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一章 宇文溫

陳太建十年,周大象(宇文贇年號)二年十二月廿六日,徵北大將軍、漢中侯李藎忱於蜀郡登壇祭天,自立爲王,國號“漢”,恢復蜀郡“成都”舊稱,以成都爲王城,宣告自立。

消息一出,天下譁然。不過真正譁然的也就是那些和李藎忱有過恩怨的人,至於其餘的,在短暫的感慨之後,就得好好地掂量掂量了,李藎忱正式獨立,也就代表着李藎忱作爲一方勢力正式登上了整個時代的大舞臺。

而這個時候很多人驚訝的發現,不知道什麼時候,李藎忱竟然已經積累了這麼大的家業,也讓很多人不得不感慨這個年輕人的隱忍和厚積薄發,若是換做尋常人,說不定在拿下漢中的時候就已經忍不住想要嘗一嘗做皇帝的感覺了。

畢竟歷史上這樣的人也不少,比如公孫述,又比如當年的劉皇叔。

不管怎麼說,李藎忱的自立算是徹底和南陳劃清了界限,從此天下變成南陳、北周和李藎忱嶄新的漢王的三足鼎立局面,當然對於北周來說,還在進行的內鬥已經讓這個國家沒有餘力對付任何方向的敵人,因此或許說天下四分更合適一些。

“請轉告齊王殿下,某會在最近的時間內向他轉交三萬箭矢和五千兵甲。”

李藎忱此時坐在成都府早就已經提前修繕一新的漢王府之中,這裡原來是蕭紀的王府,後來尉遲迥入蜀之後,北周本地官員自然也不敢使用前朝的王府作爲自己的府衙。因此這王府也就荒廢下來,現在李藎忱進位漢王,這王府自然就是現成的,而唐亦舜等人也不傻,等到將軍真正稱王之後再準備府邸可就爲時晚矣,因爲在李藎忱從漢中回來之前,實際上府邸就已經完成了整修。

坐在李藎忱身側的正是宇文憲的族弟西陽郡公宇文溫。宇文溫的父親是杞國公宇文亮,也算得上是征戰沙場的老將了,因爲一向受到楊堅的猜忌,所以身爲安州總管(今北京密雲)的宇文亮毫不猶豫的追隨宇文憲起兵。實際上宇文亮也沒有別的選擇,宇文憲在鄴城、宇文純在晉陽,本來就對小小的安州形成掎角之勢,宇文亮還沒有直面兩路大軍夾攻的勇氣。

雖然宇文亮這輩子並沒有什麼功績,只是蒙祖蔭方纔能夠走到這個位置上,但是對於宇文憲來說,這些皇室宗親的表態恰恰是他最需要的,並且因爲宇文贇和楊堅猜忌的緣故,因此宇文亮的忠誠也是可以保證的,讓宇文亮留守後方也可以讓宇文憲抽調出來更多的兵馬。

不過在這種內戰的情況下,宇文憲還是不忘留了一手,宇文亮的長子宇文溫就一直跟隨在宇文憲的軍中,往好處理解自然是提攜後輩,但是向壞處理解也未嘗沒有扣押人質的意思。

這一次宇文憲派遣自己這位有血緣關係的族弟前來和李藎忱達成一筆大買賣,也算是表達了自己的誠意。

只不過看着臉上稍有些稚嫩神色的宇文溫,李藎忱有一種荒誕的感覺。因爲歷史上尉遲熾繁嫁給的就是這位西陽郡公宇文溫,誰知道宇文贇在親族聚會上一眼看中了尉遲熾繁,直接將其強納入宮中。

宇文溫新婚燕爾,頭上就帶了一頂綠帽子,而且老婆也沒了,自然是憤怒不已,可是畢竟給自己戴帽子的是宇文贇,皇帝陛下的權威還是沒有辦法撼動的。

可是還不等宇文溫忍氣吞聲,宇文贇就毫不猶豫的又給宇文溫的父親宇文亮扣了一個謀逆的罪名,想要剪除後患。

是可忍孰不可忍,察覺到風聲的宇文亮坐不住了,乾脆聯合其他對宇文贇心懷不滿的皇親國戚一起謀反,結果被韋孝寬三下五除二收拾了個乾淨,而頭頂綠帽子的宇文溫也被宇文贇趁機以謀逆的罪名殺掉了,從而徹底霸佔了尉遲熾繁。

只不過在這個時空中似乎就沒有這麼多恩恩怨怨了,尉遲熾繁昨天晚上還縮在李藎忱的懷裡,而宇文亮也不是被逼謀反的,光明正大的站在了宇文憲那一邊。

想到這裡,李藎忱也不得不感慨造化弄人,這樁引起了北周貴族對宇文贇普遍不滿的綠帽案就這樣被改變,而這也讓宇文贇和楊堅至少在這個時候還能夠獲得不少北周貴族甚至是皇親國戚的支持,從而可以在宇文憲的進攻中抵擋更長時間。

看着埋頭覈對條款的宇文溫,李藎忱心中壞笑一聲。

某幫你化解了殺身之禍,你可得謝謝我啊。

宇文溫當然不知道李藎忱此時心中在想什麼,對於他一個初出茅廬的年輕人來說,甚至都沒有直接和李藎忱這樣的梟雄直接對視的勇氣。如果不是條款都已經在之前談好了,實際上宇文溫前來只是重新確認一下並且表示和李藎忱之間的信任,那麼宇文憲估計也不會讓這麼一個年輕人過來。

爲了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這些箭矢和兵甲,宇文憲也算是下了血本,不但向李藎忱支援十萬石的糧草,而且還有三千兩黃金以及數百匹良種戰馬。

實際上李藎忱也知道,宇文憲在揮霍的是北齊當年留下來的家底,李藎忱當然不相信原本都已經打算解甲歸田的宇文憲能夠在短時間內拿出來這麼多的錢糧,必然是當初北齊在鄴城的積蓄。

北周拿下鄴城的時間並不長,而宇文邕很快就駕崩,北周進入國喪,再加上前線戰爭不斷,估計也是出於不能將所有的錢糧都集中在關中的考慮,纔在鄴城留下了相當豐厚的積蓄,以求能夠就近支援淮北戰線以及北方對突厥人的戰爭。

只可惜恐怕無論是駕崩的宇文邕還是當初意氣風發的宇文憲,都沒有想過,有一天這些錢糧要轉手送給曾經的敵人,來獲得更多的支持對付曾經的自己人。

“條款無誤,叨擾漢王殿下了。”宇文溫放下這一份沉甸甸的條約,起身鄭重行禮。

李藎忱笑了笑:“既然如此,事不宜遲,西陽郡公當速速返回洛陽將此事告知齊王殿下,某現在就派遣人手落實合約上的條款。”

頓了一下,李藎忱揮手道:“李平,送客!”

第一七三六章 殺人先誅心第一四六三章 班師回朝第四百三十五章 燈下人如玉第一九一二章 早晚會有那麼一代人(如約加更!)第一二二零章 一江春水向東流第二百九十一章 陳叔寶第一三七六章 收拾舊山河第一四四五章 北與東第四百五十一章 對不住第二二八三章 先建後奏第一二三六章 黑暗面第一八九三章 陳宣華又欠揍了?第一一七二章 毀滅的力量第七百二十四章 走水第六百二十四章 重點第五百二十章 不懂事第一千四十五章 胭脂井與傳國璽第一三二一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一五一七章 象林第一八六三章 破局之處仍在河東第四百七十六章 死局與棄子第一五四八章 破敵第一九九三章 塞上,代郡第一五七一章 十里郊迎第三百四十七章 初生牛犢第五百八十六章 能忍第二零四四章 且用且珍惜第一四六八章 聽雪問政第一八六六章 這個長史很不錯第二二四零章 汽車?火車?第一七一九章 膠着第一四三六章 女人看不對眼時第一八五一章 馬,馬!第四百八十一章 發火第一百三十三章 暗子第八百一十七章 會不會是罪人第一三零五章 走還是不走?第一百七十章 變天(上)第七百三十七章 快第二二三二章 超前第五百一十一章 陰陽差錯第一百七十九章 京口第一一五零章 正當時第二二五三章 寧靜的晨曦第二百八十四章 江上第四百八十三章 斷後第一八三五章 後勤保障第一六一三章 一粒米,一個國第二一零五章 寬心第一一七二章 毀滅的力量第二二九五章 海軍的任務第二二四三章 蘭陵蕭氏和陛下胸懷第二百五十七章 阻驚濤第一二一五章 整合第九十八章 習武第四百八十六章 還打得起第四百三十八章 着急的沈君高第一四六六章 帝王的弱點第一三三零章 萬歲戰淳于第一千八十八章 吐谷渾來客第一三七零章 先走一步第八百零六章 錯在哪裡第一千八十九章 共同的敵人第五百八十二章 談判第一六五三章 一面旗,一腔血第八百五十九章 擡起頭第二一四九章 西北戰雲急第五百零五章 天宮院裡的重逢第二二七六章 最惡劣的思想第一千六十八章 小人的用處第二百四十七章 頑強第四百九十三章 心有惴惴第二百七十八章 明主第二零三五章 還挺勻稱第一三一五章 後繼有人第八百四十一章 潛入第一五三零章 範梵志的果斷第二二六一章 張掖城外的亂戰第一二七八章 年輕人的把戲第七百一十三章 不惜抗旨第一七三二章 咱們都是一家人第一三五三章 關中的土地第一一八零章 過新年第一百五十七章 武藝第一四三一章 黃沙灣阻擊戰第一七零九章 最無奈的選擇第一九六六章 陳智深的改變第一二八六章 不打不相識,以後是朋友第一七六零章 陛下的緋聞滿天飛第三百一十一章 黃雀在後第三百四十章 歲歲因何折綠柳第一二六九章 螳臂當車第一六零六章 白大褂第九百二十章 山呼第二一九八章 奮進的時代第一三四六章 少年人的目光第九百八十八章 有機會和沒機會第三百二十章 前路第一八二八章 不消停第二百六十三章 章山,陰山
第一七三六章 殺人先誅心第一四六三章 班師回朝第四百三十五章 燈下人如玉第一九一二章 早晚會有那麼一代人(如約加更!)第一二二零章 一江春水向東流第二百九十一章 陳叔寶第一三七六章 收拾舊山河第一四四五章 北與東第四百五十一章 對不住第二二八三章 先建後奏第一二三六章 黑暗面第一八九三章 陳宣華又欠揍了?第一一七二章 毀滅的力量第七百二十四章 走水第六百二十四章 重點第五百二十章 不懂事第一千四十五章 胭脂井與傳國璽第一三二一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一五一七章 象林第一八六三章 破局之處仍在河東第四百七十六章 死局與棄子第一五四八章 破敵第一九九三章 塞上,代郡第一五七一章 十里郊迎第三百四十七章 初生牛犢第五百八十六章 能忍第二零四四章 且用且珍惜第一四六八章 聽雪問政第一八六六章 這個長史很不錯第二二四零章 汽車?火車?第一七一九章 膠着第一四三六章 女人看不對眼時第一八五一章 馬,馬!第四百八十一章 發火第一百三十三章 暗子第八百一十七章 會不會是罪人第一三零五章 走還是不走?第一百七十章 變天(上)第七百三十七章 快第二二三二章 超前第五百一十一章 陰陽差錯第一百七十九章 京口第一一五零章 正當時第二二五三章 寧靜的晨曦第二百八十四章 江上第四百八十三章 斷後第一八三五章 後勤保障第一六一三章 一粒米,一個國第二一零五章 寬心第一一七二章 毀滅的力量第二二九五章 海軍的任務第二二四三章 蘭陵蕭氏和陛下胸懷第二百五十七章 阻驚濤第一二一五章 整合第九十八章 習武第四百八十六章 還打得起第四百三十八章 着急的沈君高第一四六六章 帝王的弱點第一三三零章 萬歲戰淳于第一千八十八章 吐谷渾來客第一三七零章 先走一步第八百零六章 錯在哪裡第一千八十九章 共同的敵人第五百八十二章 談判第一六五三章 一面旗,一腔血第八百五十九章 擡起頭第二一四九章 西北戰雲急第五百零五章 天宮院裡的重逢第二二七六章 最惡劣的思想第一千六十八章 小人的用處第二百四十七章 頑強第四百九十三章 心有惴惴第二百七十八章 明主第二零三五章 還挺勻稱第一三一五章 後繼有人第八百四十一章 潛入第一五三零章 範梵志的果斷第二二六一章 張掖城外的亂戰第一二七八章 年輕人的把戲第七百一十三章 不惜抗旨第一七三二章 咱們都是一家人第一三五三章 關中的土地第一一八零章 過新年第一百五十七章 武藝第一四三一章 黃沙灣阻擊戰第一七零九章 最無奈的選擇第一九六六章 陳智深的改變第一二八六章 不打不相識,以後是朋友第一七六零章 陛下的緋聞滿天飛第三百一十一章 黃雀在後第三百四十章 歲歲因何折綠柳第一二六九章 螳臂當車第一六零六章 白大褂第九百二十章 山呼第二一九八章 奮進的時代第一三四六章 少年人的目光第九百八十八章 有機會和沒機會第三百二十章 前路第一八二八章 不消停第二百六十三章 章山,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