差不多。在漢代的時候,除非將領拿到了虎符,否則是沒有權力調動兵馬的,兵馬的訓練等等都是軍司馬在負責,這可以有效地防止將領擁兵自重反過來威脅到朝廷。

而到了南北朝時期,戰事的增多導致很多將領都已經是長期帶兵在外,所以軍司馬這種和平時期統率軍隊的官職自然就有些雞肋,逐漸被主簿所取代。現在李藎忱重新恢復軍司馬的職位,把他們的職責改爲監督和輔助。

“而主簿主要負責戰功的統計、後勤以及軍中的······思想。”裴子烈緊接着說道,“按照陛下的設想,軍中會設立忠義社,軍中主簿對這個團體負主要責任。”

說到這裡,裴子烈不無擔憂的看向李藎忱。別的實際上都在歷史上有跡可循,這個纔是軍中改革的重點和真正的創新點,增強主簿的職權,進一步掌控軍隊思想。

而忠義社就是在這個基礎上準備成立的,顧名思義,忠義社就是通過各階層的主簿向下面的士卒傳播忠誠和正義的重要性,培養士卒忠君愛國的思想。而忠義社自然也會跟着樹立起標杆,往遠處的包括衛青、霍去病和雲臺二十八將,往近處的,關公、常山趙子龍還有白袍陳慶之都在其中。

李藎忱當然知道,華夏民族對於信仰實際上沒有太大的忠誠性,佛道儒三家在歷史的舞臺上輪流轉,不過終究還是有各自的主要受衆。一般文人和文官都是儒家的擁躉者,而一些官宦人家和婦女則偏向於佛家,至於那些林泉隱士則偏向於道家。

但是在軍隊之中顯然就缺乏這種信仰。

而李藎忱要做的就是給他們一個諸如“關公”和凌煙閣功臣這樣的角色來拜。封名將,鼓勵名將的驍勇善戰和忠義,這在歷朝歷代實際上都是很常見的。

李藎忱也不想把佛道儒引入其中,從軍廝殺在前,本來就沒有什麼所謂的慈悲爲懷,所以李藎忱乾脆就和後世一樣渲染忠義,只不過後世關公的地位雖然高,卻也只能約束一些位次比較高的人,到下面的士卒,根本就沒有忠義的概念,沒有效忠於這個國家和這個民族的想法。

一直到近代國土淪亡,亡國滅種的危機驟然降臨到頭上,民族意識才算是徹底覺醒。

而與此同時,通過建立這麼一個鼓勵士卒廝殺、爲士卒排憂解難的團體,李藎忱也能夠更好地推行識字等等,提高軍隊的整體文化水平。畢竟不管是在任何時代,軍隊或者說整個基層的受教育水平還是非常重要的。

不過李藎忱面臨的是三百年的亂世,這意味着即使是這個時代無論是哪個階層,識字率實際上都不高,畢竟溫飽纔是最主要的問題,誰會去想讀書識字。

而且其實從另一個角度上來說,也是因爲九品中正制的施行,導致朝廷的人才已經被侷限在了世家和寒門上,對於普羅大衆甚至是大多數寒門來說,讀書識字、學習知識似乎也沒有什麼意義。因此這也是李藎忱想要準備開始推行科舉制的原因。當然科舉制肯定是要放在文官和武將等等制度確定了之後。

這種全新制度的建立肯定會引起爭論甚至是社會動盪,所以李藎忱必須要有一個完整的管理體系來應對這種必然的衝擊,這也是對這個新誕生的團體的挑戰。

到這個時候,未來的治國方略實際上已經完全在李藎忱眼前攤開,而李藎忱也清楚的意識到,很多事情本來就是環環相扣的,國家想要發展,尤其是想要在工商等更加先進的技術和領域上發展,就需要更多的人才,而這就更需要將取材範圍擴充到所有人,再之後自然就是以更加科學而公正的辦法來取代現在完全是朝廷向世家妥協的九品中正制。

想到這裡,李藎忱不由得感慨一聲,宋代說是皇帝與士大夫共天下,可是實際上真正實行這樣制度的是兩晉南北朝。

世家依然是短時間內李藎忱需要依靠的對象,但是絕對不是長期的依靠,南北朝朝代更迭不休的前車之鑑可就活生生的擺在這裡。這些世家短時間內有着更好的受教育權利,這或許是李藎忱在推行新的制度之後能夠留給世家的僅剩的東西了。

只是不知道到了那個時候,這些現在對自己忠心耿耿的世家,又會是什麼樣的反應?

或許少不得要流血啊······

不過李藎忱對此只是一笑。

開國君主從不畏懼殺人。

當然了現在天下未定,科舉制也只是說說而已,李藎忱可不想看着世家臨陣反水。

“陛下?”裴子烈看李藎忱出神,忍不住低低的說道。

第一六七七章 進英烈堂,咱們不一起第一二四四章 又是一年春好處第九百六十四章 烽煙起第一九八七章 輕騎甲騎,剎那交錯第一九八零章 火炮的威風第二三零三章 內府新的財政來源第一三五八章 人老心老第二一一六章 編排朕的八卦第一九一四章 不要一驚一乍第二一七七章 驚天一爆第二零二五章 突擊隊第一八三四章 初雪第二零八七章 鄴城在望第七百四十三章 英雄寞第九百三十章 錢莊第二百三十四章 時間不多了第一四四零章 後生可畏第一四二一章 二十一條第一二八四章 程峰他有前科第四十八章 探幽第二十九章 虛實第一一九一章 和約第九百零五章 各有難處第一七八三章 內城第四百九十七章 涌上心頭的四個字第九百七十三章 先打哪個第一二一五章 整合第二十五章 殘忍第二百四十九章 夜裡光第一六五五章 大漢沸騰第六百九十章 朝堂上第一五四二章 海軍上岸?陸軍下海?第一五八三章 賣姊姊第一百八十三章 制勝第一二五七章 爲朕更衣第一八九一章 禁衛軍,渡河!第一四六八章 聽雪問政第二二七五章 外戰則內安第二二九四章 契丹的堅強後盾第一六九七章 命中註定的對決第四百一十章 攻心第四百三十四章 晚來天欲雪第一八九三章 陳宣華又欠揍了?第二百五十二章 圍點打援第六百零七章 兩條計策第一三二三章 你的忠義不對第一七六六章 勢如破竹第二零四三章 袍澤俱在,絕不言退第六百七十七章 石頭山下第一八二四章 扶貧第五百九十九章 僅憑這些還不夠第二百七十七章 防備第一千三十二章 建康在望第二一五二章 地上和地下第二零六九章 未竟全功第一八三二章 元從系的任務第一一七六章 西北餘聲第二二六九章 臣妾向陛下討個人第八百七十五章 沒有那麼好心第一六一二章 天下糧倉第一百零六章 血夜第一千八十八章 吐谷渾來客第七百七十章 霹靂車第一千四十五章 胭脂井與傳國璽第一九三八章 泰山書院第一七四九章 神醫也要嫁人第六百零六章 吏員第九百九十四章 死士第二百六十九章 飛將軍第九百章 農夫的戰鬥第四百六十四章 奮短兵第一四六七章 長安事略第一四三七章 不能厚此薄彼第二二二零章 西門,西門!第一八九七章 孰不可忍第一九七零章 甲騎登場第一百六十七章 僵局第四百九十三章 心有惴惴第一百二十六章 可還有人?第九百七十二章 恍然如夢第三十四章 荒村第一千零二章 應變第三百三十三章 勾結第二百三十七章 撲城第一三四二章 一大一小沒正形第七百三十九章 離開的時候第一六六五章 戰情如火第四百零九章 敲山震虎第八十七章 借書第八百四十八章 不甘的尉遲順第二一九七章 守土有責第八百三十四章 破樊城第五百三十一章 憑險而守第五十九章 始興槍王第二零三五章 還挺勻稱第一百五十五章 來訪第三百六十五章 工匠第一三一七章 有榜樣的宇文亮父子第二百二十九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七百七十四章 是個聰明人
第一六七七章 進英烈堂,咱們不一起第一二四四章 又是一年春好處第九百六十四章 烽煙起第一九八七章 輕騎甲騎,剎那交錯第一九八零章 火炮的威風第二三零三章 內府新的財政來源第一三五八章 人老心老第二一一六章 編排朕的八卦第一九一四章 不要一驚一乍第二一七七章 驚天一爆第二零二五章 突擊隊第一八三四章 初雪第二零八七章 鄴城在望第七百四十三章 英雄寞第九百三十章 錢莊第二百三十四章 時間不多了第一四四零章 後生可畏第一四二一章 二十一條第一二八四章 程峰他有前科第四十八章 探幽第二十九章 虛實第一一九一章 和約第九百零五章 各有難處第一七八三章 內城第四百九十七章 涌上心頭的四個字第九百七十三章 先打哪個第一二一五章 整合第二十五章 殘忍第二百四十九章 夜裡光第一六五五章 大漢沸騰第六百九十章 朝堂上第一五四二章 海軍上岸?陸軍下海?第一五八三章 賣姊姊第一百八十三章 制勝第一二五七章 爲朕更衣第一八九一章 禁衛軍,渡河!第一四六八章 聽雪問政第二二七五章 外戰則內安第二二九四章 契丹的堅強後盾第一六九七章 命中註定的對決第四百一十章 攻心第四百三十四章 晚來天欲雪第一八九三章 陳宣華又欠揍了?第二百五十二章 圍點打援第六百零七章 兩條計策第一三二三章 你的忠義不對第一七六六章 勢如破竹第二零四三章 袍澤俱在,絕不言退第六百七十七章 石頭山下第一八二四章 扶貧第五百九十九章 僅憑這些還不夠第二百七十七章 防備第一千三十二章 建康在望第二一五二章 地上和地下第二零六九章 未竟全功第一八三二章 元從系的任務第一一七六章 西北餘聲第二二六九章 臣妾向陛下討個人第八百七十五章 沒有那麼好心第一六一二章 天下糧倉第一百零六章 血夜第一千八十八章 吐谷渾來客第七百七十章 霹靂車第一千四十五章 胭脂井與傳國璽第一九三八章 泰山書院第一七四九章 神醫也要嫁人第六百零六章 吏員第九百九十四章 死士第二百六十九章 飛將軍第九百章 農夫的戰鬥第四百六十四章 奮短兵第一四六七章 長安事略第一四三七章 不能厚此薄彼第二二二零章 西門,西門!第一八九七章 孰不可忍第一九七零章 甲騎登場第一百六十七章 僵局第四百九十三章 心有惴惴第一百二十六章 可還有人?第九百七十二章 恍然如夢第三十四章 荒村第一千零二章 應變第三百三十三章 勾結第二百三十七章 撲城第一三四二章 一大一小沒正形第七百三十九章 離開的時候第一六六五章 戰情如火第四百零九章 敲山震虎第八十七章 借書第八百四十八章 不甘的尉遲順第二一九七章 守土有責第八百三十四章 破樊城第五百三十一章 憑險而守第五十九章 始興槍王第二零三五章 還挺勻稱第一百五十五章 來訪第三百六十五章 工匠第一三一七章 有榜樣的宇文亮父子第二百二十九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七百七十四章 是個聰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