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京口

南陳,京口大營。

對於南北朝這樣的勢力割據時期,一般在京城外駐軍並沒有太多的忌諱,甚至很多時候國家的主力大軍就屯駐在京城,以防生變。不過饒是如此,以建康府的大小,也依舊沒有辦法容納太多的軍隊,所以南朝的大軍一般都屯駐在京口。

京口是從建康府順江而下的咽喉要道,從這裡向北可以劍指淮南,向東直通大海,向南連通江南,而向西更是屏蔽建康,是南朝數百年來從來沒有放棄經營的要塞所在,更是兵家必爭之地。

當年東晉著名的北府兵就是駐紮在京口,而一手建立劉宋的劉裕,也是從京口發家。可以說京口見證了南朝三百年的風雲變幻,也見證了南朝的一代又一代的興衰更迭。

按照陳頊的旨意,原本在鍾離屯駐的南陳主力將會從淮南向南移動之後直接折向西,這一支大軍將會由老將任忠暫時統率,而蕭摩訶則是率領京口的新軍隨水師溯江而上,到湘州和主力匯合。

在呂梁戰前,南陳就已經開始新一輪士卒的招募,畢竟經過二十多年的休養生息,現在的江南已經算是從侯景之亂當中回過元氣,再加上南陳相比于軍隊數量,更注重於士兵的素質,所以倒是不用擔心會出現兵力不足的問題。

算起來這幾個月南陳已經新訓練了兩萬五千多新兵,再加上任忠那裡能夠出動的五萬士卒,以及近萬水師將士,這一次南陳爲進攻西樑準備了八萬大軍,這還僅僅只是負責打仗的軍隊,再加上相應配合的民夫、輜重隊等等,人數已經將近二十萬,可以說下了血本。

恐怕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自從宮中出來,蕭摩訶的神情就頗爲凝重,雖然他的心中對這一場大戰還是頗有勝算,但畢竟是自己一手掌握整個南陳的國運,而他又實際上是第一次指揮如此龐大的軍隊,要說沒有壓力、一點兒不緊張那是不可能的。

不過好在陳頊就算是膽大,也沒有真的膽大到讓蕭摩訶一個人獨當一面的地步,除了蕭摩訶坐鎮主力大軍,從湘州(今長沙)向江陵發動進攻之外,荊州刺史樊毅也會率領荊州的守備軍隊從宜都一帶(今湖北宜都)發動佯攻。

與此同時陳頊爲了保險起見,還派出了車騎將軍淳于量率領另外一支將近萬人的新軍坐鎮郢州(今武漢),以求能夠盡最大可能震懾位於襄陽的尉遲迥。

作爲南陳一員成名已久的老將,由於年齡的原因,淳于量或許已經不適合征戰沙場,但是他的赫赫戰功也足以讓敵人投鼠忌器。更何況郢州地處江陵西北,是南陳鑲嵌入西樑和北周之間的一枚釘子。

一旦蕭摩訶進攻江陵受挫,淳于量也可以見機行事,向北可以阻攔北周援兵,向南可以包抄西樑後路,迫使其無法追擊。

顯然陳頊也明白,這一次時機如果抓不住的話,自己這輩子可能都等不到另外機會了,所以他也是連夜召集徐陵、吳明徹等人入宮,徹夜商討,方纔制定出來這麼一套至少看上去是萬無一失的方案。

在陳頊的旨意下達之後的第二天,蕭摩訶就和蕭世廉、李藎忱等人先行趕到了京口大營,而裴子烈則奉蕭摩訶的命令前去建康府城外,從右衛將軍毛喜手中接過來最新訓練的一批軍隊的指揮權,這一支軍隊也有四五千人,是京口大營即將補充的新兵,因爲戰事緊急,此時已經顧不上再調動到京口了,將會直接在建康府碼頭上船。

算起來蕭摩訶在京中並沒有什麼值得信任的屬下,而裴子烈身爲電威將軍,也有資格單獨統率偏師了,所以蕭摩訶乾脆將這個任務交給他,也算是對裴子烈的歷練。

“終於等到這一天了。”蕭世廉並沒有在意自家爹爹凝重的神色,低聲說道,他的語氣之中帶着難以掩飾的興奮,相比於建康府之中的爾虞我詐,還是這種痛快壯烈的戰場廝殺讓蕭世廉感興趣。

李藎忱雖然不至於有如蕭摩訶那樣面色陰沉,但是臉上多少都有些擔心神色,一半是因爲對於蕭摩訶到底會怎麼排兵佈陣,他也沒有十足的信心,而另一半也是因爲李藎忱清楚,自己這一戰必須要創下功名,徹底擺脫蕭摩訶幕僚的身份。

肩膀上有壓力,李藎忱想要什麼都無所謂的笑出來,自然不可能。

“伯清,京口這邊估計還得等一天,”蕭摩訶回頭沉聲說道,“你左右無事,且去帶着世忠去他的營帳那邊轉一轉吧,好說歹說世忠以後也是統兵的人,總得對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熟悉。”

蕭世廉正東張西望,此時急忙點了點頭:“孩兒領命!世忠,你且隨我來。”

李藎忱微微頷首,跟上蕭世廉。

而蕭世廉沒有了蕭摩訶在身邊,也算是徹底放開了,伸手指着周圍說道:“這京口大營是後來高祖新建的,自從高祖開國祚以至今日,一直經營未曾停息,是我大陳最大的兵營和最堅固的要塞。”

高大的城牆沿着北固山、金山一線蔓延,並且最終延伸到南山一帶,而相比於其餘的城鎮,京口城中多數都是囤積糧草的糧秣場以及管理大營的各處衙門,包括南徐州的治所衙門、東海郡的衙門以及軍中各將軍的府衙,都在城中,多數都高牆深院,甚至還有不少在四角建設有瞭望塔和箭樓。

而城中的道路也和建康府那等四通八達的大道不同,多數都是丁字路、斷頭路,甚至還有很多彎路,其目的自然不言而喻,即使是敵人攻入城中,城中守軍照樣可以依託屋舍以及很難琢磨透的道路層層防守。

可以說展現在李藎忱面前的,是一座天生就是作爲要塞設計的城池。而在城外,更是不用說,連綿不斷的軍營放眼望去根本看不到盡頭,而飄揚的旌旗更是一直延伸到天邊。

“走,這邊!”蕭世廉對於這裡顯然是輕車熟路了,直接策馬帶着李藎忱衝下山坡,向着一處規模不小的營寨飛馳而去。

蕭摩訶的中軍大帳就設立在那裡。

李藎忱伸手一拽馬繮,目光炯炯,看着那營寨。

那裡有屬於他的兵馬。

第一五六六章 預算和預案第五百五十一章 已經熟悉廝殺第一千零三章 國事家事第四百八十五章 所見略同第一六五零章 窩囊第二一零四章 血色清晨第七百三十一章 告辭第二一六八章 安定西北第一四四四章 在慈善的基礎上第一百零四章 親衛第一五八七章 佛系的二老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變第三百七十六章 四面八方第二二三九章 蒸汽時代的曙光第一七三三章 匹馬還第一六五六章 萬衆一心第二二六九章 臣妾向陛下討個人第二二七八章 願賭服“贏”第一六六七章 朕與你們同在第六百六十二章 風捲衣袍第一九四九章 猶記當年,石頭山上第六百六十七章 南方的來客第三百五十八章 萬川第三百三十四章 巧合第九百零九章 去西北的人選第一千八十章 楊素在成都第一一四零章 溫水煮青蛙第三百章 助手第四百九十七章 涌上心頭的四個字第六百二十四章 重點第八百二十八章 曹孝達的想法第一九零六章 汾水水師登場第一七七一章 尉遲老夫人的信第一五五九章 比技術更重要的第六百零二章 驚喜第一六八六章 打的就是精銳第二百六十八章 李藎忱的兵第三百八十一章 妻管嚴第二二四二章 吐谷渾來人第四十七章 香囊第九百四十六章 琉璃熠熠光第二三二零章 舒展的旗幟第六百八十七章 相逢猶似在夢中第五百六十五章 君臣第七百九十八章 與其慢慢凋零第一七五五章 年輕的白袍第二一三三章 題名第一四五二章 王,也難做!第一七九八章 消耗戰第一七零二章 糧食的難題第一五九一章 中原決戰方案第九百三十六章 良宵總是短第九十七章 不怕他第四百二十九章 巴人來客第一九七九章 夾攻齊子嶺第一八八四章 只有樹會一直在山上第一八八一章 糧價不穩第二二八二章 吐谷渾的情況不同第二三四八章 老鄉?第二十五章 殘忍第二二五六章 張掖各部,當死戰阻敵第一四五四章 顧左右而言“他”第九百六十三章 斥候交鋒第一九零六章 汾水水師登場第九百零七章 做些什麼第一四四八章 元樂尚的目的第三百九十二章 安置方法第二三七一章 歲歲有今朝(本卷最後一章)第三百三十九章 池上鴛鴦啄翠羽(下)第八百三十五章 納入名單第四百六十章 陷陣第一一一四章 侵蝕第二一七七章 驚天一爆第八百三十七章 作壁上觀的感覺第二一七八章 雪中送炭第一四五一章 不是巧合第一五五四章 阡陌交通第一一一六章 葉護第一五九九章 調皮的陳宣華第一百九十六章 先行第一一八零章 過新年第四百六十章 陷陣第一五一零章 十月的嶺南第二零四八章 胸有成竹第二百二十一章 北城第六百三十二章 不想隔岸觀火第一百七十二章 盛怒第一三七三章 皆大歡喜第四百二十一章 脣亡齒寒第二百九十二章 江流涌第二一五三章 大漢自有國情第二十七章 寂靜第三百七十三章 到底打誰第一四一五章 朕想要潼關第一八七一章 各司其職,謀定河東第九百零六章 明知道第八百九十章 寒酸第六百零九章 來信第二零三六章 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第一三四二章 一大一小沒正形
第一五六六章 預算和預案第五百五十一章 已經熟悉廝殺第一千零三章 國事家事第四百八十五章 所見略同第一六五零章 窩囊第二一零四章 血色清晨第七百三十一章 告辭第二一六八章 安定西北第一四四四章 在慈善的基礎上第一百零四章 親衛第一五八七章 佛系的二老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變第三百七十六章 四面八方第二二三九章 蒸汽時代的曙光第一七三三章 匹馬還第一六五六章 萬衆一心第二二六九章 臣妾向陛下討個人第二二七八章 願賭服“贏”第一六六七章 朕與你們同在第六百六十二章 風捲衣袍第一九四九章 猶記當年,石頭山上第六百六十七章 南方的來客第三百五十八章 萬川第三百三十四章 巧合第九百零九章 去西北的人選第一千八十章 楊素在成都第一一四零章 溫水煮青蛙第三百章 助手第四百九十七章 涌上心頭的四個字第六百二十四章 重點第八百二十八章 曹孝達的想法第一九零六章 汾水水師登場第一七七一章 尉遲老夫人的信第一五五九章 比技術更重要的第六百零二章 驚喜第一六八六章 打的就是精銳第二百六十八章 李藎忱的兵第三百八十一章 妻管嚴第二二四二章 吐谷渾來人第四十七章 香囊第九百四十六章 琉璃熠熠光第二三二零章 舒展的旗幟第六百八十七章 相逢猶似在夢中第五百六十五章 君臣第七百九十八章 與其慢慢凋零第一七五五章 年輕的白袍第二一三三章 題名第一四五二章 王,也難做!第一七九八章 消耗戰第一七零二章 糧食的難題第一五九一章 中原決戰方案第九百三十六章 良宵總是短第九十七章 不怕他第四百二十九章 巴人來客第一九七九章 夾攻齊子嶺第一八八四章 只有樹會一直在山上第一八八一章 糧價不穩第二二八二章 吐谷渾的情況不同第二三四八章 老鄉?第二十五章 殘忍第二二五六章 張掖各部,當死戰阻敵第一四五四章 顧左右而言“他”第九百六十三章 斥候交鋒第一九零六章 汾水水師登場第九百零七章 做些什麼第一四四八章 元樂尚的目的第三百九十二章 安置方法第二三七一章 歲歲有今朝(本卷最後一章)第三百三十九章 池上鴛鴦啄翠羽(下)第八百三十五章 納入名單第四百六十章 陷陣第一一一四章 侵蝕第二一七七章 驚天一爆第八百三十七章 作壁上觀的感覺第二一七八章 雪中送炭第一四五一章 不是巧合第一五五四章 阡陌交通第一一一六章 葉護第一五九九章 調皮的陳宣華第一百九十六章 先行第一一八零章 過新年第四百六十章 陷陣第一五一零章 十月的嶺南第二零四八章 胸有成竹第二百二十一章 北城第六百三十二章 不想隔岸觀火第一百七十二章 盛怒第一三七三章 皆大歡喜第四百二十一章 脣亡齒寒第二百九十二章 江流涌第二一五三章 大漢自有國情第二十七章 寂靜第三百七十三章 到底打誰第一四一五章 朕想要潼關第一八七一章 各司其職,謀定河東第九百零六章 明知道第八百九十章 寒酸第六百零九章 來信第二零三六章 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第一三四二章 一大一小沒正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