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李輔國的求救(1)

皇帝還是不太放心,在局勢未完全穩定下來之前,他是萬萬不會回宮進城的。他不但今晚不回去,還要在神策軍的護衛下去驪山遊玩狩獵,藉着皇帝出行的這個檔口,孔晟必須要牢牢掌控住長安城的局面,到時才能迎皇帝隆重回宮。

周、秦、漢、唐以來,驪山一直作爲皇家園林地,離宮別墅衆多。到了盛唐以後,驪山作爲皇家度假勝地,已經建設起非常龐大的宮苑。

杜甫詩云:“驪山絕望幸,花萼罷登臨。地下無朝燭,人間有賜金。鼎湖龍去遠,銀海雁飛深。萬歲蓬萊日,長懸舊羽林。”

安祿山暴亂起後,驪山別宮漸漸就荒廢了。李亨還朝長安,其實還沒有來得及修整。到現在這種時候,李亨突然要去驪山遊獵,說白了就是避禍。如果沒有夏邑軍馬抵達長安護駕,他是萬萬不敢輕易離開長安的。

皇帝的心思,誰都一清二楚。父子相互防範到了如此境界,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了。不過,在皇家,親情什麼的都是奢侈品。

李豫臉色陰沉,暗暗冷哼一聲,向皇帝躬身一禮,率先離去。李豫這一走,滿朝文武就逐漸都散去,皇帝駐蹕軍營,有神策軍三萬百戰雄師護衛,這一晚,他將睡得無比安穩。

不要說李豫沒有準備好,就是準備好了,在如此情境下也不敢輕易走上那一步。

孔晟沒有跟隨皇帝,接下來,他將會忙得要死。他必須要率軍接管長安防務和宮廷防務,還要組建神龍衛都尉府,事務之繁雜可想而知。

孔晟率兩萬五千名神策軍半個時辰後就接管了南衙禁軍的西大營。禁軍主將馬安義儘管非常惱火,卻也無可奈何,有皇帝的詔命在,沒有李豫的指令,他不敢反抗。

根據與皇帝的秘密共識,如果馬安義這些人抗拒交出兵權和防衛權,孔晟會採取暴風驟雨一般的雷霆手段進行果斷鎮壓奪權,對馬安義等人具有先斬後奏的處置權。

趙王李系得到詔命喜出望外,他當即率自己的護軍、參謀、門客數百人離開長安,長驅直入南衙十二衛軍中坐鎮,開始接掌兵權。

儘管馬安義這些將領還是皇太子李豫的人,但在名義上,卻不能不聽從李系的號令。李系手執皇帝詔命和尚方寶劍,根據他與孔晟的緊急磋商,爲了預防萬一同時也是爲了穩定長安局勢,以平叛十萬火急爲由,連夜率南衙十二衛向洛陽開拔。

有神策軍在背後的虎視眈眈加以監督監視,南衙諸軍無可奈何,只得聽命行事。

防務的交接和兵權的過渡非常順利和順暢。這與孔晟的雷霆手段密不可分。南衙諸軍終於見識和領略到了孔晟與衆不同的手段,一開始還有個別將佐跳出來嘰嘰歪歪,待孔晟下令將之就地交有司審判以正軍紀後,就沒有再有人敢認爲製造障礙了。

胳膊擰不過大腿,何況孔晟還不是一般的大腿,他背後站着的是皇帝和大唐帝國的律法森嚴,站在了大義上。

月上柳梢頭,西北風卻是越加凜冽。

李系即將出徵,前來爲他送行的除了個別朝臣之外,就是寧國紀國這些皇室宗親,當然還有孔晟。

儘管李係獲得兵權又得了尚書右僕射的官職,但整軍平叛可不是小事,況且麾下這些將官都是李豫的心腹,寧國紀國等人其實很擔心他。

李系自個心裡也沒有底。他雖然躊躇滿志,試圖要建立功業,給皇帝也是給滿朝文武看看,自己這個趙王,皇帝的次子,也不是吃素的,絕不是酒囊飯袋無能之輩。

無論怎麼艱難,他都要闖出一條光明大道來!

李系披甲持槍,他在馬上向孔晟抱拳拱手壓低聲音道:“大將軍,本王能有今日,全賴君從中斡旋舉薦,本王銘記在心,他日必有厚報!”

孔晟笑了笑,同樣在馬上抱拳回禮道:“趙王殿下,這是陛下的信任,也是你的運道和機會。孔某相信殿下此去必將建功立業,他日功成返回長安,孔晟必置酒相迎!”

李系輕嘆一聲:“此去其實吉凶未卜,本王名義上統率數萬兵馬,節制各道軍馬,實則是孤身一人。此去一別,不知何日方能相見,大將軍可有話教我?”

孔晟深吸了一口氣,凜然道:“殿下不必氣餒,凡事都有開局,殿下需要做的,就是以不變應萬變。殿下臨別,孔某有三條建議,僅供殿下參考斟酌吧。”

“其一,坐鎮東都洛陽居中調度,不可輕出。八成精力用在防範河東史思明,二成精力用在鄴城安慶緒殘部上。”

“其二,重用洛陽張鎬,聯手郭子儀,緊盯李光弼。只要殿下能取得張鎬和郭子儀的信任,自然能掌控全軍和全局。”

“其三,史思明絕不可留、不可接受歸降。此人反覆無常,絕無一絲一毫的忠誠之心,若有機會,希望殿下當機立斷能爲朝廷誅殺此獠,避免生出後患。”

按照原本的歷史軌跡,史思明投唐復叛造成了巨大的社會動盪,延續了幾年的叛亂,成爲大唐中興最大的障礙。孔晟會竭盡所能除掉史思明,給趙王李系“洗腦”只不過是方法之一罷了。

以李系對孔晟的信任而言,史思明說不準會死在李系的手裡。

月光下,李系深深凝望着孔晟,緩緩點頭:“本王一一記下了。大將軍,就此別過,希望大將軍待本王照顧好寧國紀國她們。”

李系向紀國和寧國等人揮揮手,神色漸漸變得慷慨振奮起來。

夜色中,李系策馬揚鞭衝出,不多時就來到早已整軍待發的南衙十二衛軍陣之前,他持槍朗聲高呼:“傳本王軍令,全軍開拔,挺進洛陽!”

兩萬南衙軍馬馬蹄轟鳴如雷,在月光下掀起漫天的煙塵,首尾相顧,漸漸向洛陽的方向逶迤行進而去。

望着南衙兵馬開拔離開長安,孔晟嘴角慢慢噙着一絲如釋重負的微笑。李豫的嫡系兵馬終於被調離長安了,接下來,長安就完全落入了神策軍的掌控,雖然李豫還有被改編的東宮六率和東大營殘部近萬人歸其直接指揮,但三萬神策軍對一萬殘兵,完全是壓倒性的震懾,孔晟料李豫不敢輕舉妄動。

整整一夜,孔晟都無法入眠。這一夜之間,神策軍駐防、改編、熟悉城裡城外各處防區、人員安置、將領調配,都需要孔晟親自裁奪,他哪有時間睡覺休息。

其實不要說孔晟沒有入眠,長安城中很多百姓和權貴這一夜都沒有睡好。一夜之間,長安城就變了天,神策軍軍卒馬蹄轟隆進各個城門接管防務、穩定局勢、配合長安萬年縣衙的捕快鎮壓趁火打劫的各路不法之徒和市井流氓,震動全城。

好在有南宮望的居中調度,有南霽雲南勇父子、唐根水、李彪李虎和烏顯烏解兄弟這些忠誠部將的輔佐,待翌日紅日初升之時,長安城的防務和神策軍的日常軍務管理已經基本趨於正軌。

孔晟向皇帝請了詔命,自南霽雲以下諸將都官升一級,自動成爲神策軍中將領。南霽云爲正四品的忠武將軍、神策軍副指揮使,實際上就是孔晟的副將,負責日常軍務。

唐根水、南勇等十二人分別爲從四品的宣威將軍,各自統率一衛。當然,因爲皇帝的裁定和新的禁軍規制思路,現在的衛與過去的南衙十二衛不一樣了,畢竟過去的一衛主將那可是三品大將軍。

總而言之,駐防長安和保衛長安安全的就是一支神策軍,神策軍編制十二衛(類似於後世的團),如果說孔晟是軍長,南霽雲是副軍長,那麼,唐根水這些人就是各團團長。

治軍思路清晰,置軍結構層次簡單明瞭,自上而下一級管一級,不再像過去南衙禁軍那樣機構臃腫品治繁瑣指揮不暢導致內部派系縱橫。

其實這還是孔晟的建議。皇帝採納了孔晟的建議,因爲皇帝也同樣認爲,如此垂直的禁軍管理模式更有利於皇帝掌控。必要的時候,皇帝還可以親自上陣指揮。

而神龍衛的組建,孔晟也打譜採取類似的模式,有點像現代企業管理理念了——所謂“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結構”,可以理解成集權,將權力集中在神策軍大將軍和皇帝手裡;而設立平行、各有職責的“衛”,就可以理解成兵種和部門互相配合、互爲補充、互爲監督,確保步調一致、進退有據、號令統一。

皇帝相當於董事長,神策軍大將軍孔晟相當於總經理,南霽雲相當於常務執行副總經理,各衛主將相當於部門負責人。總經理由董事長任命,副總經理由總經理提名,各部門負責人由總經理任命,一級向一級負責,職責明確、任務清晰,自然會大大提升治軍效率。

孔晟之前耗費了接近一個時辰給皇帝介紹和解釋這種太過超前的新穎理念,李亨再三斟酌覺得可行,就有了如今神策軍的實踐。

站在這個角度上考量,孔晟其實相當於京城的警備區司令員、公安局局長兼紀-委-書-記,雖然只是部級幹部,但卻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可謂是大權在握無人能及。(。)

第144章 招夫(4)第290章 虢王的變故第230章 奚人王子蘇魯(1)第428章 遣婚使(2)第616章 相見不如不見(4)第374章 誰是最後的贏家(4)第501章 大炮在轟鳴(6)第406章 朱雀門血案(6)第522章 辣手(2)第638章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1)第112章 流水未必遇知音第122章 必殺之局風寒夜第465章 抗婚(2)第75章 不靠譜第636章 紀國出家(2)第228章 奇襲睢陽渠(3)第740章 再復洛陽(2)第691章 孔晟之怒(2)第536章 紅線女(4)第330章 密見皇帝(1)第249章 濟陰郡(2)第695章 斬汝之狗頭(2)第408章 十王宅(2)第282章 草橋會虢王世子第307章 嚴莊的試探第377章 誰是最後的贏家(7)第146章 威力!第250章 濟陰郡(3)第597章 年少肝膽雄(9)第188章 勢成水火第750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2)第24章 七竅玲瓏心第556章 靈武(11)第84章 避雪向吳亭(3)第541章 南宮望的選擇第751章 叛亂平(7)第771章 吾爲長劍鎮山河(2)第135章 算計第389章 東宮(2)第112章 流水未必遇知音第692章 朝會第213章 驅逐(2)第558章 凱旋門、會盟碑(1)第310章 明珠有淚(1)第62章 監房夜談(2)第308章 鳳陽樓上第710章 真相?第126章 鬥嘴第142章 招夫(2)第377章 誰是最後的贏家(7)第367章 誰和誰的局(3)第406章 朱雀門血案(6)第699章 對峙第295章 雷霆之怒(1)第25章 白衣長風第617章 太子妃第179章 失望第38章 紅顏薄命(1)第125章 免死金牌第196章 艱難的決定第238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4)第753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5)第277章 血濺鴛鴦樓(3)第91章 染血的陌刀(2)第479章 神秘地宮(2)第333章 孤臣第641章 江寧郡王(1)第406章 朱雀門血案(6)第704章 驚天動地在江寧第394章 冷酷無情(5)第731章 兵臨城下(5)第423章 銅鐵合金大炮(6)第108章 古桑黑店(1)第510章 “神鵰俠侶”(2)第100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5)第321章 封賞之爭(3)第115章 生死關頭見真情(2)第661章 江寧鐵騎、神龍衛(1)第546章 鳴沙山(3)第7章 望江樓(1)第750章 叛亂平(6)第764章 改朝換代?(1)第658章 宋家的面子值多少(1)第640章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3)第169章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第731章 兵臨城下(5)第548章 靈武(2)第95章 染血的陌刀(6)第685章 民亂(3)第176章 白馬亮甲動睢陽(2)第689章 我就是孔晟!第582章 上國伐謀(2)第630章 屠寺(1)第450章 力挽狂瀾(5)第602章 離京之風波再起(4)第758章 起兵(1)第496章 大炮在轟鳴(1)第396章 冷酷無情(7)第273章 火中取栗(4)第667章 公審(4)
第144章 招夫(4)第290章 虢王的變故第230章 奚人王子蘇魯(1)第428章 遣婚使(2)第616章 相見不如不見(4)第374章 誰是最後的贏家(4)第501章 大炮在轟鳴(6)第406章 朱雀門血案(6)第522章 辣手(2)第638章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1)第112章 流水未必遇知音第122章 必殺之局風寒夜第465章 抗婚(2)第75章 不靠譜第636章 紀國出家(2)第228章 奇襲睢陽渠(3)第740章 再復洛陽(2)第691章 孔晟之怒(2)第536章 紅線女(4)第330章 密見皇帝(1)第249章 濟陰郡(2)第695章 斬汝之狗頭(2)第408章 十王宅(2)第282章 草橋會虢王世子第307章 嚴莊的試探第377章 誰是最後的贏家(7)第146章 威力!第250章 濟陰郡(3)第597章 年少肝膽雄(9)第188章 勢成水火第750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2)第24章 七竅玲瓏心第556章 靈武(11)第84章 避雪向吳亭(3)第541章 南宮望的選擇第751章 叛亂平(7)第771章 吾爲長劍鎮山河(2)第135章 算計第389章 東宮(2)第112章 流水未必遇知音第692章 朝會第213章 驅逐(2)第558章 凱旋門、會盟碑(1)第310章 明珠有淚(1)第62章 監房夜談(2)第308章 鳳陽樓上第710章 真相?第126章 鬥嘴第142章 招夫(2)第377章 誰是最後的贏家(7)第367章 誰和誰的局(3)第406章 朱雀門血案(6)第699章 對峙第295章 雷霆之怒(1)第25章 白衣長風第617章 太子妃第179章 失望第38章 紅顏薄命(1)第125章 免死金牌第196章 艱難的決定第238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4)第753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5)第277章 血濺鴛鴦樓(3)第91章 染血的陌刀(2)第479章 神秘地宮(2)第333章 孤臣第641章 江寧郡王(1)第406章 朱雀門血案(6)第704章 驚天動地在江寧第394章 冷酷無情(5)第731章 兵臨城下(5)第423章 銅鐵合金大炮(6)第108章 古桑黑店(1)第510章 “神鵰俠侶”(2)第100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5)第321章 封賞之爭(3)第115章 生死關頭見真情(2)第661章 江寧鐵騎、神龍衛(1)第546章 鳴沙山(3)第7章 望江樓(1)第750章 叛亂平(6)第764章 改朝換代?(1)第658章 宋家的面子值多少(1)第640章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3)第169章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第731章 兵臨城下(5)第548章 靈武(2)第95章 染血的陌刀(6)第685章 民亂(3)第176章 白馬亮甲動睢陽(2)第689章 我就是孔晟!第582章 上國伐謀(2)第630章 屠寺(1)第450章 力挽狂瀾(5)第602章 離京之風波再起(4)第758章 起兵(1)第496章 大炮在轟鳴(1)第396章 冷酷無情(7)第273章 火中取栗(4)第667章 公審(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