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4章 射殺子坤?

默契只是一時的,也是必然會被打破的。

就看誰能在默契被打破之時,能夠獲得更大的好處。

“五到六天……”

諸葛亮並不懷疑李基的判斷,而是順着李基的思路將目光投在沙盤上思索了起來,道。

“就是不知曹操會如何打破與老師的默契。”

眼下,以官渡爲東西分界線,西側打成了一鍋粥,東側則是平靜得不行,宛如是暴風雨來臨前的平靜一般。

單純的調兵前去支援呂布那一邊的防線,顯然不會是曹操的作風。

更大的可能,或是攻敵所必救之處,以圖重創漢軍……

一念至此,諸葛亮脫口而出地說道。“莫非曹軍會襲擊中牟糧倉?”

“不會。”

李基搖了搖頭,並不認同諸葛亮的猜測。

且不說曹操能不能準確探查到糧倉所在,關鍵在於,北伐大軍所佈置的防線甚是緊密的情況下,想要繞後襲擊糧倉可不是什麼輕而易舉的事情。

除非有對北伐大軍各種軍事佈置一清二楚的內鬼泄密……

不過,李基也早就考慮到這一點,對於北伐大軍在官渡南岸的巡邏路線一清二楚的,除了李基之外,惟有負責了大量軍務的諸葛亮。

所以,當真有人泄密的話。

李基盯了盯諸葛亮,感覺諸葛亮泄密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那麼內鬼只有……

在諸葛亮有些不明所以的目光中,李基輕笑了一聲,然後問道。“孔明對於這數日來爲師所奏曲子,可曾學會了?”

以琴藝而論,李基、周瑜、蔡邕、蔡昭姬都可謂是當世一流的水準。

諸葛亮對於琴藝的興趣並不濃郁,閒暇學過一些,權當陶冶情操,舒緩心緒所用,但也至登堂入室的水準。

而在李基的要求下,這幾日諸葛亮不忘每日抽空練習李基所彈曲目,倒也能模仿得八九不離十。

當然,諸葛亮不知李基追問之意,習慣性地謙虛道。

“略懂略懂。”

李基繼續盯着沙盤之餘,答道。“略懂可不行,須得學得形神具備,以假亂真。”

шшш•tt kan•¢O

諸葛亮聞絃歌而知雅意,或許李基所言尚且流於表面,但諸葛亮卻隱隱抓住了些許脈絡,神色微動後,答道。

“是,老師。”

“且忙去吧。”

李基揮了揮手,諸葛亮拱手行禮退下後,也便返回到自己的軍帳中繼續處理各項文書,將七十餘萬大軍的後勤輜重安排得井井有條。

直至夜深將寢之時,諸葛亮方纔活動了一下有些痠痛的筋骨,從牀榻下抽出七絃琴,準備在睡前淺練一番。

與之前不同的是,現下諸葛亮將這當成了一個任務對待,態度也是認真了些許,且刻意地回憶着李基彈奏之時的諸多細節進行模仿。

……

翌日。

李基如常般繼續前往着對岸奏曲,曹操一如既往以鼓聲和之,就似是一對立場不同而不得不刀兵相向的知己摯友在以樂聲交流一般。

這琴鼓和鳴,依然是持續了半個時辰。

李基如常離去,曹操也是揮毫寫下《官渡奏·其七》。

此番隨行曹操左右在旁侯着的夏侯淵忍不住以手肘撞了撞夏侯惇,嘀咕道。

“大兄對待李子坤的態度當真是十餘年不改,這般求賢若渴的態度,當真是太讓人感動,我決定今日給麾下那羣兔崽子們加練兩回,定要早日給大兄把李子坤擒來。”

如今已漸漸適應了這種一眼看得到頭的視野的夏侯惇,反倒是忍不住感慨了起來。

“大兄再這般一日一篇地寫下去,用不了多久就能出一本與李基有關的詩集了。”

不過,曹操顯然沒有注意到夏侯惇與夏侯淵,捧着筆墨未乾的新詩甚是滿意地念誦了一遍後,讚歎道。

“甚好甚好……”

對此,莫說是夏侯惇與夏侯淵,就連周邊的士卒都有些見怪不怪的了。

起了大早,應了約定俗成邀約的曹操,一如既往地離去了。

接下來的幾日裡,這一幕仍是如常發生,曹操每日一篇的《官渡奏》都已經排序到了“其十”。

這一日待李基依然一言不發地奏曲完畢便離開後,曹操將這十篇《官渡奏》都整理了一下,然後派遣一親衛拿着往漢軍營寨送去的同時,還不忘遞上一句,讓李基點評一下。

不過,當滿臉笑意的曹操帶着夏侯惇與夏侯淵回到自己的軍帳,夏侯惇與夏侯淵正準備退下之時。

曹操卻是做了個手勢,然後小聲道。

“元讓、妙才,且慢……”

夏侯惇與夏侯淵有些沒能反應過來,直至曹操繼續開口道。

“劉大耳手中錦衣司無孔不入,軍中也必然有其細作,且一些將領說不得會暗通漢軍,密謀大計不得不謹慎爲上。”

當即,夏侯惇與夏侯淵的精神隨之一震,急問道。

“不知是何大計?”

尚有幾分昏暗的軍帳之內,曹操的表情明滅不定地緩緩開口道。

“妙才箭術乃我軍魁首,罕有人能及,故而,孤欲讓妙才射殺……子坤。”

“子坤爲大漢丞相,北伐大都督,子坤一死,則北伐大軍必退,大漢內部也必將大亂。”

夏侯淵的表情一變,先是流露出幾分激動,然後就化作了爲難之色,道。

“若能爲大魏立下寸功,末將便是粉身碎骨亦是不懼,然李子坤安坐對岸,與營寨相隔何止二百丈之遙,實非箭術所能及也。”

能百步穿楊者,已稱得上神射。

這兩百丈的距離都超過了三百步,夏侯淵實在是不敢硬着頭皮應承下來這等異想天開之事。

曹操聞言,開口解釋道。

“自不是讓妙才在營寨射子坤……”

頓了頓,曹操的細眸一眯,問道。“元讓、妙才莫不是當真以爲孤每日以鼓聲與子坤合奏,純粹是私交所致?”

夏侯淵連忙道。“大王行事,必有深意。”

“就是就是……”

夏侯惇也跟着附和。

曹操雙手背在身後,搖了搖頭,開口道。

“子坤乃是不世奇才,得之便無異於得天下,孤對其甚是喜愛啊,可惜……不爲孤之所用,只能毀之。”

第330章 都殺了!第613章 這一步,備斷然不退第837章 還是年輕啊第631章 左右爲難的徐州局勢第902章 久病成醫第440章 腹有錦繡盛世第398章 真的只有一點第35章 戒“備”森嚴第189章 鞭打督郵?第797章 中山靖王之後有冤!第884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461章 同心同德第236章 主公,便是基的選擇第11章 他日,當待之以國士第717章 豈能不反?第793章 筆鋒一斜第541章 鷸蚌相爭第301章 四檔士卒第785章 你也想吃皇糧?第968章 江山可復得,國士世無雙第593章 創業的曹老闆(第三更)第688章 丟盔棄甲第872章 曹洪第303章 昭亭侯第559章 豪華單間第50章 薄落津之變第437章 此道,子坤不如我也第579章 袁氏雙子(第三更)第650章 願立軍令狀第925章 汝父何人?第53章 常山趙子龍在此第273章 烏桓!烏桓!第635章 吾有子坤,有何懼之?第743章 豬狗與城牆第522章 已被吾所看破矣第268章 淪陷過半的幽州第969章 劉曹第977章 陷陣之志第800章 威逼第887章 可願降?第689章 計成十面埋伏第750章 許攸獻謀第967章 死戰奏疏第488章 馬上風第6章 料敵千里之外第7章 毒士???第417章 論奇,論毒第174章 巴郡甘興霸第693章 曹賊!曹賊!第811章 臣愧對先帝第126章 兩全之法第167章 一撮清澈又愚蠢的嫩蔥第208章 只爲壓倒李子坤而來第735章 吾已等候多時了第722章 所謂世家第249章 揚州島夷148.第148章 我可是李子坤第287章 人情世故棋第495章 臥龍已入我手第499章 請蒼天 萬民共鑑之第909章 我有一計可敗漢軍第873章 隔岸猶歌舞第1章 計謀模擬器第684章 寧願什麼都不做第860章 北伐戰事起第529章 驕矜第514章 天子氣第361章 好自爲之第784章 明主之風劉阿斗第702章 沛國相城第384章 一年前開始編織的大網第851章 請以此劍殺我第982章 大勢已去第854章 知子莫若父第719章 公瑾雄風第101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351章 足以影響戰局的武勇第689章 計成十面埋伏145.第145章 孫策之志第392章 討吳聯盟第329章 四世三公袁本初第346章 七三開138.第138章 “軍”與“政”第950章 身在趙營心在漢第58章 真九死一生第983章 玉璽歸漢第464章 關乎千秋萬代第805章 武夫與政治第256章 他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第620章 徐州局勢第980章 最後的機會第530章 草案第755章 該何人息怒?第904章 射殺子坤?第416章 猛虎之殤第462章 指鹿爲馬?第244章 縱橫司第179章 清君側?第686章 威名退袁軍第571章 劉璋與張鬆
第330章 都殺了!第613章 這一步,備斷然不退第837章 還是年輕啊第631章 左右爲難的徐州局勢第902章 久病成醫第440章 腹有錦繡盛世第398章 真的只有一點第35章 戒“備”森嚴第189章 鞭打督郵?第797章 中山靖王之後有冤!第884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461章 同心同德第236章 主公,便是基的選擇第11章 他日,當待之以國士第717章 豈能不反?第793章 筆鋒一斜第541章 鷸蚌相爭第301章 四檔士卒第785章 你也想吃皇糧?第968章 江山可復得,國士世無雙第593章 創業的曹老闆(第三更)第688章 丟盔棄甲第872章 曹洪第303章 昭亭侯第559章 豪華單間第50章 薄落津之變第437章 此道,子坤不如我也第579章 袁氏雙子(第三更)第650章 願立軍令狀第925章 汝父何人?第53章 常山趙子龍在此第273章 烏桓!烏桓!第635章 吾有子坤,有何懼之?第743章 豬狗與城牆第522章 已被吾所看破矣第268章 淪陷過半的幽州第969章 劉曹第977章 陷陣之志第800章 威逼第887章 可願降?第689章 計成十面埋伏第750章 許攸獻謀第967章 死戰奏疏第488章 馬上風第6章 料敵千里之外第7章 毒士???第417章 論奇,論毒第174章 巴郡甘興霸第693章 曹賊!曹賊!第811章 臣愧對先帝第126章 兩全之法第167章 一撮清澈又愚蠢的嫩蔥第208章 只爲壓倒李子坤而來第735章 吾已等候多時了第722章 所謂世家第249章 揚州島夷148.第148章 我可是李子坤第287章 人情世故棋第495章 臥龍已入我手第499章 請蒼天 萬民共鑑之第909章 我有一計可敗漢軍第873章 隔岸猶歌舞第1章 計謀模擬器第684章 寧願什麼都不做第860章 北伐戰事起第529章 驕矜第514章 天子氣第361章 好自爲之第784章 明主之風劉阿斗第702章 沛國相城第384章 一年前開始編織的大網第851章 請以此劍殺我第982章 大勢已去第854章 知子莫若父第719章 公瑾雄風第101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351章 足以影響戰局的武勇第689章 計成十面埋伏145.第145章 孫策之志第392章 討吳聯盟第329章 四世三公袁本初第346章 七三開138.第138章 “軍”與“政”第950章 身在趙營心在漢第58章 真九死一生第983章 玉璽歸漢第464章 關乎千秋萬代第805章 武夫與政治第256章 他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第620章 徐州局勢第980章 最後的機會第530章 草案第755章 該何人息怒?第904章 射殺子坤?第416章 猛虎之殤第462章 指鹿爲馬?第244章 縱橫司第179章 清君側?第686章 威名退袁軍第571章 劉璋與張鬆