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八三章 先建後奏

常年戰亂,大漢的後勤體系雖然經過不斷的完善,已經遠勝過南北各朝,但是也依然承擔着很大的壓力,甚至已經直接影響到了社會資源的分配。

很多地方的基礎建設甚至於工坊建設都被叫停。

長此以往,是肯定要影響本地經濟發展的。

現在高句麗又在遼東不老實,薛延陀部的態度也不甚清楚,因此軍方沒有那麼多力量投入到吐谷渾高原上去。

這也是張須陀的計劃,陛下既然已經要佔據吐谷渾,並且打算通過步步爲營的方式,那我們沒錢,拜託你們戶部多給一點。

而於德則果斷的抓住這一點反擊,沒錢,你們省省吧,還不如放慢一點腳步。

李藎忱知道於德說的有道理。

自己現在關注的重點,到底不能在吐谷渾上。

西域、遼東,每一個都比吐谷渾更重要。

李藎忱對於吐谷渾格外上心,主要還是擔心南方吐蕃的崛起罷了。有唐三百年,吐蕃就像是這個強盛王朝頭頂上的一把劍,只要你露出一點兒破綻就會給你來上一下。

因此李藎忱必須要把吐蕃的崛起扼殺在萌芽中。

“先嚐試從張掖和武威兩個方向向前推進並且建立村寨吧。”李藎忱緩緩說道,“具體的數量、規模,工部、商部、戶部和太尉府各自抽調人手隨軍勘察,朕准許你們先建後奏之權。”

張須陀和於德他們一下子安靜下來,對視一眼,難得看到對方臉上有和自己一樣的表情。

他們都知道這就是最後的決定了,實際上還少不了要各個部門之間扯皮,不過陛下的目標擺在那裡,大家不管怎麼扯皮,都繞不過如何實現這個目標。

而且從武威和張掖兩個方向向前推進,都需要繞過祁連山、深入吐谷渾境內,那地方可都是實打實的高原,到底有多少適合建設城鎮的地方尚且都得另說。

李藎忱此時不確定細節,也在情理之中。

而大家現在的表情,都是一致的驚訝。

不是因爲別的,而是陛下給出的先建後奏的權力。

大漢在建設邊疆地區的時候,一般都是採取的這樣的措施。不然的話地方州府想要建設道路、發展水利,都需要上報朝廷再建造,這一來一回都不知道多少時間耽擱在裡面了。

而且只要地方郡府拿出足夠詳細的計劃,實際上就算送到朝廷這裡,也就是一個“准奏”罷了,還不如直接上報給本州一級,由本州和本郡商議無誤之後就可以直接開建,同時再派人報之朝廷。

朝廷就算是覺得不妥,也能派人及時叫停,而只要不是涉及到最基礎的問題,後續的一些問題總歸是可以一邊建、一邊想着怎麼改善和避免的。

更何況工部在各地都有人手,其中有不少多年主持修建基礎設施和工坊等等的名匠,他們的眼光、想法和思路不見得就比工部本部這邊差到哪裡去,甚至還多一些經驗呢。

可是這些建設歸根結底只是一些普通的建設,成功了能夠造福一方,失敗了也就是一羣丁壯白忙活一場罷了,朝廷也不是不給錢。

但是吐谷渾這邊就不一樣了。

佔領吐谷渾、歸化其民衆,這是戰略層次上的舉措。

而作爲整個戰略的第一步,建設城寨便是敲門磚。

砸錯了地方,只會鬧得自己頭破血流、好不狼狽,還有可能失去了吐谷渾人的信任。

因此大家都以爲陛下會緊緊盯着這件事。

可是陛下就這麼給了他們先建後奏的權力?

一時間,反倒是於德他們心裡沒底了。

李藎忱將這些人的神情盡收眼底,手輕輕敲着扶手,饒有興致的說道:“怎麼,不敢了?”

於德等人交換了一個眼神,不知道應該怎麼回答。

李藎忱則笑了笑:“吐谷渾地處偏遠,並不值得朝廷大動干戈,只不過這塊肉放在我們面前了,不啃下來也有些可惜。你們儘管放手去做,只要能夠確保河西無恙就是。難道沒有了朕,六部就不知道應該如何辦事了?”

於德等人急忙齊齊躬身:“臣等必不讓陛下失望!”

李藎忱也是存心藉助這件事鍛鍊一下六部和軍方之間的合作能力。

六部和軍方長期以來的對立,對於李藎忱維護皇權自然是好事,但是對於大漢的發展不見得就是好事。

文武相互掣肘,必然會在民生和軍事上互相指摘和拖後腿。

這是難免的。

矛盾既然已經被製造出來,那麼就必然會變得越來越尖銳,畢竟不能指望所有人在思考問題的時候都能無比的冷靜,先考慮清楚利弊對錯,再做出決定,往往很多人一上頭就直接撲向對手了,哪裡還管什麼誰有道理?

文武之間的矛盾,南北之間的矛盾,又是李藎忱必須要製造的。

不然這些人抱成一團,齊心協力,那誰就成了他們的目標?

還不是李藎忱自己。

但是這種矛盾終歸不能發展成足以影響到整個大漢發展的矛盾。

所以李藎忱還是要儘量爲雙方的合作創造機會。

平時私下裡可以沒有太多的往來,而在公事上,絕對不能因爲相互之間的矛盾因私廢公。

因此這一次,李藎忱看上去是放權,實際上也是在考察軍方和六部,看看雙方之間是不是還有合作的可能。

假如因爲這點兒小事都能夠爭執的不可開交,那李藎忱就得考慮是不是要把朝堂上的這一羣人換一下了。因爲這意味着在他們的眼中,壓制對面顯然已經比整個國家的向前發展更加重要了。

本末倒置的事,可不行。

張須陀和於德等人都若有所思,大家都是聰明人,又怎麼能不明白陛下的良苦用心?

歷代君主,最害怕的不過就是臣下聯起手來威脅到自己的皇權。而當今陛下,甚至可以爲了建設這個國家而適當的做出讓步。

在他們看來,這也已經是令人敬佩不已的胸懷了。

“陛下,那湟水谷地應該怎麼處理?”閻毗倒是並沒有察覺到這些,他到底還是沒有站在這個高度上,本身也不需要去面對這些問題,因此他意識到的,是李藎忱似乎把湟水谷地給排除在外了。

第一二九七章 他想要的和平第一二六四章 權力的巔峰第一四五五章 總有人要證明第二百一十四章 纏戰第七百七十章 霹靂車第五百三十五章 蜀郡捷報第一一五九章 條約是拿來撕的第二二三九章 蒸汽時代的曙光第二一五七章 各部門的劃撥第九百七十六章 血與火第一三二零章 天平傾斜第五百六十七章 戰溪谷第二百八十七章 步履維艱第一三九六章 老驥伏櫪第三百零三章 看在後輩面子上第二百七十章 使李將軍,遇高皇帝第一六九一章 守望第五百九十六章 議論洶洶第二二三五章 陛下給我買的第六百一十二章 北方來客第四百四十一章 杯水車薪也算給第二零五四章 持節北方,比肩蘇武第三百四十九章 推演第一二二九章 醉後第一二八二章 眼前只有關中嗎?第五百三十三章 山外蒼天第一千一十章 建康之亂第一三九九章 一邊倒第四百零二章 重逢第四百八十九章 切斷第一二四三章 來之不易第一六二四章 意欲何爲第一七二七章 整好以暇第二百五十六章 起狂瀾第二一三零章 內府要改制第二一二一章 你這樣讓我很難做啊第一千四十七章 南方局勢第二二一三章 防禦薄如紙第二百四十六章 將戰第五百四十三章 昏招第一百七十一章 變天(下)第八百七十八章 長安大第五百九十二章 揹負罪名第一二三七章 世道變了第八百五十章 偶遇第一四五三章 拖延時間第一一一三章 戰線第二零七八章 用其人,不用其家第一八七二章 關中男兒耐苦戰第一七二一章 狂瀾難力挽第一四六一章 不走心的勸降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靈武是底線第五百六十二章 龜縮第六百章 畫中人第一六五三章 一面旗,一腔血第二零六七章 壕溝激鬥第三百三十八章 池上鴛鴦啄翠羽(上)第三百六十三章 難以拒絕第一七零二章 糧食的難題第五百一十七章 越來越看不懂了第一四四六章 不試試怎麼知道第一一三六章 入洛陽第一七九八章 消耗戰第一百一十章 季孫第三百六十三章 難以拒絕第一七五三章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第五十四章 篝火第六百五十九章 扯皮第一九二八章 恩科第一千一十八章 孤臣第一二四四章 又是一年春好處第七百三十章 後患無窮第一千四十七章 南方局勢第一三九八章 雷公下凡第一三五八章 人老心老第一一七五章 開墾淮南第二百九十五章 鎮定第一一五二章 葉護大帳第二百六十四章 撤兵第四百二十五章 背後的利益糾葛第二三六六章 自古以來第六百八十七章 相逢猶似在夢中第一七三四章 移駕北上第六十八章 裴子烈第一千三十五章 馮小憐和張麗華第一二一零章 行酒令第一二三六章 黑暗面第六百三十一章 不要出兵第二二六七章 周邊局勢第一六零二章 反正朕都不吃虧第一百二十三章 表態第一百六十三章 畫卷第一八零一章 一杯酒第一九二九章 樂昌的家書第一九九四章 海軍,靠得住麼?第四百一十二章 如風第二百六十五章 會師第九十五章 多險惡第一七六三章 朕的旗幟只在此處第一五九五章 路與河
第一二九七章 他想要的和平第一二六四章 權力的巔峰第一四五五章 總有人要證明第二百一十四章 纏戰第七百七十章 霹靂車第五百三十五章 蜀郡捷報第一一五九章 條約是拿來撕的第二二三九章 蒸汽時代的曙光第二一五七章 各部門的劃撥第九百七十六章 血與火第一三二零章 天平傾斜第五百六十七章 戰溪谷第二百八十七章 步履維艱第一三九六章 老驥伏櫪第三百零三章 看在後輩面子上第二百七十章 使李將軍,遇高皇帝第一六九一章 守望第五百九十六章 議論洶洶第二二三五章 陛下給我買的第六百一十二章 北方來客第四百四十一章 杯水車薪也算給第二零五四章 持節北方,比肩蘇武第三百四十九章 推演第一二二九章 醉後第一二八二章 眼前只有關中嗎?第五百三十三章 山外蒼天第一千一十章 建康之亂第一三九九章 一邊倒第四百零二章 重逢第四百八十九章 切斷第一二四三章 來之不易第一六二四章 意欲何爲第一七二七章 整好以暇第二百五十六章 起狂瀾第二一三零章 內府要改制第二一二一章 你這樣讓我很難做啊第一千四十七章 南方局勢第二二一三章 防禦薄如紙第二百四十六章 將戰第五百四十三章 昏招第一百七十一章 變天(下)第八百七十八章 長安大第五百九十二章 揹負罪名第一二三七章 世道變了第八百五十章 偶遇第一四五三章 拖延時間第一一一三章 戰線第二零七八章 用其人,不用其家第一八七二章 關中男兒耐苦戰第一七二一章 狂瀾難力挽第一四六一章 不走心的勸降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靈武是底線第五百六十二章 龜縮第六百章 畫中人第一六五三章 一面旗,一腔血第二零六七章 壕溝激鬥第三百三十八章 池上鴛鴦啄翠羽(上)第三百六十三章 難以拒絕第一七零二章 糧食的難題第五百一十七章 越來越看不懂了第一四四六章 不試試怎麼知道第一一三六章 入洛陽第一七九八章 消耗戰第一百一十章 季孫第三百六十三章 難以拒絕第一七五三章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第五十四章 篝火第六百五十九章 扯皮第一九二八章 恩科第一千一十八章 孤臣第一二四四章 又是一年春好處第七百三十章 後患無窮第一千四十七章 南方局勢第一三九八章 雷公下凡第一三五八章 人老心老第一一七五章 開墾淮南第二百九十五章 鎮定第一一五二章 葉護大帳第二百六十四章 撤兵第四百二十五章 背後的利益糾葛第二三六六章 自古以來第六百八十七章 相逢猶似在夢中第一七三四章 移駕北上第六十八章 裴子烈第一千三十五章 馮小憐和張麗華第一二一零章 行酒令第一二三六章 黑暗面第六百三十一章 不要出兵第二二六七章 周邊局勢第一六零二章 反正朕都不吃虧第一百二十三章 表態第一百六十三章 畫卷第一八零一章 一杯酒第一九二九章 樂昌的家書第一九九四章 海軍,靠得住麼?第四百一十二章 如風第二百六十五章 會師第九十五章 多險惡第一七六三章 朕的旗幟只在此處第一五九五章 路與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