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二章 不會太久

相對於東宮而言,李藎忱的這個班底很年輕;不過其中也不缺乏諸如顧野王這種在朝野之間有很高聲望的人,因此李藎忱能夠站得住腳跟,也能夠銳意進取。

這樣老少結合的團體是最難對付的。李藎忱能夠在短短的十個月內拿下巴蜀並且組成這樣的團體,此子當真是不可限量。所以周確很清楚爲什麼之前沈君高和傅縡將李藎忱看作最難對付和最應該提前對付的對手。

李藎忱確實是值得東宮的重視,若是如此放任其發展的話,假以時日,李藎忱肯定是東宮最大的威脅。

對於周確剛纔還說的看似無心的話,李藎忱不可置否,只是皺了皺眉頭,似乎對於周確這個態度不甚滿意,不過他並沒有多說什麼。

無論怎麼說,周確還是一個值得尊重的老人,李藎忱並不想在這人多耳雜的地方和周確出現什麼矛盾。

而蕭摩訶隱約察覺到了李藎忱和周確之間的火藥味,在和李藎忱身後的顧野王打過招呼之後,便轉身做了一個請的手勢:“世忠,碼頭上風大,我們回到城中詳談。”

周確還想要說什麼,此時只能先收住話,而李藎忱微微頷首:“大將軍請。”

看着李藎忱快步和蕭摩訶一起向前走,周確的手顫抖一下,輕輕嘆了一口氣,李藎忱的態度顯然並沒有想象之中的那麼好,而對於東宮李藎忱似乎也並沒有想要拉攏的意思。

顯然李藎忱也已經感受到了東宮對他的不信任,因此他索性和東宮保持一定的距離······

想到這裡,周確不由得打了一個寒顫,李藎忱如此果斷的撇開東宮,說明他已經找到了更合適的合作對象,這個人當然不是蕭摩訶,蕭摩訶本身也是東宮的人且不說,而且蕭摩訶身在荊州,李藎忱前往建康府的話,蕭摩訶最多隻能給李藎忱一定的聲援,根本不可能在任何時候都能夠來得及施以援手。

因此在沈君高等人看來,東宮顯然是李藎忱最好也是唯一的選擇,在京城之中,也只有東宮才能給予李藎忱需要的庇護。這也是爲什麼周確並沒有主動給李藎忱示好,甚至還在若有若無的表達自己對南陳的忠心。

因爲他覺得李藎忱肯定會主動找上門來。

然而現在看來,李藎忱並沒有直接向東宮靠攏的意思,反而在刻意的疏遠。這說明李藎忱在建康府已經有了另外的合作伙伴。所以他纔會這樣有恃無恐。

之前最有能力和東宮叫板的肯定是揚州刺史陳叔陵,只可惜陳叔陵是李藎忱親手打壓下去的,所以李藎忱肯定不會藉助陳叔陵的力量,那麼能夠在這個時候選擇和李藎忱站在一起的又會是誰呢?

周確一邊想着,一邊下意識的回頭,正好看見和顧野王有說有笑的徐德言。

剎那間,他覺得幾分涼意爬上自己的後背。

————————————-

抿了口茶水,李藎忱沉聲說道:“某在路上收到消息,周人正在從襄陽和樊城抽調兵力北上?那現在襄陽這邊的防務有沒有變得更爲薄弱?”

蕭摩訶沒有想到李藎忱並沒有詢問建康府的情況,而是開門見山的直接說襄陽的戰局。說句實話現在的襄陽戰局讓蕭摩訶很頭疼,原因無他,北周兵力的調動對於南陳來說當然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機會。

南陳之所以在襄陽戰局上一直佔不到便宜,歸根結底還是兵馬數量和糧草都不足,之前幾次進攻襄陽失利,一來是因爲南陳的兵馬不足,畢竟襄陽是北周多年苦心經營的據點,想要拿下襄陽,自然就要有比守軍多出來數倍甚至十倍的兵力,可是實際上蕭摩訶收兵的兵馬和襄陽守軍相比也就只有一兩倍的優勢,這種兵力優勢在高大的城牆面前無疑會被抵消的所剩無幾。

而另外一個原因自然就是南陳在之前的江陵之戰中消耗了不少錢糧,暫時根本沒有能力支撐起來一場耗時太久、兵馬衆多的攻堅戰,換句話說南陳的國力現在無法支撐蕭摩訶在襄陽城下停留太多時間。

這也是爲什麼蕭摩訶前幾次進攻襄陽都無功而返或者說知難而退。

斟酌片刻,蕭摩訶沉聲說道:“周人抽兵北上固然不假,但是坐鎮襄陽的依舊是尉遲迥,而且因爲上一次有不少北方兵馬南下,所以襄陽的守軍並不比十個月之前少多少,甚至比我們上一次襄陽之戰還要多少許多,哪怕是我們也補充了不少兵馬,卻也沒有多少勝算。”

李藎忱點了點頭,襄陽掌控在周人手中,對於南陳來說自然就是如鯁在喉,所以如果機會充足的話,蕭摩訶肯定會毫不猶豫的揮師北上,可是現在蕭摩訶的糧草都在之前的進攻之中消耗的七七八八,而北周也沒有因爲內亂就放棄對襄陽的控制,至少尉遲迥還在襄陽說明北周對於襄陽的重視還沒有減弱。

李藎忱無從說之前蕭摩訶聽從陳頊的旨意貿然出擊最後什麼都沒有獲得,到底是對是錯,只能說現在襄陽戰局保持穩定應該是最好的。李藎忱這一次前往建康府就是需要和南陳朝廷在對付北周上達成一致,而在這之前他需要穩住蕭摩訶。

蕭摩訶有些期待的看着李藎忱,李藎忱最擅長的就是在僵局甚至逆風局當中尋找到突破口,最終徹底扭轉整個局勢,而現在蕭摩訶也期望李藎忱能夠給自己一個好的建議。

“再等等。”李藎忱的手輕輕敲着桌子,低聲說道,“將軍需要等着周人主動或者說被迫露出破綻,這個時候纔是將軍出擊的最好時機,至於需要等到什麼時候,那某就無從得知,需要看局勢的發展以及將軍自己的判斷。”

蕭摩訶的臉色凝重幾分,等是肯定的,現在蕭摩訶也沒有足夠的兵力和錢糧,這點兒自知之明他是有的,想要憑藉這些實力進攻襄陽不啻於癡人說夢。

但是要等多久,而對面的周人又會露出怎樣的破綻?

“想必不會太久。”李藎忱霍然起身,徑直走到輿圖前,在輿圖上重重一點,“從襄陽到漢中,這一條防線只要有一處崩潰,那麼其餘地方就很難防守,如此我們就可以直接推到陽平關和武關之下!”

第一千零一章 落幕第二二五七章 被迫參與的決戰第五百二十八章 進還是退第一九六一章 南北相通,華夏一體第五百八十章 春雨第二三一七章 遼東有國名勿吉第二零九零章 浴血雁門第二三二九章 海晏河清,天下太平第一千六十二章 南北人口第一九三五章 這就是朕的底氣所在第一三九四章 打上門來第二零四二章 火槍雖好,不是萬能第四百七十八章 洛水上第七百二十一章 牽手第一一二零章 爲君舞第一六九八章 王軌很羨慕第七百五十二章 看不穿第二十二章 撤退第一八一八章 矛盾要讓陛下知道第九十四章 過吳府第九百七十四章 夷陵外第一四七二章 從南陽向洛陽第八百一十一章 間隙第二一四八章 御史臺的都不好惹第六百六十章 典禮流程第一五六零章 新式戰船第一三五八章 人老心老第六百六十八章 南中的現狀第一千零六章 任蠻奴第一八六四章 強權大漢與分權北周第一三零三章 抗命第二一七六章 鳴金第一千八十八章 吐谷渾來客第六百七十一章 歸來第二百九十七章 常山之蛇第四百七十三章 狹路第一六零三章 卿家一小步第一二四六章 蕭蕭淮上第一千八十一章 雄心第二一六三章 投桃報李第二一六二章 不求萬世基業第六百八十八章 巴蜀消息第一九二零章 江東子弟需要的是共贏第四章 桃源第四百九十章 動向第六百四十七章 臣以爲第二百九十章 星暗淡第一五零八章 人生軌跡的改變第五十一章 光亮第一六六八章 海棠承雨(修改版)第一八九零章 河內部署第一三八二章 得力助手第一四二四章 韓擒虎的猶豫第二零五八章 條件第一九四七章 樂昌就是定心丸第五百二十五章 天意如此第四百四十六章 主將之選第九章 秘密第一八六五章 朕給你這個機會第七百八十七章 既然開始第六百三十八章 宣旨第一二三四章 暴殄天物第四十六章 夙願第一千一十章 建康之亂第一一八三章 也是後路第一九九一章 手下人太能幹的好處第四百七十三章 狹路第一千五十章 便宜大舅哥第一五七七章 皆大歡喜第五百四十五章 蟬第六百一十章 潤物細無聲第一三二五章 要定關中麼?第三百五十九章 戰如風第五百九十章 不要太過分第一五二零章 象林,風雨正急第五百三十章 撤第九百一十一章 入安定第一二零零章 華夏的文藝復興第一六八九章 有結束,有開始第四十四章 不留第一七七八章 教科書式的攻防戰第二一四六章 從制定者到維護者第二二二一章 繞城而戰第六百二十三章 科技興國第一三七一章 宇文氏的去留第九十六章 請賜字第一六三二章 輿論之戰第一九四六章 打掃乾淨好請客第二百四十六章 將戰第七百七十二章 苦力第二零八一章 晉陽城第二三零五章 你是個成熟的秘書了第五百五十九章 見面第二二四八章 自亂第二百二十一章 北城第一七七三章 尉遲貞和尉遲霖第五百五十章 杳無音訊第八百八十一章 格外的冷第一七九六章 金墉城破第九百一十五章 買賣
第一千零一章 落幕第二二五七章 被迫參與的決戰第五百二十八章 進還是退第一九六一章 南北相通,華夏一體第五百八十章 春雨第二三一七章 遼東有國名勿吉第二零九零章 浴血雁門第二三二九章 海晏河清,天下太平第一千六十二章 南北人口第一九三五章 這就是朕的底氣所在第一三九四章 打上門來第二零四二章 火槍雖好,不是萬能第四百七十八章 洛水上第七百二十一章 牽手第一一二零章 爲君舞第一六九八章 王軌很羨慕第七百五十二章 看不穿第二十二章 撤退第一八一八章 矛盾要讓陛下知道第九十四章 過吳府第九百七十四章 夷陵外第一四七二章 從南陽向洛陽第八百一十一章 間隙第二一四八章 御史臺的都不好惹第六百六十章 典禮流程第一五六零章 新式戰船第一三五八章 人老心老第六百六十八章 南中的現狀第一千零六章 任蠻奴第一八六四章 強權大漢與分權北周第一三零三章 抗命第二一七六章 鳴金第一千八十八章 吐谷渾來客第六百七十一章 歸來第二百九十七章 常山之蛇第四百七十三章 狹路第一六零三章 卿家一小步第一二四六章 蕭蕭淮上第一千八十一章 雄心第二一六三章 投桃報李第二一六二章 不求萬世基業第六百八十八章 巴蜀消息第一九二零章 江東子弟需要的是共贏第四章 桃源第四百九十章 動向第六百四十七章 臣以爲第二百九十章 星暗淡第一五零八章 人生軌跡的改變第五十一章 光亮第一六六八章 海棠承雨(修改版)第一八九零章 河內部署第一三八二章 得力助手第一四二四章 韓擒虎的猶豫第二零五八章 條件第一九四七章 樂昌就是定心丸第五百二十五章 天意如此第四百四十六章 主將之選第九章 秘密第一八六五章 朕給你這個機會第七百八十七章 既然開始第六百三十八章 宣旨第一二三四章 暴殄天物第四十六章 夙願第一千一十章 建康之亂第一一八三章 也是後路第一九九一章 手下人太能幹的好處第四百七十三章 狹路第一千五十章 便宜大舅哥第一五七七章 皆大歡喜第五百四十五章 蟬第六百一十章 潤物細無聲第一三二五章 要定關中麼?第三百五十九章 戰如風第五百九十章 不要太過分第一五二零章 象林,風雨正急第五百三十章 撤第九百一十一章 入安定第一二零零章 華夏的文藝復興第一六八九章 有結束,有開始第四十四章 不留第一七七八章 教科書式的攻防戰第二一四六章 從制定者到維護者第二二二一章 繞城而戰第六百二十三章 科技興國第一三七一章 宇文氏的去留第九十六章 請賜字第一六三二章 輿論之戰第一九四六章 打掃乾淨好請客第二百四十六章 將戰第七百七十二章 苦力第二零八一章 晉陽城第二三零五章 你是個成熟的秘書了第五百五十九章 見面第二二四八章 自亂第二百二十一章 北城第一七七三章 尉遲貞和尉遲霖第五百五十章 杳無音訊第八百八十一章 格外的冷第一七九六章 金墉城破第九百一十五章 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