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廉頗心火氣

他知道以李牧的品德,即便自身利益受損,李牧也不會站在朱襄的對立面。

但李牧還年輕,他擔心李牧得知秦王故意將朱襄置於危險境地後,會沉不住氣。

他和李牧都是被趙國“贈送”給秦國的“禮物”,如果惹惱了秦王,可能一輩子就交代在秦國了。

廉頗自己無所謂。他垂老之年獨自入秦,就這條命,秦王愛要不要。李牧還年輕,又帶着家眷一同入秦,不能得罪秦王。

其實李牧如果足夠敏銳,他到了咸陽,會自己發現這件事。廉頗的隱瞞或許並無意義。

只是廉頗總想讓晚輩輕鬆一些,哪怕只輕鬆一小會兒,只是自欺欺人。

何況這一切只是他的猜測,具體情況,要等他到了咸陽,詢問了朱襄之後才能得知全貌。

廉頗很煩惱。一煩惱,他就想找藺相如商量。

以前他出身高貴,位高權重,深得君王信任,又是趙國倚重的將領,他從來不思考這些。

歷史中廉頗一輩子也沒怎麼思考這些問題。

趙王經由邯鄲之戰醒悟繼續倚重廉頗,廉頗繼續順水順風一路做到了假相國。所以他纔會在新王繼位之後立刻被政治鬥爭擊敗,對方只用了一個激將法就讓他自己出走他國,失去一切。

這一世他與藺相如多了朱襄這一個需要共同照顧的晚輩,平添了許多磨難,自長平之戰之後一直在落寞和失去,所以他無奈撿起了本不需要的思考。

“藺相如那老匹夫,已經死了啊。”

廉頗剛想去找藺相如商量,就憶起了現實。

他盤坐在牀榻上,思索自己還能找誰商量。

最後,他默默去打了盆涼水洗臉,將心思埋在了最深處。

廉頗去找好奇朱襄的封地,想要在長平多停留幾日的李牧:“我們已經耽誤了很多時間,應該儘快入秦,不能讓秦王久等。我們應該加快速度。”

李牧同意立刻啓程,但對加快速度很猶豫:“那女人年輕,經得起奔波。但樓緩……”

廉頗冷哼:“他跟不上就自己走。”

李牧已經知道樓緩和廉頗因爲恩主的緣故互相厭惡,聽廉頗說這話,他只能苦笑,然後自己偷偷找樓緩商量,說服樓緩自己走。

雖然李牧會打圓場,但他堅定地站在廉公這邊。

樓緩擺了擺手,道:“你們先走,我和那女人慢慢跟來。正好秦王能出城迎接你們,給你們一個驚喜。如果那女人在隊伍裡,說不準還有人以爲秦王是去迎接她呢。”

李牧見樓緩如此好說話,心裡對樓緩印象好了許多。

雖然樓緩多次危害趙國,但還年輕的李牧沒受過趙王多少恩惠,也沒有和樓緩直接敵對過,所以他和樓緩相處得還不錯。

當然,他仍舊堅定地站在廉公這邊。

廉頗沒想到樓緩這麼好說話,離開前他還故意在樓緩身邊繞着嘀咕,樓緩這個老賊是不是有陰謀。

樓緩好脾氣地給廉頗翻了個白眼:“現在你我都是秦臣,我又快死了,坑你對我有什麼好處?廉頗,難道你還以爲你是趙臣?”

你先祖的!廉頗再次被樓緩挑起了火氣,樓緩再次從廉頗舉起的拳頭下風騷跑位逃走。

李牧看見又開始暴躁的廉公,十分高興。

他因爲有阿母的安撫,所以對入秦一事已經不太牴觸。但廉頗一直很陰鬱沉悶,他很擔心廉頗。所以看到廉頗被樓緩氣得火冒三丈,終於恢復以前暴躁脾氣時,他當然高興。

李牧本來應該護送趙姬入秦。他和廉頗率先離開,秦國使團居然無一人反對。

卜自己留下來“護送”趙姬,分了一半秦兵給廉頗和李牧。廉頗和李牧帶來的趙人都留在了長平,蔡澤負責安頓他們。

李牧的家眷也留在了樓緩的隊伍中。李牧將自己帶來的家丁全部留了下來保護家人,自己先入咸陽尋找宅子給家人居住。

廉頗和李牧入秦的速度大大加快,只不到一月就到了函谷關。

蒙武在關口迎接他們,聽說他們想早點到咸陽之後,就備上了好馬,與廉頗、李牧一同騎馬進入咸陽。

廉頗很疑惑:“你不問我爲何急着去咸陽?”

蒙武老老實實道:“咸陽除了朱襄和政兒,還有誰能讓兩位惦記?當時荀子入秦時,也是恨不得長出翅膀立刻飛到咸陽,把朱襄狠狠揍一頓。”

廉頗:“……”對了,他怎麼忘記荀子也在咸陽。

哪怕見過很多次,廉頗也主觀的和荀子不熟悉,幾乎不怎麼和荀子說話。

想到荀子在咸陽,廉頗心頭立刻騰起一股火氣。

朱襄被秦王推到如此危險的境地,荀子你也不勸着朱襄別跳坑?!雖然攔不住秦王,但朱襄如果不獻策讓將領在咸陽學宮教導練兵,秦王也不會用這麼損的主意!

蒙武耳朵動了動,心頭一樂。

廉公和荀子不睦?不知道朱襄會站在哪一邊。

李牧問道:“你與朱襄很熟悉?”

蒙武點頭:“朱襄孤僻,到了秦國就交了我這一個朋友。”

李牧:“……”這句話怎麼聽上去怪怪的?

老實孩子李牧沒想太多,擔憂道:“朱襄難道被咸陽貴族排擠?朱襄對人真摯,並不孤僻。”

蒙武道:“太子常在朱襄家吃住,朱襄還要奉養應侯和武安君,被迫孤僻。”

廉頗和李牧腦袋上同時冒出大大的疑惑。

太子常在朱襄家吃住就罷了,估計是夏同和政兒引來的。爲何朱襄要奉養應侯和武安君?應侯和武安君沒子嗣嗎?!

就算沒有,功臣的奉養不應該由秦王派人負責嗎?秦國的長平君,是來幹這個的?!

廉頗和李牧總算知道爲何荀子想插上翅膀,他們現在也覺得騎馬太慢了。

蒙武樂呵呵地與廉頗、李牧一同騎馬回咸陽。

他看着據說已經垂老卸甲,但騎馬一整天都不累的廉頗,心裡嘖嘖稱奇。

聽說廉頗老矣,那些人眼瞎嗎?

秦王聽到蒙武提前派人報告,廉頗和李牧太擔心朱襄,所以丟下大部隊騎馬回咸陽。他的眼睛因困惑而睜圓。

他對一邊打哈欠,一邊苦着臉幫他覈對文書的太子柱道:“他們在擔心什麼?就算擔心,他們來到了咸陽又能有什麼作用?”

太子柱強忍着哈欠道:“大概他們無所謂是否有用,早點看見朱襄就放心了。”

秦王道:“寡人問,他們在擔心什麼!”

太子柱做出被秦王嚇到的神色,心裡撇嘴。君父你故意讓原本對朱襄很親近的秦國將領對朱襄頗有微詞,還問他們擔心什麼?

自己可以做,別人不能憤怒也不能揭穿。這就是國君嗎?

“我聽聞廉頗在得知朱襄把長平稅賦返還給長平之後,怒罵朱襄用什麼養政兒。”太子柱“猜測”道,“李牧和蔡澤說政兒花不了多少錢,而且還有夏同。廉頗罵他二人放屁。”

秦王皺眉:“寡人怎麼沒聽過此事?”

太子柱道:“蔡澤給朱襄寫的信中說的,我那日正好在。”

他看透了朱襄確實純良後,就讓人減少對朱襄的監視,比如不再要求對朱襄收到的每封信件都如實報告。所以如此趣事,他現在才知道。

秦王道:“廉頗和李牧入秦,寡人自當出城相迎。待廉頗見到朱襄時,希望他不要當衆給朱襄難堪,質問朱襄虧待政兒。”

太子柱在心中嘆氣。他就知道,君父沒那麼容易被他糊住。希望廉頗機靈點,見到朱襄後,趕緊因爲朱襄“虧待”政兒罵朱襄一頓。

太子柱忐忑不安地等到了廉頗和李牧到達咸陽的那一刻。

秦王果然親自出城迎接,並帶上了朱襄。

朱襄難得穿一次封君的冠服,看上去挺像模像樣。

廉頗、李牧、蒙武提前下馬,步行來到秦王面前,向秦王叩首行禮。

秦王趕緊將廉頗扶起來:“信平君別多禮,以後信平君見寡人可不拜。”

他有扶起李牧,語重心長道:“朱襄常常誇獎你才華堪比寡人的武安君,寡人的長城也給你守。希望將來,你能繼承白公武安君的封號。”

廉頗和李牧都感激涕零,對如此賢明國君恨不得剖心掏肝,表明自己絕對不辜負秦王的看重。

秦王見廉頗和李牧感激涕零,他也感動得熱淚盈眶。

朱襄:“……”腳指頭在摳了再摳了,很快就能爲政兒摳出一座新的宮殿當別宮了。

廉頗敏銳地瞥向朱襄。

朱襄條件反射縮了縮脖子。

秦王見狀,一秒切換慈祥微笑表情:“信平君和李將軍旅途勞累,寡人今日就不設宴款待了。朱襄已經準備好了住處,我們一起去朱襄的別莊繼續聊。”

嬴小政插嘴:“曾大父,是政兒的別莊。舅父說,政兒的是政兒的,舅父的還是政兒的。”

“貧嘴!”秦王輕敲了一下嬴小政的腦袋,“快來和廉公、李將軍行禮。”

“廉翁!老師!政兒好想你們!”行禮是不可能行禮的,嬴小政直接一個飛撲衝進廉頗懷裡。

廉頗接住嬴小政,先是一愣,然後哽咽:“政兒,怎麼瘦了?瘦了好多……朱襄!”

“我在我在。政兒明明是胖了!”朱襄忙辯解,“他胖了好多!”

“你放屁!”廉頗破口大罵。

第109章 清茶桂花糕第99章 紅燒江鱸魚第206章 始皇崽教弟第249章 王翦滅趙國第238章 李牧大危機第101章 老秦王誘餌第89章 開山平地雷第225章 救了又沒救第156章 始皇崽墨痕第250章 棗樹已成林第161章 公子啓酒壺第113章 李斯涼開水第136章 竹筍傍林鮮第193章 秦楚唱無衣第87章 油炸南瓜餅第80章 闢水蠱神藥第63章 白棉花朵朵第158章 夜宵粥小菜第153章 夫妻肩上淚第94章 山野神祭品第178章 溫酒打邊爐第245章 長平君喚雨第10章 豬油蒸雞蛋第139章 豆花燒腦花第261章 李牧激將法第207章 進廚房資格第83章 天河瀑布雨第138章 牆上楚地圖第212章 信陵君醉言第12章 始皇鼻涕泡第109章 清茶桂花糕第29章 慶典土豆花第53章 墓前細絨棉第104章 蔡澤慶賀禮第6章 黃米紅棗糕第152章 始皇崽論文第213章 過年慶典日第267章 我自東去你西行(正文完)第64章 荀子木柺杖第59章 酸薺菜魚湯第70章 李牧壇中酒第31章 水蒸紅棗糕第87章 油炸南瓜餅第70章 李牧壇中酒第147章 飲盡杯中月第201章 兩楚救民事第99章 紅燒江鱸魚第228章 叛逆趙王偃第141章 子楚手中箭第129章 東珠秦棉布第10章 豬油蒸雞蛋第152章 始皇崽論文第250章 棗樹已成林第185章 成家立業夢第107章 君子僞善心第178章 溫酒打邊爐第23章 白起小石子第68章 趙王悔恨淚第8章 始皇金大腿第115章 雪姬紡織機第121章 紅燒牛肉麪第32章 蔗糖炒栗子第144章 藺贄新田律第168章 百密有一疏第34章 老翁唾沫水第28章 肉醬蓋粟飯第253章 秦王政謀劃第263章 楚王啓殉楚第61章 棉花地花蕾第108章 春申君贈禮第134章 荀子醉米酒第118章 十月糖桂花第237章 瓦解五國軍第7章 始皇小桌板第207章 進廚房資格第17章 手板心炒肉第11章 始皇長生丹第222章 張良說楚王第2章 豬油蒸雞蛋第158章 夜宵粥小菜第261章 李牧激將法第216章 故友終重逢第30章 瓦罐煨豬肉第147章 飲盡杯中月第53章 墓前細絨棉第146章 空蕩蕩酒壺第33章 冰涼冬雪花第19章 薑絲炒肉絲第214章 豈知千麗句第205章 雞清湯時蔬第109章 清茶桂花糕第180章 新鮮全魚宴第19章 薑絲炒肉絲第101章 老秦王誘餌第133章 老壇泡青菜第107章 君子僞善心第142章 荷葉時令菜第260章 張良又一策第30章 瓦罐煨豬肉第121章 紅燒牛肉麪
第109章 清茶桂花糕第99章 紅燒江鱸魚第206章 始皇崽教弟第249章 王翦滅趙國第238章 李牧大危機第101章 老秦王誘餌第89章 開山平地雷第225章 救了又沒救第156章 始皇崽墨痕第250章 棗樹已成林第161章 公子啓酒壺第113章 李斯涼開水第136章 竹筍傍林鮮第193章 秦楚唱無衣第87章 油炸南瓜餅第80章 闢水蠱神藥第63章 白棉花朵朵第158章 夜宵粥小菜第153章 夫妻肩上淚第94章 山野神祭品第178章 溫酒打邊爐第245章 長平君喚雨第10章 豬油蒸雞蛋第139章 豆花燒腦花第261章 李牧激將法第207章 進廚房資格第83章 天河瀑布雨第138章 牆上楚地圖第212章 信陵君醉言第12章 始皇鼻涕泡第109章 清茶桂花糕第29章 慶典土豆花第53章 墓前細絨棉第104章 蔡澤慶賀禮第6章 黃米紅棗糕第152章 始皇崽論文第213章 過年慶典日第267章 我自東去你西行(正文完)第64章 荀子木柺杖第59章 酸薺菜魚湯第70章 李牧壇中酒第31章 水蒸紅棗糕第87章 油炸南瓜餅第70章 李牧壇中酒第147章 飲盡杯中月第201章 兩楚救民事第99章 紅燒江鱸魚第228章 叛逆趙王偃第141章 子楚手中箭第129章 東珠秦棉布第10章 豬油蒸雞蛋第152章 始皇崽論文第250章 棗樹已成林第185章 成家立業夢第107章 君子僞善心第178章 溫酒打邊爐第23章 白起小石子第68章 趙王悔恨淚第8章 始皇金大腿第115章 雪姬紡織機第121章 紅燒牛肉麪第32章 蔗糖炒栗子第144章 藺贄新田律第168章 百密有一疏第34章 老翁唾沫水第28章 肉醬蓋粟飯第253章 秦王政謀劃第263章 楚王啓殉楚第61章 棉花地花蕾第108章 春申君贈禮第134章 荀子醉米酒第118章 十月糖桂花第237章 瓦解五國軍第7章 始皇小桌板第207章 進廚房資格第17章 手板心炒肉第11章 始皇長生丹第222章 張良說楚王第2章 豬油蒸雞蛋第158章 夜宵粥小菜第261章 李牧激將法第216章 故友終重逢第30章 瓦罐煨豬肉第147章 飲盡杯中月第53章 墓前細絨棉第146章 空蕩蕩酒壺第33章 冰涼冬雪花第19章 薑絲炒肉絲第214章 豈知千麗句第205章 雞清湯時蔬第109章 清茶桂花糕第180章 新鮮全魚宴第19章 薑絲炒肉絲第101章 老秦王誘餌第133章 老壇泡青菜第107章 君子僞善心第142章 荷葉時令菜第260章 張良又一策第30章 瓦罐煨豬肉第121章 紅燒牛肉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