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節 君臨ROMA

在朕的面前,羅馬就象一扇門,一推就開了!”

……

“砰砰砰砰!”幾個工兵砸完最後一錘,仔細端詳着路標,看看是否正了。

滿意後,工兵離開了,身後的大路標寫得非常清楚。

一個箭頭向前,上面判雲:“多瑙河---羅馬,距離1100公里!”

另一個箭後指向後,上面判雲:“多瑙河---建業,直線距離裡!”

在路標的下方,浩浩蕩蕩的人馬正在行進,他們是雜牌軍,有男有女,有華族、羅馬人和日耳曼人,三族朕軍打着馬梅亞的旗號,潮水般地涌向羅馬。

在羅馬帝國境內,建有規模宏大的交通運輸網,羅馬人共築硬麪公路8公里,其中著名的有阿庇亞大道,波匹利亞大道,奧萊莉亞大道,弗拉米尼亞大道,埃米利亞大道,瓦萊里亞大道,拉丁大道等,另有無數條支線通往帝國各行省。這些道路四通八達,交通十分發達,故有“條條道路通羅馬”之說。

它們的主要目的是爲了便於軍隊從中央出發向邊境調動,如今,良好的交通道路就變成了羅馬被傾覆的幫兇,三族聯軍順着大道,輕鬆地往羅馬而去。

wωω _ttκan _C〇

這支部隊向着羅馬進軍,沿途的提督和守軍和元老院、城主、騎士在聽說“奧古斯妲”重返羅馬帝國的消息後,紛紛出來迎接她。宣誓效忠於她,聽從她的吩咐,馬梅亞以前地威望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於羅馬亞平寧半島打上的東北部城市一座座地向她打開了城門,動用谷庫、市政金和民夫,爲馬梅亞提供後勤支援。

從多瑙河---羅馬,距離1100裡,還隔着條廣闊的多瑙河,越向前進。從日耳曼後方得來的支援已經越來越弱。朕軍是一路走一路放下軍隊。多數是日耳曼人駐紮城市,朕軍主力的後勤補給,已經由沿途的羅馬人供給了!

羅馬曾經遭遇過僞皇馬克西米努斯的殘酷暴政,然而“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許多馬梅亞時期地官員、元老依舊執掌着地方軍政大權,有着根深蒂固地影響,他們厭惡透了羅馬元老院地無能----始終不能戰勝僞皇。憎恨羅馬(城)貴族、元老對地方無止境的攤派----神仙打架,凡人遭秧,羅馬元老院在軍事上應對得體,僞皇軍力雖強卻不能戰勝元老院軍隊,而元老院無法過海,大家幾年一年地打來打去,地方苦不堪言。

在人心思定和厭戰的情況下,如今舊主回來。一見到確實是馬梅亞本人。就一呼百應,他們重歸她的麾下,儘管她帶着的人馬中間有日耳曼人還有奇特的東方人軍隊。

迎接馬梅亞的人爲她語言所惑。信賴她地本事,做夢也沒有想到實際上是引惡龍入室,羅馬將不成羅馬,一些人在後來,後悔到腸子都青了!

除了舊關係,也有一些地方實力派,識事務者,看到馬梅亞軍力雄厚,大義所在,也紛紛動起了腦筋,進行投機。

馬梅亞所帶的羅馬軍隊中,最有實力的是普羅夫圖盧斯統率的十三軍團,馬梅亞公開宣稱道:“偉大的十三軍團第二次進入羅馬!”這種說法令到許多傢伙的腦袋活絡起來。

歷史上,偉大的愷撒也是在與龐培鬧翻後,帶着十三軍團攻進羅馬,打跑龐培成爲獨裁者,難道會舊事重演?

羅馬人還是非常迷信的,昔日愷撒成功了,難保馬梅亞也會如此!

於是許多有並不認識馬梅亞地人,那些有權勢地傢伙進行投機,也加入到馬梅亞的行列中,結果馬梅亞的力量就象滾雪球般越變越大,所經過地城市幾乎都宣佈服從她的命令,很少發生戰鬥,有的也是三下五除二的功夫就解決掉。

……

東北部城市陷落的消息不停地傳入羅馬城的元老院,就象地震般引起了元老與貴族一陣接一陣的驚慌,馬梅亞發來了一份措詞強硬的文稿給羅馬元老院,嚴厲地指責了他們的失敗,命令他們立即向她效忠,否則朱庇特的雷火就會把從天而降,把他們統統消滅!

可想而知,當使者出示了馬梅亞的文稿後,有元老上前證明是真的,整個元老院亂成一團的程度!

羅馬帝國皇帝瓦提斯在當天的日記裡悲哀地寫道:“三分之一的元老欣喜若狂地恨不得立即坐上快馬離去,跑到那個女人的面前跪下親吻她的袍子,就象小狗找到主人般向她嗚咽,在她身邊搖尾巴!

三分之一的元老睜着驚恐不安的眼睛看着他們的同僚,六神無主的他們希望有人能夠儘快說服他們何去何從,那幫懦夫!我餵給他們的他連得居然比不上那個女人的一紙輕輕的紙?(注:他連得是羅馬最大貨幣單位的譯音)

三分之一的元老還是支持我的,可是他們的聲音竟比不上人數與他們差不多或者還少一點人的元老大聲!”

……

瓦提斯當然不甘心失去權利,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又是收買又是恐嚇,總算通過了一個決議。

它尊崇馬梅亞的地位,如果馬梅亞真的迴歸羅馬,將能夠得到她應有的位置,但現在馬梅亞帶着軍隊向羅馬而來,不合乎體制,要馬梅亞停止進軍,交出她的軍隊,把歸順她的城市重新置於羅馬元老院的管轄下。

這是一項妥協的決議,本來按馬梅亞的行爲,當場把她宣佈爲叛國者都不過份。

決議通過了,派快馬加鞭送向馬梅亞那兒-----誰都知道這是個空頭文章,依馬梅亞的勢頭。她肯定不從。

因此,瓦提斯派出了由將軍昆杜斯—圖拉契亞努斯—德秋斯率領地八個軍團的部隊前去阻截馬梅亞,能夠打敗她自然更好。

昆杜斯—圖拉契亞努斯—德秋斯是羅馬將軍中的一流人物,能征善戰,元老院就是靠他將僞皇馬克西米努斯擋住。他帶兵去後,瓦提斯心中稍安,勉強招人晚宴和觀看角鬥表演,保持平時活動。過醉生夢死的生活。以安人心。

本來最穩妥就是他親自去平亂。可是他就怕他這邊一離開羅馬城,那邊無恥的羅馬元老院就馬上開會,宣佈將他廢黜,那真的是死無葬身之地,這種事兒元老院又不是沒幹過!

他並不屬於

皇帝,是被元老院衆多勢力妥協的產物,所以他地命地。

隔了一個星期後。他地親家兼政治盟友希羅德從那不勒斯率領三個軍團回防羅馬,聽說派的是圖拉契亞努斯,希羅德當時就跳了腳道:“糟了!圖拉契亞努斯的新夫人是逃到西班牙行省的馬克斯.普穆斯家族中的女兒,而馬克斯.普穆斯與奧利略.魯古魯斯是兄弟一樣的朋友,奧利略.魯古魯斯的女兒阿芙萊麗雅又與馬梅亞在一起,就怕他們會合流……”

瓦提斯一驚,強笑道:“關係七抹八拐地,不見得他們會……”

話音剛落。前線就送到急報。瓦提斯拿過來看,眼前一黑,氣喘吁吁地大喘氣。急報飄落在地。

希羅德一看,真後悔想去抽自己的嘴巴了,還真是烏鴉嘴,說什麼來什麼:“圖拉契亞努斯已經向馬梅亞投降!”

……

三族朕軍於五月二十五日渡過波河,這是一個有着象徵意義的日子。

過了波河,前路平坦,道路更加好走。

在波河渡口處,新矗立起了一座努米底亞的大理石做成的雕像,那是被馬梅亞稱爲“偉大的人”凱烏斯.考爾涅裡烏斯.畢卡里躍馬過河的情景。

人物生動傳神,維妙維肖,馬蹄下是浪濤奔涌的波河,基座上用金字刻有愷撒地話:“我來到了,我看到了,我征服了!”極具象徵意義!

這個雕像是早早架放起來,每一個路過雕像地人都要鞠躬,熟悉典故的羅馬人就在暗自嘀咕:“愷撒式的進軍?豈不是我們升官發財有望?”因此追隨馬梅亞地羅馬人的士氣上升了十個巴仙。

每一位有實力的人都被馬梅亞接見,同時被她引去見那個黑眸黑髮的東方人,他就是回覆了真實相貌的凱烏斯.考爾涅裡烏斯.畢卡里,是東方帝國的一個大人物,羅馬的朋友,馬梅亞聲稱他是一個“偉大的人”,解決羅馬事情的鑰匙在他手裡。(馬梅亞並沒有公開宣佈他的真實身份,只有一些她的心腹才知道)

迎接馬梅亞的熱潮不減反增,路途的地方有些以前是戰區,慘遭戰爭洗禮,城牆被摧毀,百姓被殺害,對於戰爭有着切膚的痛恨,最迫切結束內戰。

還有相當多的地方是富庶之地,種植麥子豆類、葡萄和養牲畜,人口淍密,出產豐富,結果被徵糧稅抽丁拉夫得十分厲害,早就怨聲載道,唯有寄希望於早日結束內戰。

部隊前進到達佛羅倫薩,這是羅馬城的重要的一個支撐點,昆杜斯—圖拉契亞努斯—德秋斯的大軍就在此地駐紮等侯馬梅亞的到來。

羅馬人城外應戰,排出了一個雄壯的戰陣,軍容齊整,每一位羅馬軍人都相信他們就能象堤壩般守護羅馬這個不朽的帝國!

敵人來了!整個大地,一直到地心,都充滿了沉重的馬蹄聲,那是敵人的前鋒騎兵部隊,大老遠的就震天動地隆隆作響。

先是歸順馬梅亞的羅馬騎兵,然後是打着古怪的龍旗,還有古怪的方塊字號的東方人,他們黃皮膚黑頭髮黑眼珠,許多羅馬人還是第一次見過這麼多的東方人,不過東方人看上去馬術嫺熟,裝備精良,貌似很有戰鬥力的樣子。

敵人越來越多,天那邊的土地上,黑壓壓的巨浪向已方滾滾而來,他們看出了那是無數的亂動的步兵行列,象汪洋大海似的,拿着無數地兵器和似海潮般吹拂的旗幟。向他們撲來,漫山遍野都是古怪而刺耳的軍號聲,吹得人心驚膽戰,吹得人心惴惴:“這一場大戰打下來,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能再回到羅馬城!”

敵人隊列整好,密密麻麻無邊無際的鐵甲軍團,然後象漲潮般徐徐地逼來,淹蓋了山崗。沉甸甸地壓在了羅馬軍隊的每一位將士的心田裡。

一些識事的軍人。大吃一驚。傳聞是真的:“日耳曼人加入了馬梅亞地軍隊,而且他們成爲了軍隊!”

日耳曼人可怕但不足懼,他們缺點實在太多,善戰地將軍完全能夠戰而勝之,然而日耳曼人一旦真正成爲軍隊,有着羅馬軍隊地紀律和陣式,那就是世間最可怕的事!

敵人的一小隊騎兵。首先離陣前出,有人大叫道:“奧古斯妲請昆杜斯—圖拉契亞努斯—德秋斯將軍答話!”

叫上一輪,圖拉契亞努斯就帶了個百人騎兵隊出來,對方也迎出了一個百人騎兵隊。

兩下迅速接近,馬梅亞這邊的領頭者對着圖拉契亞努斯的人馬喝道:“放低你們的兵器,膽敢把兵器向着偉大的奧古斯妲!”

在羅馬軍的序列中,普羅夫圖盧斯被公認爲一個品行兼優的人,他品德高尚。不荒唐放縱。克已又寬以待人,大家都佩服他,他的軍人生涯上的閃光點也讓同僚們認爲他是一個“真正的軍人”

當年內戰。他對交戰的雙方:羅馬元老院與僞皇說你們打吧,再怎麼打,也需要人守邊,我給你們防守邊境抵抗蠻族入侵,打出結果來,誰是勝利者我就服從誰,其實我就是服從羅馬共和國!

兩方以之爲美,佩服他地品質,就把羅馬帝國地東段交給他防禦,軍餉糧秣從不短缺,他是東段守軍的領軍人物。

普羅夫圖盧斯是個識大體的人,連他反攻羅馬,天底下唯有馬梅亞,才能讓他信服並聽從。

圖拉契亞努斯止住騎兵,排衆而出,對面也策出兩位身材窈窕地騎士,她們揭開了臉上的面紗,頓時大家眼前一亮,兩位嬌媚冶豔的玉容現於世間。

圖拉契亞努斯點點頭!真的是馬梅亞啊,不敢怠慢,在馬上低頭致意道:“尊敬的奧古斯妲,您好!”

“昆杜斯—圖拉契亞努斯—德秋斯將軍,你好!”馬梅亞回禮道。

那邊馬梅亞旁邊的大美女也叫道:“圖拉契亞努斯哥哥你好!”

“原來是阿芙萊麗雅,你好啊,長得比以前漂亮多了!”

大家見面,絲毫不帶火氣,就象以前在三榻餐廳見面那樣拉起家常來,馬梅亞簡單地講述了一下以前之事(沒有暴露皇帝的真實身份),圖拉契亞努斯不置可否,忽地道:“凱烏斯.考爾涅裡烏斯.畢卡里大人在

他出來見見面行不?”

馬梅亞欣然道:“有何不可!”她扭頭用漢語吩咐道:“有請陛下!”

…………

半響後,金鼓大震,皇帝白馬金鞍,玉帶金衣;武士手執大紅羅銷金傘蓋,左右金瓜銀鋮,鐙棒戈矛,打日月龍鳳旌旗;護駕龍虎官軍二千五百,分爲五隊,每隊五百,按青、黃、赤、白、黑五色,旗幡甲馬,並依本色:光輝燦爛,極其雄壯。

(注:按制是每隊五千,共二萬五千人,現在因後勤原因而縮水)

東方來的皇帝坐在馬上,左右凶神惡煞護身,氣勢鋪天蓋地,堪爲驅龍虎、吞日月!

震驚,震驚,還是震驚!

畢卡里以前曾是羅馬的風雲人物,他先是和羅馬著名元老奧利略.魯古魯斯的小女兒阿芙萊麗雅相好,後來又姘上馬梅亞,獨霸這個全羅馬最尊貴的女人,甚至於馬梅亞任由他和別的女人們鬼混。

羅馬人羨慕不已,稱他爲“幸運的人”!圖拉契亞努斯當時作爲軍方中層將領,與奧利略一系略有交情(那時他和馬克斯還沒有成親家),也見過那個幸運的人。

如今畢卡里大變樣,成了馬梅亞所說的“東方來的大人物”,眉目依稀可見,然而氣概完全已經變到了十萬八千里遠。

除了畢卡里,他身後的武將令圖拉契亞努斯簡直要大驚失色!

華英雄、張遼、關公、魏延、典韋、許褚六將!哪一個不是東方響噹噹地人物。跺地抖三抖的大神級人物,他們的氣質落在與他們有同樣經歷的人眼中,一看就能夠明白對方是何許人也!

那只有身經百戰的宿將才能有這麼個表現!這樣的將軍隨便拉出來一個都是不得了,更何況是六個?

還有四名日耳曼勇士,都是得到青龍寶石勳章和黃金勳章的獲得者,日耳曼人獎勵軍功,不象帝國從多方面來考慮,純以殺人數爲根據。得到高級勳章的。哪一個不是手上沾滿鮮血地屠夫。他們相貌猙獰,帶着嚴重地啫血味兒!

還有挖掘出來地三名羅馬將軍,或者遜色於圖拉契亞努斯、普羅夫圖盧斯之輩,卻勝於其他羅馬將領矣。

十三個大將在皇帝身後一字排開,圖拉契亞努斯驚訝到幾乎說不出話來,聽着皇帝(畢卡里)和他打招呼道:“圖拉契亞努斯將軍,你好啊!”

圖拉契亞努斯嘶啞着嗓子道:“畢卡里大人。您好!”

他神智恍惚,用上了敬語,向前看看人家,往後看看自己人,思前想後,愁眉苦臉,忽然策馬向前幾步,那邊典韋、許褚也趕忙上前與皇帝並騎。

以爲他想做什麼。哪知這傢伙壓低聲音道:“如果我歡迎您與馬梅亞的到來。你們會……”

皇帝啞然失笑,雖然卑其爲人,爲息事寧人。遂一揮手作個暗號,後方的龐統就叫人趕了匹大馬過去,馬背左右馱負一個大籮,打開來一看:“標準的十二點半公斤黃金,一個籮內有四根”,總共是一百公斤的黃金!

皇帝豪爽地道:“先拿點零花錢去用,以後要錢和土地任你挑!”

金子晃花了圖拉契亞努斯的眼,滿眼眶都是一片金光燦爛,臉上也是一片金色,他艱難地閉上眼,睜開後不敢再往黃金看!

儘管圖拉契亞努斯也是個見過大場合的人,但這麼樣地“零花錢”還是首次見到!

這邊龐統就上來了,操着流利的拉丁語介紹自己道:“在下是畢卡里大人與奧古斯妲的管家……”

兩人旁若無人就在馬上談了起來,很快就談妥了價錢,圖拉契亞努斯順水推舟地投降,滾鞍下馬道:“恭迎畢卡里大人與奧古斯妲!”

羅馬兵歡呼起來,在他們看來,能夠不與那些武裝到牙齒的野獸般的日耳曼人打架那是最妙不過,而且聽說還有一大筆鎬賞給他們,自己萬分的高興。

…………

圖拉契亞努斯的倒戈意味着馬梅亞在羅馬的勝利已成定局,六月十八日,聯軍進抵羅馬城!

第一支進入羅馬地軍隊是姜維地近衛軍十一師,上萬名全副武裝的的華族,黃皮膚黑眼珠黑頭髮地東方人,排着整齊的隊形,浩浩蕩蕩地行進在古城羅馬的大街上。他們頭戴鋼盜,身穿護甲,拿盾執刀,在羅馬市民表情複雜的目光注視之下,將胸脯挺得高高的,聲威赫赫地行進。

羅馬人吃驚於異族大兵堂皇地進入了偉大的羅馬城,而華族兵將又何嘗不是吃驚於能夠進入如此文明、如此壯觀的城市!

然後一個華族兵對上一個羅馬兵沿路進行設防,迎接畢卡里與奧古斯妲的到來。

那是一個歷史性的時侯,七丘之城(相傳羅馬初建於7個山丘之上)、母狼之城(羅馬兩位始祖由母狼養大)、不毀之城(高盧人、迦太基人和日耳曼人都不能夠摧毀它)、西方文明的榮耀之城,今天,即將迎來了它的新主人!

無數的鮮花從天而降,滿城盡帶黃金甲!

人潮擁擠,齊呼:

“萬歲,奧古斯妲!”

“萬歲,畢卡里!”

說話聲明顯逾越,不過在行進的馬車上,馬梅亞和阿芙萊麗雅站在了畢卡里的側邊,突出了畢卡里的尊崇地位,如此馬梅亞被人稱了萬歲,自然畢卡里更有資格被稱萬歲。

“哈哈哈哈!”皇帝從身邊抓起一大把金幣,揚手灑向空中,空中一片金雨,羅馬人歡呼着奪搶起來,他一邊進城,一邊用大肆灑錢,他灑那種從東方帶來的,號稱雙皇帝幣(右邊是他東方人的形象,左邊是他以前在羅馬的西方人形象),另然沒得羅馬帝國元老院的同意發行,可貨真價實的金子絕對不假。

他灑金幣,他的手下幫他灑銀幣和銅錢,一路都是錢幣滾地的叮噹聲!

而且灑錢幣的是華族和日耳曼人,結果在短短的時間內,許多羅馬人對外族的反感不翼而飛,公關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成功。

“天哪!這得花了多少錢!”有人驚歎起來,龐統冷冷一笑道:“很快我們就能拿回來了,連本帶利都拿回來!”

第7節 經營北方江海第91節 索福倫妮雅之野望(三)第63節 終極情趣(一)第3節 天子南巡(一)第10節 波斯人的下馬威第11節 鏖兵克爾曼第5節 三個乾女兒(二)第2節 羅馬內戰(一)第54節 元宮秋(二)第16節 收個打手第57節 《羅馬史》第4節 貴霜風雲(一)第20節 大同鎮第27節 結束貴霜戰事第10節 殘酷的叢林戰第8節 秋交會第54節 插曲:違令作戰第29節 曹操稱帝,劉備湊熱鬧帝國皇帝的自白第21節 香豔航程第10節 鬼城豐都第11節 吞併日耳曼(七)第93節 內廷抽風第24節 周瑜的終極下場(二完)第55節 北方盡入我手第1節 和尚來了第1節 山雨欲來風滿樓!巨強第30節 收官-----關公取盧沒第4節 工兵開路第15節 你有錘頭,我有人頭(一)第70節 夫人英明第2節 種馬做和尚第9節 禮尚往來第45節 終結者II----終結元老院第42節 別墅外的野餐第23節 印第安之王(一)第11節 吃了蔡琰第13節 初戰告捷第2節 種馬做和尚奪命雙胞胎姐妹讓你快活上天堂第28節 萬里煙海度若飛(二)第17節 司馬折棒子(一)第15節 張家的投靠第9節 禮尚往來第2節 羅馬內戰(一)第10節 鎮外阻擊戰第26節 山中捉鹿第40節 準備,請準備第37節 名將之路(二)第36節 軍務一樁第90節 索福倫妮雅之野望(二)第47節 中壘堡之戰(一)第6節 破城啊美妙的狄羅德瑪第43節 前臺後方第31節 建業瑣事(一)第29節 北匈奴祀絕第31節 昆杜斯和阿蘭的報告(一)第64節 釣魚島事件奪命雙胞胎姐妹讓你快活上天堂第79節 中國式方式第23節 新疆建州(二)第27節 印第安之王(五)第17節 出兵幹陀利(一)第3節 破局第29節 變身爲亢金龍第81節 九九歸一:歸國第32節 昆杜斯和阿蘭的報告(二)樓蘭公主第6節 向波斯開戰!第58節 奪命雙胞胎第9節 禮尚往來第70節 集結號第5節 代號:統一方便麪今夜登陸第46節 羅馬大亂(一)第19節 凹陷部之戰第24節 周瑜的終極下場(二完)第11節 吞併日耳曼(七)第18節 譁,英雄!第59節 羅馬假日(二)第16節 駛入陽光燦爛的大海第2節 得失兩心第25節 周泰發瘋第22節 美人計(二)第39節 偉大的事業第4節 工兵開路第19節 司馬折棒子(二)第2節 種馬做和尚第56節 龐統進神廟第42節 絕世毒婦(二)第4節 工兵開路第15節 大戰之後(一)第28節 走親戚(三)第29節 變身爲亢金龍第63節 天災人禍第31節 日耳曼好時光(二)第7節 綠帽危機第33節 公雞跑進母雞窩(四)第39節 柳林團之戰
第7節 經營北方江海第91節 索福倫妮雅之野望(三)第63節 終極情趣(一)第3節 天子南巡(一)第10節 波斯人的下馬威第11節 鏖兵克爾曼第5節 三個乾女兒(二)第2節 羅馬內戰(一)第54節 元宮秋(二)第16節 收個打手第57節 《羅馬史》第4節 貴霜風雲(一)第20節 大同鎮第27節 結束貴霜戰事第10節 殘酷的叢林戰第8節 秋交會第54節 插曲:違令作戰第29節 曹操稱帝,劉備湊熱鬧帝國皇帝的自白第21節 香豔航程第10節 鬼城豐都第11節 吞併日耳曼(七)第93節 內廷抽風第24節 周瑜的終極下場(二完)第55節 北方盡入我手第1節 和尚來了第1節 山雨欲來風滿樓!巨強第30節 收官-----關公取盧沒第4節 工兵開路第15節 你有錘頭,我有人頭(一)第70節 夫人英明第2節 種馬做和尚第9節 禮尚往來第45節 終結者II----終結元老院第42節 別墅外的野餐第23節 印第安之王(一)第11節 吃了蔡琰第13節 初戰告捷第2節 種馬做和尚奪命雙胞胎姐妹讓你快活上天堂第28節 萬里煙海度若飛(二)第17節 司馬折棒子(一)第15節 張家的投靠第9節 禮尚往來第2節 羅馬內戰(一)第10節 鎮外阻擊戰第26節 山中捉鹿第40節 準備,請準備第37節 名將之路(二)第36節 軍務一樁第90節 索福倫妮雅之野望(二)第47節 中壘堡之戰(一)第6節 破城啊美妙的狄羅德瑪第43節 前臺後方第31節 建業瑣事(一)第29節 北匈奴祀絕第31節 昆杜斯和阿蘭的報告(一)第64節 釣魚島事件奪命雙胞胎姐妹讓你快活上天堂第79節 中國式方式第23節 新疆建州(二)第27節 印第安之王(五)第17節 出兵幹陀利(一)第3節 破局第29節 變身爲亢金龍第81節 九九歸一:歸國第32節 昆杜斯和阿蘭的報告(二)樓蘭公主第6節 向波斯開戰!第58節 奪命雙胞胎第9節 禮尚往來第70節 集結號第5節 代號:統一方便麪今夜登陸第46節 羅馬大亂(一)第19節 凹陷部之戰第24節 周瑜的終極下場(二完)第11節 吞併日耳曼(七)第18節 譁,英雄!第59節 羅馬假日(二)第16節 駛入陽光燦爛的大海第2節 得失兩心第25節 周泰發瘋第22節 美人計(二)第39節 偉大的事業第4節 工兵開路第19節 司馬折棒子(二)第2節 種馬做和尚第56節 龐統進神廟第42節 絕世毒婦(二)第4節 工兵開路第15節 大戰之後(一)第28節 走親戚(三)第29節 變身爲亢金龍第63節 天災人禍第31節 日耳曼好時光(二)第7節 綠帽危機第33節 公雞跑進母雞窩(四)第39節 柳林團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