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八九章 雄關漫道真如鐵

大漢解決北周,這是看在眼裡的。

但是北周絕對不會也不可能是大漢最後一個敵人。

北周之後,往近處說還有已經知道的高句麗和吐谷渾,這兩個一個盤踞西北,一個盤踞遼東,無疑都阻攔了大漢向外開疆拓土的道路,因此拿這兩個傢伙開刀,是太尉府中早就已經達成共識的,即使是朝中六部文官也並不反對。

爲什麼,還不是因爲有利可圖麼!

東邊的高句麗,既然和北周有煤炭和鐵礦石的往來交易,那就說明這地方的煤炭和鐵資源肯定很豐富,這些東西對於工業快速發展的大漢來說,當然都是好東西,大漢的工坊們一個個就像是張開嘴嗷嗷待哺的嬰兒一樣,拿到這些鐵礦石和煤炭才能過日子。更不要說遼東沃野千里,保不齊就能夠移民開墾。

戰亂極大的限制了中華民族的生息繁衍,現在太平盛世到來,人口自然也會隨之爆炸性的增長,尤其是大漢農部在耕作技術以及糧食的配種改良上已經有所突破,有了更多的糧食自然而然就能夠養得起更多的人。

至於西北的吐谷渾,那就更不用說了。絲綢之路就被吐谷渾扼在手中,換在原來的時候,沒有人會對一條來往貿易的道路感興趣,大漢實際上一直都在作爲絲綢之路的貨物提供商,而貨物的採購、運輸和層層轉賣都是西域的胡人商賈在負責,以耕種爲主的華夏並不屑於參與到這種貿易中去,可是現在已經完全不一樣了,華夏商賈一個個摩拳擦掌,就等着絲綢之路的重新開通。

絲路重開,大漢所能夠拿出手的商品可就不再是原來的絲綢和茶葉了,流水線生產的精良物品現在無異於領先於整個世界,因此到時候大漢會以令人驚詫的速度不斷獲得來自與世界各地的財富。

對於戶部來說,沒有什麼比這更好的了。

六部一直嚷嚷着要和北周談判,讓北周抓緊投降,當然可不全是因爲他們有很多自己負責的事情急於去做,更因爲他們期望朝廷能夠儘快把注意力從眼前的北周轉移到更遼闊的地方去,早一天打通絲綢之路或者穩定遼東,早一天有無數的錢財入手啊。

現在吐谷渾如此積極,那肯定就先對他動手了,正好之前軍方也曾經提到過這個問題,大漢在西北經營日久,各種消息情報應有盡有,相比之下,對於遼東猶然欠缺瞭解,貿然進攻高句麗的話,反而有可能因爲不熟悉人文地理而出現問題。

因此張須陀說吐谷渾根本就是送上門來的,不然的話軍方保不齊經過慎重考慮之後還會先進攻遼東呢。

“當務之急還是好好想想怎麼能夠拿下鄴城吧。”李藎忱微笑道。

蕭世廉和張須陀都是一拱手。

說句實話,鄴城之戰並不在大漢原本預料之中,太尉府一直規劃的都是和敵人在白溝展開決戰,畢竟大漢的攻堅實力擺在那個地方呢,把戰線拖到鄴城城下,的確出乎太尉府的意料,因此太尉府雖然也做過相應的預案,但是到底不算完善,現在重新編制計劃,也需要耗費很大的精力。

“各部廣派斥候,務必探查清楚敵人在鄴城的佈防情況,並東西南三面合圍鄴城,另外漳水下游可否通船,也要儘快探查清楚。”李藎忱又囑咐一句。

鄴城背靠漳水,可得好生利用。

蕭世廉和張須陀離去,原本在原野上列陣的大軍轉而向各個方向移動,搶佔水源、安營紮寨。

李藎忱伸了一個懶腰,感受着春日的風吹動着自己的衣襟。

現在,自己最需要的就是等了,等晉陽戰場那邊出來好消息。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自己已經走過了血火征途,只剩下這最後的一步了。

老天爺,你不要捉弄我。

————————-

“轟!”炮聲隆隆,在狹窄的谷地之中迴響。

火炮一門一門在關城下排開,轟鳴不斷。

炮彈直接從陡峭的山坡下拋上去,重重的撞在城牆上,很快就撕扯出來一個又一個的坑窪。雁門關的城牆並不是磚牆,現在北周境內除了鄴城和晉陽兩座雄城之外,其餘的州府都沒有來得及在城牆上包裹青磚,當然也是因爲對於經費同樣捉襟見肘的北周來說,給城牆包磚自然是一件耗費頗多的事情,而能不能起到效果尚且還要兩說,因此雁門關這等原本不在正面戰場上的雄關,自然就沒有包磚的必要。

誰又能想到,不久之後雁門關也要面對隆隆炮火?

不過雁門到底是雁門,不僅僅是因爲其地形險要,也因爲這山鞍處的城牆足夠敦厚,就算是沒有火炮的時候,守軍也要面對投石機的進攻不是?因此沉重的炮彈砸在城牆上,也只是製造出了大大小小的坑窪罷了,以至於漢軍炮手都開始往兩側山坡上運送火炮以求能夠讓炮彈打的更高,這樣就可以給關城上的敵人士卒個驚喜,不然的話從山下向上打,仰角過大,根本夠不到城牆。

炮擊從一開始的斷斷續續到現在的連綿不斷也已經有好幾日了,雁門關城下的壁壘營寨之類的,早就已經被拆得一乾二淨,而漢軍在山坡下構建的火炮陣地後整裝待發。

“從西牆進攻,東牆一側山勢更高且有雁塔可供眺望防守。”於璽站在火炮陣地上的半山腰中,揚起手中的馬鞭指着前方的雁門關。

身爲大漢的騎兵將領,步卒攻山自然和他沒有多少關係,因此這個傢伙在帶着騎兵把雁門關以外的大小道路封鎖的水泄不通之後,便優哉遊哉的跑過來對步卒這邊的安排指手畫腳,偏偏這傢伙說的也不能算錯,所以大家拿他沒有什麼辦法。

長城如盤龍,從西向東,於羣山之中起伏,而雁門關處的長城,從西側陡峭的山坡上俯衝下來,於河谷峭壁處兜住,緊接着再沿着山向東南而去,這河谷峭壁處的城牆同樣高高聳起,上有塔名爲雁塔,扼守迴旋的東段城牆,可俯瞰整個戰場。

雁塔北側便是北門,東側則是東南門,另外還有直通山上的西南門,共同構成雁門並不算寬闊,但是完全扼守周邊要害的關城。

雄關漫道,用來稱讚這雁門關,同樣合適。

第一六七六章 揚武軍,死戰不退!第一四八一章 該去了第一一二四章 虛張聲勢第一九八一章 火炮齊鳴第九百二十三章 皆成故人第二一八一章 重返長安第七百七十一章 威風第一七四二章 不同的百姓第一五一二章 登陸地點第六百七十六章 風雨愈急第一百四十章 心思第一九八六章 變陣第一千三十章 總攻第一五一一章 海陸軍登場第一七九四章 交給你了第一七零九章 最無奈的選擇第七百三十二章 罪該萬死第二二九三章 有規律的求援第一七三九章 朕又不是豺狼虎豹第二百一十七章 北去第一一九六章 從夫還是從父第八百九十七章 絕路第一六八五章 攻入東寨第一八五五章 陳王慢走第一千二十五章 戰爭的演變第六百九十二章 歷史終究改變第一五一三章 朱崖第一五二八章 戰盧容,大象來襲第五十四章 篝火第一四二九章 今日於郎,今日漢將第二三二三章 吐蕃和大蕃第一三三六章 血滿藍川第一九六一章 南北相通,華夏一體第一千五十一章 亡國禍水第四百八十三章 斷後第八百零五章 誘餌第五十三章 止啼第一六四零章 戰爭爆發第二零二一章 囚徒心理第二百二十四章 鏖戰第一一三七章 這是各取所需第八百六十一章 共浴第一七八零章 致命的威脅第二零八六章 內府非陛下之內府第一四六五章 天冷了第一七三二章 咱們都是一家人第一二二三章 淮南二三事第九百二十九章 漢王妃第一百四十四章 嫌疑第一一九六章 從夫還是從父第一九四八章 徐陵和成都書院第八百八十八章 大家都是自私的第二百三十四章 時間不多了第一四二九章 今日於郎,今日漢將第一一九九章 招生第八百一十一章 間隙第六百五十六章 任重第九百三十四章 來自荊州的試探第一七五九章 家國第一七四七章 鐵骨錚錚宇文達第一三五二章 囚籠的鑰匙第一一五二章 葉護大帳第二百四十六章 將戰第一二五零章 戰爭的殘忍第一七六四章 王謙的準備第一九二五章 朕信她,從未改變第二零七九章 立足遼東第一一八零章 過新年第一八四四章 蒲阪津和風陵渡第三百五十九章 戰如風第四百八十三章 斷後第二一八五章 帥才第一四四一章 元家的雞蛋第二百二十一章 北城第二零四七章 征戰經年,終有今日第一八九零章 河內部署第一六二七章 長安會館第二一二九章 爲什麼要送入書院第三百七十一章 劍指何處第七百三十八章 恰恰相反第一千四十六章 怎麼安置第一六八零章 爲了贏得這場戰爭第四百五十六章 米倉道中第一一三三章 血肉長城第一五五一章 文武之間的衝突第一三六零章 比某還不要臉?第一五五八章 火炮的誕生第一九三九章 醫療發展的好處第一七五三章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第一五二六章 小姑娘長大了第八百三十七章 作壁上觀的感覺第二一五一章 以後有他們好看第一五五三章 陛下很疲憊第一四六八章 聽雪問政第五百六十七章 戰溪谷第一千章 如此星辰如此風第三百四十章 歲歲因何折綠柳第八百四十二章 狼就該先餓着第一一五五章 鳴金第二一一一章 陛下溫柔似水?
第一六七六章 揚武軍,死戰不退!第一四八一章 該去了第一一二四章 虛張聲勢第一九八一章 火炮齊鳴第九百二十三章 皆成故人第二一八一章 重返長安第七百七十一章 威風第一七四二章 不同的百姓第一五一二章 登陸地點第六百七十六章 風雨愈急第一百四十章 心思第一九八六章 變陣第一千三十章 總攻第一五一一章 海陸軍登場第一七九四章 交給你了第一七零九章 最無奈的選擇第七百三十二章 罪該萬死第二二九三章 有規律的求援第一七三九章 朕又不是豺狼虎豹第二百一十七章 北去第一一九六章 從夫還是從父第八百九十七章 絕路第一六八五章 攻入東寨第一八五五章 陳王慢走第一千二十五章 戰爭的演變第六百九十二章 歷史終究改變第一五一三章 朱崖第一五二八章 戰盧容,大象來襲第五十四章 篝火第一四二九章 今日於郎,今日漢將第二三二三章 吐蕃和大蕃第一三三六章 血滿藍川第一九六一章 南北相通,華夏一體第一千五十一章 亡國禍水第四百八十三章 斷後第八百零五章 誘餌第五十三章 止啼第一六四零章 戰爭爆發第二零二一章 囚徒心理第二百二十四章 鏖戰第一一三七章 這是各取所需第八百六十一章 共浴第一七八零章 致命的威脅第二零八六章 內府非陛下之內府第一四六五章 天冷了第一七三二章 咱們都是一家人第一二二三章 淮南二三事第九百二十九章 漢王妃第一百四十四章 嫌疑第一一九六章 從夫還是從父第一九四八章 徐陵和成都書院第八百八十八章 大家都是自私的第二百三十四章 時間不多了第一四二九章 今日於郎,今日漢將第一一九九章 招生第八百一十一章 間隙第六百五十六章 任重第九百三十四章 來自荊州的試探第一七五九章 家國第一七四七章 鐵骨錚錚宇文達第一三五二章 囚籠的鑰匙第一一五二章 葉護大帳第二百四十六章 將戰第一二五零章 戰爭的殘忍第一七六四章 王謙的準備第一九二五章 朕信她,從未改變第二零七九章 立足遼東第一一八零章 過新年第一八四四章 蒲阪津和風陵渡第三百五十九章 戰如風第四百八十三章 斷後第二一八五章 帥才第一四四一章 元家的雞蛋第二百二十一章 北城第二零四七章 征戰經年,終有今日第一八九零章 河內部署第一六二七章 長安會館第二一二九章 爲什麼要送入書院第三百七十一章 劍指何處第七百三十八章 恰恰相反第一千四十六章 怎麼安置第一六八零章 爲了贏得這場戰爭第四百五十六章 米倉道中第一一三三章 血肉長城第一五五一章 文武之間的衝突第一三六零章 比某還不要臉?第一五五八章 火炮的誕生第一九三九章 醫療發展的好處第一七五三章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第一五二六章 小姑娘長大了第八百三十七章 作壁上觀的感覺第二一五一章 以後有他們好看第一五五三章 陛下很疲憊第一四六八章 聽雪問政第五百六十七章 戰溪谷第一千章 如此星辰如此風第三百四十章 歲歲因何折綠柳第八百四十二章 狼就該先餓着第一一五五章 鳴金第二一一一章 陛下溫柔似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