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一二章 可用

徐素她們進行了簡單的分工便各做各的一份事去。

李藎忱旋即召見楊素和蕭世廉。

這件事李藎忱需要有人商量,下面的六部官員們雖然多,但是這件事最好還是先不要傳播的太廣泛,而楊素和蕭世廉無疑是最合適的人選,他們兩個一個代表南方一個代表北方,正好可以傳達出來南北方對這件事不同的看法。

當然了也因爲裴子烈不在,他們兩個也是李藎忱最信任的人。

另外江南世家想要再起,誰是他們最大的敵人?不外乎北方派系以及東南將門,之前就是這兩個派系加起來一起把江南世家打入深淵的,如果他們想要再起的話,這兩個守門神肯定得先同意。

而今蕭摩訶因爲避嫌已經退居二線,頂着太尉的頭銜,乾的卻是每天教書育人的事情,楊素已經是太尉府的領導者,而蕭世廉又是軍方的領導者,兩個人說話自然也非常有分量。

“陛下,臣以爲並不是不能給他們這個機會。”楊素斟酌說道。

陛下既然已經把這件事說出來,那就說明陛下顯然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這個想法肯定是偏向於同意的,否則陛下根本沒有必要把這件事說出來,這樣只會徒增大家對陛下態度的猜測,惹來不少麻煩。

所以楊素也在試探李藎忱的態度,他嘗試着繼續向下說:“現在的江南世家已經不再是原來那個目空無人的東南士族了,會稽之戰已經砸斷了他們的脊樑骨,而且朝廷也已經拿走了他們原本賴以立足的田產和屋舍,現在的江南世家甚至都很難稱之爲世家,不過只是一羣人罷了。”

蕭世廉見楊素鬆口,自己心裡也先鬆了一口氣。東南將門之所以一直堅決的站在世家的對立面,歸根結底還是因爲東南將門源自於當初跟隨陳霸先打天下的那些老臣,而老臣們基本上都是寒門甚至貧家子出身,往上溯一兩代就是種地的老百姓了,如果以九品中正製爲主的世家政治體系沒有被推翻,那麼東南將門在江南世家面前當然擡不起頭來,只能混跡軍旅之中,抱團取暖。

所以東南將門和世家作對更像是爲了自己的生存,否則自家子弟的未來根本看不到。

現在江南世家已經被打入谷地,再加上科舉制等制度的實施,實際上他們已經沒有了翻身做大的餘地,只不過是想要趁着這次大漢北上抓緊恢復恢復元氣,哪怕是在李藎忱這裡刷一刷存在感,至少不能讓江南世家這些子弟們徹底變成平頭老百姓,否則家族百代傳承就真的灰飛煙滅了。

當然除了家族子弟的未來,還有家族傳承的文化,也不能就這麼失傳,否則祖祖輩輩多少代人的心血豈不是都付之東流了?

世家之所以能夠成爲世家,當然不只是憑藉着祖輩傳下來的錢財和田產,主要還有從祖輩那裡傳下來的學問,真的一點兒學問都沒有,只是讓他們空談的話,他們也說不出來什麼,更不要說治國理政了。

南北朝之初戰火紛飛,雖然有很多古籍都已經灰飛煙滅,但是還有不少學問經過世家的口口相傳而保留下來,這些也是世家自詡爲高人一等並且想要守護的東西。

除了科舉制之外,世家想要守護並且延續這些東西,自然就需要積極地參與到朝廷傳播文化的行動之中,書院顯然就是文化傳播的最好載體。

“江南各家想要派人支援北方的書院建設,這是好事,”李藎忱下了一個定論,“但是書院怎麼教書育人,不是他們說了算了,朝廷之前就已經統一了三大書院的教材,現在也是應該統一一下地方各個書院的教材,朕需要的是允文允武,畢業之後就有獨當一面能力的人,而不是一羣只知道每天搖着腦袋‘之乎者也’的廢物。”

楊素和蕭世廉對視一眼,陛下這是很明顯的表達出來了對那些儒生和清流的不滿,而實際上作爲實幹派,他們對於這些只知道泛泛而談的書生們也沒有什麼好感,甚至南朝裹足不前這麼多年,和這些人也不是沒有關係。

可以說東南士族的頭銜讓很多人沉醉其中,卻忘記了一個國家和王朝的強大遠遠不是嘴上說說、心裡想想就能有的。

人是可用的,但是怎麼用,還是一個問題。

李藎忱徑直說道:“除了東南的人才之外,北方的人才也要抓緊網羅,朕不相信北方的人都已經跑的乾淨,更不相信宇文憲對於他們的吸引就那麼大。”

頓了一下,李藎忱看向楊素,楊素頓時明白過來:“臣遵旨!”

李藎忱這是在暗示他,關中不少人才現在都處於半隱居以觀望天下大勢的狀態,而今大漢已經明顯佔據了優勢,顯然這些人才也應該要坐不住了,楊素作爲一個地地道道的關中人,要想辦法幫助朝廷勸動這些人出山了。

再等下去,朝廷可能就沒有今天這樣需要他們了。

蕭世廉也神情一凜,陛下顯然是不打算讓江南世家獨享北方人才教育的這一杯羹,關中人才進入中原,以及來自於各個書院的人才,中原自然會是人才薈萃,書院教育已經不算什麼,整個中原想要恢復元氣應該也不是非常難的事。

陛下在下一盤很大的棋啊。

李藎忱緊接着問道:“現在北方有沒有什麼動靜?”

楊素急忙說道:“回陛下,暫時還沒有,據說薛延陀部從草原南下,正在騷擾幽州一帶,宇文憲此時不敢輕動。”

“這些薛延陀人總算是開竅了。”李藎忱笑了一聲。

歷史上的薛延陀部就是欺軟怕硬,先是跟着突厥打隋唐,後來發現突厥人要敗,立刻就向大唐低頭,甚至還狠狠的哭訴了一把,說之前都是因爲該死的突厥人的壓迫,現在他們打算奮起反抗,結果等到唐朝把精力轉移向西域,薛延陀人又抓緊反叛,妄圖能夠成爲又一個突厥,只可惜最後被盛唐直接碾壓過去,從此消散在歷史長河之中。

之前薛延陀人一直在幫助北周抵抗大漢,雖然大多數情況下都是裝裝樣子,但是態度還是比較鮮明的。

第一五一六章 爲了大漢第二二六三章 唯一的活路第一百零八章 建康府第五百七十九章 困獸第四百九十四章 來不及第一六二五章 從龍之心,人皆有之第一五八八章 目光當向北第一百六十六章 不想做塵埃第一一五七章 西北大捷第五百九十八章 光與暗第九百七十四章 夷陵外第三百零一章 無須擔心第七百四十章 突進第六百八十三章 面聖第九百五十二章 家事即國事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雲涌第一百二十章 猜測第一三二四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二百一十六章 接下來第七百五十二章 看不穿第四十一章 巧合第一九二二章 絕不偏袒,問心無愧第一四五一章 不是巧合第四百一十九章 張開的手第四百四十九章 李藎忱的戰爭第一一九三章 醉生夢死第一九零九章 我要當別人家的孩子第七十四章 相送第一四零七章 國丈受驚了第五百二十九章 佝僂老人第一九五一章 春水初生(新春快樂,加更一章)第二二二六章 火器的外傳第一七五九章 家國第七百八十六章 用武之地第一百五十五章 來訪第八百五十三章 新的主人,新的時代第八百三十章 稍顯既逝的笑容第二零七零章 你們也太不靠譜了吧?第四百三十三章 一起扛着第一千二十四章 後塵第二二六八章 內府擴張帶來的問題第一一六六章 童謠第一四九三章 水陸夾攻第一三六三章 天無絕人之路第一九八二章 絕望的進攻第一一一四章 侵蝕第一千零九章 靈前第一九三八章 泰山書院第三百四十八章 過三峽第一七零二章 糧食的難題第八百三十章 稍顯既逝的笑容第四百五十章 胡鬧第八百八十二章 不宜大動干戈第一五二九章 戰盧容,火槍對大象第二零三五章 還挺勻稱第六十五章 選擇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靠稟報打仗?第二一九三章 金城薛舉在此!第一四九三章 水陸夾攻第二二七零章 牽手第三百二十三章 破廟第一六二二章 功在千秋第一五一一章 海陸軍登場第六百五十章 統帥第一七九九章 天助我大漢第兩千零四章 一把椅子第一七四五章 讓軍神當苦力第五百一十六章 有些事情必須做第六百一十七章 同盟第一一五七章 西北大捷第九百九十九章 人心第二三一九章 縱是着了魔第九十章 袁英第七百八十九章 淳于家的抉擇第七百八十一章 看清時局第一千二十一章 江州之會第八百三十七章 作壁上觀的感覺第六百零六章 吏員第二零三零章 世上安得雙全法第八百三十六章 名正言順第一五九一章 中原決戰方案第一五四六章 百步的路第四百五十三章 風起第八百四十六章 收穫第三百二十三章 破廟第一一七四章 活水第一八二九章 着急的崔世濟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變第二一零二章 聒噪,又沒問你!第三百三十二章 天下事第一千六十一章 樂昌和張麗華第一千五十九章 開皇?大業?第一七九九章 天助我大漢第五百零九章 死守第六百三十八章 宣旨第八百六十一章 共浴第六百六十九章 小隊伍第六百五十三章 徐陵需要的答案第一四三四章 特事特辦
第一五一六章 爲了大漢第二二六三章 唯一的活路第一百零八章 建康府第五百七十九章 困獸第四百九十四章 來不及第一六二五章 從龍之心,人皆有之第一五八八章 目光當向北第一百六十六章 不想做塵埃第一一五七章 西北大捷第五百九十八章 光與暗第九百七十四章 夷陵外第三百零一章 無須擔心第七百四十章 突進第六百八十三章 面聖第九百五十二章 家事即國事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雲涌第一百二十章 猜測第一三二四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二百一十六章 接下來第七百五十二章 看不穿第四十一章 巧合第一九二二章 絕不偏袒,問心無愧第一四五一章 不是巧合第四百一十九章 張開的手第四百四十九章 李藎忱的戰爭第一一九三章 醉生夢死第一九零九章 我要當別人家的孩子第七十四章 相送第一四零七章 國丈受驚了第五百二十九章 佝僂老人第一九五一章 春水初生(新春快樂,加更一章)第二二二六章 火器的外傳第一七五九章 家國第七百八十六章 用武之地第一百五十五章 來訪第八百五十三章 新的主人,新的時代第八百三十章 稍顯既逝的笑容第二零七零章 你們也太不靠譜了吧?第四百三十三章 一起扛着第一千二十四章 後塵第二二六八章 內府擴張帶來的問題第一一六六章 童謠第一四九三章 水陸夾攻第一三六三章 天無絕人之路第一九八二章 絕望的進攻第一一一四章 侵蝕第一千零九章 靈前第一九三八章 泰山書院第三百四十八章 過三峽第一七零二章 糧食的難題第八百三十章 稍顯既逝的笑容第四百五十章 胡鬧第八百八十二章 不宜大動干戈第一五二九章 戰盧容,火槍對大象第二零三五章 還挺勻稱第六十五章 選擇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靠稟報打仗?第二一九三章 金城薛舉在此!第一四九三章 水陸夾攻第二二七零章 牽手第三百二十三章 破廟第一六二二章 功在千秋第一五一一章 海陸軍登場第六百五十章 統帥第一七九九章 天助我大漢第兩千零四章 一把椅子第一七四五章 讓軍神當苦力第五百一十六章 有些事情必須做第六百一十七章 同盟第一一五七章 西北大捷第九百九十九章 人心第二三一九章 縱是着了魔第九十章 袁英第七百八十九章 淳于家的抉擇第七百八十一章 看清時局第一千二十一章 江州之會第八百三十七章 作壁上觀的感覺第六百零六章 吏員第二零三零章 世上安得雙全法第八百三十六章 名正言順第一五九一章 中原決戰方案第一五四六章 百步的路第四百五十三章 風起第八百四十六章 收穫第三百二十三章 破廟第一一七四章 活水第一八二九章 着急的崔世濟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變第二一零二章 聒噪,又沒問你!第三百三十二章 天下事第一千六十一章 樂昌和張麗華第一千五十九章 開皇?大業?第一七九九章 天助我大漢第五百零九章 死守第六百三十八章 宣旨第八百六十一章 共浴第六百六十九章 小隊伍第六百五十三章 徐陵需要的答案第一四三四章 特事特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