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袁家的傳承

當袁尚看到田豐主動來找他的時候,他簡直要呆住了。

在決定和王易合作之後,袁尚其實是有些心灰意冷的,畢竟之前他可是有雄心當皇帝的人--雖然還差得遠,可是他不是沒機會啊--老爹一旦取得天下的話,那他作爲老爹最鍾愛的兒子,當上太子,然後當上皇帝,真的很難嗎?

可是現在這樣的夢,已經碎了,保住性命,保住袁家的傳承,成了第一位的事情。

這麼翻天覆地的變化,要是換個承受能力差一點的,估計早完肚子了。

也就是袁尚年輕,想得開,這才堅持了下來。

從軟禁的地方出來之後,他就聽說了沮授跟在了王易身邊的消息。

與此同時,張燕等黑山軍諸將也都放棄了自己的兵權,黑山軍現在正在黃忠等人的率領下整編,冀州的變化開始大了起來。

王易這幾天可沒閒着,臨淄城陷落,袁譚許攸臧霸一起做了俘虜,鄴城所在的魏郡、清河、渤海,加上青州的濟南、齊國、安樂,這幾個郡連成了一條線,和劉備治下的青州,算是徹底的打通了。

打通之後要做的事情也不少,修路隊會從青州那邊直接開始修路,先一路連到鄴城來再說,現在這幾個郡都有大軍保護,修路隊的安全也能夠得到保證。

同時接見鄴城地面上的大族,和他們宣講劉備治下的政策,丈量這幾個郡的土地,把官田和私田分開,告訴百姓劉備治下的政策……

這些都是事。

還好,王易帶來的這些軍隊,幾乎已經全部掃盲成功,各地的駐軍就可以完成對百姓宣講的任務,等到從青州徐州抽調的武裝工作隊和基層官吏一入駐之後,就能把這些地方牢牢掌握。

可是和各地的大族去談,就得王易親自出馬了。

別人去說,大族信不過,還是得王易出馬。

當然,帶上袁尚是最好的,他的母親就是鄴城本地大族出身,所以和袁譚比起來,他在冀州更好使一些。

所以袁尚覺得,自己也就是一個推出來的傀儡罷了。

可是田豐卻主動來找他了,要在他門下,當一個門客。

“元皓先生,袁尚此刻不過是白身,怎麼當得起讓元皓先生當我的門客啊。”

袁尚感動得眼淚嘩嘩的一-什麼叫疾風知勁草,這就叫疾風知勁草啊!自己現在都是個白身了,除了幫助王易安穩平定冀州之外毫無用處,可是田豐這種天下聞名的智者卻願意來給自己當一個門客!這是什麼概念啊!

什麼叫國士,這就是國士!

田豐這樣的人才,任何時候,都少不了當一個兩千石的高官,卻淡泊名利到了這個地步!

一時之間,袁尚都認爲是老袁家配不上這樣的國士了。

“盡本分罷了。三公子雖然年少英武,可是畢竟年輕,田豐在旁邊能幫着提點一下。”田豐平靜地道。

袁尚無比感動得帶着田豐去見王易了,王易看到田豐之後只是微微的詫異了一下,卻沒有多說什麼,只是讓人多加個凳子給田豐坐。

田豐卻不坐,要站在袁尚身後。

這讓坐在王易旁邊的沮授有些如坐鍼氈。

“田豐先生,您還是坐吧,我這敬得可不是你的官職,而是你的名望啊。”劉銘對田豐道。

田豐想了想,這才點了點頭,坐了下來。

“諸位,是這樣的,冀州之地,佔地廣闊,也是袁氏故地,幸得三公子支持,王易這才能更好的平定冀州,三公子的大功,到時候一併讓我父論功行賞。”王易開門見山的道。

“少使君不用客氣,叫我袁尚就好,袁尚現在不過是個白身罷了。”袁尚謙遜道。

“不用謙遜了,袁家穩定北方有大功,這是任何人都沒法去掉的,三公子現在又要協助朝廷穩定冀州,真是虎父無犬子。接下來,各地的大族,就會派代表來見我,我會告訴他們朝廷的現行政策,然後會向常山、中山、鉅鹿、安平、河間這五個郡通告,讓他們自行來降,冥頑不靈的,我們再出兵攻打。”王易道。

“冀州各地雖然大族不少,然而都沒有什麼膽子敢對抗天兵,少使君去函的時候,最好是去兩封,一封官面上的,是少使君出的,一封私下的,是三公子出的。”田豐淡然道。

“元皓先生說得沒錯,就應該如此。朝廷現在的政策,想必諸位已經清楚了,對各士族已經有的田地,我們不會去動,最多是出錢包下來。當然也可以選擇不包,可是要知道,朝廷是不缺乏糧食的,我們的早禾,在南方可以有着極高的產量,同時我們的運輸能力,也可以讓南方多餘的糧食,不斷地運到北方來,平抑糧價。在接下來的時間裡,田地裡的出產,已經不算是很大的財富了,因爲不會再有荒年糧價飛漲的情況出現了。”王易自信地道。

袁尚沮授田豐都同時點頭,這一點在其他諸侯的上層裡其實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

“然而對於士族來說,朝廷並不是要把他們趕盡殺絕,只不過沒有之前的一些優待罷了。全面的教育推行是勢在必行的,土地流轉也會逐步的停止,因爲土地上的財富,不會再是最大的財富。朝廷治下的各家族,現在都不怎麼掌握土地了,可是他們的財富增加得卻比過去還要快。接下來你們就知道商業的好處了,這一點,也是要請諸位詳細給各家族介紹的。”

當下王易就開始詳細講解劉備治下那些改做商業的大家族的情況,尤其是交州的士家,徐州的糜家,作爲受信任的官商,士家基本壟斷了沿海的那些產出,糜家則是壟斷了劉備地盤上那些手工物品的產出,本身這兩家就極其豪闊了,現在更是堪稱富可敵國。

當然,他們負責的是上游源頭,也不是什麼利潤都不分出去,只不過是把持住了最上游的源頭罷了,賺的是最輕鬆的錢。

而其他方面的分銷,則是交給了各家族去做,他們本來就有人力在地方上有聲望,他們鋪起貨來就容易得多。

這樣一來,劉備治下的士族基本也被牢牢地捆在一起了。

徐州揚州荊州交州青州都可以,冀州當然也可以。

第682章有待考究第382章自相殘殺第323章揭幕第306章唯一的道路第106章嚴白虎的怒火第139章分兵進攻第243章攻擊第33章敗家子第243章攻擊第409章欠缺磨練第463章一步步遠離第546章十分的緊繃第490章見證第411章 馬不停蹄第368章周旋第132章聯姻第444章缺時機第615章養成習慣第109章別人怕我不怕第712章沒來得及最後一面第635章按照圖紙第192章屠殺第105章一石二鳥第189章陣前第537章一片祥和第101章自信的喬蕤第42章古籍第30章腦補過多徐元直第23章貧窮的汝南黃巾第194章昏迷第412章已經決定徹底的反了第735章選擇了逃跑第244章暗通第416章交織第459章名正言順第498章有事情要商議第282章劉表授權第232章大島第429章越多越好第356章孤注一擲第343章袁逆第645章兵臨城下第546章十分的緊繃第732章經歷還有很多第648章形式很明顯第128章英雄用武之地第555章真正的戰鬥第507章念頭和安排第163章謝謝啊第43章胸懷大志袁公路第613章統一想法第161章買馬第125章最關鍵的時刻第459章名正言順第69章袁術最後的精銳第625章感覺滿意第421章班師回朝第40章士族的本質第523章讓人有安全感第452章偷襲第360章孤城第36章將作營與求賢令第648章形式很明顯第664章第一次第60章今晚破城第310章清君側第603章設下陷阱第144章皇族的角度第706章達打亂所有計劃第695章沒有辦法擡頭第271章最大的魚第347章擒獲第25章周倉來了第491章愛戴百姓第725章情報來的輕鬆第241章拿走的第601章贏得漂漂亮亮第706章達打亂所有計劃第56章劉備的慷慨第128章英雄用武之地第501章做出來了第71章岳父看女婿第276章又跑了第675章變得更加厲害第720章明白彼此意思第443章得意洋洋第88章我不是嚇你第568章忽略了一件事第87章留着孫策更有用第360章孤城第88章我不是嚇你第500章實施計劃第503章誰的墊腳石第583章但是正事要緊第491章愛戴百姓第588章揮霍無度第427章一表人才第165章淩統第437章沒有用的取暖之物第134章時代變了
第682章有待考究第382章自相殘殺第323章揭幕第306章唯一的道路第106章嚴白虎的怒火第139章分兵進攻第243章攻擊第33章敗家子第243章攻擊第409章欠缺磨練第463章一步步遠離第546章十分的緊繃第490章見證第411章 馬不停蹄第368章周旋第132章聯姻第444章缺時機第615章養成習慣第109章別人怕我不怕第712章沒來得及最後一面第635章按照圖紙第192章屠殺第105章一石二鳥第189章陣前第537章一片祥和第101章自信的喬蕤第42章古籍第30章腦補過多徐元直第23章貧窮的汝南黃巾第194章昏迷第412章已經決定徹底的反了第735章選擇了逃跑第244章暗通第416章交織第459章名正言順第498章有事情要商議第282章劉表授權第232章大島第429章越多越好第356章孤注一擲第343章袁逆第645章兵臨城下第546章十分的緊繃第732章經歷還有很多第648章形式很明顯第128章英雄用武之地第555章真正的戰鬥第507章念頭和安排第163章謝謝啊第43章胸懷大志袁公路第613章統一想法第161章買馬第125章最關鍵的時刻第459章名正言順第69章袁術最後的精銳第625章感覺滿意第421章班師回朝第40章士族的本質第523章讓人有安全感第452章偷襲第360章孤城第36章將作營與求賢令第648章形式很明顯第664章第一次第60章今晚破城第310章清君側第603章設下陷阱第144章皇族的角度第706章達打亂所有計劃第695章沒有辦法擡頭第271章最大的魚第347章擒獲第25章周倉來了第491章愛戴百姓第725章情報來的輕鬆第241章拿走的第601章贏得漂漂亮亮第706章達打亂所有計劃第56章劉備的慷慨第128章英雄用武之地第501章做出來了第71章岳父看女婿第276章又跑了第675章變得更加厲害第720章明白彼此意思第443章得意洋洋第88章我不是嚇你第568章忽略了一件事第87章留着孫策更有用第360章孤城第88章我不是嚇你第500章實施計劃第503章誰的墊腳石第583章但是正事要緊第491章愛戴百姓第588章揮霍無度第427章一表人才第165章淩統第437章沒有用的取暖之物第134章時代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