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針對

對於田豐沮授這樣的天才來說,之前就已經知道了一些事情,現在被王易再詳細這麼一說,他們就敏銳地感覺到了這種制度的好處。

之前他們知道的劉備地盤上的政策,不管是考覈得官、推行全民教育、用屯田的方式給民衆耕作、推行高產作物、平抑糧價……這是針對誰來的?瞎子都看得出來,就是針對士族和豪強的。

士族的特權是什麼?是通過查舉和徵辟,基本上壟斷了做官的權力,他們也許沒有錢,可是隻要有清名,就能夠一直做官。

豪強呢?豪強在做官方面就比士族弱勢多了,一般也就能當個地方佐官,可是他們在當地,往往根深蒂固,財大氣粗,佔據了不少的田地,或者是結交當地的遊俠兒之類的,算是帝國統治的下層。

而這些政策,先是取消了士族可以不經過選拔就當官的特權,然後削減了豪強在地面上的優勢,那些良家子和平民、佃戶固然是得到了極大的好處,卻把這兩個階層都得罪了啊。

這也是其他諸侯的地盤上,明明劉備已經這麼強大了,卻沒有多少人來投奔的原因。

就好比劉璋--以他個人的性格,他只怕早就舉益州來投了,這樣可以保他自身的富貴,劉備一定不會虧待他。

可是他卻不能這麼做,因爲支持他統治益州的士族,不管是益州本地的士人,還是東州士,都不會同意他這麼做。

將來劉備要是一統了其他的地方,他們纔會選擇投降。

歸根結底,就是因爲士族和豪強都清楚,劉備的政策確實對他們的利益傷害太大了。

然而抱着這樣想法的士族和豪強,沒法解釋的一個事實就是,爲什麼劉備治下,沒有出現士族和豪強的大範圍逃亡。

甚至一個個還做得有滋有味的。

雖然龐統的辯論讓各地士子知道了一些事情,可是那也只是說動了那些不得志的士子罷了,具體的情況,卻不會知道得這麼清楚。

一直到今天,王易對田豐沮授詳細解釋了治下的情況,這才解決了他們的疑惑。

雖然在其他方面限制了士族和豪強,可是在其他方面,卻給予了他們一定的補償。

說穿了,就是劉備提供的蛋糕,比以前大了。

這樣的話,在分潤給老百姓足夠多的好處之後,士族們也有其他的利益彌補。

既然趨勢不能避免,那麼在得到別的彌補之後,繼續好好地在劉備麾下活下去,也不是不能接受啊。

田豐沮授都是天才,當然是一聽就懂。

讓他們分頭寫信之後,王易則是接見了被壓來的袁譚等人 ……

袁譚他們在知道了袁紹已經死在亂軍之中,張郃帶人投奔曹操,張燕沮授田豐回到冀州的事情之後,同樣也是都傻了。

然後袁譚和許攸對望一眼,腦海中同時轉過了一個念頭--早知道這樣,我們之前還鬥個什麼勁啊……

之前冀州派和豫州派鬥,無非就是各有主張罷了,不管是爲了討得袁紹的歡心,還是支持下一代,都是爲了保持自己的勢力。

而現在呢?突然之間,袁紹就死在了亂軍之中。

冀州派裡,審配自盡,田豐沮授算是投降王易了,張郃高覽投奔了曹操。

豫州派裡,之前他們就損失慘重了,鞠義顏良文丑全掛了,這次郭圖和逢紀也死在亂軍之中,許攸想了想,和自己熟悉的那些豫州派,除了自己之外,荀湛早死,也就剩下辛家兄弟了 ……

辛毗在渤海被俘虜,辛評現在在常山,以他的性格,估計不會投降,可是如果袁譚去一封信,就可以解決了 ……

“袁家在北方是有大功的 ……”

王易把對袁尚說的話,又重複對袁譚說了一遍:“大公子在渤海有着很高的聲望,現在雖然我軍已經拿下了渤海,可是如果大公子去協助平息地面上的不滿的話,也免去了渤海民衆不必要的流血。”

袁譚嘆息一聲。

他也不能說什麼了,袁尚都跪了,接下來要做的,是保住他們三兄弟的命啊。

已經沒法成爲一路諸侯之後,家族的延續,就是最重要的。

那麼他們三兄弟,就一定要團結才行。

在袁譚答應了之後,王易就轉向了許攸。

青州這三位,情況還各自不一樣。

“子遠先生,我聽聞子遠先生與曹司空是舊交,如果子遠先生想去投奔他的話,那王易絕不阻攔,路費送上之餘,先生在鄴城的家族親屬,也可以都帶去曹操的地盤上。”王易對許攸道。

許攸尷尬一笑。

雖然他和曹操是舊識,可是他還真沒想過要投奔曹操。

在冀州待了這麼多年,他也是年過五十的老人了,早就不想再四處奔波。

歷史上要不是審配在後方抓了他的家人,他又被袁紹訓斥的話,他纔不會投奔曹操。

現在就更不會了。

“許攸願爲一小民足矣。”許攸嘆息道。

“許家在鄴城侵吞的田地和商鋪,都要吐出來。金銀我不管,這些一定要吐出來。”王易冷然道。

看着突然就換了一副面孔的王易,許攸只能苦笑。

這人啊,只要有希望,就不會放棄希望的。

王易這一刀下得有點狠,可是還是留了一點餘地的。

畢竟那些田地和商鋪,本來就不是他許家的,而是他縱容親屬,四處侵吞的啊。

許攸也知道自己和田豐沮授不一樣,王易會接納他們,卻不會接納他許攸。

他的名聲確實不咋地,而且也不討喜,加上當年是和曹操袁紹爲友的,作 爲上位者,不殺了許攸已經算是很客氣了,用他是絕對不會用的。

許攸顯然是個識時務的人。

在許攸苦笑着退下之後,王易則是想了想。

對下一個人要怎麼辦,他倒真沒想好。

當那個雄壯的漢子拜倒在他的面前的時候,王易看着他,不由得嘆了一口氣。

“宣高將軍何須如此。”王易道。

拜倒在地上的臧霸沉聲道:“臧霸自知反覆無常,必不能倖免,只求一死,少使君不要爲難我的家屬就好。”

第657章其他的要求第218章婚姻大事第34章敗家子第614章令人費解第422章取捨利弊第540章應該怎麼開口第647章發揮效果第459章名正言順第463章一步步遠離第271章最大的魚第521章又是激動又是沉重第400章輪流上場第666章 傾注的心血第624章過於重要第439章不太滿意第174章一箭三雕第325章東萊第548章十分讓人有快感第710章目的地第74章送上門來別放過第157章平手第422章取捨利弊第559章鎖定目標對象第100章初次殺人第466章忐忑第90章魯肅設謀第540章應該怎麼開口第648章形式很明顯第100章初次殺人第534章一大片廢墟第658章要求不嚴第400章輪流上場第731章扼制在揺籃裡第56章劉備的慷慨第443章得意洋洋第315章堅持下去第103章饒不了你們第447章淡淡一笑第611章想要幹什麼第328章代言人戰爭第630章工程量第576章在這裡選擇偷襲第152章曹操的煩惱第78章肅清淮南這個呢?第48章王易的第一步第660章犧牲自己第148章新的獎勵第448章不得不甘拜下風第29章長期任務第347章擒獲第230章發散第230章發散第157章平手第528章時不時起伏第386章沒有能力抵擋第249章告別第566章結果十分滿意第316章戰爭的陰雲第21章多麼好的一羣人沒有大的動盪。第412章已經決定徹底的反了第441章心生嚮往第81章喬家第518章爲什麼要努力第411章 馬不停蹄第143章舒縣城牆2第377章謀略第27章贏一場就行第673章反思情況第680章造成損失第557章非常痛苦的第243章攻擊第180章爭奪第34章敗家子第521章又是激動又是沉重第659章精神抖擻第703章可以馬上見效第454章殺人誅心第637章太鬧心第300章主觀與客觀第428章無比的興奮第470章兵不見血刃第524章傳國玉璽的真假第681章糾結事情第499章暴露本質第523章讓人有安全感第354章大喜大悲第13章大漢最美的逆行第4章給我笑一個第316章戰爭的陰雲第108章原來我也很牛叉第570章心中一陣難過第687章疑惑的一個點第461章頂尖的謀士第511章全部安排好第692章完成所有第629章越來越不耐煩第628章順風順水第491章愛戴百姓第374章袁家的傳承第401章刺客
第657章其他的要求第218章婚姻大事第34章敗家子第614章令人費解第422章取捨利弊第540章應該怎麼開口第647章發揮效果第459章名正言順第463章一步步遠離第271章最大的魚第521章又是激動又是沉重第400章輪流上場第666章 傾注的心血第624章過於重要第439章不太滿意第174章一箭三雕第325章東萊第548章十分讓人有快感第710章目的地第74章送上門來別放過第157章平手第422章取捨利弊第559章鎖定目標對象第100章初次殺人第466章忐忑第90章魯肅設謀第540章應該怎麼開口第648章形式很明顯第100章初次殺人第534章一大片廢墟第658章要求不嚴第400章輪流上場第731章扼制在揺籃裡第56章劉備的慷慨第443章得意洋洋第315章堅持下去第103章饒不了你們第447章淡淡一笑第611章想要幹什麼第328章代言人戰爭第630章工程量第576章在這裡選擇偷襲第152章曹操的煩惱第78章肅清淮南這個呢?第48章王易的第一步第660章犧牲自己第148章新的獎勵第448章不得不甘拜下風第29章長期任務第347章擒獲第230章發散第230章發散第157章平手第528章時不時起伏第386章沒有能力抵擋第249章告別第566章結果十分滿意第316章戰爭的陰雲第21章多麼好的一羣人沒有大的動盪。第412章已經決定徹底的反了第441章心生嚮往第81章喬家第518章爲什麼要努力第411章 馬不停蹄第143章舒縣城牆2第377章謀略第27章贏一場就行第673章反思情況第680章造成損失第557章非常痛苦的第243章攻擊第180章爭奪第34章敗家子第521章又是激動又是沉重第659章精神抖擻第703章可以馬上見效第454章殺人誅心第637章太鬧心第300章主觀與客觀第428章無比的興奮第470章兵不見血刃第524章傳國玉璽的真假第681章糾結事情第499章暴露本質第523章讓人有安全感第354章大喜大悲第13章大漢最美的逆行第4章給我笑一個第316章戰爭的陰雲第108章原來我也很牛叉第570章心中一陣難過第687章疑惑的一個點第461章頂尖的謀士第511章全部安排好第692章完成所有第629章越來越不耐煩第628章順風順水第491章愛戴百姓第374章袁家的傳承第401章刺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