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一三章 跬步

通過上一次西北之戰,大漢商賈已經建立起了從巴蜀到漢中再到西北的完善貿易網絡,現在更是雲集漢中,摩拳擦掌準備進入關中。畢竟從巴蜀到關中的商路在先秦時期就已經形成規模,商賈們對此也更是信任。

相比之下,讓他們穿過荒無人煙的淮西頂着隨時有可能爆發的戰爭走武關入關中,自然是得不償失。

這也是爲什麼商部這一次站在了太尉府這一邊。

“唐尚書是對工部不放心麼?”吳憑也忍不住了,跳出來說道。

唐正良這幾乎是在指着鼻子說工部的器械戰勝不了武關的城牆,吳憑自然不可能不氣憤。

士農工商,雖然“工商”都是社會的底層,但是其中又各不相同,工匠相比於商人,社會地位終究還是高了一些,更重要的是,工匠一般都是祖傳世襲、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因此雖然社會地位不高,但是算得上實打實的鐵飯碗,而且造房鑄屋的時候,終究還是離不開工匠,因此人們對於工匠並沒有特別打壓或者鄙夷的情況出現。

而商賈卻不相同了,除了秦漢時期一些商賈大家因爲在王朝的一統上做出了突出的貢獻而地位超然之外,其實大多數的商賈都是處於真正的社會最底層,所以在大多數徵調苦役等等的時候,都少不得他們的份兒。

因此工商這兩個階層也並沒有想象之中的那麼團結一致,尤其是商人因爲在李藎忱的崛起之中給予的幫助,竟然已經能躋身朝堂,這更是讓工商之間的矛盾愈發增加,再加上現在,雙方一個是負責生產,一個是負責銷售,在利益的分派等等上面也有衝突,因此這種矛盾和利益的糾葛帶到朝堂上也不足爲奇。

唐正良沉聲說道:“工部倒是胸有成竹,但是如果武關之戰拖延日久沒有定數,那麼工部可能對此戰負責任?”

吳憑一時間語塞,工部真正能夠做的也就是提供一些攻城器械,尤其是現在能夠和火藥配套的火器還在研究之中,就算是能夠在開春之前研製出來火器,也不可能這麼快就大規模列裝,畢竟中間還要進行各式各樣的測試。火藥的威力大家都是看在眼裡,對於威力這麼強大的武器,自然誰都不敢怠慢,若是真的出了什麼意外,結果反而在自家人手中爆炸了,那損失和對士氣的打擊毋庸多言。

工部可不是軍方,根本不知道軍方到底有幾斤幾兩,這個責任吳憑自然是承擔不起的。

而李藎忱饒有興致的看着下面的羣臣各執一詞,實際上他們也是在爲自己和自己部門的利益而爭執。簡而言之,現在走武關的話,路途近,但是有可能會長期頓兵城下,而走漢中和西北的話,道路遙遠,卻有可能可以長驅直入。

這本來就是一個兩難的選擇。

“陛下,以現在大漢的國力,再休整一年之後,或許可以兩路進軍。”一直沒有開口的楊素此時站出來說道。

一時間朝堂上的官員都豎起耳朵,陛下對於這位楊處道的信任那是衆所周知,而楊素本身也是出身北周、對於關中的瞭解自然更在列位之上,所以他的話相比之下儼然更有參考價值。

“關中實際上已經外強中乾,周人和齊人多年的征戰,對於關中並非沒有影響,而且自從百年前魏人南下之後,北朝之中心一直都在洛陽而非長安,這也就意味着長安恐怕沒有諸位想象之中的那麼富足。”楊素斟酌說道,“當然了這種變化也是相對的,我大漢所有之江南、荊湖和巴蜀也是久經戰火摧殘之地,相比於關中自然是略遜一籌。”

“楊處道,你想說什麼?”刑部尚書沈君高不悅的開口,其餘幾個江南出身的大臣也都把目光投過去。

你這是在陳述事實還是在刻意貶低?

而楊素話鋒一轉:“諸位且聽我說,但是現在這關中也好,中原和河北也罷,都在戰亂之中,相比之下江南和荊湖皆是魚米之鄉,而巴蜀更是號稱天府之國,當年西秦得以霸天下,得賴巴蜀良多,因此若給我大漢一載之光,想來我大漢在糧食儲備和軍旅訓練上將會超過關中,屆時就算是我們同時兵發武關和漢中,也並非難事。”

“戰機稍縱即逝,這樣豈不是會多有拖延?”老將蔣元遜不無擔憂的說道。大漢畢竟是要和宇文憲搶地盤的,再等一年的話,會不會到時候留一點兒湯都剩不下?

楊素輕笑一聲:“難道老將軍認爲沒有外力的干擾下,宇文憲和楊堅真的能夠在今年就決一勝負麼?”

蔣元遜怔了一下,的確,現在的楊堅和宇文憲幾乎是北齊和北周的翻版,而北齊和北周之間的鬥爭足足持續了三代人,並且還是因爲北齊的皇帝實在是荒唐昏庸,最後才被北周抓住了機會、一擊致命。而很明顯現在楊堅也好,宇文憲也罷,都不存在這樣的先決條件。作爲曾經參加過北周滅北齊之戰的宿將,宇文憲和楊堅也不可能不明白這個道理,因此他們也都積極的尋求李藎忱的支持。

“但是我們也不能寸步不進,”楊素笑了一聲,“正如太尉之前所言,南陽,我們勢在必得,而除了南陽之外,微臣以爲斜谷道也不可掌握在楊堅的手上,在今年之內拿下這兩處,就足夠讓我們對楊堅形成壓倒優勢。”

李藎忱微微頷首,南陽自不用說,斜谷道現在實際上也是卡在大漢脖子上的一隻手。

出漢中而入關中,有幾條路可走,從西向東爲祁山道、陳倉道、褒斜道、儻駱道和子午道。其中祁山道和陳倉道通往西北,折而向東可前往關中,這兩條路也因爲諸葛亮的“六出祁山”和劉邦的“暗度陳倉”而聞名,但是畢竟不是直接抵達關中的道路。

最爲寬敞的大道自然就是褒斜道,又稱斜谷道,歷史上曹操入川就是從斜谷道直插漢中。相比之下儻駱道和子午道更爲偏僻和崎嶇,一般只會以精兵疾進,而不會走大軍。其中子午道也以魏延的“子午谷奇謀”而知名,並且成爲後世千年來人們津津樂道的軍事話題。儻駱道也曾經被姜維用來出奇兵伐魏。

第一四五八章 每個人都在努力第二百九十六章 爭執第一千五十四章 嶺南事第十八章 佈置第二零四四章 且用且珍惜第一五六五章 解燃眉之急第一二七六章 爲大漢之崛起而讀書第一千二十四章 後塵第六百九十三章 風景不殊第一四一零章 陛下的願意和不願意第五百五十一章 已經熟悉廝殺第七百一十三章 不惜抗旨第一二五四章 萬事開頭難第一四零四章 里程碑第九百一十章 初見李淵第二二七零章 牽手第二二零九章 刮目相看第一五九六章 把天下收入囊中第六百零七章 兩條計策第八百一十二章 順水推舟第五百零八章 孤城絕地第一七九九章 天助我大漢第二一零九章 學習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第一一八一章 北人侍衛第二二一七章 此時,必須有犧牲第五百四十五章 蟬第一八五一章 馬,馬!第十章 往事(上)第一九九零章 溯流而上,滿盤皆活第一一三八章 尉遲家的態度第一五二九章 戰盧容,火槍對大象第六百四十章 預料之中第一五三六章 各司其職第八百零六章 錯在哪裡第八十八章 四方樓第一四三八章 平渡溝第九百七十二章 恍然如夢第一六零八章 蘇湖熟第八百九十八章 六盤山下第一九零零章 玉壁城第六百零八章 小心爲上第五百八十二章 談判第一千五十四章 嶺南事第一九八五章 禁衛軍的實力第四十九章 亂戰第八百七十章 各自的路第二一零九章 學習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第四十一章 巧合第四百一十三章 瀘州城上第一千一十八章 孤臣第一五四九章 林邑炮灰第三百二十二章 逃命第二二七九章 心服口服第二一一五章 未來的燕郡第二零二六章 韓果常善,難兄難弟第一千九十四章 漢家龍旗第二三二五章 河西巡撫第二零五四章 持節北方,比肩蘇武第一一三零章 知足第二零五二章 反戰第一千三十八章 留後路第九百七十四章 夷陵外第一二八三章 在疏不在堵第一一三一章 忍第四百八十章 援軍第六百六十二章 風捲衣袍第一三二四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一三三六章 血滿藍川第一四八八章 起名第一四八五章 白袍和府兵制第六百九十二章 歷史終究改變第四百五十二章 這陰沉沉的天第五百七十五章 垂死掙扎第一百七十五章 雨夜第二百三十二章 蕭湘第六十四章 力爭第一一四一章 初擔重任第二零二五章 突擊隊第一百八十一章 過招第一六五九章 名將之後第一一八九章 雷霆手段第九百七十六章 血與火第一三四零章 楊堅的騎兵第二三四二章 一碗水端平第一五七二章 背後的百姓第一六四七章 潼關下,火炮初戰第一二七一章 某相信某的士兵第二十章 殺機第八百四十七章 尉遲寬的無奈第一九一二章 早晚會有那麼一代人(如約加更!)第四十三章 太多第八十三章 當共飲第二三六二章 親眼所見方爲真第七百七十八章 城裡城外第三百一十一章 黃雀在後第一千六十八章 小人的用處第二二七四章 吾道不孤第二零三九章 宿命中的敵人第二百二十章 缺口第五百二十章 不懂事
第一四五八章 每個人都在努力第二百九十六章 爭執第一千五十四章 嶺南事第十八章 佈置第二零四四章 且用且珍惜第一五六五章 解燃眉之急第一二七六章 爲大漢之崛起而讀書第一千二十四章 後塵第六百九十三章 風景不殊第一四一零章 陛下的願意和不願意第五百五十一章 已經熟悉廝殺第七百一十三章 不惜抗旨第一二五四章 萬事開頭難第一四零四章 里程碑第九百一十章 初見李淵第二二七零章 牽手第二二零九章 刮目相看第一五九六章 把天下收入囊中第六百零七章 兩條計策第八百一十二章 順水推舟第五百零八章 孤城絕地第一七九九章 天助我大漢第二一零九章 學習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第一一八一章 北人侍衛第二二一七章 此時,必須有犧牲第五百四十五章 蟬第一八五一章 馬,馬!第十章 往事(上)第一九九零章 溯流而上,滿盤皆活第一一三八章 尉遲家的態度第一五二九章 戰盧容,火槍對大象第六百四十章 預料之中第一五三六章 各司其職第八百零六章 錯在哪裡第八十八章 四方樓第一四三八章 平渡溝第九百七十二章 恍然如夢第一六零八章 蘇湖熟第八百九十八章 六盤山下第一九零零章 玉壁城第六百零八章 小心爲上第五百八十二章 談判第一千五十四章 嶺南事第一九八五章 禁衛軍的實力第四十九章 亂戰第八百七十章 各自的路第二一零九章 學習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第四十一章 巧合第四百一十三章 瀘州城上第一千一十八章 孤臣第一五四九章 林邑炮灰第三百二十二章 逃命第二二七九章 心服口服第二一一五章 未來的燕郡第二零二六章 韓果常善,難兄難弟第一千九十四章 漢家龍旗第二三二五章 河西巡撫第二零五四章 持節北方,比肩蘇武第一一三零章 知足第二零五二章 反戰第一千三十八章 留後路第九百七十四章 夷陵外第一二八三章 在疏不在堵第一一三一章 忍第四百八十章 援軍第六百六十二章 風捲衣袍第一三二四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一三三六章 血滿藍川第一四八八章 起名第一四八五章 白袍和府兵制第六百九十二章 歷史終究改變第四百五十二章 這陰沉沉的天第五百七十五章 垂死掙扎第一百七十五章 雨夜第二百三十二章 蕭湘第六十四章 力爭第一一四一章 初擔重任第二零二五章 突擊隊第一百八十一章 過招第一六五九章 名將之後第一一八九章 雷霆手段第九百七十六章 血與火第一三四零章 楊堅的騎兵第二三四二章 一碗水端平第一五七二章 背後的百姓第一六四七章 潼關下,火炮初戰第一二七一章 某相信某的士兵第二十章 殺機第八百四十七章 尉遲寬的無奈第一九一二章 早晚會有那麼一代人(如約加更!)第四十三章 太多第八十三章 當共飲第二三六二章 親眼所見方爲真第七百七十八章 城裡城外第三百一十一章 黃雀在後第一千六十八章 小人的用處第二二七四章 吾道不孤第二零三九章 宿命中的敵人第二百二十章 缺口第五百二十章 不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