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五四章 阡陌交通

消息從安南傳遞過來,和大江上下游來往七八天之內就能把消息傳過來完全不一樣。所以雖然明知道現在速度已經很快了,李藎忱還是有必要做出一定的改變。

安南是李藎忱選中的之後讓大漢向南洋和南亞擴張的跳板,可不能過幾代人就因爲距離遙遠而丟掉。

似乎意識到了陛下的注意所在,唐亦舜遲疑片刻之後,還是低聲說道:“陛下,現在從江南到安南山高水遠,能夠這麼快到達就已經算不錯的,臣等不敢欺瞞陛下。”

李藎忱點了點頭:“朕也曾經遠行,自然知道距離不是按照輿圖上量一量就能算出來的,但是現在從南到被的聯繫不暢通,應該也是諸位臣工已經意識到了的問題吧?”

楊素和唐亦舜等人交換了一個眼神。

陛下之前的語氣一直懶洋洋的,但是現在明顯已然精神抖擻。

說明陛下的心裡早就已經有所定數。

這讓楊素等人反倒是心中缺少了些自信。

很明顯陛下已經把話題岔開了,在這之前他們前來主要可不是爲了這件事,而是爲了文武雙方在安南的利益糾紛。

而現在陛下明顯在帶着話題向着另外一個方向前進······

深深吸了一口氣,楊素和唐亦舜發現自己剛纔實在是太提前放鬆了,顯然陛下之前就已經料到了這一點,所以早就已經想好了應對策略,而他之前懶洋洋的樣子,顯然也有可能完全是爲了讓他們放鬆警惕,然後再打一個措手不及!

要論戰略戰術,陛下才是大師!

楊素只能硬着頭皮說道:“陛下所言極是,但是現在······”

“大漢開國以來,疆域與日俱增,但是如何控制好這些疆域纔是我們現在最應該思考的問題,”李藎忱微笑着說道,“要讓天下各地和朝堂之上的聯絡有如城裡城外,可絕對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對此六部之間應該相互配合,好好思忖一下。”

唐亦舜和六部尚書們急忙拱手答應。

而李藎忱緊接着把目光轉向楊素:“太尉府這邊也要隨時準備配合,無論是開山修路,還是遇水搭橋,都需要大量的人手,尤其是在農忙的時候,軍隊也要有所配合。”

楊素怔了一下,也只能先應是。

看着文武官員們爲難的樣子,李藎忱心中暗暗發笑。

這幫傢伙,竟然還想在自己面前鬧什麼利益糾紛,先給你們出兩個難題讓你們頭疼去吧。

有的時候解決一個問題,並不僅僅可以通過尋找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法,還可以選擇用另外一個更大的問題來頂替掉這個問題,久而久之,自然也就沒有人再關心之前微不足道的問題了。

當然了,要想牛耕地,就得給牛吃草,李藎忱也不是傻乎乎的只驅趕着這些朝臣們去幹活,這一次大戰的賞賜肯定都會加倍分發,算是他們繼續解決這個新問題的辛苦費。

阡陌交通,本來就不是什麼新問題,只不過在之前這個問題的首要度並沒有那麼高罷了,現在大漢的疆域越來越大,如何才能通過水路和陸路快速的將各個地方連接在一起,是朝廷越來越不能迴避的問題了。

李藎忱是絕對不會主動提出來相應的解決辦法的,如果這都需要他來頭疼的話,那要下面人也就沒什麼用了,他所能做的就是先點撥點撥,之後六部肯定會抽調人手對實際的道路情況進行調研,有了調研結果才能拿出相應的解決方案。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李藎忱拍拍腦袋就決定了的事情,也是很有可能不符合社會實際情況和朝堂民間的實際需求的,如果真的就這麼硬着頭皮進行下去,只會導致勞民傷財。

李藎忱還記得王莽當初頒佈的那些政策,即使是在後世看來都有其先進性所在,以至於後世人都懷疑王莽是穿越的,但是王莽的失敗正是因爲他犯下了一個致命的錯誤,那就是他缺少對於基層實際情況的瞭解,最終導致他的政策頒佈出來之後有如空中樓閣,並沒有和想象之中那樣得到了民間的廣泛認同,最終甚至在民間掀起了反對的浪潮,導致王莽兵敗身亡。

而相比之下,後世太祖爺曾經深入湖南鄉間針對中國農民的問題做了深入的調查研究,類似的調研也在其餘地方有出現,這就使得太祖能夠對華夏的基層民情有充足的瞭解,無論是游擊戰爭還是論持久戰,也都是在有這樣的民間調研基礎下誕生的。

李藎忱不需要拍拍腦袋就能決定的策略,因爲這樣的策略看上去可能光鮮亮麗,但是對於百姓未必就是好事,比如當年秦始皇修建直道的時候,也是本着能夠以此作爲國家脊樑的思想,卻哪裡想到正是這些爲了保家衛國的大工程,最終葬送了自己的國家。

加強基礎設施的建設,尤其是道路的建設是必然的。

南北朝戰亂多年,多數的道路早就已經年久失修,建康府以及長安等等重鎮周圍的道路情況尚且還算好,其餘地方,尤其是南北方交界的荊襄、兩淮等地方,來回的拉鋸戰鬥,導致這些地方的道路被破壞的很嚴重,在之前大漢北上的時候,雖然對道路進行了簡單的修補,但是這樣的修補只是爲了能夠轉運糧食等等,並沒有辦法真正用於大規模的商貿往來,尤其是一旦下雨——江淮又是多雨的地方,道路泥濘難行,民間多有詬病。

但是這些道路應該如何建,絕非小事。

越是民間有迫切需求的,越是要愈發謹慎。

同時對於朝廷來說,通過對地方道路的調研,可以加強基層官員對於調研的重視,讓官員能夠深入百姓之中,瞭解到百姓的需求,才能幫助朝廷更好的制定下一步的戰略決策。

“裴公,此事御史臺一定要盯緊了。”李藎忱最後看向御史大夫裴忌,“不僅僅是六部要派出人手進行考察和調研,地方州府官吏也要有所行動,但是現在大漢地方亦是魚龍混雜,有想要偷奸耍滑的很正常,甚至還有可能會存在想要趁機搜刮百姓的,御史臺不能掉以輕心,朕給予御史臺代天巡狩的權力,配合刑部和吏部,拿捏輕重,准許先斬後奏!”

第三百四十二章 聊發少年狂第六百五十八章 獅子大開口第九百七十五章 搶灘第一四五一章 不是巧合第十四章 審訊第五百四十五章 蟬第三十三章 對策第一一四一章 初擔重任第六百零五章 許善心的煩心事第七百九十四章 亂戰第九百二十六章 未來的起點第一三二六章 白鹿原上第二百三十六章 請援第一二六零章 後院火起第三百四十一章 截斷沔水第一一一零章 陣法變化第一三四九章 日南和灌湯包第一一一九章 你們的名字第一五三四章 憂患意識第一千二十一章 江州之會第六百二十一章 守好底線第一三零六章 留給漢軍的時間不多了第六百六十二章 風捲衣袍第一九三零章 陛下對皇后有猜忌?第一七四七章 鐵骨錚錚宇文達第一一二四章 虛張聲勢第二零九六章 孤軍轉戰,將軍乃人傑第四百章 任重而道遠番外一·都中知我劉文靜第四十三章 太多第一七三七章 陛下春秋鼎盛第八百零六章 錯在哪裡第一六二七章 長安會館第三百八十五章 多多益善第八百三十三章 差不多了第一四一五章 朕想要潼關第一三八五章 給尉遲迥的信第二三三零章 律法和沈君高第七百八十一章 看清時局第二一一五章 未來的燕郡第一五六一章 男人的浪漫第一六六九章 這不是胡鬧第六百九十章 朝堂上第一五三零章 範梵志的果斷第二一二八章 心有春天,自是春天第六百零六章 吏員第一三五四章 蕭世廉戰楊堅第九百七十八章 天亡我也!第二三四四章 故友第一七零四章 盼望着第一四五三章 拖延時間第一百六十八章 花落誰家第一八九二章 華夏的民族精神第八百四十章 進退有據第一五一三章 朱崖第九百九十五章 倉庫爭奪戰第二十四章 誘餌第一百二十三章 表態第一百七十七章 詔書第二三一三章 下田第一八四二章 風箱裡的老鼠第一三七二章 朕給過機會第六百七十五章 難得消閒第一千四十七章 南方局勢第四百七十八章 洛水上第二零一三章 沒有失誤是最大的失誤第二百四十章 雨中驚現第一千四十三章 入城第五百章 天降第一六零零章 誰能同去第九百五十七章 造錢第八十七章 借書第八百六十五章 自請第六百七十二章 不會太久第一二零零章 華夏的文藝復興第五百零七章 驚人的消息第三百四十章 歲歲因何折綠柳第一二三二章 雞湯第一八九零章 河內部署第一四五一章 不是巧合第二一六五章 巡視陪都,名正言順第四百九十六章 進退不得第一三三八章 未敗已敗第一六七三章 水火之間第九百五十二章 家事即國事第一六二九章 杜淹的三條建議第一二九七章 他想要的和平第二百一十七章 北去第一一一三章 戰線第一一三零章 知足第九十九章 旨意第二百零二章 徵用第一五七六章 從林邑向西第一二五八章 殺人夜第八百四十九章 懦夫第二十二章 撤退第九百八十四章 業火第一三九一章 最大的威脅第一六九五章 將軍,帶我們守住這裡第二一八四章 合圍和解圍
第三百四十二章 聊發少年狂第六百五十八章 獅子大開口第九百七十五章 搶灘第一四五一章 不是巧合第十四章 審訊第五百四十五章 蟬第三十三章 對策第一一四一章 初擔重任第六百零五章 許善心的煩心事第七百九十四章 亂戰第九百二十六章 未來的起點第一三二六章 白鹿原上第二百三十六章 請援第一二六零章 後院火起第三百四十一章 截斷沔水第一一一零章 陣法變化第一三四九章 日南和灌湯包第一一一九章 你們的名字第一五三四章 憂患意識第一千二十一章 江州之會第六百二十一章 守好底線第一三零六章 留給漢軍的時間不多了第六百六十二章 風捲衣袍第一九三零章 陛下對皇后有猜忌?第一七四七章 鐵骨錚錚宇文達第一一二四章 虛張聲勢第二零九六章 孤軍轉戰,將軍乃人傑第四百章 任重而道遠番外一·都中知我劉文靜第四十三章 太多第一七三七章 陛下春秋鼎盛第八百零六章 錯在哪裡第一六二七章 長安會館第三百八十五章 多多益善第八百三十三章 差不多了第一四一五章 朕想要潼關第一三八五章 給尉遲迥的信第二三三零章 律法和沈君高第七百八十一章 看清時局第二一一五章 未來的燕郡第一五六一章 男人的浪漫第一六六九章 這不是胡鬧第六百九十章 朝堂上第一五三零章 範梵志的果斷第二一二八章 心有春天,自是春天第六百零六章 吏員第一三五四章 蕭世廉戰楊堅第九百七十八章 天亡我也!第二三四四章 故友第一七零四章 盼望着第一四五三章 拖延時間第一百六十八章 花落誰家第一八九二章 華夏的民族精神第八百四十章 進退有據第一五一三章 朱崖第九百九十五章 倉庫爭奪戰第二十四章 誘餌第一百二十三章 表態第一百七十七章 詔書第二三一三章 下田第一八四二章 風箱裡的老鼠第一三七二章 朕給過機會第六百七十五章 難得消閒第一千四十七章 南方局勢第四百七十八章 洛水上第二零一三章 沒有失誤是最大的失誤第二百四十章 雨中驚現第一千四十三章 入城第五百章 天降第一六零零章 誰能同去第九百五十七章 造錢第八十七章 借書第八百六十五章 自請第六百七十二章 不會太久第一二零零章 華夏的文藝復興第五百零七章 驚人的消息第三百四十章 歲歲因何折綠柳第一二三二章 雞湯第一八九零章 河內部署第一四五一章 不是巧合第二一六五章 巡視陪都,名正言順第四百九十六章 進退不得第一三三八章 未敗已敗第一六七三章 水火之間第九百五十二章 家事即國事第一六二九章 杜淹的三條建議第一二九七章 他想要的和平第二百一十七章 北去第一一一三章 戰線第一一三零章 知足第九十九章 旨意第二百零二章 徵用第一五七六章 從林邑向西第一二五八章 殺人夜第八百四十九章 懦夫第二十二章 撤退第九百八十四章 業火第一三九一章 最大的威脅第一六九五章 將軍,帶我們守住這裡第二一八四章 合圍和解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