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五四章 收復四門

正是多虧了這些部落的出力製造混亂,慕容世伏沒有能攔住漢軍騎兵,慕容孝雋也不得不分兵鎮壓西側,讓漢軍騎兵和樑屈蔥所部都能退入城中。

至於南門,情況真的如宇文忻所料。

西域各部收束兵馬,既沒有進攻之意,也沒有配合漢軍之意,擺明了隔岸觀火。

你們慢慢打,我們就看戲。

反正最後誰贏了,我們就跟誰混。

明知道大漢還有取勝的可能,我們就跟着吐谷渾拼命的話,那以後的日子保不齊不好過啊,尤其是吐谷渾下屬的大小部落現在一個兩個都跳了出來,說明慕容氏都快混到衆叛親離的地步了,我們西域各國這個時候堅決不能湊熱鬧。

因此當東門和北門重新爲大漢所有之後,南門內的漢軍只是揮了揮旗幟,用火槍來了幾下,南門上的西域各部以及其餘的一些吐谷渾各部落兵馬就果斷的後退。

或許是因爲知道自己這些小部落卷入大戰之中根本就是炮灰,所以這幫傢伙甚至連依託南門堅守一下的心思都沒有。

這讓和平接收城門的漢軍將領哭笑不得,要知道他麾下實際上不過就只有十多名火槍手再加上百餘名輕傷員以及一些丁壯罷了,可能人數都不夠人家的零頭。一開始宇文忻讓自己前來奪占城門,這偏將還以爲自家主帥得了失心瘋,結果現在才知道,真的不是自己太強大,而是對手根本就沒打算和你打。

至於西門,本來吐谷渾兵馬就不多,慕容孝雋一走、各部落一反,剩下的吐谷渾兵馬撐不住場面,很快就主動撤退。

因此這一晚,漢軍竟然神奇的又收復了白天丟掉的四面城牆。

當然了,漢軍將領們自己心裡清楚,之所以能夠反推回去,一部分原因是因爲宇文忻在之前的防守中就沒有用全力,而是打算引誘敵人進入城中進行巷戰,以拖延住更多的敵軍,此時抓住時機發動反攻,自然會有不錯的收穫。

但是實際上更爲主要的原因,其實敵人自己的內亂,一下子打亂了吐谷渾的兵馬布置,而且吐谷渾留守城牆的軍隊,一時間也都亂了方寸,甚至還有從屬於不同部落的兵馬直接刀兵相見的情況,不然的話吐谷渾軍隊扼守城牆,憑藉着自己的人數優勢,說什麼也不會讓漢軍直接殺過來。

所以這也就意味着,漢軍只是單純的奪回了城牆罷了,並沒有多少能力可以在吐谷渾主力的繼續進攻下守住城牆。

慕容孝雋引兵到西門,慕容車重引兵到北門,而慕容世伏收攏各部,在東門外列陣。

擺明慕容氏已經被觸怒了,不管是爲了打通這條關乎到吐谷渾主力撤退的大路,還是向世人表明慕容氏和吐谷渾的威嚴不容侵犯,他們都必須要把張掖拿下,甚至有必要把城中的漢軍全部挫骨揚灰!

南門的西域各部顯然也不敢再磨磨蹭蹭,同樣正兒八經的列陣。

昨天晚上我們可沒有給你們大漢添亂,沒有能戰勝吐谷渾慕容氏,反而繼續龜縮在城池中,那就別怪我們下手無情了。

此時的宇文忻倒是並沒有太多的緊張,他很快就見到了韋圓成和樑屈蔥。

韋圓成顯然昨天殺得很痛快,憑藉不到兩千名騎兵,撕開敵人的營寨、又一路橫衝直撞,攪亂了整個東門外的戰場,韋圓成自然是很高興的。

這一次西北之戰,自己作爲前鋒屢屢建功,回去之後少不了賞賜晉升。

而樑屈蔥則是一臉的憋屈。

一番衝殺下來,自己麾下的兵馬,包括不少嫡系兵馬,都有慘重的損失,這還不是最氣的,最氣的是樑屈蔥很是信任的兩個手下臨陣倒戈,正是因爲他們主動放入慕容氏的兵馬,才導致樑屈蔥明明也坐擁上萬大軍,卻最終連一晚上都沒有支撐過去,狼狽不堪的退入城中,甚至就連自己都受了輕傷。

除此之外,他本身也存在着試探慕容氏之反應的意思,結果發現,慕容氏豈止是對他有所提防,甚至這左右兩處慕容氏嫡系的營寨,擺明了就是對付他樑屈蔥的。

這讓樑屈蔥更是心灰意冷。

不管怎麼說,這些年自己也算是鞍前馬後,給慕容氏做了不少事的,結果在慕容氏的心中,自己只是一個需要提防的牆頭草,甚至是叛賊。

換做誰,都不可能舒坦。

“樑兄!”宇文忻正在跟韋圓成討論着東門外的情勢,見到樑屈蔥走過來,當即大步迎上前,“在下宇文忻,樑兄可是受傷了?”

宇文忻?!

樑屈蔥打了一個激靈,沒有想到宇文忻竟然親自迎出來了,看他身邊除了幾名渾身浴血、顯然也是剛剛從前線回來彙報工作的將領之外,甚至連親衛都沒有幾個,顯然對自己一點兒提防都沒有,並且開口就直接關心自己的傷勢,這讓樑屈蔥頓時有一種熱淚盈眶的感覺。

這是自己在吐谷渾慕容氏的麾下賣命那麼多年都沒有感受到過的信任和關懷,而且這還來自於大漢在此地的最高指揮。

同時一聲“樑兄”,既避開了樑屈蔥身爲吐谷渾的名王,卻並不被大漢認可的尷尬,同時也直接和樑屈蔥拉近關係,讓樑屈蔥聽去了,心中也沒有不滿,甚至有一種親近的感覺。

當然,感動歸感動,利益歸利益。

樑屈蔥是一個地方梟雄,自然不會因爲個人情緒影響到爲自己爭取利益。

笑着表示自己的傷無妨之後,樑屈蔥又和韋圓成等人一一見禮,旋即帶着擔憂說道:“城外兵馬雲集,慕容氏恐怕不會善罷甘休,攻城應該就在不久,將軍打算如何應對?”

一道道目光頓時落在宇文忻的身上。

說一千道一萬,現在大家焉能守得住這座城?

守不住,還不是玉石俱焚?

宇文忻登時看向韋圓成,韋圓成向前邁出一步,在場的都比自己官銜高,他也不敢失了禮數:“末將奉晉國公之命率領騎兵先行入城,便是要告知諸位,晉國公的作戰計劃,需要諸位全力配合。”

這一下,無論是史萬歲和蕭珣等大漢文武,還是樑屈蔥和其餘幾個剛剛歸順的部落酋長,都打起精神。

第一一七八章 意料之外的贊同第二三七一章 歲歲有今朝(本卷最後一章)第二零七九章 立足遼東第九百三十三章 獨立成軍第一七四八章 嵩山月第四百五十章 胡鬧第八十四章 君自酌第一四零八章 誤會,都是誤會第一一四三章 帶路黨第一五一九章 到羣衆中去第二一二四章 貿易體系下沉第四百七十三章 狹路第二百四十二章 效死而已第二二五零章 未晚第一千零五章 牙疼的裴子烈第一一三五章 使節第二零三八章 水師格外積極第一六二八章 大時代下的每個人第六十一章 哨騎第一七四一章 糧食,從四方而來第三百三十一章 身後名第九百六十一章 春耕第一六八二章 突進,羽林騎!第一千九十一章 不是一個人第一五五四章 阡陌交通第二一八四章 合圍和解圍第三百四十章 歲歲因何折綠柳第二二一四章 陛下對軍隊的掌控第三百七十七章 滅敵中途第一一一七章 雪舞第一四三八章 平渡溝第二一二零章 邊關戰事第四百一十二章 如風第四百零三章 沙盤第四百零九章 敲山震虎第二百五十八章 好男兒至此(上)第一三二五章 要定關中麼?第一千八十五章 讓他滾過來第一九八二章 絕望的進攻第一九五三章 未來,當在他們手中第一八三六章 這是頭孤狼第八百三十八章 負隅頑抗第四百二十七章 重見顧野王第六百零二章 驚喜第一五一一章 海陸軍登場第二一八八章 默契的配合第一七九五章 僵持和發展第一四一零章 陛下的願意和不願意第一二零五章 隔牆有耳第一九九三章 塞上,代郡第八百七十四章 楊素的使者第八百四十一章 潛入第一千三十六章 玉樹後庭花第九百二十三章 皆成故人第五百三十九章 做個示範第一五零八章 人生軌跡的改變第一七三六章 殺人先誅心第一九八三章 會師山巔第一八一六章 “離經叛道”的二劉第一八七五章 以西爲重第二零七九章 立足遼東第七十四章 相送第一五九九章 調皮的陳宣華第八百二十三章 騙人的第一六五零章 窩囊第一五四三章 一身輕第一八六九章 王君當爲河東首義第一七零七章 倒黴的崔景嵩第一七八三章 內城第一百九十章 合適人選第一六六三章 綦連雄到哪裡去了?第二零六七章 壕溝激鬥第二百五十二章 圍點打援第一七七四章 求生欲極強第一九八五章 禁衛軍的實力第二二四零章 汽車?火車?第六百二十三章 科技興國第二百九十二章 江流涌第四百九十章 動向第三百八十二章 一山放過一山攔第一千二十五章 戰爭的演變第二一六二章 不求萬世基業第七百三十九章 離開的時候第二零八九章 雄關漫道真如鐵第二零六七章 壕溝激鬥第一八四五章 這個冬天不好過第二零一九章 大漢天威,無不拜服第一五九三章 送別第二三零一章 這就是夫妻默契麼第二零三四章 以德服人第六百零五章 許善心的煩心事第一九二八章 恩科第七百六十三章 硬碰硬第五章 山路第一七九九章 天助我大漢第二一五三章 大漢自有國情第五十章 冷潭第二百七十八章 明主第三百九十三章 杏葉滿庭鶯亂啼第一五三一章 白袍的努力
第一一七八章 意料之外的贊同第二三七一章 歲歲有今朝(本卷最後一章)第二零七九章 立足遼東第九百三十三章 獨立成軍第一七四八章 嵩山月第四百五十章 胡鬧第八十四章 君自酌第一四零八章 誤會,都是誤會第一一四三章 帶路黨第一五一九章 到羣衆中去第二一二四章 貿易體系下沉第四百七十三章 狹路第二百四十二章 效死而已第二二五零章 未晚第一千零五章 牙疼的裴子烈第一一三五章 使節第二零三八章 水師格外積極第一六二八章 大時代下的每個人第六十一章 哨騎第一七四一章 糧食,從四方而來第三百三十一章 身後名第九百六十一章 春耕第一六八二章 突進,羽林騎!第一千九十一章 不是一個人第一五五四章 阡陌交通第二一八四章 合圍和解圍第三百四十章 歲歲因何折綠柳第二二一四章 陛下對軍隊的掌控第三百七十七章 滅敵中途第一一一七章 雪舞第一四三八章 平渡溝第二一二零章 邊關戰事第四百一十二章 如風第四百零三章 沙盤第四百零九章 敲山震虎第二百五十八章 好男兒至此(上)第一三二五章 要定關中麼?第一千八十五章 讓他滾過來第一九八二章 絕望的進攻第一九五三章 未來,當在他們手中第一八三六章 這是頭孤狼第八百三十八章 負隅頑抗第四百二十七章 重見顧野王第六百零二章 驚喜第一五一一章 海陸軍登場第二一八八章 默契的配合第一七九五章 僵持和發展第一四一零章 陛下的願意和不願意第一二零五章 隔牆有耳第一九九三章 塞上,代郡第八百七十四章 楊素的使者第八百四十一章 潛入第一千三十六章 玉樹後庭花第九百二十三章 皆成故人第五百三十九章 做個示範第一五零八章 人生軌跡的改變第一七三六章 殺人先誅心第一九八三章 會師山巔第一八一六章 “離經叛道”的二劉第一八七五章 以西爲重第二零七九章 立足遼東第七十四章 相送第一五九九章 調皮的陳宣華第八百二十三章 騙人的第一六五零章 窩囊第一五四三章 一身輕第一八六九章 王君當爲河東首義第一七零七章 倒黴的崔景嵩第一七八三章 內城第一百九十章 合適人選第一六六三章 綦連雄到哪裡去了?第二零六七章 壕溝激鬥第二百五十二章 圍點打援第一七七四章 求生欲極強第一九八五章 禁衛軍的實力第二二四零章 汽車?火車?第六百二十三章 科技興國第二百九十二章 江流涌第四百九十章 動向第三百八十二章 一山放過一山攔第一千二十五章 戰爭的演變第二一六二章 不求萬世基業第七百三十九章 離開的時候第二零八九章 雄關漫道真如鐵第二零六七章 壕溝激鬥第一八四五章 這個冬天不好過第二零一九章 大漢天威,無不拜服第一五九三章 送別第二三零一章 這就是夫妻默契麼第二零三四章 以德服人第六百零五章 許善心的煩心事第一九二八章 恩科第七百六十三章 硬碰硬第五章 山路第一七九九章 天助我大漢第二一五三章 大漢自有國情第五十章 冷潭第二百七十八章 明主第三百九十三章 杏葉滿庭鶯亂啼第一五三一章 白袍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