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嫌疑

“周圍有誰的府邸?”李藎忱微微一怔,顯然沈君高是想通過這樣的方法,儘可能的縮小探查的範圍,從而確定陳叔陵在京城之中到底都還有什麼後手。

細細回憶一遍,李藎忱沉聲說道,“當時某應當是剛剛走過周確周大人的而府邸。”

“周確?”沈君高登時臉色一變,而蕭世廉和裴子烈也是猛地站起來。“你確定是周確?”

李藎忱深深吸了一口氣:“沒錯。”

這周確不是別人,正是太子中庶子,所謂的中庶子,就是侍從官的意思,有些類似於後世的秘書長,而周確正是太子陳叔寶的中庶子,掌管東宮內外各項來往,可以說是陳叔寶倚重的左臂右膀。

若是周確出了問題,那麼就沒有什麼好爭鬥的了

“不過也未必肯定是從周大人的府邸中走出來的,畢竟從箍桶巷走出去經過周大人的府邸也並非不可能。”李藎忱急忙開口說道,“若是周大人真的出了問題,恐怕我們根本堅持不到現在。”

“說的也對。”沈君高點了點頭,鬆了一口氣,“是某太心急了。”

周確若是心向着陳叔陵,現在哪裡還能讓他們從容調動力量?

旋即沈君高看向屋外,細細數道:“在周大人府邸繼續向御街的方向,應當還有四五家,其中多數都是閒散王侯之府邸,這些人無權無名,只有祖上積攢下來的家底,揚州刺史應當不會挑選他們,不過除此之外倒是還有一個人······”

“誰?”裴子烈有些詫異的問道。

低低嘆息一聲,沈君高說道:“給事黃門侍郎、大著作陸瓊。”

“陸大人?”這一次不只是裴子烈,李藎忱和蕭世廉對望一眼,也都忍不住微微皺眉。

給事黃門侍郎雖然只是一個“侍郎”,但是此侍郎非彼侍郎。

黃門侍郎的主要任務就是傳達陛下詔書和整理奏章,簡而言之陛下所有的命令都要經由陸瓊之首傳達下去,而相應的,下面的所有奏摺也都是由他傳遞上去的。

同時給事黃門侍郎負責居中對奏章和詔書進行分類整理,再送上或者分發到不同地方。

這雖然不是一等一的職務,但是卻是舉重若輕的職務,有如陛下和朝廷之間的連接點,若是這個連接點出了問題,整個南陳朝廷非得動盪不可。

“找上陸瓊······難道揚州刺史已經膽大包天到想要直接對詔書下手?”沈君高臉色愈發深沉,顯然已經有了些不詳的預測。

“陸大人素來聰慧、爲人孤傲,鮮有聽說結黨,”裴子烈斟酌說道,“揚州刺史想要拉攏陸大人,豈是那麼容易的?”

李藎忱也微微頷首,給事黃門侍郎如此重要的職務,陳頊在選人的時候肯定會倍加用心,這陸瓊要是沒有點兒本事和忠誠之心,肯定不會坐到這個位置上。

不過話說回來,正是這樣的位置,才能夠引起揚州刺史的關注。沈君高聲音變得愈發冰冷:“前有胡亥在趙高和李斯的幫助下篡改詔書,誰能保證這陸瓊就不會幫助揚州刺史?”

沈君高這話已經有些誅心,不過蕭世廉和裴子烈等人此時也顧不上那麼多,畢竟沈君高所說也是他們所想。

李藎忱站起來來回踱步,這個時候他也沒有心情穩坐釣魚臺了:“實際上無論是周確周大人也好、陸瓊陸大人也罷,都不過是我們的一個猜想罷了,他們有嫌疑,但是不一定就是揚州刺史的目標。更重要的是這陳叔儉和陳叔澄找上門去,難道就代表着他們轉變立場麼?”

“周確周大人某有所相交,此人剛正不阿,最是明白做好分內之事的道理,所以就算是有人相勸,身爲太子中庶子,他做出什麼背叛太子的事情倒也不太可能,”沈君高一邊琢磨着,一邊緩緩說道,“不過這個陸瓊,就不得而知了。”

李藎忱點了點頭:“現在敵暗我明,我們前去拜訪司空、裴尚書還有孝穆公,實際上已經算是打草了,而今天這陳叔儉和陳叔澄出來,這蛇是要出洞了。”

“世忠你的意思是?”蕭世廉一怔。

李藎忱眉毛一挑,“這陳叔儉和陳叔澄有了上一次石頭山的失敗,現在還在外面逍遙,這說明什麼?”

“說明他們兩個對於揚州刺史還是很重要的。”裴子烈已經會意。

“所以之前我們擔心他們兩個還不夠資格,現在看來,是引蛇出洞的時候了。”李藎忱沉聲說道,“事不宜遲,咱們現在就去找這兩位皇子殿下,陸瓊也好,周確也罷,最簡單的還是從他們兩個嘴中得知真相。”

沈君高微微皺眉:“可是這畢竟是兩個皇子,你們······”

“準確的說,是犯過兩次事的皇子。”李藎忱冷笑一聲,“沈公覺得,就算真的事發之後,陛下會信誰?”

沉默片刻,沈君高點了點頭:“不過你們還是要萬萬小心,此事不可牽連到太子。”

“沈公此話未免說笑了,”裴子烈正了正須臾不離腰間的佩劍,看了一眼沈君高,“現在太子想置身事外,還來得及麼?就算我們同意,恐怕······揚州刺史也不會同意吧。”

其實裴子烈還沒有說出來,恐怕陛下也不會同意。

沈君高臉色登時微變,旋即深深嘆息一聲:“你們小心。”

“晚輩明白分寸。”李藎忱應道。

——————————————————-

看着坐在書桌前的父親,徐儉小心的關上書房門,然後快步走過去:“阿爹,你叫孩兒?”

徐陵緩緩擡起頭,看着自家兒子,沉默片刻伸手指了指桌子上的文章:“你自己看看,這一篇文章如何。”

應了一聲,徐儉只是掃了一眼,眼睛之中便掠過一抹光芒:“此文章稱得上上佳之作。”

徐陵點了點頭,伸手輕輕摩挲着文章,喃喃說道:“這個李藎忱,還真是有些出乎意料啊,原本老夫以爲能夠找到他的弱點,哪怕是文章寫的不行也好,而現在看來,此人甚是完美,至少是將他自己包裹的很是完美······”

“李藎忱?今日前來府上的還有那位詩會奪魁的李公子?”徐儉臉上露出一抹異色。

“怎麼,他過來向某請教文章書寫之道。”徐陵淡淡說道,旋即想起來一件事,“今日府上可不只是李藎忱前來,樂昌和寧遠兩位殿下也過來了,而你當時去哪裡了?”

第二一九三章 金城薛舉在此!第一一五一章 突厥人的噩夢第二一八三章 遺書都寫好了第一五八四章 就是知道的意思第一千零一章 落幕第一三一六章 朋友嘛!第七百八十三章 破局第六百七十四章 達成一致第一七五三章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第三百六十八章 涪陵已定第一五七六章 從林邑向西第一九九七章 深沉的愛第一三七三章 皆大歡喜第四百九十一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二一三六章 大佬們的沉默第五百三十章 撤第二三三一章 今後國策,內擴外縮第一七零八章 人未至,炮先至第一三零四章 大義滅親第一一七七章 九比一第一八一一章 夫妻同心第四百七十四章 夜襲第五百九十四章 有志挽山河第二二六七章 周邊局勢第三百二十九章 造化弄人第一八五二章 驚回首第六百三十八章 宣旨第一九一九章 樂昌的愛第四百三十八章 着急的沈君高第八百三十六章 名正言順第一九零七章 冰下的兇險第二二零一章 想揍自己人第十四章 審訊第一百八十六章 知足第一三五八章 人老心老第一六一七章 爭功第七百三十五章 且看着第一一五二章 葉護大帳第二三二零章 舒展的旗幟第一八三二章 元從系的任務第一三九四章 打上門來第四百一十二章 如風第七百八十八章 烏雲卷地第二一九四章 此等英才當舉薦第一五二二章 戰爭,真的纔開始第一六四四章 漢軍騎兵的突進第九百二十八章 除卻巫山不是雲第九百三十五章 進退維谷第三百二十章 前路第一七七七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八百三十七章 作壁上觀的感覺第一二八零章 內府第八百六十九章 蕭家的使者第二百九十八章 步步第一三三四章 近鄉情怯第一八四八章 平靜之下第一千七十五章 是分贓不是收編第一四二五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九十六章 請賜字第一三零零章 本末倒置第二零八九章 雄關漫道真如鐵第二二一七章 此時,必須有犧牲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會師靈武第一五九六章 把天下收入囊中第一千七十一章 鬱林動亂第一四一二章 騙不了我第一七五八章 大漢需要更加穩定第二一二二章 請冊太子,以安民心第一一五五章 鳴金第一百四十章 心思第一一六七章 長處和短板第六百四十六章 情理之外第二一五六章 三省的瓦解第六百二十三章 科技興國第五百五十章 杳無音訊第五十二章 生天第一九八四章 甲騎的哀鳴第一千一十三章 江州之變第九十四章 過吳府第一二零四章 臣堅持所請第一七八五章 炎黃的血第二二二六章 火器的外傳第九十九章 旨意第一千三十二章 建康在望第五百四十章 巴人的擔心第一二四三章 來之不易第一三五三章 關中的土地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禮第一千零四章 民富之後第一六四一章 新卻月陣第四百六十九章 要命的時間第二十八章 逃命第三百七十九章 竟全功第七百七十七章 鵝卵石和統籌第二百七十一章 祭奠第四百一十七章 朝廷的意思第一八七一章 各司其職,謀定河東第三百八十四章 人、錢、糧第一五六九章 聖人第二百七十三章 藏嬌
第二一九三章 金城薛舉在此!第一一五一章 突厥人的噩夢第二一八三章 遺書都寫好了第一五八四章 就是知道的意思第一千零一章 落幕第一三一六章 朋友嘛!第七百八十三章 破局第六百七十四章 達成一致第一七五三章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第三百六十八章 涪陵已定第一五七六章 從林邑向西第一九九七章 深沉的愛第一三七三章 皆大歡喜第四百九十一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二一三六章 大佬們的沉默第五百三十章 撤第二三三一章 今後國策,內擴外縮第一七零八章 人未至,炮先至第一三零四章 大義滅親第一一七七章 九比一第一八一一章 夫妻同心第四百七十四章 夜襲第五百九十四章 有志挽山河第二二六七章 周邊局勢第三百二十九章 造化弄人第一八五二章 驚回首第六百三十八章 宣旨第一九一九章 樂昌的愛第四百三十八章 着急的沈君高第八百三十六章 名正言順第一九零七章 冰下的兇險第二二零一章 想揍自己人第十四章 審訊第一百八十六章 知足第一三五八章 人老心老第一六一七章 爭功第七百三十五章 且看着第一一五二章 葉護大帳第二三二零章 舒展的旗幟第一八三二章 元從系的任務第一三九四章 打上門來第四百一十二章 如風第七百八十八章 烏雲卷地第二一九四章 此等英才當舉薦第一五二二章 戰爭,真的纔開始第一六四四章 漢軍騎兵的突進第九百二十八章 除卻巫山不是雲第九百三十五章 進退維谷第三百二十章 前路第一七七七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八百三十七章 作壁上觀的感覺第一二八零章 內府第八百六十九章 蕭家的使者第二百九十八章 步步第一三三四章 近鄉情怯第一八四八章 平靜之下第一千七十五章 是分贓不是收編第一四二五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九十六章 請賜字第一三零零章 本末倒置第二零八九章 雄關漫道真如鐵第二二一七章 此時,必須有犧牲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會師靈武第一五九六章 把天下收入囊中第一千七十一章 鬱林動亂第一四一二章 騙不了我第一七五八章 大漢需要更加穩定第二一二二章 請冊太子,以安民心第一一五五章 鳴金第一百四十章 心思第一一六七章 長處和短板第六百四十六章 情理之外第二一五六章 三省的瓦解第六百二十三章 科技興國第五百五十章 杳無音訊第五十二章 生天第一九八四章 甲騎的哀鳴第一千一十三章 江州之變第九十四章 過吳府第一二零四章 臣堅持所請第一七八五章 炎黃的血第二二二六章 火器的外傳第九十九章 旨意第一千三十二章 建康在望第五百四十章 巴人的擔心第一二四三章 來之不易第一三五三章 關中的土地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禮第一千零四章 民富之後第一六四一章 新卻月陣第四百六十九章 要命的時間第二十八章 逃命第三百七十九章 竟全功第七百七十七章 鵝卵石和統籌第二百七十一章 祭奠第四百一十七章 朝廷的意思第一八七一章 各司其職,謀定河東第三百八十四章 人、錢、糧第一五六九章 聖人第二百七十三章 藏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