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九七章 靜水之下

聽慣了風的呼嘯和將士的咆哮,驟然落入鳥語花香的悠閒生活之中還真的有些不適應,如果不是自己的身體已經不允許,於翼也不介意提槍上馬,和自己的兒子一起衝殺。

“這個時候進攻靈武,也不知道楊堅是怎麼想的。”淳于量忍不住說道,“進攻靈武對他有多少好處?”

“對他或許沒有好處,但是對宇文憲和慕容世伏未必沒有好處,”於翼沉聲說道,“今天上午才收到的消息,吐谷渾也在沙州整頓兵馬,很有可能會進攻武威。”

淳于量哂笑道:“一羣跳樑小醜,難道以爲聯手就能夠對我們造成威脅,倒是也太小看大漢了。”

淳于量是親眼看着大漢一步步崛起的,也是看着那些年輕人們是如何拼搏努力的,所以他不相信就算是這天下都和大漢爲敵,大漢就真的無從突破。

於翼怔了一下,撫掌笑道:“有理,有理,不過是跳樑小醜罷了!”

“老夫今天就帶着兵馬前去靈武,”淳于量緊接着說道,“倒是要看看這元諧有幾分本事,安定這邊還要拜託老將軍了。”

於翼哈哈大笑着一拱手:“且去且去,只要你靈武不丟,某在這安定自然也能穩坐釣魚臺!”

————————————————

“吐谷渾比宇文憲還積極啊。”李藎忱此時也收到了西北的消息。

隨着漢軍從鄜州開出,直撲洛川,北方的局勢也隨之發生變化。

楊堅並沒有直接率軍前來和宇文盛匯合,只是派遣樑睿一部從朔方郡南下折而向西北,掩護宇文述在洛川防線的側翼,至於這是雙方已經達成的默契,還是楊堅單純的害怕宇文盛會一敗塗地,那就不得而知了。

倒是元諧率軍從五原向靈武移動,大有進攻靈武的架勢。

這並非不可理解,從五原向西就是靈武,可是如果南下的話,距離五原最近的大漢控制的州府已經是靠近關中的西北地郡了,有關中和蕭關的漢軍在虎視眈眈,一路狂奔數百里才能找到城鎮和人煙的北周軍隊能不能取得突破尚且還得兩說。

而且根據吐谷渾那邊的動靜,楊堅肯定在之前就已經和吐谷渾人有所聯絡,雙方夾攻西北。

倒是距離更近的宇文憲到現在似乎都沒有進兵的意思,漢軍都已經做好了應對宇文憲進攻的準備,宇文憲卻無動於衷,這讓李藎忱難免覺得有些奇怪。

天下局面已經發展到今天了,宇文憲難道還想眼睜睜的看着李藎忱和楊堅打個你死我活麼?

“吐谷渾賊心不死倒也正常,”楊素沉聲說道,“而宇文憲應該是擔心和我們全面開戰吧。”

“靜水之下,未必沒有潛流,陛下切不可掉以輕心。”李藎忱另外一邊的李穆也緩緩說道。

李藎忱皺了皺眉,的確是這個道理啊。

宇文憲或許只是一個武夫,但是他的背後站着山東世家,無論是崔家、還是裴家,都有很多人才啊,他們未必看不清眼前的局勢。

他們十有八九也會攛掇着宇文憲從中牟利。

越是安靜,也就越是危險,宇文憲現在很有可能也在摩拳擦掌,準備給李藎忱一個“驚喜”。

當真是步履維艱啊。

“啓稟陛下,試槍開始了。”站在臺下的吳憑打斷了正在低聲交談的君臣。

李藎忱這才反應過來。

他此時在長安城外藍田大營的校場上,工部的人在緊張忙碌着。

李藎忱的身邊,韋孝寬、樑士彥、李穆等人在一側,楊素、蔣元遜等人在一側,大家的注意力也都被校場上手持那些長管和短管的士卒所吸引。

今天是工部向陛下展示新運到的一批火器。

火器的穩定性已經通過驗收,而建立了流水線生產的大漢工坊在拿到了合格的參數之後自然也就能夠進行批量生產。

這些火器分爲長管的,命名爲火槍,短管的命名爲火銃,實際上也是李藎忱起的名字。

李藎忱也沒有什麼惡趣味去起一些稀奇古怪的名字,就遵循自己在另外一個時空之中的認識就好了。

這些火器已經是成熟的產品,自然也就不存在什麼驗收和實驗,實際上就是爲了給李藎忱表演一下罷了。

或許說的更準確一些,是爲了給韋孝寬等人表演。

作爲漢軍將領,蔣元遜等人實際上都是知道有這麼一種武器存在的,而韋孝寬等人顯然對此並不知情,畢竟工部攜帶的這些火器在之前的關中之戰裡也並沒有派上用場。

說來也有些滑稽,主要還是因爲李藎忱帶着騎兵狂奔前去關中,一轉關中局勢,等到吳憑帶着這些火器趕到的時候,關中戰場已經不需要火器的支援了。

所以韋孝寬等人自然也就沒有機會見識到火器的風采。

現在大漢又面臨着三個方向的敵人,尤其是楊堅重新站起來,甚至還拉扯起來了一支數量不小的軍隊,李藎忱也更需要給長安的這些將領們吃一顆定心丸。

當然了火槍和火銃也不用擔心泄密的問題,因爲最新一批的火器已經運到了裴子烈軍中,這些天因爲下雨的緣故,裴子烈所部遲遲沒有出動,一部分原因是要等待拆解大型器械,另一部分也是因爲火藥並不能派上用場。

李藎忱既然把火槍和火銃給了裴子烈,自然就是希望他能夠利用這些火器給楊堅一個“驚喜”,裴子烈自然不能辜負李藎忱的期望

同時火器也已經分發到了蕭世廉軍中,一旦鴻門方向的尉遲順所部發動進攻,蕭世廉也會用火器給他們一個教訓。

這種秘密武器雖然還沒有完全流傳開來,但是在軍中也已經不算什麼見不得人的秘密,大家也都在等待着這種耗費了工部多年心血的秘密武器能夠發揮威力,不過各級將領自然也都做好了這東西起不到什麼效果的心理準備。

畢竟把戰鬥的勝利乃至於自己的性命都寄託在一種新型武器上,這是任何人都做不到的,尤其是在這個時代,自然也不會有人相信一種新武器的出現就可以改變整個戰爭。

即使是之前漢軍裝備的霹靂車,就算是在攻城的時候能夠起到非常好的破壞作用,但是如果沒有漢軍將士前赴後繼的向前衝,自然也無濟於事。

第一七七四章 求生欲極強第四百六十七章 晚了一步第七百五十八章 虛實不定第二三零六章 兩教之爭第三十九章 逃避第一二三八章 自找麻煩第二三零零章 內府的橄欖枝第一二四零章 掂量掂量第四百二十八章 弄潮兒第八百八十章 於氏之困第三百九十三章 杏葉滿庭鶯亂啼第二二九六章 來自歷史的教訓第九百四十六章 琉璃熠熠光第一七六七章 先解決哪個倒黴蛋第三百四十一章 截斷沔水第八百六十六章 不同的戰略思想第一九九六章 海岸線第一百七十一章 變天(下)第一三七一章 宇文氏的去留第一五六四章 內府也不富第九百七十二章 恍然如夢第二零三九章 宿命中的敵人第一六七四章 病急亂投醫可不行第六百零八章 小心爲上序章 白袍第二十一章 埋伏第一七二一章 狂瀾難力挽第一二九七章 他想要的和平第一三四二章 一大一小沒正形第九百七十六章 血與火第一三一九章 大相徑庭第一七二二章 鳴金三聲第一四二二章 尋求合作第一六二六章 朕要解釋第一八一三章 開竅的薛延陀第一七八八章 制度的優越性第一八六二章 如果只是醉酒的話第一九二二章 絕不偏袒,問心無愧第一一三四章 兩腳羊的擔憂第九百三十三章 獨立成軍第一一四二章 風雪刀光第一三七七章 難當都城之重任第二二四九章 夜色下的混戰第二零八三章 某亦同往第九百四十二章 農耕事宜第六百二十七章 庭前花落第八百六十七章 妾身可做不了主第三百五十三章 城門第三百零三章 看在後輩面子上第一三四一章 耕種的意義第一三八四章 楊麗華的請求第一七二三章 天要亡我?第四百五十二章 這陰沉沉的天第三百六十五章 工匠第一千五十四章 嶺南事第一八三零章 咱們得主動第二零五九章 局裡局外第九百一十八章 白紙般的巴蜀第一五七五章 戰爭服務於政治第九百五十九章 新的行政區劃第一八三三章 來者不拒第一五一一章 海陸軍登場第五百五十三章 鉤直餌鹹第二百五十八章 好男兒至此(上)第九百一十二章 外交家第六百五十三章 徐陵需要的答案第二二五八章 開幕第三百七十三章 到底打誰第二百二十七章 自稱我第一二二三章 淮南二三事第二一五五章 或許這就是幸福第二百四十二章 效死而已第三百九十八章 李藎忱和陸騰第一七九六章 金墉城破第一五七六章 從林邑向西第二二八四章 西寧第二一八一章 重返長安第一九三七章 從內府到內廷第一四零零章 震天雷第七百三十四章 悶熱第二百八十六章 環環相扣第一六五三章 一面旗,一腔血第一八零八章 團聚第二零六一章 明顯的暗示第一五六零章 新式戰船第一六七一章 援軍就在後第二一五七章 各部門的劃撥第三十三章 對策第二百三十八章 隱約雷鳴第一七四三章 軒轅關,全軍衝鋒!(補上昨天少的一章)第一八零四章 應戰才能避戰第一九九八章 白袍在幽州的發展第一千六十七章 鬥志昂揚第一一六四章 父親第二二一六章 角門第一百三十四章 出洞第十八章 佈置第七百四十四章 會面第七百一十八章 迎親第七百五十章 日出
第一七七四章 求生欲極強第四百六十七章 晚了一步第七百五十八章 虛實不定第二三零六章 兩教之爭第三十九章 逃避第一二三八章 自找麻煩第二三零零章 內府的橄欖枝第一二四零章 掂量掂量第四百二十八章 弄潮兒第八百八十章 於氏之困第三百九十三章 杏葉滿庭鶯亂啼第二二九六章 來自歷史的教訓第九百四十六章 琉璃熠熠光第一七六七章 先解決哪個倒黴蛋第三百四十一章 截斷沔水第八百六十六章 不同的戰略思想第一九九六章 海岸線第一百七十一章 變天(下)第一三七一章 宇文氏的去留第一五六四章 內府也不富第九百七十二章 恍然如夢第二零三九章 宿命中的敵人第一六七四章 病急亂投醫可不行第六百零八章 小心爲上序章 白袍第二十一章 埋伏第一七二一章 狂瀾難力挽第一二九七章 他想要的和平第一三四二章 一大一小沒正形第九百七十六章 血與火第一三一九章 大相徑庭第一七二二章 鳴金三聲第一四二二章 尋求合作第一六二六章 朕要解釋第一八一三章 開竅的薛延陀第一七八八章 制度的優越性第一八六二章 如果只是醉酒的話第一九二二章 絕不偏袒,問心無愧第一一三四章 兩腳羊的擔憂第九百三十三章 獨立成軍第一一四二章 風雪刀光第一三七七章 難當都城之重任第二二四九章 夜色下的混戰第二零八三章 某亦同往第九百四十二章 農耕事宜第六百二十七章 庭前花落第八百六十七章 妾身可做不了主第三百五十三章 城門第三百零三章 看在後輩面子上第一三四一章 耕種的意義第一三八四章 楊麗華的請求第一七二三章 天要亡我?第四百五十二章 這陰沉沉的天第三百六十五章 工匠第一千五十四章 嶺南事第一八三零章 咱們得主動第二零五九章 局裡局外第九百一十八章 白紙般的巴蜀第一五七五章 戰爭服務於政治第九百五十九章 新的行政區劃第一八三三章 來者不拒第一五一一章 海陸軍登場第五百五十三章 鉤直餌鹹第二百五十八章 好男兒至此(上)第九百一十二章 外交家第六百五十三章 徐陵需要的答案第二二五八章 開幕第三百七十三章 到底打誰第二百二十七章 自稱我第一二二三章 淮南二三事第二一五五章 或許這就是幸福第二百四十二章 效死而已第三百九十八章 李藎忱和陸騰第一七九六章 金墉城破第一五七六章 從林邑向西第二二八四章 西寧第二一八一章 重返長安第一九三七章 從內府到內廷第一四零零章 震天雷第七百三十四章 悶熱第二百八十六章 環環相扣第一六五三章 一面旗,一腔血第一八零八章 團聚第二零六一章 明顯的暗示第一五六零章 新式戰船第一六七一章 援軍就在後第二一五七章 各部門的劃撥第三十三章 對策第二百三十八章 隱約雷鳴第一七四三章 軒轅關,全軍衝鋒!(補上昨天少的一章)第一八零四章 應戰才能避戰第一九九八章 白袍在幽州的發展第一千六十七章 鬥志昂揚第一一六四章 父親第二二一六章 角門第一百三十四章 出洞第十八章 佈置第七百四十四章 會面第七百一十八章 迎親第七百五十章 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