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一七章 遼東有國名勿吉

當時的沈婺華,自然和李藎忱一樣的心思,這後宮之中能夠進來的都是自己人,也不怕看去什麼。

但是換作其他任何時候的沈婺華,都不可能有這般心思。

沈姊姊意識到自己落入了李藎忱的圈套之中,捏了捏他的手,這已經是她表示對這個臭弟弟不滿的最大懲罰了。

李藎忱咧嘴一笑,攬着沈婺華坐在牀沿上,翻看奏章。

八百里加急,他不可能熟視無睹。

不過是尉遲貞送來的,而不是直接太尉府求見,說明事情應該還沒有危急到必須要儘快做出決定的地步。

隨着大漢現在基礎設施的完善,很多地方的道路都已經變得通暢,一座座驛站的建立再加上水陸聯運的發展,讓消息的傳遞也變得更加快捷。

水運相比於快馬來說並沒有多少優勢,但是水運勝在運輸量大、運輸費用便宜,因此大宗貨物往來都傾向於走水運,如此一來,道路上的大型車隊就減少了很多,等於變相加快了郵差和驛使的速度,即使是偏遠的地區,消息往來京城也快了很多,這其中就包括已經通過海運和青州建立聯繫的幽州。

幽州的商品都去走海路了,官道暢通,因此日行八百里不是夢。

不過這樣帶來而後果就是······

李藎忱看着奏章上所言,高句麗已經聯合勿吉人,逼迫契丹人向東且戰且退,因此幽州文武多少都有些坐不住了,懇請出兵。

這件事,實際上在李藎忱和太尉府的預料之中。

大漢雖然表態,但是遲遲沒有什麼實際動作——實際動作還是有的,不過是昨天李藎忱才和太尉府敲定,因此現在肯定還沒有落在實處,估計還得四五天,幽州那邊才能收到消息——因此高句麗會急乎乎的對契丹動手,也在情理之中。

“勿吉人,沒想到竟然還真的存在,之前只是整理史書的時候發現過這個名字。”沈婺華在背後給李藎忱捏肩,看到了奏章上的內容,忍不住感慨一聲。

“說說?”

李藎忱倒是有些好奇,這個名字,比起來契丹,讓他屬實覺得陌生。沈婺華登時一笑,陛下原來也有不知道的,還以爲陛下上天入地、無所不知呢。

實際上這個名字也應該出現在之前通事館對於遼東局勢的奏報中,不過李藎忱當時的心思都在河西,根本就沒有細看。

沈婺華柔聲說道:“勿吉人,原本是肅慎人的一支,在肅慎國中地位並不高,不過後來中原動盪,遼東也跟着受到鮮卑崛起之影響,作爲肅慎人之後的挹婁國也隨之覆滅,從屬於挹婁的勿吉人趁機崛起,佔據挹婁故地。

這‘勿吉’兩個字,在他們的話語中就是樹林的意思,他們多聚集在山林中,以打獵爲生,所以自稱‘林中人’,也算是貼切。

這些年高句麗向北擴張,迫使契丹只能向東、勿吉只能向北遷徙。而今契丹打算背靠大漢抗拒高句麗,那勿吉人和高句麗聯合壓迫契丹,以求之後能夠重新獲得一些土地,也在情理之中。”

李藎忱眉毛一挑,大概想起來什麼。

勿吉,這個名字的確很陌生。

但是在歷史上,這個時間點,這個位置上,按理說應該還有一個民族正蓄勢待發纔是。

那就是靺鞨!

靺鞨,肅慎和挹婁之後,曾經趁着隋唐攻破高句麗而崛起於東北,成爲關外霸主。

同時,這靺鞨人,也是後世女真人的先祖。

勿吉,顯然有着和靺鞨相同的出身。

李藎忱不知道是不是說法傳承上有了什麼偏差,或者說每個時代的叫法有所不同,但是他可以肯定的是,如此跳脫的勿吉人,肯定就是靺鞨人。

勿吉,也就是女真的前身。

契丹,是當年被突厥擊破之柔然的南支。

而柔然的北支,逃遁到興安山和外興安嶺下的草原上,也就位於現在勿吉人盤踞之地的北方,這便是蒙古的源頭。

契丹,女真,蒙古······盛唐沒落之後,和華夏漢族糾纏上千年的三個民族,此時都已經登上了歷史舞臺啊。

既然都已經在場了,那就都乖乖的融入華夏吧。

李藎忱笑了笑。

“遼東局勢可不怎麼好,陛下如此有信心?”沈婺華很是詫異。

她自從交接內府事務,退居幕後之後,也沒有閒着,除了幫着樂昌打理後宮上下,還負責資料書籍的蒐集,皇家藏書都在沈婺華的管理下,光是這些年蒐集的散佚典籍以及修繕的古書就不計其數。

關於遼東的這些部落發展,不少書籍之中也有記載,沈婺華甚至能夠面前理出來這些部落的更迭脈絡。

中原戰亂三百年未休,但是也不代表着南北兩朝和九州之外沒有任何的交流,南朝還在開發嶺南,北朝還在草原上和突厥人打的有來有回,因此北朝也是有不少文獻記載比如河西、比如遼東等地的部落、國度之更迭變化的。

因此沈婺華也清楚,遼東這些部落,雖然成不了什麼氣候,但是居住在山林之中,和外界沒有什麼往來,歷朝歷代對他們的瞭解也只是侷限在“某個國家沒了,又出現了某個國家”這種已經涉及到改朝換代的大事上。

不過這也意味着,這些部落天然的對於大漢、對於中原王朝不可能有什麼好感和歸屬感,想要在深山老林之中和他們作戰,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所以沈婺華站在自己的角度分析,覺得遼東之戰,遠不是那麼好打的,陛下的態度讓她有些困惑。

李藎忱淡淡說道:“高句麗者,不過三韓之一、半島小國也,小國寡民卻又吞天之心,可是佔據遼東疆土又能有什麼用,契丹和勿吉,誰能真心臣服?滿地礦產,真能化爲己用?土地肥沃,真有人能夠在短短几個月或者一年內開墾?這都不可能。”

頓了一下,李藎忱一攤手:“人心不足蛇吞象,佔據的土地越多,周圍的不臣就會越多,戰線也會隨之拉的更長,那麼何處不是破綻,朕不過揮手之間,就能夠讓這一切分崩離析。”

沈婺華楞然。

對於久在深宮中的她來說,外面的世界很廣闊,但是終究她本人還是缺少了一點兒經驗和認知。

第一六四四章 漢軍騎兵的突進第九百八十章 收拾舊山河第二一六五章 巡視陪都,名正言順第八百六十七章 妾身可做不了主第一八四一章 軍議不是兒戲第一七四六章 那朕給你打下手如何?第一九九七章 深沉的愛第一三六五章 喋血宮門第一一三六章 入洛陽第三百一十五章 火第三百一十四章 水第一九五三章 未來,當在他們手中第一百三十九章 同予者何人第一百章 繼承第二零三七章 大漢,前進!第一八一三章 開竅的薛延陀第一五三一章 白袍的努力第二二一九章 怎麼入城?第二三三六章 天道昭昭第一八二二章 山東見聞第九百二十五章 雙全法第四百五十五章 雪落第二一九二章 他是將,不是兵第八十七章 借書第八百六十四章 最佳人選第一九五零章 不要讓他們失望第一六三五章 換個地方見面第一五三一章 白袍的努力第二百七十四章 命途第二百二十一章 北城第一三七七章 難當都城之重任第二二五八章 開幕第一四七一章 朕不急,岳父急第一六零四章 彎路不可怕第二一五五章 或許這就是幸福第二零六零章 當隨大樹共迎風第一千三十六章 玉樹後庭花第二一六五章 巡視陪都,名正言順第五百六十七章 戰溪谷第一七四五章 讓軍神當苦力第三百一十二章 驚馬第十九章 火光第一千八十章 楊素在成都第三百一十八章 沒有真的桃源第二三零六章 兩教之爭第三百九十一章 可有意見第三百二十四章 腐朽第六百三十三章 選擇哪一邊第一七九三章 邙山伏擊戰第八百四十六章 收穫第七百七十二章 苦力第二二二九章 漢土第二一八六章 河邊第一二一四章 穩紮穩打第一千五十九章 開皇?大業?第六百六十五章 突擊訓練第一百章 繼承第一四零七章 國丈受驚了第七百三十九章 離開的時候第一三五四章 蕭世廉戰楊堅第六百七十四章 達成一致第二一八零章 披掛上陣,恍惚少年第一八九一章 禁衛軍,渡河!第七百四十七章 看到那一天第一七八八章 制度的優越性第七百三十七章 快第一八一三章 開竅的薛延陀第一千三十二章 建康在望第一五七九章 更廣闊的世界第一四九九章 我看誰敢!第五百二十六章 總有一天第七百零七章 大婚流程第一一四六章 血肉磨坊第五百九十四章 有志挽山河第二二四六章 夜裡的巷戰第一五七一章 十里郊迎第二一七四章 浴血武威第六百四十四章 難得的破綻第二零三一章 南方羣臣的態度第七百二十七章 不走就好第三百三十九章 池上鴛鴦啄翠羽(下)第一三七九章 長安一片月第一千九十一章 不是一個人第一三五零章 不一樣的宮闈第五百六十九章 刀尖上跳舞第九十四章 過吳府第五百九十二章 揹負罪名第兩千零一章 “如數”,“足額”番外一·都中知我劉文靜第一百四十三章 都是走後門的第六百五十一章 爽快第六百四十八章 同意又何妨第五百三十九章 做個示範第九百七十六章 血與火第一八四二章 風箱裡的老鼠第三百八十六章 未來的對手第一五五七章 柺杖第一九六三章 教育科目的多樣化第一九九七章 深沉的愛第一七六二章 擊鼓,死戰!
第一六四四章 漢軍騎兵的突進第九百八十章 收拾舊山河第二一六五章 巡視陪都,名正言順第八百六十七章 妾身可做不了主第一八四一章 軍議不是兒戲第一七四六章 那朕給你打下手如何?第一九九七章 深沉的愛第一三六五章 喋血宮門第一一三六章 入洛陽第三百一十五章 火第三百一十四章 水第一九五三章 未來,當在他們手中第一百三十九章 同予者何人第一百章 繼承第二零三七章 大漢,前進!第一八一三章 開竅的薛延陀第一五三一章 白袍的努力第二二一九章 怎麼入城?第二三三六章 天道昭昭第一八二二章 山東見聞第九百二十五章 雙全法第四百五十五章 雪落第二一九二章 他是將,不是兵第八十七章 借書第八百六十四章 最佳人選第一九五零章 不要讓他們失望第一六三五章 換個地方見面第一五三一章 白袍的努力第二百七十四章 命途第二百二十一章 北城第一三七七章 難當都城之重任第二二五八章 開幕第一四七一章 朕不急,岳父急第一六零四章 彎路不可怕第二一五五章 或許這就是幸福第二零六零章 當隨大樹共迎風第一千三十六章 玉樹後庭花第二一六五章 巡視陪都,名正言順第五百六十七章 戰溪谷第一七四五章 讓軍神當苦力第三百一十二章 驚馬第十九章 火光第一千八十章 楊素在成都第三百一十八章 沒有真的桃源第二三零六章 兩教之爭第三百九十一章 可有意見第三百二十四章 腐朽第六百三十三章 選擇哪一邊第一七九三章 邙山伏擊戰第八百四十六章 收穫第七百七十二章 苦力第二二二九章 漢土第二一八六章 河邊第一二一四章 穩紮穩打第一千五十九章 開皇?大業?第六百六十五章 突擊訓練第一百章 繼承第一四零七章 國丈受驚了第七百三十九章 離開的時候第一三五四章 蕭世廉戰楊堅第六百七十四章 達成一致第二一八零章 披掛上陣,恍惚少年第一八九一章 禁衛軍,渡河!第七百四十七章 看到那一天第一七八八章 制度的優越性第七百三十七章 快第一八一三章 開竅的薛延陀第一千三十二章 建康在望第一五七九章 更廣闊的世界第一四九九章 我看誰敢!第五百二十六章 總有一天第七百零七章 大婚流程第一一四六章 血肉磨坊第五百九十四章 有志挽山河第二二四六章 夜裡的巷戰第一五七一章 十里郊迎第二一七四章 浴血武威第六百四十四章 難得的破綻第二零三一章 南方羣臣的態度第七百二十七章 不走就好第三百三十九章 池上鴛鴦啄翠羽(下)第一三七九章 長安一片月第一千九十一章 不是一個人第一三五零章 不一樣的宮闈第五百六十九章 刀尖上跳舞第九十四章 過吳府第五百九十二章 揹負罪名第兩千零一章 “如數”,“足額”番外一·都中知我劉文靜第一百四十三章 都是走後門的第六百五十一章 爽快第六百四十八章 同意又何妨第五百三十九章 做個示範第九百七十六章 血與火第一八四二章 風箱裡的老鼠第三百八十六章 未來的對手第一五五七章 柺杖第一九六三章 教育科目的多樣化第一九九七章 深沉的愛第一七六二章 擊鼓,死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