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授人以漁

軍校這個設想,王易很早就開始準備了。

接下來基層軍校的學生人選會有兩個來源,第一就是軍中那些表現出色的士兵,他們想要繼續當軍官,就可以來深造一下,第二則是民冋的那些少年們,他們可以在軍校學習更長的時間,早早地就習慣自己當一個職業軍人。

軍人職業化,和政治分開,這是國家穩定和強大的不二道路。

聽了王易的話之後,鄧範眼中露出了憧憬的神色。

他雖然口舌笨拙,然而心中卻是無比明亮的,當然清楚,這是他改變自己的一個好機會。

換了過去,他是沒有這樣的機會的,雖然南陽鄧氏也是大族,然而分支太多,他家只能算是一個旁支,父親又早早地死了,家道都不能說中落,應該是已經沉底了。

他這樣的人,能去上學認字,都很不容易--在過去,認字也是一種特權。

也就是現在劉備來了荊州,他纔有機會去認字。

可是光是認字,未必能夠改變未來的,他家境貧寒,想要專心念書也難,而軍校,則是給他這樣的人,提供了一個好機會。

全封閉的教學,一切都是官府包了,這樣的話,母親也就不用爲了養自己而種地操勞了,可以去做一些更輕鬆的活兒。

之前新野不就開了一個紡織廠嗎?專門紡織棉花的,工錢也不少,足夠母親生活了,只不過之前爲了讓自己上村學,母親才放棄了去工廠工作的機會--和耕作比起來,在工廠裡要賺得多一些,而且雖然是每天上工,然而卻沒有農忙的時候那麼累,對母親的身體要好一點。

當下鄧範就問了很多關於上軍校學習的事情,軍校的要求其實不高,出身清白能吃苦,通過基本的文化考覈,同時和學校簽訂協議,畢業之後一定進入軍中至少效力五年,就可以參與學習了,不過那之前除了文化考覈,當然也會有身體上的檢查。

“你這個年紀,正是招收的對象,只要底子好,在軍校裡營養能跟上。”

後就是一條好漢。”王易拍了拍鄧範的肩膀,然後道。

“那、那就多謝了。”鄧範行了一個禮。

王易倒也不擔心鄧範沒路費去考試,本身最低級的文化考試在鄉里就能考,基本上你認識那麼幾百個字就能過關--軍校對一開始文化要求並不高,只要你不是文盲就行。

通過鄉里的考試,就有資格去軍校了,參加軍校的路費什麼的,都是縣裡負責的,鄧範只要按時去縣裡報名就行了。

當然,現在襄陽還沒有軍校,因爲襄陽畢竟更靠近前線,不過不少郡的治所都已經有軍校了,各地武工隊的成員有不少就兼任了軍校的老師,反正是初級軍校,他們足夠了。

至於鄧範要不要改名字,將來發展如何,王易卻不想幹涉,他堅信好的體系是一定會讓好的人才出頭的,如果鄧範在二十年內都沒有能夠出頭的話,那豈不是他的治下還不如司馬懿的治下了?

在拿下徐州和揚州之後,王易對到處去收攏人才這種事情,已經顯得很淡然了--實際上在徐庶劉曄之後,他就很少親自碰到什麼大才了,可是隨着考覈體系的逐漸深入人心和劉備勢力逐步強大,那些揚州徐州的人才,就那麼自動地冒出頭來了。

這就是一個成熟健康的體系,自己擁有的能力。

事必躬親這種事情說起來只是悲壯,並不夠科學。

王易這幾年其實做的很多事情,都是爲了一個成熟的整體在鋪墊。

結合現狀和他從後世知道的一些政治體系,創造了選拔人才機制和官員晉級淘汰機制之後,整個體系現在來說,是可以順利運轉的,畢竟這是亂世,大家都知道要讓有能力的人去做事才行。

中華大地上,從來就不缺乏人才,甚至人才還要經過激烈的鬥爭,才能夠站上更高的位置。

好的體系能夠減少內鬥,讓優秀的人才把精力放到更合適的地方去。

比如現在諸葛亮就乾得很不錯。

他在江陵,一邊學習,一邊教授。

他教的都是理論知識,而他的學生,都是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很強的人。

沒有動手能力的,都會從他這裡學一些理科的基本道理,然後就畢業了,然後就可以去各地教授當地的那些工匠這些知識。

想要深造的,就會通過考覈,到諸葛亮這裡來繼續深造。

至少諸葛亮的這個科學院,兩大部門已經有了雛形。

專門研究理論的,和專門進行實踐的。

實踐應用方面出成果,當然是最快的一-有一名實踐部門的工匠,在經過化學的學習之後,照着課本上的幾句話,成功地製造出了玻璃--王易看了之後大喜,因爲是照着課本上製造出來的,所以他並沒有什麼專利權,不過也獲得了一筆豐厚的獎金。

很快的,劉備地盤上的商品,又多了玻璃--這玩意用在房子上可太好了,至少釆光什麼的比過去的房子好了很多,在擋風透光的效果上,比窗戶紙不知道強了多少。

配套的窗戶安裝新方法,又可以讓官府大賺一筆。

“生產力轉化成財富,然後讓財富流通起來,這樣才能夠讓整個國家有活力。生產力要如何增長,就得靠這些技術了,技術的發展,歸根結底都是爲了一個目標--用更少的開支創造的收入,用更少的付出獲得的收益,這纔是技術發展的目標,而不是純粹爲了展示技巧。”王易當時是這麼對諸葛亮說的。

而諸葛亮則是深深的認同。

埋頭學習理科的諸葛亮,已經成了一個真正的理科生。

過去那些修身齊家平天下的志向,在現在的他看來,已經不算什麼了。

畢竟這個時代,做到這一點的人不少。

而能夠發展理科理論的,就只有他一個。

要做,就做獨一份。

這就是諸葛亮所追求的,之前他追求的幾乎已經沒有希望了,而王易卻給他提供了這樣的機會!

就好比今天王易給未來的鄧艾提供了機會一樣。

授人以漁永遠都是最好的方法。

第645章兵臨城下第452章偷襲第173章故人第563章摸不着頭腦第318章國有第26章心中悽苦陳叔至第83章由細微處見人性第368章周旋第532章印象更加深第621章打破平衡第202章真正的計劃第634章爲了任何事情付諸行動第235章未雨綢繆第488章無法保持冷靜第304章水漲船高第202章真正的計劃第454章殺人誅心第257章舌戰羣儒第440章最好的選擇第330章衣帶詔第669章可以挾持第350章名將對名將第330章衣帶詔第532章印象更加深第475章觀賞的玩物一般第686章帶路第282章劉表授權第145章劉勳的好消息第266章重任託糜芳第351章舊識第444章缺時機第513章一線生機第143章舒縣城牆2第359章情況不妙第289章會盟第620章內心暗喜第327章東萊的準備第365章組織大戟士第71章岳父看女婿第280章走華容第288章誰更強第169章不造第269章先登營的覆滅第723章已經融爲一體第208章全據徐州的獎勵第468章再一次重演第249章告別第68章他們沒有明天第102章土雞瓦犬第611章想要幹什麼第336章皇帝退位第253章觸龍與趙太后第657章其他的要求第129章給你的後路第315章堅持下去第196章突襲第395章落實了第499章暴露本質第684章擴大勢力第599章還有什麼用第127章前後夾擊第390章營寨第360章孤城第239章二線部隊第205章協議第693章回復統一的第393章好好生活下去第347章擒獲第35章消息第98章分兵第411章 馬不停蹄第607章悲傷的故事第469章隱藏的意思第629章越來越不耐煩第309章郭圖設謀第233章分歧第221章年輕人們第580章眼神裡面的輕蔑第495章面面相覷第188章來了第303章天下第一大諸侯第331章獻帝的想法第315章堅持下去第369章放棄兵權第213章英雄下第154章校場演武第280章走華容第280章走華容第14章陣前鬥將第668章不識時務的結局第174章一箭三雕第232章大島第342章我有外掛我怕誰第224章長沙三傑第52章求賢令的效果第514章自不量力第585章爲了接下來的計劃第155章腦子進水第373章積累了無數的經驗第201章攻城下
第645章兵臨城下第452章偷襲第173章故人第563章摸不着頭腦第318章國有第26章心中悽苦陳叔至第83章由細微處見人性第368章周旋第532章印象更加深第621章打破平衡第202章真正的計劃第634章爲了任何事情付諸行動第235章未雨綢繆第488章無法保持冷靜第304章水漲船高第202章真正的計劃第454章殺人誅心第257章舌戰羣儒第440章最好的選擇第330章衣帶詔第669章可以挾持第350章名將對名將第330章衣帶詔第532章印象更加深第475章觀賞的玩物一般第686章帶路第282章劉表授權第145章劉勳的好消息第266章重任託糜芳第351章舊識第444章缺時機第513章一線生機第143章舒縣城牆2第359章情況不妙第289章會盟第620章內心暗喜第327章東萊的準備第365章組織大戟士第71章岳父看女婿第280章走華容第288章誰更強第169章不造第269章先登營的覆滅第723章已經融爲一體第208章全據徐州的獎勵第468章再一次重演第249章告別第68章他們沒有明天第102章土雞瓦犬第611章想要幹什麼第336章皇帝退位第253章觸龍與趙太后第657章其他的要求第129章給你的後路第315章堅持下去第196章突襲第395章落實了第499章暴露本質第684章擴大勢力第599章還有什麼用第127章前後夾擊第390章營寨第360章孤城第239章二線部隊第205章協議第693章回復統一的第393章好好生活下去第347章擒獲第35章消息第98章分兵第411章 馬不停蹄第607章悲傷的故事第469章隱藏的意思第629章越來越不耐煩第309章郭圖設謀第233章分歧第221章年輕人們第580章眼神裡面的輕蔑第495章面面相覷第188章來了第303章天下第一大諸侯第331章獻帝的想法第315章堅持下去第369章放棄兵權第213章英雄下第154章校場演武第280章走華容第280章走華容第14章陣前鬥將第668章不識時務的結局第174章一箭三雕第232章大島第342章我有外掛我怕誰第224章長沙三傑第52章求賢令的效果第514章自不量力第585章爲了接下來的計劃第155章腦子進水第373章積累了無數的經驗第201章攻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