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二八章 恩科

安祿山所在的范陽,可以說是距離朝廷視爲中心的西域最遙遠的地方。唐玄宗很完美的詮釋了什麼是鞭長莫及。唐朝的軍隊可以越過蔥嶺深入大小勃律,卻不能有效的阻攔國內爆發的危機。

本末倒置,不過如此。

當然了唐玄宗的悲劇也不僅僅因爲這一個原因,不過這絕對是不能忽略的原因之一。

“西北那邊,讓太尉府儘快論功行賞,”李藎忱斟酌說道,“但是也以朕的名義告知長孫晟,現在還不好輕舉妄動,我們和吐谷渾之間還要儘可能的維持現狀,等北方徹底平定之後,朕會召見西北衆將見駕,商討平定河西乃至於整個西域的事情。在此之前,守住武威等地,就是大功一件。”

西北的門戶應該在河西走廊,在更遠的酒泉和玉門關、陽關,武威這些地方只能說是西北內部的州郡,本來就沒有多少可以守衛的地方,要不是吐谷渾人實在是沒有多少戰力,再加上漢軍火器足夠犀利,恐怕長孫晟能不能守住西北都是一個問題。

李藎忱並不要求他在現在這種情況下再去攻城掠地,只要能夠先穩住西北戰線就可以,尤其是不能主動收縮防線。

西北邊境,寸土不能丟,這是最大的考驗所在,因爲戰線的後面就是西北的馬場,這也是西北之於大漢最大的意義所在,大漢每年爲了維護對西北的統治,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所爲的就是西北產出的上好戰馬,只有有了這些戰馬,大漢纔有和北周騎兵較量的能力。

尤其是現在騎兵再裝備上火槍或者火銃,別說是鮮卑騎兵了,就算是歷史上鞭笞世界的蒙古騎兵跨越時空而來,李藎忱也絕不害怕。

守不住西北,大漢對北方的戰鬥,尤其是未來對草原上敵人的戰鬥將會更加艱難。

鮑興答應,快速的記錄下來李藎忱的要求。身爲李藎忱的秘書監,速記只是小菜一碟。

雖然要求西北寸土不丟並不簡單,但是李藎忱也清楚長孫晟等人沒有一個是省油的燈,只要他們努力,還是可以做到的。更何況這一次他們取得的小勝利,至少可以讓吐谷渾人老實一段時間了。等李藎忱拿下北周之後,吐谷渾人再怎麼鬧騰,李藎忱都不介意,甚至還巴望着他們能夠更加鬧騰一些,這樣李藎忱就有充足的藉口對這些傢伙動手了。

現在的大漢文武百姓雖然對於這個國家已經有了越來越多的歸屬感,但是歸根結底,西北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還是過於遙遠了,沒有充足的理由,李藎忱也不好大動干戈,不然的話保不齊會被什麼人安上一個“窮兵黷武”的帽子。

“西北那邊就先這樣,還有徐德言在背後看着,朕是放心的。”李藎忱拿起另外一份奏章,“新春之後恩科,禮部那邊準備的怎麼樣了?”

拿下河東之後——當然準確說是半個河東——李藎忱是計劃開恩科以招募河東士子爲自己所用的,不過這件事也引起了朝堂上不少官員的議論,簡而言之,恩科的名額也不會非常少,就算是隻到普通科舉考試的零頭,對於其餘州府的士子來說,也都不公平。憑什麼別的州府學生都得擠破了腦袋去和來自於全國各地的優秀年輕人競爭,而河東的這些傢伙卻只需要和本地人競爭就可以了?

本來世家之間就喜歡互通有無,誰知道這些進入考場的傢伙們是不是已經串通一氣?

這樣太不公平了。

歸根結底,還是因爲各地州府都認爲自己給大漢的繁榮昌盛立下了功勞,就算是開恩科招募的人少,那也是白給了河東士子們一次機會,憑什麼?他們可是新來的,對大漢幾乎沒有任何功勞。

針對恩科這件事,難得朝中官員不分文武、不分南北東西,異口同聲。因此李藎忱必須要做出讓步,這恩科自然而然的就從河東變成了整個北方,又緊接着變成了全國性的考試,幾乎等於新開一輪科舉。

不過恩科召開的倉促,自然不可能和科舉那樣經過一年甚至更多的準備,經過一場又一場的考試選拔人才,因此李藎忱只能把這個頭疼的問題丟給了禮部。

嚷嚷着要把恩科變成全國考試的是你們,現在你們頭疼去吧。

鮑興急忙從堆積如山的奏章中抽出來一本:“陛下,這是禮部的奏報,本來也應該今天晚些時分交給陛下批閱的。”

“這個江總,倒是很麻利。”李藎忱眉毛一挑。

歷史上的江總的確不是什麼好貨色,吃喝玩樂樣樣精通,甚至可以說南陳在陳叔寶時期的毫無作爲和他脫不開關係。但是正是因此,這個人在各種禮法和宣傳上還是頗有長處的,禮樂制度張口就來,只是李藎忱不知道他是本身對這個感興趣,還是之前鑽研過怎麼鑽禮法的空檔以求能夠帶着陳叔寶出去吃喝玩樂而又不受那些老臣斥責。

拿禮法的漏洞去堵那些老臣的嘴,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現在李藎忱讓他主持禮部,這個人還真沒有讓李藎忱失望。

沒想到開恩科的具體事宜這麼快也能拿出來,看來這傢伙真的是想要改邪歸正了。

“科舉考試爲三輪選拔,恩科改爲兩輪,在各州府進行春闈之後,儘可能在秋天之前就舉行第二輪考試,這場考試放在洛陽。”李藎忱徐徐念出來,“這倒也可行。”

除此之外,江總也並沒有完全遵循羣臣所提議的那樣,開恩科要全國上下一視同仁。去年南方和巴蜀、關中等地剛剛完成科舉考試,而中原腹地這邊都沒有進行過科舉考試,拋開感情上的說法,的確應該給中原和河東、青州等地的士子更多的機會,因此江總制定的選拔比例是大漢舊有州府佔四成,新光復州府佔六成,再考慮到大漢舊有州府的面積和人口都要高於新收復的這些州府,所以肯定是舊有州府吃虧。

不過即使如此,總比之前什麼都沒有來的好。

這已經是朝廷所能做出的很大讓步了,李藎忱的最終目的又不是選拔去年落榜的人才,而是給中原和河東等地士子一個機會。

第一六三八章 丟掉的要拿回來第一八二八章 不消停第一九四八章 徐陵和成都書院第一千一十四章 矛盾的陳叔慎第一八三三章 來者不拒第八百四十章 進退有據第一一九七章 楚囚第一一七五章 開墾淮南第一八四七章 風雪是最好的掩護第八十四章 君自酌第一七八八章 制度的優越性第六十五章 選擇第八百三十六章 名正言順第一六一五章 演練制度第五百九十八章 光與暗第二一五四章 務實的思想第一二四九章 倒春寒第二零一六章 各有好消息第一四三八章 平渡溝第三百六十二章 一個模子第二二一二章 渡口慘案第一三一三章 有得漁翁之利者第一五零二章 朕的底氣第一二七二章 李靖第一八零三章 戰局明瞭第三百零九章 致命第一千四十五章 胭脂井與傳國璽第一六零六章 白大褂第二百九十二章 江流涌第二三一一章 “老農”李淵第二零六四章 北岸對峙,壕溝之間第一一六二章 歸家第一九四五章 裴矩,牆頭草的典型第六百一十六章 世家興亡第四百零九章 敲山震虎第一二七一章 某相信某的士兵第兩千零一章 “如數”,“足額”第九百七十五章 搶灘第二百零九章 “狼狽”(第四更)第九百五十六章 最大的諷刺第一七八五章 炎黃的血第四百六十六章 將旗升起第一九二五章 朕信她,從未改變第一一八六章 蕭氏的擔憂第一千九十七章 船廠規劃第八百六十九章 蕭家的使者第九百五十章 徐陵到來第一千九十九章 約定?不值錢第一四七一章 朕不急,岳父急第一九九七章 深沉的愛第九百一十一章 入安定第五百七十六章 透重陣第六百零一章 天下爲之動第一四一零章 陛下的願意和不願意第一百三十八章 邂逅第一百六十三章 畫卷第一四八三章 刑法第一六九一章 守望第九十四章 過吳府第一七九三章 邙山伏擊戰第一百一十九章 睜眼第一九七四章 甲騎對甲騎第二三三九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一千四十四章 井軲轆在轉第一千七十六章 違令者斬第二三六五章 要致富,先修路第一三四三章 沒完沒了第一八一零章 皇后會做人第五百二十六章 總有一天第六十八章 裴子烈第二三三九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一五五七章 柺杖第一八四二章 風箱裡的老鼠第六十四章 力爭第一百七十三章 風雨如晦第一四九一章 認識圓第一四三八章 平渡溝第二三三一章 今後國策,內擴外縮第一百八十三章 制勝第一百四十五章 人心第四百五十八章 西河渡第二一七零章 廉頗未老,尚能飯否?第一三二九章 虛虛實實第一七九一章 突然有動作的宇文招第一二七二章 李靖第一六四五章 合圍,司馬消難何處去第二一七七章 驚天一爆第一六一六章 水師演練第六百八十章 該信任誰?第七百一十二章 拉鉤第二三二零章 舒展的旗幟第一二五零章 戰爭的殘忍第一九一五章 停戰的默契第六百六十六章 最後的旨意第四十七章 香囊第二一七四章 浴血武威第一七二三章 天要亡我?第一三八六章 再造長安第一一三二章 心甘情願第六百七十章 開拓的精神
第一六三八章 丟掉的要拿回來第一八二八章 不消停第一九四八章 徐陵和成都書院第一千一十四章 矛盾的陳叔慎第一八三三章 來者不拒第八百四十章 進退有據第一一九七章 楚囚第一一七五章 開墾淮南第一八四七章 風雪是最好的掩護第八十四章 君自酌第一七八八章 制度的優越性第六十五章 選擇第八百三十六章 名正言順第一六一五章 演練制度第五百九十八章 光與暗第二一五四章 務實的思想第一二四九章 倒春寒第二零一六章 各有好消息第一四三八章 平渡溝第三百六十二章 一個模子第二二一二章 渡口慘案第一三一三章 有得漁翁之利者第一五零二章 朕的底氣第一二七二章 李靖第一八零三章 戰局明瞭第三百零九章 致命第一千四十五章 胭脂井與傳國璽第一六零六章 白大褂第二百九十二章 江流涌第二三一一章 “老農”李淵第二零六四章 北岸對峙,壕溝之間第一一六二章 歸家第一九四五章 裴矩,牆頭草的典型第六百一十六章 世家興亡第四百零九章 敲山震虎第一二七一章 某相信某的士兵第兩千零一章 “如數”,“足額”第九百七十五章 搶灘第二百零九章 “狼狽”(第四更)第九百五十六章 最大的諷刺第一七八五章 炎黃的血第四百六十六章 將旗升起第一九二五章 朕信她,從未改變第一一八六章 蕭氏的擔憂第一千九十七章 船廠規劃第八百六十九章 蕭家的使者第九百五十章 徐陵到來第一千九十九章 約定?不值錢第一四七一章 朕不急,岳父急第一九九七章 深沉的愛第九百一十一章 入安定第五百七十六章 透重陣第六百零一章 天下爲之動第一四一零章 陛下的願意和不願意第一百三十八章 邂逅第一百六十三章 畫卷第一四八三章 刑法第一六九一章 守望第九十四章 過吳府第一七九三章 邙山伏擊戰第一百一十九章 睜眼第一九七四章 甲騎對甲騎第二三三九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一千四十四章 井軲轆在轉第一千七十六章 違令者斬第二三六五章 要致富,先修路第一三四三章 沒完沒了第一八一零章 皇后會做人第五百二十六章 總有一天第六十八章 裴子烈第二三三九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一五五七章 柺杖第一八四二章 風箱裡的老鼠第六十四章 力爭第一百七十三章 風雨如晦第一四九一章 認識圓第一四三八章 平渡溝第二三三一章 今後國策,內擴外縮第一百八十三章 制勝第一百四十五章 人心第四百五十八章 西河渡第二一七零章 廉頗未老,尚能飯否?第一三二九章 虛虛實實第一七九一章 突然有動作的宇文招第一二七二章 李靖第一六四五章 合圍,司馬消難何處去第二一七七章 驚天一爆第一六一六章 水師演練第六百八十章 該信任誰?第七百一十二章 拉鉤第二三二零章 舒展的旗幟第一二五零章 戰爭的殘忍第一九一五章 停戰的默契第六百六十六章 最後的旨意第四十七章 香囊第二一七四章 浴血武威第一七二三章 天要亡我?第一三八六章 再造長安第一一三二章 心甘情願第六百七十章 開拓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