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節 淵源、報紙

羅馬上層貴族與平民及奴隸的矛盾由來以久。

對於平民與奴隸來說,他們是以地獄仰望於天堂的目光看着貴族們,在民主、平等、自由、權利差了天與地。

羅馬共和國時期,平民利用公民大會和保民官制度,尚能有效地制約貴族階級的壓迫。

但羅馬國政的主導權,始終掌握在貴族的手上,擁有投票權的元老院,大部分都是貴族,道理非常簡單,平行空間裡的“民主”是富人才能玩得起來的遊戲,在舊羅馬,立法理政也是貴族們才玩得起來的遊戲。

他們有錢、有權、有勢、家世多年的積累,還有閒!

他們大多出身政治家的世家,從小耳聞目睹,積累了豐富的軍事、司法、行政的經驗。最高行政長官——執政官往往出於貴族,因爲,執政官要面對複雜困難的政局和戰爭,沒有相當的教養和歷經長期的鍛鍊無法勝任,一般的平民因自身環境和生活的原因,很難有很多人能達到出任執政官的要求。

窮人哪能玩得起這麼奢侈的遊戲?哪裡夠他們玩!

窮人得爲生活而奔波,富家子弟卻有時間去鍛鍊,上到戰場上有更大的生存機會。

窮人沒有經驗去處理政事,而貴族卻在父輩邊耳濡目染,精通政事。

到了帝國時期,獨裁者肆意破壞民主制度,羅馬平民和奴隸的生活越發艱難,以前元老院地元老是選出來的。起碼有點‘民主‘,可獨裁者能夠隨意指定元老或者將元老任意削職,民主被破壞殆盡。

政局風雲變幻,就連上層都有可能朝不保夕,更何況平民與奴隸!他們的民主、平等、自由、權利比共和國時期更差了。

平地一聲春雷響,自東方飛來了一條青龍,羅馬政治形勢大變。

在龍眼裡,衆生平等!新羅馬帝國的社會階層就只有二種,一是他。二是所有羅馬人。

再無貴族、平民和奴隸之分,沒有誰能夠高人一等,他們共同的身份都是皇帝的“子民”。

很具備諷刺意義,青龍治下的羅馬是高度獨裁。有史以來最獨裁,可是人們卻得到了相對以前更多的平等。

羅馬元老的紫邊袍子成爲禁服,誰都不能穿。

新羅馬官員們穿地中式大袍和“西裝”,則是任何人都能穿。金黃色與龍是皇家特色,可是立有功勞的任何子民都能披黃色的綏帶,所有人都能在衣服上繡龍,可大多是三爪龍。哪怕是貴爲新羅馬帝國首輔,當今皇后之父的奧利略也只能用上三爪龍,和一間理髮店地老闆用的龍一個樣!

新羅馬發生了劇變。面對着新形勢下的羅馬。平民和奴隸歡欣鼓舞。他們終於不用面對着貴族唯唯諾諾,他們走在路上不用等着貴族過去了才能過。真要是攔着某個羅馬尚書的路,尚書也只能乾瞪眼,他如果叫人趕開平民,那他得吃上官司!

自東方引進地“科舉制”更是羅馬歷史以來的一大進步,所有的官吏都必須考進來,考生只要政治過硬、無前科、沒有疾病,再無任何的先決條件,與家世、財產無關。

考試過程由華族決定,很難收買他們,這些華族是爲做事而來而不是爲賺錢而來,更何況還有制度地保護,出題者一出完題,立即坐上馬車跑路回中土休假,主考官確定下來,即時被管制人身自由,直到錄取完畢才恢復自由,如此就帶來了相當大的公平性。

這世界哪會有真的公平!舊羅馬多年來地上層與下層地恩恩怨怨豈是輕易就能了結地,一直鬥爭延續到了新羅馬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大部分的貴族都被青龍打倒了,僅存地10%貴族,能量卻是極大,他們從驚魂中慢慢復甦後,以相當強的適應性對上了“科舉”,畢竟他們佔據了行政主導權、資源往他們一邊傾斜,他們有更多的手段去應付考試。比方說,請不來華族的出題者,請來他的同僚來講學,不算犯法吧。

出題者的同僚,與出題者知根知底,押中題目,是有可能嘀!

別人請不來這些人,可是貴族一系的人也是官,怎麼也給個面子吧。

另外,他們有更強的能力去獲得考試資料,甚至爲了應試,集中家族子弟,動用大量財力、物力保證他們的學習。

筆試通過,面試更不用說,他們的打扮、言行舉止和談吐、知識面都好過平民一系的,於是有更大的機會當官,然後在以後的工作中更快的升職。

一部分的貴族和與貴族有關的人士開始在政壇快速地爬起來,在六部尚書裡,就有五個與舊貴族有關係,僅有的一個刑部尚書是出身平民,那個尚書和他的貴族同僚在競爭刑部尚書的位置時,實際上是落後於同僚,也還是洛神皇后強行提他上任的。

六個尚書中有五個與舊貴族有關,這是青龍所不能容忍的!

皇朝統治的要訣之一就是“平衡”,先前不得已用他們,現在就得徐徐削之。

可是,其他的平民官僚雖然也很努力,但他們的工作能力與水平普遍比不過出來於貴族一系的同僚,用起來自貴族一系的官員確實好用許多。

隨着貴族一系掌握了諸多權力,自然而然地,他們會打壓政敵,提攜自己人,導致平民一系的官員處境艱難。

青龍卻不大好使用暴力去清洗貴族一系的官員,因爲……貴族一系的官員,居然對他的忠心度極高,並不遜於平民一系!

貴族一系的官員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地權力來自何方,他們最識見風使舵。相當識事務。

兼且軍權完全落在洛神皇后與華族兵部尚書魯肅之手,沒他們聯合簽署的命令,連一個兵都調不出來,採取了臣民教育的軍隊,就是羅馬軍人都被徹底洗腦,根本別想翻天!

他們對皇帝十分恭順,皇帝找不出他們的錯,還有,他們對皇帝有擁護之功。若皇帝隨心所欲而行,會寒了貴族一系,乃至於平民一系的官員之心。

兔死狐悲,皇帝薄情的話。誰都心寒呵。

如今衙內們弄出事來,不見得是件壞事,於是看不見的手,就動作起來。

……

清晨時光。“砰砰砰!”“砰砰砰!”重重的砸門聲擾人好夢。

“誰呀?!”一把帶着三分怒氣的聲音高叫道,接着是踢踢踏踏地腳步聲。

格拉迪斯不情願地打開了門,門外刺眼的光線令他眼睛眯了起來。

我們的格拉迪斯四十開外,肥胖虛浮。一張蒼白的臉帶着絡腮鬍子,臉上總是帶着笑,乃一副街坊大叔地樣準樣兒。

他是羅馬埃斯克維林區的一個老住戶。他的父親曾經有一次在角鬥士賭博中幸運地贏了很大一筆錢。那次應該是幸運女神的羽翼覆蓋在他地頭上。讓他能去買一套獨門獨戶的住宅,湊巧那個住戶急於脫手。結果就讓他父親買到了手。

他的父親感謝幸運女神,四時祭祀不斷,等到女神的老公青龍血洗羅馬時,他地父親擁護青龍,積極過頭,被不知從哪裡來的箭射死,G了,官府給了繼承了父親住宅的格拉迪斯一筆撫卹金。

格拉迪斯很有投資眼光,用這筆錢買了二臺二手地印刷機,那是華族地軍用品,隨軍攜帶作宣傳用,現在華族有更新更好地印刷機到來,就向全社會公開出售多餘軍資,價錢低得令人吃驚,可是羅馬人不是人人識貨,格拉迪斯還是有個相識的華族官員指點,將印刷機買到手。

於是他就開辦了一份“報紙”,定名爲《羅馬都市報》,格調不算高尚,用地紙質較差,有時能弄到東方來的白報紙,但大部分用的是本地作坊的土製紙,銷量也不大,僅夠餬口。

報紙的內容,第一版直接轉載官方的大報上的政治時事,擁護青龍的統治,避免犯政治錯誤。

象報紙這樣的東東,敢說青龍壞話的,絕對從重從嚴從快處置。

從第二版開始就露馬腳了,登刊黃色笑話,低級情趣,接受紅燈區青樓的廣告,還有閹豬閹馬的信息,邊角有某某店鋪的印花,持此印花去商店可有優惠,那些商店肯定不會是大商店。

看似差劣的報紙,卻是羅馬人辦的第一份也是目前唯一一份的民間報紙,而貴族一系已經開辦了另外兩家報紙,相當於中等水平。

這三家羅馬人開的報紙當然比不上由華族官方開辦的兩家大報《羅馬帝國報》和《羅馬日報》,它們經費充裕,人才濟濟,信息來源廣,強制各處官方訂購,在各地中心處的宣傳欄佔據顯著的地位。

來敲門的是格拉迪斯的朋友安布羅斯,屠戶,卻是個平民中的積極分子,在夜校掃盲班與他的兒子一起讀書學習,識得一些華語,也能寫拉丁文,屬於與官府聯繫的“聯絡員”,在街坊中有較大的威望。

他的臉上帶着難以捺制的火氣,腳步重重地往格拉迪斯家裡闖,格拉迪斯詫異叫道:“咳,咳,你怎麼回事?”

安布羅斯在格拉迪斯亂七八糟的家中就隨便找了個地方坐下,格拉迪斯一把拉開他道:“亂坐什麼,這可是從華族那裡買來的白報紙,你若不想讓你的肉店廣告上呈黃色就快快走開。”

安布羅斯被稱走,懶洋洋地坐在一堆發黃的土製紙上,拿出一張紙來拍到他手上,說道:“你看吧!”

格拉迪斯匆匆看過,臉色大變,吃驚道:“杜波依斯和阿瑪貝雅(海倫)出事了?”

“對!那兩個孩子,我們是看着他們長大的,阿瑪貝雅想賺更多的錢,就去蘋果酒吧跳舞,那老闆給的錢,確實是高!嘖嘖嘖!”

格拉迪斯不滿地道:“你說人家的錢多錢少做什麼……”

“酒吧複雜,我們都清楚,大家都勸過她,可她家的經濟壓力大,需要這筆錢,杜波依斯說和他的朋友保護她,加上想的是再也不會和以前那樣,民衆生命得不到保障,哪知還是出了事!”

他嘆一口氣道:“杜波依斯死了,就在酒吧的不遠處,被人活活打死,他的三個朋友全部重傷!

“就是以前的那些貴族公民,現在的新貴們的衙內所幹的!”

“他們甚至把警察也給打跑了,口出狂言道羅馬還是他們的天下,平民還是平民,奴隸還是奴隸。”

他突地坐直,目光炯炯地看着格拉迪斯道:“你想不想出名?只要你一登出來,包你全羅馬出名!”格拉迪斯的心劇烈地跳動起來。

第31節 建業瑣事(一)第59節 我爲舊城改造而來(一)第11節 蔡琰勸夫第36節 琴採麗薇雅的一天(二)第6節 呆在豬圈裡的步百里第50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綠鑽(二)第70節 破邪馬臺國第34節 曲盡人散第68節 激戰泰西封II第33節 樂極生悲第54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求婚記第23節 皇帝當強盜(四)第39節 偉大的事業第10節 大盤點帝國的聚寶盆三第3章 番外話第26節 可笑的敗北請假條停更啓事第16節 收個打手第3章 番外話第21節 周瑜之訊第50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綠鑽(二)第29節 曹操稱帝,劉備湊熱鬧第9節 禮尚往來第64節 羅馬內亂(一)第8節 平定江東第37節 大元立國第5節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3節 天子南巡(一)第25節 大收穫第66節 終極情趣(四)第36節 新野絞肉機第27節 夢斷樓蘭(一)第6章 第2節玄幻的說明第33節 公雞跑進母雞窩(四)第25節 大收穫第7節 孫策之死第3節 襄江之戰(一)印度古國與宗教第8節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第4章 20節地形第76節 呂宋平叛之困局第88節 二次革命第26節 可愛的阿三第13節 人才歸順第47節 中壘堡之戰(一)第48節 一場接一場第44節 戰爭是政治的延伸第11節 鏖兵克爾曼第32節 我真仁慈第9節 禮尚往來第87節 死誰好呢?第2節 戰略決策第6章 24節的阿三文明小例第2節 走馬上任第7節 吞併日耳曼(三)第38節 呆在建業第12節 高峰會議第21節 皇帝當強盜(二)第29節 北匈奴祀絕第7節 狄羅德瑪第38節 名將之路(三)第28節 豔后現世(一)第53節 張老師的典型戰例(一)第68節 這批殺手不太冷第8節 秋交會第13節 牝雞司晨(一)第46節 哪來狼狽呢?第23節 戰爭風雲第1節 波斯議出兵第44節 絕世毒婦(四)第14節 關隘上空的錘第42節 強迫入教第15節 大戰之後(一)第48節 炮製高句麗君臣(一)第6節 襄江之戰(四)第10節 烈火焚城第37節 何爲極樂?第13節 吾國民爲先第63節 兵臨城下第72節 邪惡皇帝儒家時代是歷史必經的時期第25節 人頭馬一開,好事自然來第25節 戰前動作第66節 終極情趣(四)第46節 哪來狼狽呢?第33節 歡樂頌第21節 美洲征服史(二)第52節 朕來溝(二)第1節 流金歲月第46節 大前門開第51節 帝國的聚寶盆(四)第31節 隨軍記者(二)第65節 豔后無雙第18節 戰地秀第33節 日耳曼好時光(四)第40節 總督之死(二)第35節 屠光北極熊祖宗(一)第53節 朕來溝(三)
第31節 建業瑣事(一)第59節 我爲舊城改造而來(一)第11節 蔡琰勸夫第36節 琴採麗薇雅的一天(二)第6節 呆在豬圈裡的步百里第50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綠鑽(二)第70節 破邪馬臺國第34節 曲盡人散第68節 激戰泰西封II第33節 樂極生悲第54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求婚記第23節 皇帝當強盜(四)第39節 偉大的事業第10節 大盤點帝國的聚寶盆三第3章 番外話第26節 可笑的敗北請假條停更啓事第16節 收個打手第3章 番外話第21節 周瑜之訊第50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綠鑽(二)第29節 曹操稱帝,劉備湊熱鬧第9節 禮尚往來第64節 羅馬內亂(一)第8節 平定江東第37節 大元立國第5節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3節 天子南巡(一)第25節 大收穫第66節 終極情趣(四)第36節 新野絞肉機第27節 夢斷樓蘭(一)第6章 第2節玄幻的說明第33節 公雞跑進母雞窩(四)第25節 大收穫第7節 孫策之死第3節 襄江之戰(一)印度古國與宗教第8節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第4章 20節地形第76節 呂宋平叛之困局第88節 二次革命第26節 可愛的阿三第13節 人才歸順第47節 中壘堡之戰(一)第48節 一場接一場第44節 戰爭是政治的延伸第11節 鏖兵克爾曼第32節 我真仁慈第9節 禮尚往來第87節 死誰好呢?第2節 戰略決策第6章 24節的阿三文明小例第2節 走馬上任第7節 吞併日耳曼(三)第38節 呆在建業第12節 高峰會議第21節 皇帝當強盜(二)第29節 北匈奴祀絕第7節 狄羅德瑪第38節 名將之路(三)第28節 豔后現世(一)第53節 張老師的典型戰例(一)第68節 這批殺手不太冷第8節 秋交會第13節 牝雞司晨(一)第46節 哪來狼狽呢?第23節 戰爭風雲第1節 波斯議出兵第44節 絕世毒婦(四)第14節 關隘上空的錘第42節 強迫入教第15節 大戰之後(一)第48節 炮製高句麗君臣(一)第6節 襄江之戰(四)第10節 烈火焚城第37節 何爲極樂?第13節 吾國民爲先第63節 兵臨城下第72節 邪惡皇帝儒家時代是歷史必經的時期第25節 人頭馬一開,好事自然來第25節 戰前動作第66節 終極情趣(四)第46節 哪來狼狽呢?第33節 歡樂頌第21節 美洲征服史(二)第52節 朕來溝(二)第1節 流金歲月第46節 大前門開第51節 帝國的聚寶盆(四)第31節 隨軍記者(二)第65節 豔后無雙第18節 戰地秀第33節 日耳曼好時光(四)第40節 總督之死(二)第35節 屠光北極熊祖宗(一)第53節 朕來溝(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