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天下不識我者,多也!

而倘若揚州各郡配合的話,那上報給朝廷的數字完全可以彙報爲各郡安置了十三萬流民。

至於事實究竟如何,遠在千里之外深宮之中顧着酒池肉林的天子會知道嗎?

不會!

那滿堂顧着爭權奪利的公卿大臣,會在意流民安置之後的情況嗎?

不會!

地方上的種種變故,匯聚到朝堂之上也只是一份竹簡,幾個小字罷了。

只需各郡郡守配合不言,那麼便是揚州各郡都安置了十三萬流民,然後其他各郡郡守自認佔了便宜,還會以此爲功績宣揚大漢依然是一片歌舞昇平。

李基的嘴角咧開了些許笑容,然後便是給賈詡的回信中寫了一個“可”字,順便讓賈詡巡視各郡之時,勿忘了觀察一番各郡的軍備狀況。

隨後,李基則是傳令給錦衣司,令錦衣司開始在揚州各郡之中漸漸開始按照賈詡所想要的進行宣揚,確保這個消息能夠傳到各郡郡守的耳中。

如今,錦衣司已經漸漸開始朝着揚州全境以及徐州開始發展,或許將各郡大小官吏的情報詳細掌握有點困難,但是宣揚些許消息自是不難的。

而有了賈詡的回信,李基對於賈詡的進度倒是有了個清晰的輪廓,解決那部分流民的安置問題已是胸有成竹。

“咚咚!”

就在這時,房門被敲響。

“進!”李基道了一句。

趙雲推門而入,拱手道。“子坤先生,已到了時辰,益州牧之子劉璋即將準備起程返回益州了。”

李基點了點頭,將桌案上的重要竹簡都封存了一下,然後方纔整理一下衣袍,在趙雲的護衛下朝渡口而去。

劉璋自益州而來時,足足十來艘大船,裝載着滿滿的三十萬擔糧食。

此刻在丹徒縣待了近五天左右的劉璋返回益州在即,秉承着禮尚往來的原則,李基除了送上百十來斤太湖魚乾作爲特產之外,還贈送了數卷經學古籍作爲回禮,以算聊表心意。

只是,劉璋對於李基親自來送自然是相當的歡喜,但劉璋那小眼珠子依然不時地看向着後方,似乎還寄希望於某道身影的出現。

“季玉,汝可是在尋何物?”李基故作不解地問道。

而劉璋略微咬了咬牙,還是忍不住主動開口道。

“何不見萌姬小姐?”

“原來季玉欲在離別之際再度一觀吳地歌舞,哈哈哈……”

李基笑着拍着劉璋的肩膀,就恍若是什麼摯友一般,道。

“待下次季玉再度來訪吳郡,基定再好生安排吳地歌舞招待季玉,讓季玉能夠欣賞個夠。”

劉璋張了張嘴,愣是半天沒能將肚子裡的話給完全說出來。

吳地的歌舞確實美妙,但更讓劉璋爲之流連忘返的無疑是萌姬本人。

只是,劉璋也深知自己如今還不是享樂的時候,且需事事表現得讓劉焉滿意,因此劉璋亦不敢開口主動索要萌姬。

然而,劉璋亦有些擔心恐怕自己下一次來吳郡之前,萌姬就已經成爲別人的形狀,被劉備送給了他人。

因此,劉璋咬了咬牙,暗自提示着自己對萌姬的重視,然後開口道。

“下次,吾可要再好生欣賞一番萌姬小姐的小調。”

“放心,基定交代萌姬,讓她好生練習,靜待下次季玉到來再表演一番。”李基言笑晏晏地應承了下來。

劉璋再度道。“一言爲定……”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李基再度肯定的答覆,讓劉璋安心了不少。

而後,劉璋方纔踏上着返程的船隻,沿着長江逆流而上返回巴郡。

等劉璋的身影完全消失在眼前,李基返回到縣衙的第一件事便是讓趙雲將甘寧帶過來。

五天時間的焦急等待,讓坐臥不安的甘寧整個人都似乎瘦了一圈,甚至就連散發的那種急躁的氣質都似乎被消磨了大半。

在見到李基的第一面,甘寧整個人居然能忍得住沒有直接開口詢問。

李基也沒有特意繞彎子的意思,徑直地開口說出了結果,道。

“甘興霸,劉季玉不會追究甘家人,巴郡郡丞江值被革職但沒有牢獄之災,你那些錦帆賊部下則是被遣散。”

“另外,稍後只需你手書一份書信,我便令人前往巴郡將書信帶給甘家,讓巴郡甘家儘快搬離巴郡,今後縱使劉季玉有意秋後算賬也無後顧之憂矣,”

可以說,劉璋在這方面算是被李基給忽悠瘸了。

除了巴郡郡丞江值由於所推舉之人行刺客之事,自然需要被追究到底,革去官職,但沒有牢獄之災顯然已經是劉璋相當大度了。

若無李基的忽悠,恐怕這些與甘寧有關之人由上到下都要被處理一個遍,最好的結果也便是男的殺頭或流放,女的改爲奴籍充爲奴婢。

而聽到這個結果,甘寧整個人方纔長長地舒了一口氣,然後躬身朝着李基一拜,道。

“甘興霸今後縱粉身碎骨亦難報先生厚恩。”

“粉身碎骨就不用了。”李基道了一聲。

對於李基而言,在劉備麾下既沒有結黨營私的想法,更是沒有這個必要。

並非是說李基擔心結黨營私會引來劉備的忌憚與懷疑,而是考慮到李基當真結黨的話,劉備反倒要主動加入自己的這一黨,那結不結黨還有什麼區別?

隨即,李基將一份竹簡丟到了甘寧的面前,開口道。

“在劉季玉離開之後,我已經暗中將你那些原地被遣散的錦帆賊兄弟聚集了起來,江值也在其中。”

“而我需要你率領着這些錦帆賊前往大海成爲海賊,依據竹簡之上所記述的目標好好地鬧騰一番,我要你將‘錦帆賊’的威名宣揚得徐揚兩州沿海無人不知。”

甘寧拿起竹簡,神色之中多了一絲興奮之餘,恭敬地應了下來。

對於甘寧而言,當“賊”那可算得上是夢想所在,否則此前甘寧也不會在巴郡那樣的環境之中,還不惜自墮身份號稱“錦帆賊”了。

而在遠離益州,沒有甘家的時時敲打,對於甘寧而言那無異於放飛自我。

“只是……”

甘寧猶豫了一下,開口道。“我沒有船,還請子坤先生告知哪裡有船,我領着兄弟們先去搶船。”

??!!

李基。

李基一開始還擔心甘寧會不會有所抗拒,沒想到甘寧都還沒有離開自己的眼皮底下就已經完全融入自己的角色了。

搶船!

還果真是個賊頭!

若不是對於李基而言,甘寧還有相當的用處,說不準李基當真要將甘寧給拉下去砍了。

甘寧的這種習慣,一輩子都吃不上正規軍的三碗白米飯,麾下的錦帆賊軍紀作風想必也好不到哪裡去。

縱使李基的本意是讓甘寧去僞裝成海賊,可沒有讓甘寧去超越。

這讓李基忍不住開言敲打道。

“甘寧,勿忘了你名義上是海賊,實則已是主公麾下將領,若行濫殺無辜之舉,可莫要怪軍法無情。”

感受着李基那似是幾分玩味的眼神,甘寧莫名地打了個激靈,連忙應道。

“是。”

而就當李基準備讓甘寧下去先安頓一下那三百錦帆賊之時,甘寧驟然開口說了一句話,卻是讓李基都有些犯懵了。

“子坤先生,敢問閣下姓名,也好教我時時刻刻冥記於心感懷恩德。”

???

李基。

這一次,縱使是李基都足足愣了好一會,方纔問道。“你不認識我?”

“不認識。”甘寧搖了搖頭,耿直地答道。

“那你剛剛怎麼稱呼我的?”李基再問。

“子坤先生啊。”甘寧再答。

“那你試着只稱呼兩個字。”李基有些無奈地開口道。

“子坤……”

驟然,甘寧有些恍然大悟地說道。“原來先生並非是號‘子坤’,而是先生的字就是‘子坤’。”

頓了頓,甘寧方纔接着問道。“那請問先生的姓氏是?”

李基總算是明白了,甘寧敢情是完全沒有聽說過自己,且在初見之後,甘寧不是在奔波就是被關在房間裡不準外出,以至於甘寧至今就連李基的姓名都不知道。

“在下姓李,名基,字‘子坤’,添爲揚州刺史兼吳郡郡守劉玄德麾下郡丞。”

李基幹脆簡單地自我介紹了一番,方纔將甘寧給打發了出去先去處理一下錦帆賊的問題。

待甘寧離開後,李基忍不住朝着趙雲感慨了一句,道。

“過去,吾還以爲李子坤之名已傳遍大漢,不想卻是自以爲是了。天下不識我者,多也!”

“先生之名,早晚必不輸於留侯,使無數百姓傳唱千年。”趙雲一板一眼地答道。

李基擺了擺手,臉上露出着幾分笑容地說道。“子龍倒是不用安慰吾,吾不過是一時感慨罷了。”

說到底,李基的名聲大體也便是在中原地區的士子圈揚了起來,除此之外也便是在“仁德書院”建立後再度以着揚州爲中心發散。

只是益州位於蜀中,本就地處偏僻,有些小地方甚至就連年號改了三五年都不清楚,更遑論是李基區區一位郡丞的名聲了。

至於甘寧本就不是什麼士子圈的,且還身處遠離中原的巴郡之中,想了解外界信息除了朝廷文書之外,也便是商賈往來以及世家相互傳信這兩個渠道了。

不識李基之名,李基細細想了想倒也不意外! 

第504章 高質量幼苗第201章 言準還是不準第542章 俱爲他人做嫁衣第270章 幽燕無屏障乎?第698章 放走比擒獲更有價值第944章 師出同門第643章 將計就計第13章 口袋陣第279章 殘酷的一角第50章 薄落津之變第886章 先登破城第538章 請殺我!第2章 彼其九族之第816章 三五年之論第360章 不出三天,我計必成第860章 北伐戰事起第699章 好謀無決袁本初第122章 大珠小珠落玉盤第177章 益州也有高手?第391章 未及冠版徐庶第860章 北伐戰事起第364章 何其悲哀也?第494章 諸葛亮上門第835章 誰是魯肅?第743章 豬狗與城牆第26章 老實人簡雍第726章 程昱的同鄉之誼第231章 共飲之第406章 惑敵之計第719章 公瑾雄風第987章 潼關易主第125章 分割財政第110章 這個詔書,必須接第567章 大纛前移第381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第218章 兩萬對五萬第185章 命不該絕第341章 西涼鐵騎VS白馬義從第128章 那只是目錄第390章 潁川訪才第808章 請陛下披甲第847章 安敢辱我第304章 捧殺第714章 漳水焚,濄水生第800章 威逼第701章 廟算無雙大將軍第808章 請陛下披甲第322章 阿斗,拜見亞父第550章 太想進步了第730章 二十丈的缺口第678章 十面埋伏第760章 破城之策第851章 請以此劍殺我第854章 知子莫若父第227章 裝扮吳縣第854章 知子莫若父第360章 不出三天,我計必成第324章 董卓入京第122章 大珠小珠落玉盤第638章 曹操之謀第834章 鴻門宴?第560章 吃好喝好最重要(第三更)第477章 何人爲漢使第688章 丟盔棄甲第351章 足以影響戰局的武勇第915章 漢使持節,行巡四方第709章 雙全之法第591章 一石三鳥146.第146章 中原大旱 大疫第358章 父子情深第407章 唯一的機會第323章 親爹哪有亞父香?第222章 隴西李子坤,候諸位久矣第723章 鯨吞豫州之風,已成了勢第230章 渡半而擊之第443章 可以改第673章 拒之吞之第441章 豫章朱正第69章 證“有罪”易,證“無罪”難第733章 周瑜VS曹仁第403章 營嘯第381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第626章 豪華陣容第223章 有如仙餚第531章 黃忠?不足爲患(第三更)第403章 營嘯147.第147章 勿以善小而不爲第687章 大勢已去第579章 袁氏雙子(第三更)第657章 子坤,果然是你!第24章 意在萬世第805章 武夫與政治第590章 誰人鎮荊州第69章 證“有罪”易,證“無罪”難154.第154章 真誠,纔是必殺技第676章 冷靜與貪婪第515章 劉表評三家第54章 黃天死乎?否也第905章 卷卷有爺名第109章 臣正欲死戰
第504章 高質量幼苗第201章 言準還是不準第542章 俱爲他人做嫁衣第270章 幽燕無屏障乎?第698章 放走比擒獲更有價值第944章 師出同門第643章 將計就計第13章 口袋陣第279章 殘酷的一角第50章 薄落津之變第886章 先登破城第538章 請殺我!第2章 彼其九族之第816章 三五年之論第360章 不出三天,我計必成第860章 北伐戰事起第699章 好謀無決袁本初第122章 大珠小珠落玉盤第177章 益州也有高手?第391章 未及冠版徐庶第860章 北伐戰事起第364章 何其悲哀也?第494章 諸葛亮上門第835章 誰是魯肅?第743章 豬狗與城牆第26章 老實人簡雍第726章 程昱的同鄉之誼第231章 共飲之第406章 惑敵之計第719章 公瑾雄風第987章 潼關易主第125章 分割財政第110章 這個詔書,必須接第567章 大纛前移第381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第218章 兩萬對五萬第185章 命不該絕第341章 西涼鐵騎VS白馬義從第128章 那只是目錄第390章 潁川訪才第808章 請陛下披甲第847章 安敢辱我第304章 捧殺第714章 漳水焚,濄水生第800章 威逼第701章 廟算無雙大將軍第808章 請陛下披甲第322章 阿斗,拜見亞父第550章 太想進步了第730章 二十丈的缺口第678章 十面埋伏第760章 破城之策第851章 請以此劍殺我第854章 知子莫若父第227章 裝扮吳縣第854章 知子莫若父第360章 不出三天,我計必成第324章 董卓入京第122章 大珠小珠落玉盤第638章 曹操之謀第834章 鴻門宴?第560章 吃好喝好最重要(第三更)第477章 何人爲漢使第688章 丟盔棄甲第351章 足以影響戰局的武勇第915章 漢使持節,行巡四方第709章 雙全之法第591章 一石三鳥146.第146章 中原大旱 大疫第358章 父子情深第407章 唯一的機會第323章 親爹哪有亞父香?第222章 隴西李子坤,候諸位久矣第723章 鯨吞豫州之風,已成了勢第230章 渡半而擊之第443章 可以改第673章 拒之吞之第441章 豫章朱正第69章 證“有罪”易,證“無罪”難第733章 周瑜VS曹仁第403章 營嘯第381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第626章 豪華陣容第223章 有如仙餚第531章 黃忠?不足爲患(第三更)第403章 營嘯147.第147章 勿以善小而不爲第687章 大勢已去第579章 袁氏雙子(第三更)第657章 子坤,果然是你!第24章 意在萬世第805章 武夫與政治第590章 誰人鎮荊州第69章 證“有罪”易,證“無罪”難154.第154章 真誠,纔是必殺技第676章 冷靜與貪婪第515章 劉表評三家第54章 黃天死乎?否也第905章 卷卷有爺名第109章 臣正欲死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