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一箭三雕

袁紹最終還是答應了許攸的全部要求。

袁紹不是傻子,他自然知道,這也算是許攸的自保之法,遠離鄴城,然後去青州袁譚那裡,自然能夠保住性命,而且他在外面,家族親屬都在鄴城,相互之間,也算是各自都能夠有着好的保障。

從這個角度來看,確實也還算不錯。

要知道袁紹現在的想法已經有些變化了。

這兩年休養生息下來,他治下的實力,可謂是肉眼可見一斑的膨脹了起來,糧食堆積如山,從草原上換來的馬匹和招募的騎兵也是日益增多,依靠河北平原上的鐵礦打造出來的器械同樣是堆積如山,足夠支撐他已經膨脹到超過五十萬的大軍,兩年打仗所消耗的。

而且每過一天,糧食、騎兵和軍械,都在不斷地增長。

冀州、幽州、幷州,安定下來之後,創造的財富,確實太可怕了。

這足以證明當時冀州派的看法是正確的。

相比起來,豫州派雖然和袁紹個人的關係更加的良好,在戰略和人品上,就顯得有些差了。

郭圖和逢紀,一直在沒事說沮授田豐的壞話,這種壞話說多了,反而讓袁紹對他們產生了厭惡的情緒--看人沮授田豐這些年幫我做了多少事,怎麼就在你們嘴裡顯得一無是處呢?這樣豈不是變相說我不會用人嗎?

辛評兩兄弟好點,卻也在別的地方沒有展現出什麼突出的才能。

許攸和他的關係最好,可是縱容家人在鄴城搶錢搶良田也做得過分了,鄴城不少大家族和大地主都是有能力在他面前訴苦的。

淳于瓊沒事就喝酒,倒算是最讓他省心的。

顏良文丑兩個,因爲帶兵少,所以也比較嫉妒張郃高覽他們,有事沒事就要衝突一下。

袁紹現在已經看清楚了,再積攢一兩年的財富,那再平推下去,不管是曹操還是劉備,都很難是自己的對手了,在那之前,反而是內部要理順一下,不能讓一些人在關鍵的時候拖後腿。

這樣一看的話,許攸主動請纓要帶着顏良文丑去青州,倒是一個好的解決方法,許攸走了,不在鄴城礙眼,袁尚和審配就沒必要一定要對付他,他的家人也得以保全,而且沒了許攸在鄴城,他那些家族的人也沒那麼囂張,自然就會收斂許多。

顏良文丑去青州,起碼不會在冀州繼續和張郃他們過不去,說是河北四庭柱,其實分成兩派這種事情就讓人覺得很麻煩了。

更何況到時候要出兵的話,幷州高幹那裡會聯合鮮于輔等人一同出兵,顏良文丑就可以在袁譚的麾下,從青州出兵,自己率領冀州大軍中路突進,三路齊發,看他曹阿瞞能不能抵擋住我的千軍萬馬!

就算在青州不出兵,起碼也能牽制住劉備的人馬,有顏良文丑兩員上將在,就算和關羽張飛,也能有一拼了吧?

再說了,袁譚畢竟是他的兒子,雖然現在不太被他所喜歡,可是再怎麼說也是親生骨肉,給他一些兵力和支持他的文臣武將,也有點立足之地。

至於將來內部會不會出問題,袁紹自信只要自己活着,就還壓得住。

正是因爲考慮到這些方面,袁紹同意了許攸的要求,這也是一個不錯的可以將內部矛盾分開,一致對外的好辦法。

以爲這是許攸想法的袁紹也不由得在心裡感嘆,不貪財的許子遠,還是很有本事的啊,能夠想出這麼一個皆大歡喜的辦法出來!

雖然只不過是把矛盾往後推了,可是政治有時候就是這樣,能把事兒往後推,不現在爆發出來,未必就是給將來埋下了隱患,因爲說不定矛盾不知不覺就消失了,或者是某一方突然就死了呢?矛盾也就沒有了……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放在生活中,是這人只會和稀泥,可是如果放在政治中,那就是宰相之才能夠做到的事情,這是真本事,也是真功夫。

有能力的政治家,會讓即將激化的大矛盾變成小矛盾,小矛盾變成沒矛盾,然後大家一起齊心協力的向着某個目標前進。

沒能力的政治家,纔會將小矛盾激化成大矛盾,最終內部不斷鬥爭,導致什麼事情都做不了,損害的是大家的利益。

許攸的這個提議,起碼也是大家的手筆了。

當然袁紹不知道的是,這條計策,並不是許攸想出來的,許攸雖然也算是智計過人,可是他氣量過於狹小,這種有着大格局的計策,是他想不出來的。

實際上,這是曹操麾下的智囊團裡最出色的那幾個,賈詡、郭嘉、荀彧、荀攸,加上曹操自己,討論了不知道多久,才討論出來的這條計策。

這招就叫”禍水東引”。

不光是平衡袁紹內部的派系鬥爭--不平衡其實也沒什麼意義,只要袁紹在,就算他們內部鬥得太兇,也不會影響到大局,只有袁紹不在了,這樣的矛盾纔會徹底的爆發出來。

最主要的是,讓袁紹的注意力,在劉備的身上。

許攸和顏良到了袁譚那裡,青州實力大漲,想要佔據整個青州來獲得優勢,那就必定要對呂布下手。

現在呂布和劉備,那叫一個脣亡齒寒,呂布被打了,劉備一定會出手協助,不然的話,他的仁義之名就會受到巨大的影響,不管怎麼說,也要救下呂布才行,不然的話,他沒法對天下交代。

青州要是打起來的話,那就不是袁譚能解決的事情了,劉備的大軍一旦北上,袁紹就要用全力,才能夠對抗。

這種大戰一旦打起來,想要收回來,那就難了。

這樣一來,還可以干擾劉備的發展,讓他接下來拿下荊州的想法落後,而到時候,曹操說不定還有機會去拿下荊州。

減輕自己壓力,禍水東引讓袁紹和劉備矛盾計劃,增加自己拿下荊州的可能性--這條計策一旦開始實施,那就不是一箭雙鵰,而是三雕!

曹操麾下最有智謀的四個人,加上他自己,討論了不知道多久才定下來的策略,又怎麼會如此簡單!

一旦實行,曹操的勢力,就將會迎來一個巨大的契機!

第505章帝王的威壓第132章聯姻第382章自相殘殺第468章再一次重演第666章 傾注的心血第329章董承的煩惱第379章投降第44章客隨北風來第536章欲來風滿樓第335章不會有變化第292章連鎖反應第711章再奮力一搏第50章只等你稱帝第439章不太滿意第329章董承的煩惱第682章有待考究第508章熱血沸騰第179章隔岸觀火第169章不造第427章一表人才第108章原來我也很牛叉第514章自不量力第287章草廬第43章胸懷大志袁公路第479章閃着古靈精怪的光芒第575章再撿回來一條命第621章打破平衡第237章無奈第688章最好的一天第572章怎麼離譜的都有第513章一線生機第508章熱血沸騰第167章趙雲的疑惑第150章重新劃分第567章更謹慎第120章降維打擊第354章大喜大悲第452章偷襲第431章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第316章戰爭的陰雲第558章並不是好惹的第305章治蠻第600章做準備了第270章沒法做主第577章一臉的無法言說第205章協議第643章尷尬第494章奇怪舉動第187章大功第715章一個結局第603章設下陷阱第19章和平與戰爭第265章死中求活第120章降維打擊第126章真正的攻城第715章一個結局第488章無法保持冷靜第124章活着就行第231章大魚第517章着實是讓人噁心第271章最大的魚第350章名將對名將第597章出乎意料第271章最大的魚第668章不識時務的結局第153章賈詡設謀第155章腦子進水第125章最關鍵的時刻第255章七軍第155章腦子進水第153章賈詡設謀第402章沒有反抗的力量第568章忽略了一件事第37章劉備幵府第630章工程量第402章沒有反抗的力量第579章 展現他們的誠意第690章倒背如流第570章心中一陣難過第583章但是正事要緊第401章刺客第702章成爲一個盟友第611章想要幹什麼第540章應該怎麼開口第154章校場演武第179章隔岸觀火第404章不合適第514章自不量力第22章汝南的情況第24章讓你們活下去第255章七軍第338章麻雀在後第276章又跑了第146章騙得我好苦第384章甄家的老窩第499章暴露本質第13章大漢最美的逆行第477章什麼都做不到第303章天下第一大諸侯
第505章帝王的威壓第132章聯姻第382章自相殘殺第468章再一次重演第666章 傾注的心血第329章董承的煩惱第379章投降第44章客隨北風來第536章欲來風滿樓第335章不會有變化第292章連鎖反應第711章再奮力一搏第50章只等你稱帝第439章不太滿意第329章董承的煩惱第682章有待考究第508章熱血沸騰第179章隔岸觀火第169章不造第427章一表人才第108章原來我也很牛叉第514章自不量力第287章草廬第43章胸懷大志袁公路第479章閃着古靈精怪的光芒第575章再撿回來一條命第621章打破平衡第237章無奈第688章最好的一天第572章怎麼離譜的都有第513章一線生機第508章熱血沸騰第167章趙雲的疑惑第150章重新劃分第567章更謹慎第120章降維打擊第354章大喜大悲第452章偷襲第431章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第316章戰爭的陰雲第558章並不是好惹的第305章治蠻第600章做準備了第270章沒法做主第577章一臉的無法言說第205章協議第643章尷尬第494章奇怪舉動第187章大功第715章一個結局第603章設下陷阱第19章和平與戰爭第265章死中求活第120章降維打擊第126章真正的攻城第715章一個結局第488章無法保持冷靜第124章活着就行第231章大魚第517章着實是讓人噁心第271章最大的魚第350章名將對名將第597章出乎意料第271章最大的魚第668章不識時務的結局第153章賈詡設謀第155章腦子進水第125章最關鍵的時刻第255章七軍第155章腦子進水第153章賈詡設謀第402章沒有反抗的力量第568章忽略了一件事第37章劉備幵府第630章工程量第402章沒有反抗的力量第579章 展現他們的誠意第690章倒背如流第570章心中一陣難過第583章但是正事要緊第401章刺客第702章成爲一個盟友第611章想要幹什麼第540章應該怎麼開口第154章校場演武第179章隔岸觀火第404章不合適第514章自不量力第22章汝南的情況第24章讓你們活下去第255章七軍第338章麻雀在後第276章又跑了第146章騙得我好苦第384章甄家的老窩第499章暴露本質第13章大漢最美的逆行第477章什麼都做不到第303章天下第一大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